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熊建新  黎文勤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670-17672
介绍了赣南客家围屋的基本概括及其分布情况,以口字型、国字围、套围3种类型概括了客家围屋的建筑样式,解析了客家围屋的建筑特点,突出了整个赣南客家围屋丰富多彩的建筑样式和其所具有的不同一般的防御、居住功能.解读了客家围屋所彰显的构造艺术和宗族文化,指出这支具有独特的客家方言、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的汉族支系是赣南文化的缩影,强调了承栽者千百年历史的赣南客家文化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保护.  相似文献   

2.
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以甘肃宕昌踏板房民居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踏板房是一种分布于甘肃陇南的传统特色民居建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建筑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为保护这种建筑及其建筑文化,通过实地测绘、房屋图纸绘制、构建建筑模型的方法保留这种建筑的历史资料,并在保留原建筑文化要素的基础上,设计新的踏板房建筑,力图保护、继承发扬这种建筑形式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西方建筑文化体系下形成的原始空间认识、建筑空间的组织方式、单体建筑形象、建筑与广场空间关系等特点的分析 ,探讨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 ;认为这种差异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性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天津农业科学》2016,(3):136-139
赣南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形态、建造方式及营建礼俗,是一个地区自然风貌和一个特殊族群伟大创造的成果。赣南建筑作为一种特色的民居形式,具有很强的地域识别性。在现代城市空间打造的过程中,从城市规划、建筑到园林景观都迫切地需要将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的"根"找到,使城市的文脉得以延续,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困境,使城市的居民重新找到"家园"的归属感。本文以江西特色的赣南建筑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建筑文化,并深入研究赣南建筑文化在现代城市空间中的运用,为现代城市建设找到其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客家民系是我国汉民族体系中一个特殊的部分。客家聚居建筑在继承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从空间序列、围合情况、祖堂三个方面分析了客家聚居建筑的空间布局特点。  相似文献   

6.
从建筑文化的构成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飞鹤  阴帅可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529-10530
该研究套用了文化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用人类活动、建筑环境、建筑文化分别替换了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人类社会、外部环境、文化,从而组建了建筑文化的结构模式,它是依托于文化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存在的。该模式中,建筑工程技术位于建筑文化结构的最外层,设计方法及著述位于中间层,价值观位于最内层。将这一结构模式应用于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发展过程,按照朝代更替的时间跨度,从社会意识、文化心理和审美风尚的角度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从苑囿到山水园,从城市宅园到江南私家园林的变更过程,指出园林发展过程是从外部形态到实用功能的改变,这一改变是由当时的社会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通过一定的设计方法指导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客家文化是将古代传统文化和南方的土著文化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客家人是中原汉族群体南迁的一支民族,保持和弘扬优秀的华夏文化是他们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客家民俗舞蹈作为客家文化的一部分,虽有借鉴吸收南方土著的山地文化,但更多的是继承传统的中原文化。舞蹈是人物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将人物内心的情感进行完美表达的一种形式。客家民俗文化中舞蹈形式不仅仅有效的表达了客家文化的精神,并且借助舞蹈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完美的展现了客家人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8.
徐菲  王雨村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450-5452,5529
从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着手,分析了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意义,结合苏州的传统建筑文化特色,强调继承和发展苏州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强调新旧建筑应该注重建筑色彩、建筑尺度、建筑韵律的和谐,并以苏州博物馆、苏州科技文化中心为例,展现了苏州优秀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9.
建筑文化的形态特征及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文化是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宗教、哲学和艺术等学科发展的历史化石。作为文化形态的于种,建筑文化体现了一般文化所具有的共性,即文化自身的构成层次,由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引起的多向度的时空层次,由多层次构成的系统上的整体性、具体质的离散性、形态上的模糊性、概念间的介质性和发展过程中的延变性;足强调自的个性--场所精神。建筑文化的发展是生产关系、民族特征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在历史进化中的逻辑的“重  相似文献   

10.
建筑的生命力在于其文化内涵,建筑文化是建筑创作的灵魂,左右着创作的方向,特别是在对待建筑的全球化地域性和民族性的问题上应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即对不同的文化应予以尊重。通过比较中西方在自然观与审美观二方面的差异,总结出数与比例是影响中西方古建筑外形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例举了其具体表现,以期在以后的建筑创作中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代建筑创作中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总结成功作品的经验,提出应加强对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理解,运用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艺术手法相结合的创作形式,重视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从而创作出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12.
沈露儒 《农业考古》2007,(3):223-226
客家民间文化具有渊远的历史。客家民间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民间文化的一朵鲜艳的奇葩,深深地扎根在客家民系这块肥沃的土壤里。客家民间文学成为当地风土人情话题,它引导和教育了世世代代的客家人。客家人的道德观念、生活习性、宗教信仰等都深深受其影响。同时,它更多地左右和教育了众多客家妇女,客家民间文学与客家妇女的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反映了客家各种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本文重点从客家民间文学,如山歌、俗语、谚语等入手,阐释客家传统女性形象并分析成因。  相似文献   

13.
现代建筑以时间和空间感让人们更前卫的享受现代生活,传统建筑则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特色,传承着历史的文脉。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社会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也赋予了建筑更加丰富多彩的意义,于是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便应运而生,并创造出更加生动、鲜活的建筑世界。以武汉现代建筑为例,探讨建筑创作中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提炼出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产生关联的特征手法,以期在今后的建筑创作中更好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递古村是我国古代十大特色古民居之一,也是明清建筑的的代表,更是徽派建筑的典范。本文通过探寻西递古村的形成、繁荣与衰落的过程,对其建筑特色和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从宗族观念、风水文化和商业文化方面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5.
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形成的产物。和田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都影响了和田民居建筑文化的形成,从而造就了和田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本文从人文和自然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形成和田民居建筑形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建筑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产生的,它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的综合体。人类建造房子,避免了风吹雨淋,人类建造了房子,人类有了安定的居所,房子又为人提供了安全屏障。有了稳定安全的场所,人类就可以从事一些更文明的事情了。随着文明的进步,建筑更多不但体现了它的实用性,还体现出了它的艺术性。世界各地的建筑样式、风格不尽相同,这些都是因为世界各地的风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什么样的文化必然产生什么样风格的建筑。本文就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7.
胡慧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256-18257
以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为基础,探讨其"天人合一"建筑观形成的必然性和中国现代乡土建筑生态观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论的关键点是吸收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建筑观的文化和中国乡土生态建筑观的精髓,为当代设计所用,形成一种立足于环境保护、和谐共生以及具乡土生态特征的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18.
祭祀文化是儒家礼制文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祭祀是书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韩两国的书院都有祭祀的建筑以及相应的仪式空间。东亚书院祭祀建筑的布局有着严格的规矩,遵照传统礼制思想中的方位观念。因礼仪交往行为中的宾主位置关系形成了古代建筑(包括书院建筑)中的东西阶制度。  相似文献   

19.
历史建筑的修缮不同于一般的仿古建筑的修缮,不仅需要符合古建筑的外在形式,还要体现特定的历史时代特色,同时也是特定历史时代的文化载体,"原真性"原则是历史建筑修缮中的最重要原则.本文以杭州富义仓历史建筑"原真性"修缮为例对此进行了阐述,以期对其它历史建筑的保护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筑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本文主要从“礼制”和“风水”两个方面简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