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超临界CO2萃取荷叶挥发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荷叶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莲的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探讨了超临界CO2萃取的压力、温度、流量、时间等条件对荷叶挥发油收率的影响,确定其最佳萃取条件:萃取压力30 MPa,温度40℃,CO2流量25 kg/h和时间90 min,得率为4.36%,水蒸馏法提取率为1.65%.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挥发油比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提取法质优,收率大大提高,萃取时间短,无溶剂残留.  相似文献   

2.
3.
萃取大红袍花椒挥发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装置,采用动态萃取的方法,研究了压力、温度、萃取时间等因子对花椒挥发油萃取的影响,为规模化生产及其相关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样品200g粒度40目,最佳的萃取条件为:压力33MPa,温度55℃,时间1.0h,花椒挥发油萃取率为10.2%。气-质联用分析花椒挥发油结果表明,挥发油为3-甲基-2氮杂芴、γ-萜品烯、3-蒈烯等31种化舍物组成。其中3-甲基-2-氮杂芴含量最高,达到18.63%。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SFE)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技术,由于其具有提取率高,选择性好,无溶剂残留,能有效萃取热敏性及易氧化和易挥发性物质等优点,二十多年来,无论在技术的基本理论还是在应用开发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5.
核桃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核桃仁中的核桃油,讨论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萃取压力25~30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3.5 h时,核桃油萃取率为83.59%,采用该工艺提取的核桃油品质优于压榨法和索氏抽提法所得油脂.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2萃取小试设备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超临界CO2萃取设备工艺流程的设计和对各种关键部件综合利弊的分析,得出1L超临界CO2萃取设备最佳最优的设备组合。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2萃取常山胡柚天然色素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常山胡柚外果皮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常山胡柚天然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提取中的若干关键因素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了常山胡柚天然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2 h、萃取压力25MPa、夹带剂95%乙醇与原料的比(V/W)为3∶1、萃取温度35℃.再经比色法测定可知,常山胡柚天然色素的提取率达96.87%.据紫外可见光谱及特殊显色反应,可初步推断常山胡柚天然色素为黄酮类色素.  相似文献   

8.
9.
小花龙血树有效成分的研究较少,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小花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的有效成分,再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仪对萃取物进行成分分析,分离并鉴定了其中的51个成分。  相似文献   

10.
云南松花粉超临界CO2脱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研究云南松花粉脱脂的工艺,依据影响脂肪提取率的温度、压力、时间及流量,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得到云南松花粉脱脂的可靠工艺参观数为:温度T2,压力P3,时间H2,流量L2,进而分别对参试的4因素与云南松花粉脱脂率的关系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披针叶黄华总生物碱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SCDE)的方法,研究了披针叶黄华萃取工艺,得到总生物碱.探讨了各种影响因素对披针叶黄华萃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SCDE的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45 ℃、萃取压力20 MPa、CO2流量20 kg/h、萃取时间80 min.在此条件下,总生物碱得率3.12%.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流体萃取核桃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核桃产量居世界首位,以核桃为原料制油是深加工的主要方向之一,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可以生产出天然活性成分高、品质优良、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用核桃油。阐述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核桃油的基本原理、设备流程、技术特点和研究进展,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茵陈蒿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CDE)技术从茵陈蒿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运用L16(45)正交表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以及夹带剂用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夹带剂种类和pH值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提取液以NaNO2-A l(NO3)3-NaOH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研究表明:与溶剂提取法相比,SCDE法具有操作简单,提取率高,后续分离易于进行、品质较高等特点;100 g原料,当pH值为9~10的70%乙醇做夹带剂,用量600 mL、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5℃,CO2流量20 L/h、萃取时间150 m in时,茵陈蒿总黄酮的提取率最高,为3.875%。  相似文献   

14.
萃取法提取薄荷油的化学成分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水蒸气蒸馏(SD)法和超临界CO2萃取(SCDE)法从薄荷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SD法提取薄荷油的出油率为1.15%,SCDE法提取薄荷油的出油率为2.43%.GC-MS分析表明,SD法提取的薄荷油中含44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7%以上,其中薄荷醇相对含量为69.4%;SCDE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含38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2%以上,其中薄荷醇相对含量为61.8%.  相似文献   

15.
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CDE)技术从菌陈蒿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运用L16(4^5)正交表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以及夹带剂用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夹带剂种类和pH值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提取液以NaNO2-Al(NO3)-NaOH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研究表明:与溶剂提取法相比,SCDE法具有操作简单,提取率高,后续分离易于进行、品质较高等特点;100g原料,当pH值为9~10的70%乙醇做夹带剂,用量600mL、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5℃,Co2流量20L/h、萃取时间150min时,菌陈蒿总黄酮的提取率最高,为3.875%。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油橄榄叶,提取液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质量分数为96%以上的单体,通过液质联用分析(HPLC-MS)、核磁共振(1H NMR)和红外(IR)鉴定该组分为橄榄苦苷。采用C18色谱柱,紫外检测波长为254 nm,甲醇/水体积比40∶60为流动相,流速0.5 m L/min,建立橄榄苦苷的HPLC分析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得到萃取优化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5℃,分离温度45℃,萃取时间4 h,CO2流量30 kg/h。在此条件下,橄榄苦苷得率为0.435%。  相似文献   

17.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是我国重要的多食性蛀干害虫,已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黄竞芳等,1991;1992;阎凤鸣,2002).在光肩星天牛寻找寄主植物的识别过程中,由寄主植物释放的挥发性信息化学物质起着重要的通讯引导作用(景谦平等,2001).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临界C02流体萃取技术对杨梅仁中杨梅仁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运用L9(3^4)正交表,探讨各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气-质联用仪对杨梅仁油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得到的杨梅仁油品质好,在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60min、c02流量30L/h、分离温度30℃时效果最佳,得率高达33.52%;杨梅仁油中脂肪酸以油酸、亚油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3%以上,是一种质量很好的保健油。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苦楝皮中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CDE)技术萃取苦楝皮中的有效成分,用均匀设计方法研究超临界萃取的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极性提携剂对萃取结果的影响。以L ieberm an反应、Salkwosk i反应、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作为苦楝素存在的验证方法,以失重率对总萃取率进行定量表征,510 nm处的吸光度表征萃取物中苦楝素的相对含量,获得了与试验结果一致的模拟方程。在本研究范围内,用SCDE苦楝皮的有效成分时,萃取率可达4.24%,萃取压力为28 MPa。当目的萃取物为苦楝素时,应在35℃下萃取5 h;为获得高的总萃取率,则应高温长时间萃取。不应加入极性强的提携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