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对15个冬小麦品种(系)、不同种类的性状、采用4种聚类方法——模糊聚类法、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类平均法,进行了分类结果的对比,表明了不同分类性状对分类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在专家经验分类中所着重的株高、生育部、叶部和穗部等21个性状.讨论了分类性状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地枸杞子微量元素的对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对应分析对不同产地枸杞子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可用于不同产地枸杞子样品元素分析数据的直接处理,以深入研究这些样品的质量与其微量元素组成和样品来源的相关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应分析能够揭示出样品来源与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一种有优势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谭仲夏 《云南农业》2006,(10):29-30
本文运用对应分析的方法对2002年云南红河烟厂基地生产的烤烟进行了几种重要的灰分元素在烟株体内的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钾元素在烟株体内的分布从烟株的上部到下部,含量有逐步增加的趋势。钙、镁和磷的分配缺乏规律性。对应分析可有效地揭示烟叶部位与氯、硫元素的分布关系。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态型大白菜主要产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三一态型大白菜的9种主要产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型大白菜的同一性状对单析产量的影响有很大区别,且对三种生态型单株,产量贡献最大的性状各不相同,因此对不同生态型大白菜进行单株选择时应予以分别考虑。  相似文献   

6.
地膜穴播冬小麦品种生态型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1996~1997年,在山西临汾就地膜穴播选用不同生态型冬小麦品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膜穴播条件下,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旱地型>扩浇型>水地型;中穗型>大穗型>小穗型;冬型冬性>冬型半冬性>冬型强冬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为旱作区冬小麦的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覆膜方式,探讨适合静宁县山旱地冬小麦的最佳栽培模式。[结果]全膜覆土小麦的抗旱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全膜不覆土小麦和膜侧小麦,露地小麦的抗旱效果最差。[结论]全膜覆土小麦的抗旱增产效果明显,可实现多茬栽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在小麦生产上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节水、抗旱冬小麦新品种CA932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于1988年用抗旱、耐瘠的品种中捷71-321为母本,以耐旱、大穗、抗病的北京8694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过七年旱地精心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冬小麦形态指标的影响和不同材料间抗旱性的差异.[方法]采用田间干旱胁迫和室内模拟干旱辅助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种子萌发期和生育中后期,对不同品系(种)相关指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发芽率、发芽势、根数、芽鞘长和贮藏物质转运率的抗胁迫系数与种子抗旱性之间关系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可以作为种子萌发期的鉴定指标;产量、株高、穗长和收获穗数与抗旱指数相关显著或极显著,可以作为田间抗旱性鉴定指标.种子萌发期鉴定指标与田间鉴定指标之间相关不显著,说明种子萌发期与生育后期抗旱性是独立的遗传性状.[结论]冬小麦抗旱性评价应对各生育时期鉴定指标的指示结果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基因型小麦抗旱性比较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抗旱性进行了比较鉴定。结果表明,隶属函数法鉴定隶属函数平均值较高的品种是烟农21号、烟2415、烟农5158,分别为0.95、0.73、0.54。抗旱指数法和隶属函数法鉴定小麦品种抗旱性结果基本一致。干旱胁迫促进了根系的发育,根干重增加,根冠比提高,旗叶光合色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等大幅度增加,抗衰老酶SOD活性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3.
抗旱小麦新品种晋麦85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晋麦85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共同育成的优质抗旱高产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2007—2008年山西省南部旱地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4 171.9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8.2%;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 594.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7.9%。通过分析晋麦85号的选育过程和遗传基础,介绍了其特征、产量表现、抗逆性能和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4.
四个冬小麦品种拔节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及其抗旱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豫北地区种植的洛麦9133、兰考矮早8、济麦20和豫麦54计4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对水分胁迫条件下冬小麦品种拔节期的响应和抗旱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各品种拔节期叶水势、叶绿素总含量、根系活力和总生物量均降低;叶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膜透性、POD活性均呈增加趋势.经综合评价,4个冬小麦品种中洛麦9133抗旱性最强;其次为豫麦54和济麦20;兰考矮早8最差.  相似文献   

15.
晋麦78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旱地育种研究室以扬麦5号为母本、晋麦50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冬性,中早熟,平均生育期236 d。幼苗叶色淡绿,抗寒耐冻,分蘖力强,株型较松散。株高75~80 cm,穗长方形,穗粒数28~35粒,千粒重37~41 g。具有抗干热风、耐高温、耐旱、落黄好等特点。在山西省南部旱地区试中,平均单产达3 666.6 kg/hm2,较对照晋麦47号平均增产6.52%;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达4 165.5 kg/hm2,较对照平均增产7.0%。适宜晋南麦区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喷施硝基黄腐酸盐对春小麦的抗旱效应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持续干旱处理的盆栽春小麦,分别在扬花期前、后和灌浆期3次喷施50、100和150 mg/L的含1.1 g/L Na^+的硝基黄腐酸钠混合液,可以提高春小麦对有限水分的利用效率。试验中以50 mg/L喷施浓度的抗旱效果最好,较对照增产9.4%;生育期总耗水量减少13%,较喷水处理增产27.6%。此外,浸种试验中硝基黄腐酸钠混合液所表现出的提高春小麦发芽率和苗期植株含水量的作用是硝基黄腐酸钠及硝酸钠(工艺副产物)的叠加效应。而喷施100 mg/L含与Na^+等摩尔浓度(4.6 g/L)K^+的硝基黄腐酸钾混合液较喷水处理减产7.6%,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7.
以3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为试材,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经叶绿素含量、叶片水势、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等指标测定,确认品种的抗旱性差异;再通过分析抗旱性与SOD-POD活性的关系,认识SOD-POD抗氧化酶系统在小麦抗旱生理研究中的指向作用。结果发现三个小麦品种抗旱性非但不与抗氧化酶活性正相关,反而有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小麦抗旱鉴定指标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1997年采取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3个小麦品种的抗旱形态生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郑早1号胚芽鞘长,主胚根长,根系活力,叶片脯氨酸含量,细胞膜透性,旗叶SOD活性,O^-2产生速率,MDA含量,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增减幅度最小,抗旱性最好,豫麦2号次之,豫麦41号的增减幅度最大,抗旱性最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冬小麦高产抗倒栽培及育种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选用3个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分析其茎秆抗倒性能及产量。[结果]结果表明,重穗型品种兰考矮早8茎秆基部节间特征较好,符合抗倒株型的形态指标,但是个体的健壮弥补不了群体的不足,因此产量不高;中间型品种周麦18节间充实度高、机械强度大,因而有一定抗倒能力;多穗型品种豫麦49基部节间特性及其抗倒能力居中,但是群体较大,弥补了个体的不足,因而产量较高。[结论]不同穗型的小麦品种只要群体适宜,都有一定的抗倒伏能力且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