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通过不同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 H、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及碳酸钙对绿豆酸浆中高淀粉结合性菌种的絮凝特性的影响,以絮凝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影响絮凝结果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绿豆培养基絮凝率最高,为54.75%;p H为6.5时絮凝率最高,为86.65%;在培养24 h时絮凝率最高,为71.21%;培养温度为30℃时絮凝率最高,为64.13%;不添加碳酸钙时絮凝率最高,为57.47%;最佳单因素条件培养后絮凝率达到87.11%。  相似文献   

2.
试验利用实验室提取的一株高淀粉结合性乳酸菌,对绿豆汁进行自然发酵,确定绿豆酸浆的自然发酵工艺。并采用绿豆TJA培养基培养该菌种,以OD值作为评价指标,通过不同的培养时间、温度、培养基初始pH、碳酸钙添加量及转速对其生长的影响,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培养时间为24 h、培养温度为30℃、培养基初始pH 6.5及不添加碳酸钙的静置状态下培养该菌的OD值最高。最佳单因素条件验证培养后OD值达到11.21。  相似文献   

3.
副干酪乳杆菌L1细胞壁蛋白对甘薯淀粉有絮凝作用,试验通过对副干酪乳杆菌L1絮凝甘薯淀粉的条件进行优化,分析不同培养时间条件下p H、接菌量及金属离子等因素对其絮凝淀粉的影响,以絮凝率作为评价指标。同时分析酵母菌对副干酪乳杆菌L1絮凝甘薯淀粉是否有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L1在25℃下培养48 h时,在p H 5.5,Na Cl 4%,接菌量15%时絮凝率最高,达到76.03%。酵母菌对乳酸菌絮凝效果有促进作用,可使乳酸菌絮凝率提高9.6%。  相似文献   

4.
副干酪乳杆菌L1可与淀粉特异性结合,采用酸浆法生产淀粉也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文章采用响应面法结合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从12个因素中筛选出影响显著的3个因素为葡萄糖、K2HPO4和温度。通过Minitab16.0软件进行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设计,对乳杆菌增值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获得絮凝甘薯淀粉的最佳条件,以絮凝率为响应值。结果表明:葡萄糖添加量26 g/L、K2HPO4添加量8 g/L及温度31℃时絮凝率最高,达到86.39%。  相似文献   

5.
海洋红酵母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海参饵料。研究旨在提高海洋红酵母(oceanic red yeast,ORY)菌浓度和虾青素的含量水平,以降低ORY培养成本。从渤海海域筛选出一株ORY,用麦汁培养基对ORY富集培养,并进行菌种鉴定。通过对温度、不同转速、接种量、p H值、番茄红素的添加量及添加时间的单因素试验,以及p H值、番茄红素的添加量及添加时间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试验,以优化ORY的菌体生长以及虾青素积累的培养条件。经过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温度30℃、初始p H值4.99、转速180 r/min、接种量10%、在菌种发酵27.25 h投放番茄红素62μg。在此条件下ORY的细胞数达到14.82×108CFU/ml,虾青素含量达到1 571.00μg/g,与传统培养方式相比分别提高了64.12%和86.14%,从而使得ORY的产量以及质量均有提高,同时降低了其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研究混菌固态发酵的工艺条件;以豆粕的可溶性蛋白和大豆球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设计菌种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初始含水量、外源酶的添加量、初始p H值等6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确定菌种添加量为4%,初始p H值为6.5,正交试验得出:发酵时间为7 d、发酵温度40℃,初始含水量为40%,外源酶的添加量为0.45%,该条件下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为168.5μmol/g,大豆球蛋白的含量为11.2μmol/g,效果理想,为豆粕固态发酵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啤酒糟中纤维素的利用率,以啤酒糟作为原料,利用从蘑菇下脚料中提取的木霉在不同添加量、发酵时间、温度及p H条件下分解纤维素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中,木霉分别在27℃,p H 5.0,发酵时间2 d,木霉添加量0.030 g(每5 g干啤酒糟)时分解率最高。正交试验的最佳条件是:在发酵温度27℃、发酵时间3 d、发酵p H 5.0和木霉添加量为0.005 g(每5 g干啤酒糟)的组合条件下,分解纤维素的量为7.13%,影响顺序为发酵p H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木霉添加量。试验说明,从蘑菇下脚料中提取的木霉能够较好地分解啤酒糟中的纤维素。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乳酸菌发酵液中共轭亚油酸的含量筛选出具有高共轭亚油酸转化能力的乳酸菌菌株并探讨其最佳的发酵条件。分别对15株分离于猪胃肠道的乳酸菌发酵培养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筛选出具有转化亚油酸生成共轭亚油酸能力强的菌株。以2株产共轭亚油酸能力较强的菌株为出发菌株,探讨温度、时间、p H、接种量和葵花籽油添加量等不同发酵条件对代谢产物中共轭亚油酸的影响。结果发现乳酸菌W1和W2(分离自胃)具有较高的生产共轭亚油酸的能力,其共轭亚油酸的产量分别为2.58和9.44μg/m L。并获得这株菌生成共轭亚油酸的最佳发酵条件:W1产生共轭亚油酸最佳发酵条件为37℃,p H6.0,培养时间120 h,菌种接种量为5.5 m L/100 g,葵花籽油接种量为2.5%,W2产生共轭亚油酸最佳发酵条件为37℃,p H5.5,培养时间120 h,菌种接种量6.5 m L/100 g,葵花籽油接种量3.0%。  相似文献   

9.
苏玲 《中国饲料》2021,1(16):21-25
本文以油茶籽湿渣为原料,添加一定量麸皮,对8种不同类型的酵母菌和霉菌菌种进行初选试验,将选出的不同酵母菌和霉菌组合进行固体发酵培养试验,选取最佳的酵母菌和霉菌组合,再对最佳组合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初选和复选试验,最佳组合为杨梅酵母菌+黑曲霉+青霉|培养基中杨梅酵母菌+黑曲霉+青霉体积比为1∶2∶5,即为接种比例(3∶5),经过试验确定最佳的组合培养条件:接种比例3∶5,培养周期为8 d。按照最佳的条件进行固态发酵试验,将其培养基进行烘干,测定发酵前后的粗蛋白质含量,其含量从19.78%提高到32.17%,同时提高饲料适口性,有利于开发更优质的菌体蛋白饲料。 [关键词]油茶籽湿渣|菌种选择|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能稳定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B1)的细菌,本试验以香豆素培养基进行初筛,AFB1标准品进行复筛,从动物粪便堆肥土壤中获得降解率最高的菌株,命名为SG16,并初步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通过研究各发酵组分的降解率,不同p H、温度、金属离子等因素下发酵液的降解活性,以及浓缩发酵液对发霉玉米中AFB1降解的效果。结果显示:各组分中发酵上清液降解率最高为80.62%,菌悬液和胞内液的降解率仅为14.32%和10.67%,温度、p H、金属离子、蛋白酶K均能影响其毒素降解活性,因此SG16产生的降解AFB1活性物质初步鉴定为胞外酶。浓缩发酵液能显著降低霉变玉米中AFB1的含量,这为生物防治饲料或粮食中的黄曲霉污染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对呕吐毒素(DON)具有降解能力的菌株,试验从土壤、发霉秸秆和动物粪便、肠道内容物等不同环境中采集样品10份,分别在LB、NA和MRS培养基中添加DON,制成改良固体培养基进行菌种初筛,将初筛得到的菌株在改良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用ELISA方法测定改良培养基中DON的降解率并对菌种进行复筛,对降解率高的呕吐毒素分解菌进行形态学和16S rDNA保守序列分析鉴定,组合所筛选和鉴定的菌种对麸皮中的天然DON进行降解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初筛和复筛,筛选到DON降解率分别为19.1%、51.3%、66.7%的菌种3株;通过菌落特征、菌体特征等形态学观察和16SrDNA保守序列比对的分子鉴定,最终确定3株呕吐毒素降解菌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组合对麸皮发酵处理,DON降解率最高,可达71%。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从自然发酵的柚苷废水中筛选获得了1株产酸和增殖能力较强的乳酸菌柚1,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测序鉴定其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以柚1作为发酵菌种进行柚苷废水发酵工艺优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发酵培养基热处理工艺、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65℃水浴5 min,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柚苷废水+1%玉米粉+1%豆粕,最适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5%,培养温度32℃,培养时间30 h,在此条件下发酵柚苷废水中的菌数可达9.72×108cfu/mL,总酸度为11.62 g/L,乳酸含量为6.36 g/L。通过发酵处理,为柚苷废水的饲料化利用提供了可能,并为动物养殖提供了一种富含益生菌、有机酸及柚果中水溶性提取物的潜在饲料添加剂产品。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布氏乳杆菌(LAB)、黑曲霉(AN)、热带假丝酵母(CT)、枯草芽孢杆菌(BS)与植物乳杆菌(LAP)组合对木薯渣品质的影响,筛选出发酵效果最优的混合菌组合。试验以木薯渣为发酵原料,对LAB、AN、CT、BS与LAP进行不同菌种的菌液以1∶1体积比组合,共设5个不同组合,组合1:LAB+AN+CT+LAP;组合2:LAB+AN+BS+LAP;组合3:LAB+CT+BS+LAP;组合4:AN+CT+BS+LAP;组合5:LAB+AN+CT+BS+LAP;各组合分别添加1%尿素或者1%尿素+0.6%红糖,空白组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对照组Ⅰ添加1%尿素;对照组Ⅱ添加1%尿素+0.6%红糖,各组均用生理盐水调制含水量为65%左右,于聚乙烯薄膜袋中真空发酵10 d。结果表明:1)不同微生物添加剂组合发酵木薯渣对木薯渣营养成分改善效果5菌组合优于4菌组合。其中,LAB+AN+CT+BS+LAP+尿素+红糖组合发酵木薯渣效果最好,与空白组相比显著降低了发酵木薯渣p H(P0.05),提高了乙酸和丙酸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为最低,显著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粗蛋白质(CP)含量最高,显著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2)添加相应的菌种+尿素+红糖发酵木薯渣有利于产生丙酸。3)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尿素能显著提高木薯渣CP含量(P0.05)。4)在木薯渣发酵过程中添加尿素+红糖比只添加尿素对木薯渣营养成分改善效果好。综上所述,LAB、AN、CT、BS与LAP组合添加尿素和红糖固态发酵木薯渣,可以有效改善木薯渣品质。  相似文献   

14.
柑桔皮渣发酵高蛋白饲料菌种筛选与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柑桔皮渣为原料,研究微生物发酵生产高蛋白饲料的菌种、辅料及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混合菌种发酵的产品粗蛋白含量优于单一菌种发酵,添加氮源的产品粗蛋白含量比不添加氮源的高;当黑曲霉、米曲霉和扣囊腹膜胞酵母的混合比例为2∶3∶1,培养基中柑桔皮渣85 %,麸皮15 %,含水率达70 %,接种量为0.4 mL/g,自然pH,发酵温度28 ℃,发酵时间4 d时,发酵产品的粗蛋白含量可从10.37 %提高到34.40 %.  相似文献   

15.
以每100 m L发酵液生成的菌丝体生物量及其中桑黄多糖、三萜及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液体培养基中添加桑枝水提物对桑黄发酵的影响,并对桑黄的液体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常规培养基中添加桑枝水提物对菌丝体每100 m L发酵液生成的生物量及发酵液中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桑黄菌株SH1501、SH1502、SH1503每100 m L发酵液生成的生物量分别达到0.312 g、0.183 g、0.235 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9.1%、107.9%、39.9%;最适桑黄液体发酵的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11 d,p H值6.5。  相似文献   

16.
以喷浆玉米皮为原料,对混菌固态发酵制备蛋白饲料的工艺进行探讨。在发酵菌种配比及发酵p H的研究基础上,探讨初始水分含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对发酵产物中粗蛋白含量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适宜发酵条件为初始水分含量75%(质量/质量)、接种量15%(体积/质量)、发酵温度32℃、p H 6.0和发酵时间72 h。在此条件下,产物中粗蛋白含量为23.79%(干物质基础,质量/质量),提高8.29%。  相似文献   

17.
枯草芽孢杆菌诱变株发酵羽毛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枯草芽孢杆菌紫外线和亚硝酸钠复合诱变菌株FUN30.2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得到最优的发酵培养基成分为:羽毛粉5.5%,青贮玉米秸秆粉0.8%,K+浓度0.018mol/L,Mg2+浓度0.065mol/L,Ca2+浓度0.072mol/L,Fe2+浓度0.010mol/L,Na+浓度0.088mol/L。最优的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3℃,培养时间72h,摇床转速170r/min,接种量6%,装液量100mL/500mL,菌体生长适宜的培养基初始pH值是7.0,菌体产酶的最适宜pH值为7.5~8.0。60h菌体产酶活力最高达1.267U/mL;发酵时间72h,羽毛降解率为69.61%;发酵液的氨基酸含量达22.66mg/mL。  相似文献   

18.
为了优化苹果渣培养基配方,试验采用碱性过氧化氢法对苹果渣进行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处理苹果渣的过氧化氢浓度、溶液p H值、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从而得出最佳处理条件,以处理后的苹果渣为碳源进行发酵产酶,通过与常用碳源比较优化培养基配方,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木霉菌种培养,采用DNS法测定了纤维素酶活力。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浓度为2.0%、溶液p H值为12.0、提取时间6 h和提取温度50℃处理效果最好;确定预处理苹果渣、麦麸之比为4∶3时产酶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19.
《饲料工业》2017,(14):52-55
试验优化得到了降解豆粕芽孢杆菌Z-1生长的最优发酵条件,并对发酵后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进行了测定。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在摇床培养的基础上对β-葡萄糖苷酶芽孢杆菌的生长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其中包括发酵培养基的C源、N源、无机盐、p H值、接种量、发酵时间等。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对各因素的浓度和组合以及最佳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该菌株产酶的最适条件为:糊精5.0%、蛋白胨1.0%、Cu SO4·5H2O 0.1%、Fe SO4·7H2O 0.01%、接种量3%、p H值为7、培养时间72 h。用优化后的培养基进行发酵,在产酶活性上比优化前提高了35.5%,抗营养因子数量下降了61.6%。  相似文献   

20.
发酵温度对羊奶酸奶粘度和持水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攀 《中国乳业》2009,(11):48-50
本文研究了羊奶复原乳在杀菌条件80℃/20min、蔗糖添加量7%、菌种添加量2%、乳固形物浓度12%,发酵温度分别为37、40、43、45℃的条件下,羊奶酸奶在发酵过程中粘度的变化,以及不同发酵时间的酸奶在后发酵前后的粘度和持水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菌种在430℃下发酵可以得到最大的粘度和持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