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松针牡蛎蚧形态与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该蚧主要寄生在赤松、黑松针叶的基部,在江苏连云港地区1年发生两代,以受精雌成蚧在秋生针叶上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产卵,5月上旬至中旬为孵化盛期.第2代卵的孵化盛期为7月中旬,直到10月上旬孵化结束.第1代雌成蚧平均产卵量为30.5粒,第2代雌成蚧产卵量少于第1代雌成蚧,为20.2粒,当环境气候干燥,越冬雌成蚧产卵提前,产卵量变少.  相似文献   

2.
棉绒蚧是柿树重要害虫,1996~1998年,作者在福建省永定县对柿城外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进生了调查与研究。结果如下:柿绒蚧在永定1年发生4代.以若虫越冬,常年以7、8月份的第2、3代为害最重。柿林高温干旱气候和天敌种类及数量的减少是导致柿绒蚧猖镢的重要因素,提出以保护天敌和在3月份狠治越冬代若虫为关键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榆黄叶甲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榆黄叶甲(Pyrrhalta maculicollis Motschulsky)在黑龙江省对榆树的危害情况,榆黄叶甲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柿绒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玉珍 《植物保护》1992,18(5):13-14
柿绒蚧Eriococcus kaki Kuwana是柿树的重要害虫。南京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若虫在寄主枝叉等处越冬。各代雌成虫产卵量自越冬代起逐代减少。世代重迭现象严重,若虫期分别在5月中至6月中旬、7月和8月上旬至9月上旬,掌握若虫孵化盛期和越冬期化学防治,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徐月华 《广西植保》2000,13(1):13-14
福建省永定县地处东经 116°2 5′~ 117°0 5′,北纬 2 4°2 3′~ 2 5°0 5′,县城年平均气温2 0 .1℃ ,年降雨量 170 0 mm。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特别适合红柿种植 ,且品质优良。目前该县已种植红柿 5 46 7hm2 ,成为当地果农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红柿的病虫害较多 ,制约了红柿生产的发展。柿绒粉蚧Eriococcus kaki Kuwana(同翅目粉蚧科 )是柿树的主要害虫 ,近几年来为害逐年加重。为了摸清柿绒粉蚧在当地发生情况 ,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 ,1996~ 1998年 ,作者对其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分布与为害1.1 分布 据文献…  相似文献   

6.
柿树真棉蚧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柿树真棉蚧[Eupulvinaria citricola(Kuwana)]属蚧科真棉蚧属,为害柑桔、柿和木槿,国内未见报道。该虫近年来在河北省石家庄部分地区对柿树为害日趋严重,已成为一种主要害虫。1993~1995年作者在石家庄鹿泉市北寨村,对柿树真棉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梨蛎盾蚧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蛎盾蚧(Lepidosaphes pyrorum Tang)是山西同川梨树上发生严重的新害虫,由于人们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了解的不够,盲目使用农药,致使越治越重。据调查,由于该虫为害已引起梨园的树势衰弱,产量明显降低,给农户已造成一定损失。本文报道了1989-1990年作者进行本项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9.
花生新珠蚧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新珠蚧是近年在花生产区新发生的一种地下害虫。在大荔县1a发生1代。以二龄幼虫在15~25cm深的土壤中越冬。6月上、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6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7月初为卵孵化盛期,7月份和8月初是该虫的为害盛期。防治应重点抓好与非豆科作物轮作等农业防治措施,以及在成虫盛发和初孵幼虫在地表游走期的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0.
柿绒蚧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绒蚧(Eriococcus kaki Kuwana)又名柿绵蚧,俗称“柿虱”,属蚧总科刺粉蚧属,是柿树的重要害虫,在我国分布地域很广,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广东、广西等省区均有发生。近年来该虫在我省有蔓延之势,危害逐年加重,常造成大量落果,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且虫体被覆蜡质蚧壳,防治困难,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扶桑绵粉蚧是近年传入我国的重要检疫性害虫,严重威胁我国棉花产业。阐述了国内、外对扶桑绵粉蚧生物学特性、危险性以及检疫、防治措施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目前我国对扶桑绵粉蚧有待进一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莫比朗防治苏铁牡蛎蚧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林 《广西植保》1999,12(4):14-15
比较了新型杀虫剂比朗和杀扑磷防治苏铁牡蛎蚧的效果。药后1周,3%莫比朗乳油和40%杀扑磷乳油1000倍的防效,分别达到97.01%、97.38%,两者差异不大。药后2周,它的防效仍达90以上,与40%杀扑磷乳油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3.
罗祥旗 《植物医生》2001,14(4):36-36
杨梅牡蛎蚧(LepidosalphespuaorumFerris)是杨梅的主要害虫之一。受害杨梅出现枯枝 ,严重的全株枯死如火烧。我区阿粟村高枧与大转弯交界处的133.3hm2 杨梅不同程度受蚧壳虫危害 ,本地老品种如火炭、高刺等野生杨梅受害严重 ,受害株率达80 %~95 % ,严重的有400亩 ,受害株率达95 %以上。部分荸荠杨梅也不同程度受害 ,受害株率40 %~45 %。主要是当地果农长期管理粗放 ,不施肥 ,少防治 ,从而使蚧壳虫等虫害发生严重 ,并逐步向附近荸荠杨梅基地蔓延危害。为控制此病虫的危害 ,我们于200…  相似文献   

14.
乌副盔蚧的生物学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川川  伍慧雄 《昆虫天敌》1991,13(3):101-106
乌副盔蚧Parasaissetia nigra(Nietner)是柑桔及许多园林植物的一种重要害虫,在广州一年发生8~9代,各代历期变化为28~66天。雌成虫产卵量为64~208粒,卵的孵化率高达95~100%。第1龄爬行若虫的出壳高峰在上午10时左右。该虫的种群数量秋季明显上升。调查得到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共9种,5种寄生蜂中,以胶蚧红眼啮小蜂Tetrastichus purpureus和日本软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两种为最主要。杀虫剂试验表明,用2.5%溴氰菊酯1:2000倍液喷雾或以40%氧化乐果1:6倍液涂干可防治此虫。  相似文献   

15.
16.
甘蔗灰粉蚧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蔗灰粉蚧Dysmicoccus boninsis(Kuwana)属同翅目,粉蚧科,是甘蔗上的重要害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产蔗区,国内各植蔗区均有发生和为害,常与粉红粉蚧Saccharicoccus sacchari Cockerell混合发生为害,据笔者在江西万安、南康、吉安、泰和、东乡、赣县。赣州等县(市)调查,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首次发现捕食柳牡蛎蚧的半疥螨,其若螨和成螨对柳牡蛎蚧的卵、若虫、雄蛹和雌成虫均能捕食,捕食率达40%。该螨生育力较强,每雌螨平均产卵12.8粒,最高为20粒。卵经7天左右孵化。在沈阳地区全年发育,世代交替。种群出现高峰在6月中旬到8月下旬,在此期间发生3代。  相似文献   

18.
杨梅是浙江省的优势特色农产品,近年来以柏牡蛎蚧为主的介壳虫已成为杨梅主要害虫种类,且其发生为害呈明显上升趋势。通过在浙江台州黄岩、临海等杨梅主产区监测调查,探明了杨梅上常见发生为害的介壳虫有16种,隶属1目5科。其中,柏牡蛎蚧为优势种。柏牡蛎蚧在浙江1年发生2代,种群数量消长呈双峰型,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上、中旬为主害期,为害杨梅春梢和夏梢。初步分析了寄主植物、栽培管理、田间防治、自然天敌、气候条件与害虫发生消长关系,制定了预测预报方法。药剂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源农药45%松脂酸钠可溶粉剂100倍液、150倍液喷雾防治,校正防治效果达97.99%、97.51%,对害虫防治效果好,使用安全,已在杨梅上登记,可应用于生产。研究提出了防控对策和农业防治、天敌保护利用与安全高效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有效控制害虫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9.
对赣南地区湿地松粉蚧生物学特性和生活史进行观测,湿地松粉蚧在赣南地区1年发生4代,以1龄若虫聚集在老针叶的叶鞘内或叶鞘层之间越冬,次年3月开始活动,卵期9~19 d,若虫期22~34 d,越冬代若虫期136~176 d,成虫分有翅型雄成虫、无翅型雄成虫和雌成虫3种,雄成虫生命极短,虫期不到1星期,雌成虫虫期24~37 d。  相似文献   

20.
新疆果树多毛小蠹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毛小蠹是新疆果树重要害虫,危害杏树甚为严重。在库尔勒一年发生2~3代,主要以幼虫和少数成虫、卵在树皮内越冬,世代重叠。在自然变温下,卵历期4~11天,幼虫20~31天;蛹期6~9天;成虫10~35天。完成一世代需40~86天,主要以幼虫在寄主树表面活动。采用农业和药剂防治相结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