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检测潜土逆旋式旋耕机的田间作业功耗和作业质量,利用扭矩传感器对潜土逆旋式旋耕机进行田间作业功耗试验,依照国标测试方法测定作业质量,并参考国标要求与正转旋耕进行了对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旋耕试验中,潜土逆旋式旋耕机各项作业指标均优于正转旋耕,同时具有更低的功耗。该试验为潜土逆旋式旋耕机后续研究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长期采用铧式犁、旋耕机进行浅耕和旋耕作业,加上机械碾压和不科学施用化肥,致使土壤耕层变浅、板结严重,形成不透水的犁底层,阻碍土壤上下水气的贯通、雨水的贮存和充分利用。犁底层的存在,使农作物只能在浅层土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许多地区秋季整地以旋代耕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且多年连续使用旋耕机作业,造成耕作层过浅,土壤板结,犁底层加厚,严重影响了农作物根系正常发育。通过对作物根系土壤剖面分析发现,根系生长至犁底层时,呈倒“T”字型,且有萎缩现象。如此耕作,不仅土壤蓄水保肥性能差,而且作物抗旱涝、抗倒伏的能力降低,从而影响了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4.
范卫华 《农业机械》2011,(10):100-10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农户常年用小四轮拖拉机带铧式犁或旋耕机进行浅翻、旋耕作业,致使在耕作层与心土层之间形成了一层坚硬、封闭的犁底层,其厚度在6~10cm,阻碍了耕作层与心土层之间水、肥、气与热量的连  相似文献   

5.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以来,我国大多区域农户都用旋耕机或小型拖拉机带铧式犁进行旋耕或浅翻整地,致使在20~35cm深度范围形成了坚硬的犁底层,造成地力逐年下降。在1998年左右,黑龙江省开始试验深松整地技术,为了打破坚硬的犁底层,采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深松机,在不破坏原有耕层结构的前提下,对犁底层进行松动耕整。  相似文献   

6.
正旋深耕旋耕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目前我国耕地中普遍存在的犁底层问题,设计一种深松与深耕旋耕联合作业的机具。阐述深耕旋耕机整机设计方案,确定主要参数,从理论上分析主要参数对功率消耗的影响,提出减小功耗的措施,为设计合理的深耕旋耕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旋耕机的作用是将土壤表层疏松,将杂草和农作物根茬打碎,提高耕翻质量,干旱地区还可以起到保墒作用。 有些地区秋耕,采用以旋耕机旋耕代替犁深耕,造成小麦减产。深耕的耕深一般超过22厘米,打破犁底层,有利于保肥、保水、透气,促进作物根系下扎,而旋耕机的耕深浅,起不到以上作  相似文献   

8.
基于高速图像处理提取被抛土粒三维运动轨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更好地分析潜土逆转旋耕刀的抛土性能,用两台高速摄像机组成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对潜土逆转旋耕机的抛土过程进行同步记录,然后跟踪图像序列中同一土粒的运动轨迹.提出了用BP神经网络建立双目立体视觉模型的方法,利用此模型进行标定,找出物体的图像坐标与世界坐标之间的映射关系,解决了土粒三维运动轨迹的提取问题.  相似文献   

9.
由于长期采用铧式犁、旋耕机进行浅耕和旋耕作业,加上机械碾压和不科学施用化肥,致使土壤耕层变浅、板结严重,形成不透水的犁底层,阻碍土壤上下水气的贯通、雨水的贮存和充分利用。犁底层的存在,使农作物只能在浅层土壤中生长,根系生长没有充足的空间,养分吸收不上来,致使作物生长不良,抗风、抗旱能力不足,产量减少,成为制约山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近二十年来全国各地耕翻地的作业普遍采用旋耕机(含微耕机)和耠具,传统的铧式犁耕翻地作业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个别省、市、县(区)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中也没有将铧式犁列入,由此造成全国许多地方购机户购买铧式犁数量,尤其是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重型深耕犁和高柱犁少之又少。而多年普遍采用的旋耕机(含微耕机)和耠具耕地,因耕层浅,一般不足14cm,耕作层以下被压实而形成浅而坚硬的犁底层,严重影响了作物根系下扎和水肥营养的吸收,致使作物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11.
基于离散元的双轴旋耕机功耗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双轴旋耕机结构参数复杂、功耗高,受耕作时节限制,难以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进行减阻降耗研究的问题。基于离散元法,构建双轴旋耕-秸秆-土壤耕作模型,研究了双轴配置参数对功耗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分析,建立了功耗的数学预测模型。模型优化的结果表明,当前后刀轴回转半径均为195mm,后轴相对于前轴垂直距离为99.8mm,前后轴回转圆水平距离为100.6mm,获得的功耗最小为9.018kW。为了验证功耗模型的准确性,在固定工作参数下,进行了原尺度整机仿真试验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真实原尺度旋耕机的田间试验功耗与整机仿真值误差均值为9.5%,范围为5.8%~13.4%,结合响应面分析说明功耗数学预测模型较为准确,表明旋耕机刀组在缩放过程中误差变化较小,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双轴配置参数对双轴旋耕机在稻茬田地作业功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旋耕埋草机在作业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较大,尤其是在土壤粘重的地区作业,其功耗问题是制约该机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高茬秸秆还田旋耕埋草机实际功耗大小不清楚、刀辊作业时运动参数与功耗的关系不明确等问题,根据功耗检测的基本原理,采用Delphi可视化编程软件,设计了一种新的旋耕埋草机功耗检测系统。该系统由4个模块组成,包括设计采集模块、传感器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Delphi可视化显示模块。将该系统安装在旋耕埋草机上,对其性能进行了检测,并得到了转速、力矩和功耗等检测结果。该检测结果通过数据处理可以在Delphi开发的界面上进行可视化显示,为旋耕埋草机动力分配和节能降耗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逆转旋耕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动形心线(Fixed Centroid Line-FCL)对逆转耕耘方式影响的思想。在旋耕刀片运动轨迹、逆转旋耕切削角度及逆转旋耕抛土后向性等方面,详细分析了FCL线的影响性质,建立了逆转旋耕被抛土垡瞬时初速度的方向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为茶园耕作机械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主要结论:FCL线距刀辊轴的距离小于刀辊回转半径时,旋耕刀片才能够正常工作,且FCL线位于刀辊轴的上方为逆转耕耘方式,位于刀辊轴的下方为正转耕耘方式;在逆转旋耕方式下,当刀片运转到FCL线时,动态切土角最小;当FCL线位于刀辊轴之上,且同时又在地表之下时,逆转旋耕才具有抛土后向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微耕机旋耕作业部件与水田土壤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匮乏,作业过程出现碎土性能差、效率低、和功耗大等问题,以1WGQ4型微耕机为对象,采用有限元法(FEM)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的耦合方法,构建土壤-旋耕作业部件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在细观上对旋耕作业部件刀片与水田土壤间的作用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土壤-旋耕作业部件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精度高;水田旋耕刀片向后抛起的土壤少,与挡板碰撞破碎的土壤少,水田微耕机采用前耕后驱设计方案有利于提高其碎土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对比的方法,从间隙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角度,分析旋耕刀辊与弯折状机罩间隙对反转灭茬作业的驱动功耗、植被覆盖率及土下埋茬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间隙的垂直距离对机具作业功耗影响较为明显,垂直距离a为65、75、85mm,水平距离b=50mm时,功耗随着a的增加而增大,增幅分别为3.9%、4.3%。2当间隙垂直距离a为6 5、7 5、8 5 mm,b为5 0 mm及水平距离b为3 5、5 0、6 5 mm,垂直距离a为7 5 mm时,机具作业植被覆盖率均超过96%。3间隙对土下埋茬情况影响较为突出,埋茬情况在间隙调整范围内变化幅度大,土下0~5cm内的根茬占土下根茬总量的28.1%~62.4%。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水田筑埂机筑埂质量和工作效率,探究旋耕弯刀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对筑埂机旋耕切削性能的影响,构建了旋耕弯刀—土壤的离散元模型,同时对旋耕弯刀工作时复杂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以IT245旋耕刀为基础,设计了几种不同的旋耕刀片,分别以旋耕弯刀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为试验因素,单位幅宽扭矩和扭矩为试验指标,进行两组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得到影响旋耕弯刀功耗的3种主要工作参数,并探究其对旋耕弯刀碎土效果的影响规律。综合分析得到旋耕弯刀参数最优组合为:正切面端面刀高60mm,侧切刃包角27°,弯折角120°,幅宽60 mm,工作转速300 r/min,前进速度0. 3 m/s,工作深度100 mm。该研究为探讨刀具与土壤相互作用机理、降低水田筑埂机作业能耗及提高碎土效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甘蔗横向种植对落种质量要求高的问题,基于有效落种空间形成条件,设计了一种组合式甘蔗横向种植开沟器,主要由防漏犁、旋耕部件和开沟犁构成。通过分析落种运动与土壤运动规律,确定影响落种效果的因素以及各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以旋耕转速、工作深度和前进速度为试验因素,以有效落种深度、旋耕功耗和开沟阻力为试验指标开展田间正交试验,探究作业参数对开沟器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工作深度对有效落种深度、旋耕功耗和开沟阻力有极显著影响;旋耕转速对旋耕功耗有极显著影响;前进速度对旋耕功耗有显著性影响。使用较优作业参数组合进行验证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旋耕转速为200 r/min、工作深度为30 cm和前进速度为1.20 m/s时,有效落种深度为29.9 cm,落种深度稳定性系数为97.6%,覆土厚度为8.8 cm,浮土厚度为3.4 cm,旋耕功耗为34.0 kW,单侧开沟阻力为14.1 kN,开沟器性能指标满足甘蔗横向种植的落种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植烟地烤烟种植农艺要求为依据,研制了一款集旋耕、起垄、打塘于一体的多功能联合作业机.以大型拖拉机为配套动力,选用成熟的旋耕机,让起垄与打塘装置联动.通过导曲线与元线角分析确定起垄铲工作曲面达到减阻降耗的目的,设计打塘机构并利用ADAMS软件对打塘铲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通过田间试验检验联合机具的合理性.试验结果表明:机...  相似文献   

19.
旋耕机是土壤耕作机械,一次作业可达到耕耙作业要求,因而具有减少机具作业次数、有利于抢农时和提高工效的特点。为此,介绍了旋耕机生产的基本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分析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旋耕机相关标准实施情况以及普查产品的质量和质量安全水平,旨在引起各级鉴定站、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对产品安全质量标准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