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麻鸡雏鸡的培育是其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育雏期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雏鸡的发育及鸡群的成活率,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育雏工作,掌握育雏技术。1、温度由于麻鸡雏鸡自身调节体温的机能较弱,保温御寒能力差,因而,0~1周龄的雏鸡育雏舍内温度应在33~35℃。每隔1周减2℃,要确保温度平  相似文献   

2.
正出壳雏鸡的体温较成年鸡体温低2~3℃,4日龄开始微微地均衡上升,到10日龄才达成年鸡体温,到3周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逐渐趋于完善,4周龄以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因此温度是育雏的首要条件,也是育雏的关键,必须严格正确地掌握。作者通过对不同周龄雏鸡施用不同的温度,探讨不同温度对雏鸡成活率效果的影响。试验动物是2013年11月27日由衡南县茶市湘黄鸡原种场种鸡产蛋孵出的雏鸡苗。试验方法:育雏房先清扫、冲洗、喷雾、  相似文献   

3.
初生雏鸡体温比成年鸡要低,1周龄后体温逐渐接近成年鸡,3周龄后才会逐渐稳定下来。因此根据日龄为雏鸡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非常重要。育雏温度标准为:第一周32℃~35℃,以后每周降低2℃~3℃,直至18℃~20℃,切忌舍温大起大落。在保持适宜温度的前提下,提供较高的局部温度较好。这样壮雏、弱雏均能寻找到最适宜的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4.
春季气温逐渐转暖,光照逐渐延长,有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雏鸡的成活率也高。因此,春季是育雏的最佳季节。一、温度育雏温度最初要保持在32~33℃,以后随着雏鸡的生长,温度可逐渐降低,通常每周下降2℃,至4周龄后保持在22~23℃。应注意保证育雏温度的均衡性,每日的温差不应超过2℃,特别要避免夜间温度骤然下降。  相似文献   

5.
春季是孵化育雏的黄金季节,目前农村大多数农户养鸡都没有自繁自育,而是购买专业养鸡场繁育的周龄雏鸡来喂,介由于引时气温还比较低,雏鸡抗性弱,加之饲养不当,因而农户饲养雏鸡死亡率较高。要提高雏鸡成活率,在饲养中必须做到“八适”。1、温度要适宜。温度适宜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在育雏室可用电炉等方法调节温度,1~2周龄28~30℃,3~4周龄26~28℃,5~6周龄24~26℃,7周龄以后可适应自然温度。温度适宜,雏鸡精神活泼、食欲旺盛、睡得安宁。然而有的农户育雏时无热源加温,达不到适宜温度。由于低温,雏鸡常密集在一块并发出尖叫声,时间一长影…  相似文献   

6.
选取787只坝上长尾鸡(公鸡379只,母鸡408只)对育雏期雏鸡的外貌变化和不同羽色雏鸡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到育雏结束雏鸡外貌有明显变化,性别对黑羽、麻羽、芦花、白花、银灰坝上长尾鸡初生重没有影响,白羽公鸡初生重显著大于母鸡(P0.05),不同羽色公鸡之间,母鸡之间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坝上长尾鸡公、母鸡在2周龄之前增重缓慢,之后公鸡则明显高于母鸡,且保持较长时间的快速生长状态,随着周龄的增加,白羽公鸡与母鸡体重差异变大,黑羽、麻羽、白花公鸡与母鸡体重出现差异,2周龄白羽公鸡体重显著大于黑色公鸡(P0.05),不同羽色母鸡之间出现差异。育雏期绝对生长曲线呈上升趋势,相对生长曲线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回暖,逐渐进入育雏鸡的旺季。由于雏鸡的体格较小,调节体温的能力弱,抗病力不强,加上春季天气变化无常,如养殖户对雏鸡管理稍有疏忽,极易使雏鸡染病而大批死亡。因此,养殖户春季育雏,要确保雏鸡成活率高、生长快,必须掌握春季雏鸡的饲养管理八要点。一、选购健康的雏鸡健康的雏鸡活泼好动,腿部结实,羽毛干净且有光泽,行动自如,眼睛有神,脐部愈  相似文献   

8.
<正>1雏鸡生长发育特点1.1生长发育迅速。2周龄体重是出生重的2倍6周龄增加10倍,8周龄时增加15倍。1.2体温调节机能差,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刚出壳的雏鸡体温较成年鸡的体温低3℃,10d后才接近成年鸡的正常体温,初生雏全身着生绒毛绒毛的保温能力差,随着羽毛的生长和退换,雏鸡的体温调节机能才逐渐加强,正常情况下,雏鸡67周龄绒毛脱尽换上羽毛,才具备一定的保温能  相似文献   

9.
正一、保温控湿在雏鸡管理阶段,要做好保温、控湿措施,在育雏室配备温度计。1周龄雏鸡,育雏室温度控制在32~34℃,湿度控制在60%~65%;1~2周龄,温度控制在28~32℃,湿度控制在60%~65%; 2~3周龄,温度控制在25~27℃,湿度控制在60%~65%;3~4周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掌握适宜的温度乌鸡体型小,初生雏体重有31~32克,对外界的适应力比较差,育雏室的温度要稍高一些。在育雏的第1、2天育雏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以上,随着雏鸡日龄增加,育雏器温度逐渐降低,一般每周降低3℃左右,直至育雏温度与室内相同,可停止育雏器给温。  相似文献   

11.
一、掌握适宜的温度 乌骨鸡体型小,初生雏鸡体重仅有31-33克,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比较差,育雏室的温度要稍高一些,在育雏的第一、二天育雏室内温度要保持24℃以上,育雏器温度可采用35℃。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加,育雏器温度要逐渐降低,一般每周降低3℃左右,直至育雏器温度与室温相同时,可停止育雏器给温。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15,(7)
<正>养鸡是广大农民的重要致富项目。要想养好雏鸡必须选好苗鸡,重视育雏消毒,掌握育雏温、湿度,注意饲养密度,做到科学饲喂,保证育雏成活率达到95%以上。1.选好苗鸡农家培育雏鸡,首先要选择信誉好、质量有保障的种鸡场引进苗鸡。健壮苗鸡活泼好动、眼大有神、脐部愈合良好、绒毛清洁富有光泽。如发现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15,(3)
<正>1.温度关温度是蛋鸡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雏鸡对外界温度变化极为敏感。实际生产中,由于管理方式,供热方式和养育密度不同,所需的育雏温度也稍有差别。掌握育雏温度的原则是幼雏宜高,大雏宜低;小群宜高,大群宜低。温度正常时,雏鸡精神活泼,活动自如,散布均匀,采食正常;温度偏高时,雏鸡远离热源,张口喘气,不断饮水;温度偏低时,雏鸡趋近热源相互聚拢,不断尖叫。常规的育雏温度为:1周龄31~30℃,2周龄30~27℃,3周  相似文献   

14.
科学饲养雏鸡提高成活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温度要适宜刚出壳的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弱.温度过低,小鸡怕冷,影响采食和运动,严重时挤压致死,或因寒冷引起感冒、下痢以致死亡;温度过高,则影响雏鸡的正常代谢,造成食欲减退、体质虚弱、发育缓慢,也容易患感冒和呼吸道疾病以及引起啄食癖等不良现象.雏鸡一周龄的适宜温度为34~32℃;两周龄的适宜温度为32~29℃;三周龄的适宜温度为29~22℃;四周龄的适宜温度为26~24℃;五周龄的适宜温度为24~22℃;六周龄的适宜温度为22~20℃.升温方法可采用烟道升温、火炉升温、电热板和红线灯升温,效果都很好.育雏方式有散养和笼养.笼养分群方便,能很好地控制密度,成活率高.其饲养密度为:1~2周龄的雏鸡以每平方米30只,3~4周龄的雏鸡以每平方米20只,5~6周龄的雏鸡以每平方米15只为好.  相似文献   

15.
<正>雏鸡个体弱小、抗病力差,管理稍有疏忽,容易引起大批死亡。因此,精心饲养,加强管理,才能确保雏鸡成活率高、生长快。1.育雏准备育雏前首先应准备好育雏室。饲槽、饮水器等用清水冲洗干净,待干后铺好垫草,放入育雏室。育雏室消毒可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28毫升、高锰酸钾14克进行熏蒸消毒,关严门窗12~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将室温预热至30℃以上即可接雏入室。2.健雏选择  相似文献   

16.
<正>一、掌握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温度对提高肉鸡育雏成活率极为重要。刚出壳的雏鸡体温自控能力差,因此,必须掌握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育雏舍温度过高,雏鸡容易脱水;温度过低,雏鸡易挤压而导致死亡。育雏舍湿度过高,有利于微生物及寄生虫卵的存活;湿度过低,则舍内尘灰飞扬,雏鸡易患呼吸道疾病。二、及时饮水和开食雏鸡进舍3小时后应让其自由饮水。水的温度应和舍内温度接近。第1次应在饮水中加葡萄糖粉和适量水溶性维生素,以后可在饮水中加入少许抗生素。初次饮水3小时后  相似文献   

17.
1.前6周龄使用雏鸡料鸡群育雏期体重达标越早,则产蛋性能指标越高,存活率越高.因此育雏期必须使用雏鸡料,要求高能(12兆焦/千克)、高蛋白(1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01,(1)
1.育雏准备进雏前10天应对鸡舍及笼具用多种消毒药交替消毒,进雏前2天对舍内所有设备熏蒸消毒24小时,熏蒸时舍内温度应保持在20℃。相对湿度70%左右。此外,还应将供热设备进行预热试温。准备好1周左右的雏鸡料、防病及消毒药品。2.优质健雏优质的鸡苗是育雏成功的关键,也是保证雏鸡健康、均衡生长的首要条件。因此鸡苗应从农牧部门核准、具备供种资格的无白痢杆菌病、鸡白血病等可经蛋垂直传播疫病的健康鸡场选购。进雏时,选择健壮、活泼、脐部愈合良好的雏鸡,淘汰小残次鸡苗。3.精心饲管第一,保温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出壳至1周龄时的育雏笼温为30~35℃,以后每周降低2~3℃。温  相似文献   

19.
养鸡户育雏很难掌握合适的育雏温度.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升高;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相互挤堆,会导致部分雏鸡呼吸困难甚至死亡。雏鸡到达前,应预温鸡舍,并保持舒适的温度和湿度。开始培养苗鸡阶段以35℃为宜,从第二周开始每周降低2℃~3℃,  相似文献   

20.
<正>育雏是黑凤乌鸡饲养成败的关键,如果育雏技术不过关,会造成饲养失败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黑凤乌鸡的育雏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保温。温度是育雏的关键。刚出壳的幼雏保温能力差,需较高的室温。但因鸡体无汗腺,只能靠呼吸空气来调节体温,因此室温又不能过高。育雏室的温度要求:0~1周龄28~36℃,2~3周龄26~28℃,4~5周龄24~26℃,5~7周龄22~24℃,8周龄为20℃左右。育雏温度忌忽冷忽热,要做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