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农业科技》2004,(12):37-37
当今的世界茶叶市场仍是红茶的天下,绿茶在2003年全球茶叶生产总量中仅占22%,然而与红茶产量仅比过去10年增长1%相比.绿茶增长了2.5%:绿茶正以其绿色健康的特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由“红”转“绿”正成为国际茶叶市场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茶叶生产是一种劳动强度大、耗工多、成本高、季节性强、质量要求高的工作。茶叶毛茶的生产过程是茶叶由鲜叶转变成市场销售产品的重要步骤。本文抛开茶叶生产成本的鲜叶前期投入以及毛茶后期精加工过程中的成本,对常规信阳毛尖和信阳红茶毛茶加工程序作了论述,同时对各个加工工艺中的生产成本作了计算。  相似文献   

3.
“信阳红”条形红茶加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2010年春季开始,信阳市开始研制开发生产"信阳红"条形红茶,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根据生产实践,对"信阳红"条形红茶的鲜叶处理及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各工序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供信阳红茶加工参考。  相似文献   

4.
信阳红条形红茶加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阳红外形条索紧细,色泽棕润匀调,毫尖金黄;内质香气甜香持久,滋味醇后鲜爽,汤色红艳明亮,叶底红匀鲜亮,备受茶叶专家好评。近年来,光山县立足丰富的茶叶资源优势,在保护"信阳毛尖"绿茶金字招牌的同时,调整茶叶产品结构,大力开发红茶加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分析福安市"坦洋工夫"红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茶叶种植结构调整、红茶产业化进程,生产系列等级产品,弘扬茶文化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广西多山地,茶叶种植资源丰富,红茶生产历史悠久,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茶树发芽早、上市早,生产成本低等优势。该文着重分析广西红茶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一些经验和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广西茶叶大力发展,能推动当地经济,带领茶农走上致富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王亚 《现代农业科技》2013,(1):274-275,277
总结了2010年前信阳市浉河区茶叶供给情况及红茶制作新技术引进的背景,分析了红茶制作新技术的引进对该区茶叶生产及供给的影响,以期为该区茶叶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广西多山地,茶叶种植资源丰富,红茶生产历史悠久,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茶树发芽早、上市早,生产成本低等优势。该文着重分析广西红茶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一些经验和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广西茶叶大力发展,能推动当地经济,带领茶农走上致富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李琼华 《农业考古》2005,(2):191-194
冯绍裘是中国著名的红茶专家,一生潜心茶叶研究和生产,足迹遍布中国广大茶区,成功地创制了中国三大名茶——宁红、祁红、滇红,其中,历经艰难困苦,浸透全部心血创制的滇红名茶,在中外茶史上具有典范的地位和作用,本文着重从这两方面作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10.
在2021年第十三届湖南茶业博览会暨新化红茶推介会上,新化县被授予"湖红之源"称号,确定了新化红茶乃湖南红茶源头之实.未来,新化红茶在"湖红之源"的加持下将为拉动地方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一、新化红茶得天独厚 一是源于优越的自然条件.新化县境内多为山丘、盆地,山高溪多,常年云雾缭绕的自然生态环境,铸就了新化茶叶独特的优良品质,成就了新化茶叶为千年贡茶的美誉.二是悠久的种植历史.  相似文献   

11.
传统茶叶品牌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不能一蹴而就,"宁红茶"品牌是否能恢复到历史上的高度,需要政府、企业和广大有志于"宁红茶"发扬光大的人士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创建。本文回顾了"宁红茶"品牌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宁红茶"在品牌建设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支持发展政策、茶叶基地建立、龙头企业培育、加强市场营销和茶文化建设等思路,达到促进茶叶传统品牌"宁红"的培育、继承和发展和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坦洋工夫的传说 福安境内巍峨的白云山麓下坦洋村是历史名茶"坦洋工夫"的发祥地,自清代中叶问世迄今已经历过一个半世纪沧桑了。它以高香、味醇、形美之品质风格,饮誉风靡海内外一时,被外邦称为"小武夷"之风。由于它的产区分布最广,茶叶产量和出口量最多,被福建列为三大工夫(政和、白琳)红茶之前茅。  相似文献   

13.
文章先对中国茶叶生产成本—出口价格进行了国际比较,接着对中国茶叶企业竞相出口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中国红茶出口亏本;绿茶出口价格与成本持平,没有利润;越南成为中国绿茶潜在竞争对手,日本对中国绿茶不构成威胁。得出结论:中国茶叶不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价格低廉是促销的一种方式。斯里兰卡红茶品质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中国茶叶出口企业获取赢利主要是从流通领域的“垄断定价”着手,其中绿茶赢利高于红茶。  相似文献   

14.
红茶品质参差不齐,市场上以金骏眉为代表的极品红茶,每500克可以卖几千上万元,名优红茶如安徽的祁门红茶、云南的滇红价格也较高。而用夏暑铁观音等茶叶品种加工的普通红茶则每500克只需三、五十元。为此,个别红茶爱好者怀疑红茶有添加色素的可能,实际上红茶的红汤红叶品质是在加工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红茶包括工夫红茶(安徽祁门县祁门工夫、云南保山县滇红工夫、福建福安市坦洋工夫、福建政和县  相似文献   

15.
陈义 《河南农业》2016,(21):49-50
茶鲜叶的适制性是形成茶叶优良品质的前提,以不同嫩度的信阳群体种茶鲜叶: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原料,按照信阳红与信阳毛尖加工工艺制成红茶与绿茶,从感官审评和主要化学成分两个方面对不同嫩度信阳群体种红、绿茶适制性进行分析,给不同嫩度的信阳群体种茶鲜叶生产红绿茶提供一定的依据,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潮州红条茶产业中的科技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州是广东乌龙茶的主要产区,以生产单从茶而闻名,包括潮安县的凤凰单丛茶和饶平的岭头单丛茶.其品质具有天然的花香蜜韵,香气悠扬、滋味浓醇,是不可多得的高品质茶叶.近年来,随着红茶的兴盛,国内许多茶区在尝试利用当地的优良茶树品种加工红茶,市场上呈现出了各式各样的红茶产品.广东省也有部分茶叶教学科研单位、茶叶企业利用潮州单丛茶品种的原料对红茶产品进行了试制.  相似文献   

17.
王学铭 《农业考古》2007,(5):283-283
一种中国所独有的生活品,很早就出现在外国著名的文艺作品中,就是中国的茶叶,这是很难得的,它很引起我的注意。比如英国进步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诗体小说《唐璜》中直接写到武夷红茶,以至民国时期的《崇安县新志》竟把拜伦与武夷红茶一事写入其中。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也在作品中,不吝笔墨地盛赞中国的茶叶。把中国茶叶比喻为“精细的烟丝,黄色的金子。”这让我很感动,说明中国的茶叶早已驰名世界了。最近,我整理旧书,突然发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郭沫若先生翻译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用六年时间(1863—1869年)写成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  相似文献   

18.
景德镇产茶,历史悠久,它优越的自然环境,千余年的茶叶生产与茶叶经营,都为大力发展景德镇茶叶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充分发挥景德镇茶叶生产优势。不仅是山丘地区农民致富的好门路,而且会对整个景德镇经济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英德红茶产业的发展基础、产业规模、行业地位、品牌影响力等方面概述其自1959年以来的发展成就,并回顾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成立60年(1959—2019年)来长期驻地英德,并为英德红茶产业振兴发展从茶树新品种选育(品种)、茶树生态种植(品质)、茶叶加工工艺创新和装备及新产品研发(品类)、茶叶产品标准与质量安全(品位)、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打造(品牌)等5个方面提供科技支撑所取得的代表性成效,旨在总结科技创新支撑英德红茶作为中国创新红茶的引领者历经60年发展,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再到强”重大跨越的经验。与此同时,作为省一级从事茶叶科学研究并为广东茶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新时代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提出如何更好地为英德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新举措,以期为英德红茶在新时代实现产业兴旺和促进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科技原动力和作出应有的时代新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不同萎凋方法对红茶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萎凋方法对红茶品质影响赵和涛(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245600)萎凋是红茶加工中第一道工序,同时也是重要的基础工序,通常萎凋时间长短和程度轻重,对红茶品质的形成影响较大。但是,在一些红茶产区,往往对萎凋工序不太重视,采用的萎凋方法也较多,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