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薇薇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1):156-158
红色旅游是我国新兴的专项旅游产品,发展红色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金寨县、泾县是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知名度最高的县。该文分析了金寨县、泾县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延安作为红色革命圣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在开发时仍面临着各种不足与困境。因此,在国家全面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对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路径的研究与探析,进一步探寻延安的红色文化资源,从而达到推动延安的乡村产业发展和建设乡村文明的目的。并不断地挖掘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加强延安红色文化与现代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3.
曹珺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4):152-154+169
通过对关中革命老区传统村落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调查,分析了关中革命老区传统村落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关中革命老区传统村落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思路和建议,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就业人口、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与掌握扬州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对江苏扬州市郊及下辖县市现有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和统计,详细分析了扬州乡村旅游资源类型、资源开发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相应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开发路径,为扬州市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与掌握扬州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对江苏扬州市郊及下辖县市现有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和统计,详细分析了扬州乡村旅游资源类型、资源开发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相应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开发路径,为扬州市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张志芳 《河南农业》2022,(33):43-44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其在助推产业振兴、提升乡风文明、促进生态振兴以及促使治理有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当前红色文化资源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问题,探索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途径,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7.
文化旅游活动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因而逐渐成为旅游业重点对待的项目。本文以骆马湖为例,通过厘清骆马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其潜在文化旅游资源,并与无锡太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比较,找出骆马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办法,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切合宿迁实际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8.
陈文玲 《农业与技术》2010,30(1):145-147
湖泊是陆地表面天然洼地中蓄积的水体,是陆地水的重要形式。近年来的环境变化以及人为原因,使新疆湖泊产生众多问题,研究新疆的湖泊资源,开发并加以保护,是现在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新疆湖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喀纳斯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对策进行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然而,现实中乡村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却面临着无人继承、开发的困境以及存在大量闲置浪费的现象。对此,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总结一般化的文化资源开发模式,有助于为解决文化资源开发困境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陕西袁家村作为例,通过分析其现有文化资源、整合与推广机制,总结出“挖掘—整合—推广”的一般化乡村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并借助SWOT态势分析的方法,对该模式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结果/结论】“挖掘—整合—推广”乡村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具有整体性、可借鉴、可量化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古城和其特有的文化资源,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对赣县白鹭古村落的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在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当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高水平合理规划、依法落实好相关保护措施、适度开发的建议,为更好地做好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实证研究——以徽州古村落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叶 《农业考古》2012,(4):245-248
古村落作为一种传统的人居空间,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地域文化,是历史的微缩景观,在历史、艺术、美学、建筑、科考等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1]被专家誉为"藏在深闺中的瑰宝",应加以保护性地利用、开发,以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唯一的古村落型旅游地,徽州古村落已成为中国古村落旅游的代表,吸引着众多旅游者、研究者。与此同时,不断增加的客流量正在给这些古老的村落构成巨大的压力和威胁。本文以徽州古村落为例,结合其保护与开发现状,探究古村落今后保护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相结合对西江苗寨的旅游开发给民族村寨带来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旅游开发层次较浅,未构建起民旅文化旅游商品产业体系,利益分配体制存不合理性;其民族文化形式与内涵等方面已经受严重负面影响。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强苗族文化保护,促进村寨观光旅游向文化体验休闲旅游转变;打造村寨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产业体系,构建苗族文化传承平台;加强物质文化景观保护措施,深入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融合的农耕文化开发;完善村寨景区利益分配与激励制度,积极拓展村民参与形式与途径,以及协同发展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其概念仍存在一些争议,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兴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作为京津冀产业带的重要节点,是北京极少保存下来的皇家贡果产地之一,是典型的永定河流域沙地农业生态系统,保存相对完整的农耕民俗文化,具有农业文化遗产开发的独特优势。该区域申报农业文化遗产对打造皇家贡品文化保护与传承基地,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农业文化旅游业,提升区域形象和文化品位,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具有重要影响,而在遗产开发过程中须处理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化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旅游开发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应积极申报"永定河下游皇家贡果文化系统",建设"中国农业文化博览园",打造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保护好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登封市重要的林业文化资源——古树名木进行了调查,通过调研发现:登封市共有古树名木1 048棵,其中以嵩阳书院、中岳庙、少林寺为代表的文物保护单位有871棵,主要以侧柏、银杏、桧柏为主,其余的177棵主要分布在各乡镇,以国槐、皂荚、桑树为主。就登封市古树名木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该市在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古树名木的保护复壮技术措施。同时,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就古树名木重要林业文化资源保护的体制和对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青阳县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南倚黄山,北枕长江,面积1180平方公里,11个乡镇,28万人口,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佛教圣地九华山雄踞境内。青阳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交界处。该县东界南陵、泾县,南连石台县、黄山市黄山区,西与贵池市毗连,北接铜陵县。县境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40公里,总面积1180平方公里(含九华山管理处辖区面积120.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84%。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丰厚的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需要开发,也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16.
孙铭璐  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5):179-183
明月湾是苏州市首批公布保护的古村落,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由于保护意识淡薄,明月湾古村一度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笔者介绍了历史文化名村的相关概念及其保护对象,纵观明月湾古村的保护与开发现状,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对明月湾古村近年来的保护与开发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明月湾古村存在保护与开发体系不完善,村民保护意识不足,部分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欠佳,并且古村开发过度、文化特色缺失等问题。笔者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强调完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体系,实施多层次、分类保护,加强宣传教育,规范管理并进行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为例,系统阐述了省级农科院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做法,分析了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力度、增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团队力量、提升种质资源利用技术水平、提高种质资源信息共享率等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省级农科院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王威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3):203-205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历史街区的开发正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扬州"双东"历史街区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保护与开发如何协调的角度,分析了在现今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龚克  邓春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558-10560
强调历史文化古镇是我国地方文化与特色传承的重要基地,在总结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开发的特点与模式的基础上,以大圩古镇的保护与开发为例,介绍了大圩的保护现状,并揭示出其缺乏社区居民“原真性”行为景观、商业行为取代了“原真性”民俗、旅游设施不完善、传统聚落面临破败风险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古镇保护与开发的策略,主张做好古镇保护、建设、旅游规划,切实做好功能转换定位,实行有机的旧城整治并加强旅游设施的规划建设,促进古镇可持续发展;拓展旅游产业链,强化区域联合;积极推进原住民参与古镇保护与开发;实施政府主导、企业经营管理和原住民参与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