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铃薯钾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马铃薯各器官中钾素(K2O)浓度始终以茎秆中最高,表明作为运输器官的地上茎需要更多的钾离子。马铃薯对钾素(K2O)的吸收速率呈双峰曲线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块茎增长初期和淀粉积累期,且以淀粉积累期的吸收速率为最高,这与块茎的生育代谢规律一致。降低密度、增施氮、磷、钾肥可提高各器官中钾的含量和钾的积累量,尤其是增施磷肥。马铃薯钾素(K2O)积累量在淀粉积累期达到峰值,在块茎形成期以前,叶片中钾素(K2O)的分配率最高;块茎形成后,地上茎中的K2O的分配率始终高于叶片,这有利于保持地上茎的高效运输、直立与抗性;块茎形成后,K2O的分配率逐渐增加,对于块茎体积的增长和淀粉的积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旱作马铃薯钾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铃薯各器官钾素浓度随生长发育进程均呈现递减变化,且地上茎中钾素浓度始终高于叶片和块茎,而块茎和叶片的钾素浓度差异较小。钾素(K2O)的吸收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在种植密度适宜、氮磷钾适量配施下,最高吸收速率可达130 81mg/(株·d),峰值出现在出苗后47d左右;钾素(K2O)积累量随生长发育进程呈三次曲线变化,在优化栽培条件下,每生产500kg块茎需吸收钾素(K2O)4 49kg;成熟期钾素在叶片、地上茎、块茎中的分配率分别为10%~20%、10%~20%、60%~70%。  相似文献   

3.
通过氮磷钾基肥、追肥比例田间试验,研究冬种马铃薯对钾素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叶片中钾素含量在齐苗后65 d左右出现一个峰值后降低;在茎中,在齐苗后15 d和45 d出现双峰曲线;块茎中,在齐苗后35 d左右达到最大,然后下降.湿冷年型,每生产1 000kg块茎需要吸收钾素(K)5.82 kg;干凉年型,每生产1 000kg块茎需要吸收钾素(K)7.28 kg.钾素在叶片中的分配率在齐苗后5d左右最高,70%以上的钾素分配到叶片,此后逐渐下降至10%左右;茎中的分配比率在齐苗后15d左右最高,达到30%左右,此后逐渐下降并保持在10%左右;块茎中,钾素分配比率逐渐增加,到生育末期,有80%左右的钾素分配到块茎中.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磷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磷元素在马铃薯植株体内的流动性较大,磷营养水平与块茎膨大密切相关,块茎是磷素的最终贮存库。在块茎增长初期,叶片、地上茎和块茎中的磷素浓度均为一生中的最高值,此时是马铃薯对磷需求最多的时期,块茎形成后,则大量的磷(P2O5)向块茎转移。马铃薯对磷素(P2O5)吸收速率较低。在整个生育期内吸收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块茎增长期。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氮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植株体内氮素浓度的高低反映了其生长势的强弱,马铃薯生育期间各器官氮素浓度的变化始终表现为叶片>地上茎>块茎,叶片中的氮素浓度高低反映了叶片光合活性的大小。马铃薯对氮的吸收与营养生长和块茎的增长密切相关,植株对氮的需求量受其生长状况所控制。而且,氮在植物体内很容易流动,块茎形成后,大量的氮素转移到块茎中,用于块茎的建成和营养贮存。马铃薯植株在淀粉积累开始后,各器官中氮素加快了向块茎的转移,使叶片和地上茎的衰老进一步加剧。因此,在马铃薯高产栽培实践中,须注重氮、磷、钾的适量与配合施用,使之既能满足块茎的形成与生长的需要,又可防止植株生长过旺或后期发生早衰。本试验表明,在因素中量(适量)组合下,每生产500kg块茎需要纯N2 65kg。  相似文献   

6.
旱作马铃薯氮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植株体内氮素浓度的高低与其生长势的强弱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地上茎、块茎中氮素浓度的变化幅度分别为2%~5%、1%~4%、1%~3%;成熟期氮素在叶片、地上茎、块茎中的分配率分别为30%左右、10%~15%、50%~60%。马铃薯对氮素的吸收速率在整个生育期间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块茎快速增长期(出苗后51d左右),最高吸收速率平均可达99 96mg/(株·d),每生产500kg块茎需吸收氮素3 02kg。  相似文献   

7.
旱作马铃薯磷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磷元素在植株体内的流动性较大,磷营养水平与块茎膨大密切相关,块茎是磷素的最终贮存库。叶片、地上茎、块茎中磷素浓度的变化幅度分别为0 28%~0 51%、0 26%~0 58%、0 33%~0 49%,成熟期磷素在叶片、地上茎、块茎中的分配率分别为15%~20%、10%~15%、70%~75%。马铃薯对磷素的吸收速率在整个生育期间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块茎快速增长期(出苗后50d左右),最高吸收速率可达19 2mg/(株·d),每生产500kg块茎需吸收磷素0 80kg。  相似文献   

8.
春小麦钾素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给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在不同密度和施肥条件下,对春小麦钾素的吸收、积累动态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春小麦全生育期内植株体内含钾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在苗期至分蘖末期最高,到完熟期降至一生中最低值。春小麦一生中吸钾高峰在分蘖末期。且因不同密度、施肥处理表现一定差异。高密度、高钾肥处理吸收钾素相对较多,而氮磷钾平衡配施处理对钾素的吸收量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且经济产量最高。春小麦一生中钾素的积累量与生育进程间的关系符合二次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9.
在田间条件下,通过布置氮磷钾肥料基追分配试验,探讨了冬种马铃薯对氮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马铃薯叶片、茎的氮素含量在齐苗后15 d左右出现小高峰,后逐渐递减;块茎氮素浓度随着生长发育进程整体上呈现递减的趋势.马铃薯各器官氮素含量总体表现为叶片>茎>块茎.2009~2010年,每生产1 000kg块茎需吸收氮素(N)2.62 kg; 2010~2011年,每生产1 000kg块茎需吸收氮素(N)4.14 kg.叶片中氮素吸收量在齐苗后25 d达到高峰,用于叶绿体和光合系统的建成,此后,氮素对叶片的吸收量逐渐下降.茎中氮素吸收量在齐苗后35 d达到高峰,然后随着生育进程逐渐下降.块茎对氮素的吸收在齐苗后55 d达到高峰,大量的氮素转移到块茎中,用于块茎的建成.  相似文献   

10.
田间条件下,通过布置氮磷钾肥料基追分配试验,探讨了冬作马铃薯对磷素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叶片内的磷素浓度逐渐递减;茎在齐苗后15 d左右出现一个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块茎磷素浓度呈单峰变化,峰值出现在齐苗后55 d左右,然后逐渐下降。非正常年型,每生产1 000 kg块茎需要吸收磷素(P)0.62 kg;正常年型,每生产1 000 kg块茎需要吸收磷素(P)1.02 kg。磷素在叶片中的分配率在齐苗后5 d左右最高,此后逐渐下降到5%左右;茎中的分配率在齐苗后5~25 d内分配率较高,随后逐渐下降;在块茎中的分配率随着生育进程迅速上升,说明块茎形成后有大量的磷素向块茎转移,块茎是磷素最终的贮存器官。  相似文献   

11.
以费乌瑞它脱毒种薯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4个磷肥水平,即0(P0)、45.0(P1)、90.0(P2)、135.0(P3)kg/hm~2对冬作马铃薯镁积累与分配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马铃薯整株镁积累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变化趋势,齐苗后17~45 d为快速积累期,在齐苗后59 d出现峰值,齐苗后73 d,各处理全株镁积累量表现为:P1P2P3P0;块茎镁积累量呈持续升高趋势,齐苗后73 d,各处理块茎镁积累量表现为:P1P2P3P0,但各处理间并未产生显著差异;各处理镁在叶片中的分配比例均呈逐渐降低趋势;镁在茎中的分配比例整体呈逐渐降低趋势,变幅不大,而在块茎中的分配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整个生育期间,镁在各生育阶段各器官的分配比例呈现:叶茎(齐苗后3 d);叶茎块茎(齐苗后17 d);叶块茎茎(齐苗后31~45 d);块茎叶茎(齐苗后59~73 d)的动态变化过程,镁在块茎中的分配率以P1处理最大,为60.38%。供试条件下,磷肥施用量在P1水平下可提高马铃薯镁积累量,P2、P3水平的用量则会降低镁的积累;平均每生产1 000 kg块茎,植株需从土壤中吸收镁0.253 kg.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内蒙古自治区各类型马铃薯氮素养分吸收特点,给予生产施肥环节中一定的理论支持,选择了5个在内蒙古自治区广泛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大西洋’、‘费乌瑞它’、‘克新1号’、‘陇薯3号’和‘夏坡蒂’),在武川县大豆铺村进行大田试验,对马铃薯各生育时期的不同器官中氮素吸收量、积累速率以及转运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个品种马铃薯的氮素阶段积累量的峰值出现于出苗后的60~75 d。早熟品种‘费乌瑞它’氮积累总量最小,为610.85 kg/hm^2;而中晚熟品种‘大西洋’的氮积累总量相对较大,达到847.56 kg/hm^2。全生育期氮素在叶片中的分配呈现递减趋势,在茎秆中的分配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在块茎中的分配呈现递增趋势。叶、茎秆、块茎中氮素分配率在全生育期中的变化区间分别为(29.9%,93.0%)、(6.6%,36.7%)和(0,59.9%)。研究表明,不同品种马铃薯氮素吸收方式差异较大,大田施肥管理需做针对性处理。  相似文献   

13.
氮肥施用时期对马铃薯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马铃薯克新13号脱毒种薯为材料,在相同氮肥用量下,设置不同生育时期施氮的田间小区试验,通过测定主要生育期植株各器官干物重和含氮量,研究施氮时期对马铃薯不同器官氮素积累、分配及块茎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在营养生长期的吸氮素量仅为全生育期的1/3,块茎形成中期达到马铃薯的吸氮高峰期,块茎增长后期至成熟期块茎中的氮素主要来自营养器官的二次分配。与N 150 kg/hm2全部做基肥相比,将1/3的氮在块茎增长初期追施可使商品薯产量提高25%(P<0.05),达到30.01 t/hm2。氮肥利用率达到44%(P<0.05)。适宜氮肥用量下,基肥和追肥的合理分配是获得马铃薯高产优质的重要条件,基肥氮不足,氮肥集中在苗后施用,则易导致植株贪青。试验在肥力中等的土壤种植马铃薯,150 kg/hm2氮素用量条件下,将2/3的氮作基肥施用,1/3的氮在块茎增长初期追施,较有利于养分在块茎中的分配,同时也能获得最高的块茎产量。  相似文献   

14.
湖南冬闲田马铃薯氮吸收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3414”设计方案,分析冬闲田马铃薯在不同肥料水平下氮肥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马铃薯地上部全氮含量在全生育期间其动态变化呈现为苗期低,块茎形成期高,而在块茎成熟期缓陧下降的趋势,且在整个生育期内,氮素浓度的变化表现为地上部〉块茎;块茎中氮的含量均在块茎形成期最高,块茎成熟期下降。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不同品种氮、磷、钾与硫素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紫花白、夏波蒂、底西瑞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马铃薯不同品种氮、磷、钾、硫素的吸收、分配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整个生育进程中马铃薯植株中氮、钾积累量表现为"M"型变化趋势,磷、硫积累量则表现为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②紫花白品种氮硫比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底西瑞和夏波蒂品种的氮硫比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波状变化,但两品种波峰和波谷出现的时期及次数均不同;紫花白和夏波蒂磷硫比的变化趋势相同,均为波状曲线变化,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出苗后75d和95d,比值分别为4.60和4.09,底西瑞的磷硫比表现为"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出苗后95d时达到一生中的最大值6.34;3品种整个生育期间的钾硫比变化均表现出波状的变化趋势,波峰和波谷出现的次数和时期各不相同。③马铃薯氮、磷、钾素的积累与硫素积累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即马铃薯氮、磷、钾素的积累量随硫素积累量的增加而呈幂函数增加。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对氮、磷、钾的吸收及分配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养分的供应以及马铃薯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对其块茎的形成、膨大及淀粉积累的影响尤为显著。氮、磷、钾在马铃薯生长发育中需要量大,必须加以补充,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需求。生产上不合理的施肥,导致马铃薯产量不高、品质较差及生产成本增高。通过分析马铃薯不同生育阶段、不同器官吸收养分的特征和分配规律,从而探索马铃薯生产中最佳的氮、磷、钾施肥组合,这对于丰富马铃薯栽培生理理论和指导生产中氮、磷、钾肥合理配施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硫素吸收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测定分析,研究了马铃薯硫素吸收规律。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生育期内各器官含硫量始终以叶片最高,茎秆其次,块茎最低;全株硫的累积吸收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二次曲线变化,在淀粉积累期硫素累积量达到最大值;块茎形成至块茎增长期是马铃薯一生中硫素吸收速率最快、吸收数量最多的时期;生育期间硫素在马铃薯各器官的分配随着生长中心的转移,发生相应的变化,块茎增长期之前叶片中分配最多,其次为茎秆,块茎中最少,之后则是块茎中最多,茎秆其次,叶片中最少;硫在叶片中的分配率随生育进程逐渐降低,块茎中硫的分配率则为直线增长,茎秆中硫的分配率变化表现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块茎形成期。本试验产量水平下,每生产500kg块茎需要吸收硫0.13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