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斗茶源于唐兴于宋,是以评比茶叶品质与点茶技艺为媒介而形成的茶俗文化。南宋时期,来华日僧荣西所著《吃茶养生记》介绍了宋代点茶法,斗茶文化随之东传。日本镰仓时代末期至室町时代流行于新兴武士阶层的斗茶文化,已初具日本茶道的雏形,是为日本茶道的草创阶段。  相似文献   

2.
自北宋年间兴起的斗茶之风,不仅促进了宋代饮茶工艺的精细化,而且与诗词、书画等相关艺术融为一体,渗透到宋人生活的饮食、休闲、娱乐、文化等各个方面,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宋人的审美趣味。加之禅宗和理学思想的熏陶,饮茶斗茶更是升华为宋人内在精神人格追求的一种表现,将中国茶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宋代是中国古代茶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其成就与宋代文人的作为密切相关。宋代文人是宋代茶文化最主要的创造者、践行者,是宋代茶文化精神内涵的体验者、赋予者。宋代文人拓展了茶文化的领域,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为中华茶文化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本文将从茶文化行为主体的角度,对宋代文人的历史作为与文化价值进行定位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茶话十题(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汤色”与“咬盏”——斗茶艺术的胜负准则茶道,是日本民族文化的香花;斗茶,是中国古典艺苑中的奇葩。斗茶先于茶道,开茶道之先河;茶道发扬并深化了斗茶的文化涵养精神,形成富有自己民族文化特色的茶文化。因之,欲研究茶道,不能不先了解一下斗茶。斗茶始于唐,有千年历史了。它创始于那出产贡茶闻名于世的建州茶乡,是新茶制成后,茶农评比新茶品序的一项比赛活动。它有比技艺、斗输赢的特点,富有趣味性。因之,不但有下场参加斗试的,还有围观的,十分热闹。一场斗茶的胜败,犹如今之一场球赛、围棋的胜败,为广大观众所关注。因之,唐称“茗战”,宋称“斗茶”。  相似文献   

5.
自唐代饮茶运动蓬勃兴起以来,茶神陆羽又创造性地推出了一整套系统的专用茶具,给怡情悦志的灵魂之饮又注入了新的内涵,这套朴素自然而又经济实用的茶具的面世,给茶道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震憾,以至于“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这种新生事物迅速成为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的至宠。但经过五代乱世初治,在宋代,陆羽茶道的基本精神并没有得到很好地继承,甚至于走上了一条畸形发展的道路,致使以淡雅为宗的中国茶具艺术的发展窜入了一条不见阳光的岔路,而这一切,都缘于宋代风靡一时的斗茶游戏。 一、斗茶游戏的成因 斗茶是一种始…  相似文献   

6.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文化发展的繁荣阶段,以宋词为代表的文化成就达到了历史的高峰。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在唐代的基础上涌现出更多、更绚丽的篇章,在众多的宋词中有许多描写当时茶文化的面貌,为后人认识中国茶文化发展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安溪县是著名的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茶王赛则是茶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解放后,茶王赛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创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茶叶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茶乡面貌日新月异,茶王赛更是大放异彩,从形式到内容都赋予时代的特色,对于提高茶叶质量,展示茶乡风采,弘扬中华茶文化,拓展茶叶市场,促进茶叶生产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一、茶王赛推本溯源现代的茶王赛是从古代的斗茶发展起来的。早时斗茶又称茗战、斗试,又叫点茶、点试,是评比茶叶质量…  相似文献   

8.
宋代的茶宴是以茶宴请宾客,或是以茶会客、交友的一种饮茶方式,以举办和参加者分主要有宫廷茶宴、文人茶宴、禅寺茶宴三种;以形式和影响分主要有酒席茶宴、礼仪茶会和斗茶宴会三种,宋代的茶宴促进了饮茶文学、中华茶艺和日本茶道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斗茶图》     
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曾画过一幅《斗茶图》,这幅画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也是中国饮茶史上的珍贵史料,对说明古代斗茶风俗有重要价值。《斗茶图》共绘四位人物,皆男性,每人身边都放置着几副茶担子,盛有茶具、茶炉。其中一位脚穿草鞋,坦胸露臂,手捧茶碗,正在夸耀自己茶品的优异,左侧一位男子,卷着衣袖,正提壶持碗,往茶碗中注入茶汤,对面两个人正聚精会神,听其讲述,自己也耀耀欲试,似乎在发表自己的斗茶意愿。唐代陆羽《茶经》讲究茶汤香和味,鉴别方法不是“干看”,而是“湿看”,即通过泡茶加以识别,“嚼味嗅香,非别也。”特别是从宋代开始,兴起一种“斗茶”风俗。宋代诗人范仲淹的《斗茶  相似文献   

10.
吉州窑茶具器形与装饰,适应唐人煮茶、宋人斗茶、元人泡茶的不同饮茶方式,伴随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以及世人审美观念的变迁,与世共移,与时俱新,体现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展示茶具工艺在不同时代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主线,凭借名山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和得天独厚茶文化底蕴,实行茶旅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南岳衡山以其"五岳独秀"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佛道儒三教协调和谐发展的文化生态优势,发展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优越。但必须强化南岳云雾有机茶品牌建设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点发展养生长寿茶文化休闲度假旅游。  相似文献   

12.
从来名士能品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清朝:郑板桥 茶能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是啊,我曾屡次在茶文化史册中读过,也在江南的茶会上见到过表演古代文人雅士"斗茶"的场面……那昂扬的斗志,较真的倔劲,精湛的茶技,让众多的围观者在瞬间里所折服,无疑是在延续着中华茶文化的精彩,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3.
两宋时期,是茶产业与茶文化迅速发展的阶段,期间茶叶开始成为了婚俗中聘礼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婚姻礼俗中由注重聘礼的象征性到注重聘礼的实际价格与实用性的转变,是宋代饮茶之风盛行、茶叶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与茶叶的文化属性密切相关。通过对宋代以茶为聘现象的梳理,也可见宋代婚俗观念的趋利性倾向。  相似文献   

14.
云南民族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凝结,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姻,是文学艺术与社会风尚的融汇.如何发展云南民族茶文化,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发展云南民族茶文化的意义 其一、发展云南民族茶文化是时代文明进步的需要.当今世界,以文化意识来谋求社会经济发展,已成为检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文明进步的标尺.随着时代的文明进步,随着"回归大自然"已成为人类的一种追求,人们对保健和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茶叶将理所当然地登上"王位".因此,发展云南民族茶文化是时代文明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点茶与斗茶在宋代社会倍受推崇,成为盛世之清尚,点茶具专用于此项活动,为获得技术与艺术上的最佳效果,极尽设计之能事。本文试从造型、材质、装饰三个方面阐释宋代点茶具满足点、斗茶功能的适用性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专家指出,推广中华茶文化,推动我国茶产业发展,应以文化打头阵,走食品工业发展之路。一、业界:茶产业发展应以"茶文化"打头阵据了解,中国饮茶文化历史悠久,但是目前却没有国际知名的中国茶品牌。业内人士认为,中西方截然不同的茶叶消费模式和关注重心,是导致中国茶叶品牌走不出国门的重要原因。对于茶叶消费,西方人更关注的是"健康",茶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得到推广和接  相似文献   

17.
文道统一的观念是真正的宋代精神。文道统一中的"文"不仅指文学,还包括一切文艺形式;"道"也不仅指儒家之道,而是融汇百家,归于一心,强调个性体悟,强调本乎人情,发乎自然,体现于实际事物中的道。从哲学意义讲,文道统一观念作为宋代文化的根本精神,才是宋代文艺兴盛、茶文化兴盛的思想基础。在理学的影响下,宋代的文明被打上了正统的烙印,宋以之为确立国家自信和正统地位的张本;而在礼辨夷夏观念的影响下,辽、金、夏等少数民族贵族政权也全方位学习宋代中原文化和生活方式,与宋朝争夺正统地位。当时的物质文化传播中,既为大宗,又有高文化附加值,又属宋朝所独有的物品,就非茶莫属了。这一切和前文所说的文道统一观念,文化正统观念结合起来,就使得茶在当时称为当之无愧的国饮!  相似文献   

18.
宋诗与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茶文化 ,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人蔡条《铁围山丛谈》中曾说 :“茶之尚 ,盖自唐人始 ,至本朝为盛 ,而本朝又至佑陵 (即宋徽宗 )时益穷极新出 ,而无以加矣。”主要表现在茶叶采摘制作以及品茶艺术方面 ,在唐代发展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意义。宋代文化艺术繁荣兴旺 ,关于茶学的著作层出不穷 ,大量的笔记杂著、文集诗词 ,其中茶文化的内容比比皆是。今试就顾廷龙主编、清朝吴之振等辑的《宋诗钞》中有关茶文化的内容 ,略加分述 ,以管中窥豹 ,从一个侧面了解宋代茶文化发展的历史风貌与特色。一、茶叶…  相似文献   

19.
"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亦能醉人",中国是茶的故乡,吐蕊溢香、千姿百态的名茶,吸引了多少文人雅士为之倾倒,多少英雄豪杰为之折腰.中国茶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因此被誉为茶文化的"龙凤盛世".  相似文献   

20.
我国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由于其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因此,被视作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婺源被誉为我国最美丽的乡村,并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底蕴,发展旅游得天独厚。婺源茶文化旅游作为茶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旅游形式,对游客颇具吸引力,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市场前景广阔。"和解"心理下茶文化旅游在发展中存在一定的弊端,然而婺源茶文化自身存在一定的劣势也制约着旅游的发展。本文对婺源茶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挑战、机遇进行分析,并提出茶文化旅游拓展和营销的建议,从而确保婺源茶文化有效传承,促进茶文化旅游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