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方磺恩注射液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刚 《兽医导刊》2009,(7):45-45,68
磺胺嘧啶钠属于磺胺类药物,治疗全身感染性的药物,能有效穿透血脑屏障,对脑膜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有很强的治疗作用;恩诺沙星属于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兽医临床上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但随着该药的大剂量使用和滥用,导致许多病原菌对该药产生了耐药性,使得抗菌活性下降,临床效果越来越差.随着复方制剂在兽药中的广泛应用,有人报道将氟喹诺酮类药物与磺胺类药物联用,研究结果表明恩诺沙星与磺胺甲基异晤唑(SMZ)和磺胺-6-甲氧嘧啶(sMM)联用呈现拮抗作用,但是恩诺沙星与磺胺嘧啶钠联用还未见报道,于是笔者进行了本研究,为兽医临床上合理的联合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氟喹诺酮类药物(FQS)是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是一族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的总称。自20世纪80年代上市以来,氟喹诺酮类药物因为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而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断开发应用,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对该类药物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简述了对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检测研究以及细菌耐药性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情况。1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动物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氟喹诺酮类药物(FQS)是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是一族化学台成的抗菌药物的总称。自20世纪80年代上市以来.氟喹诺酮类药物因为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而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痫的常用药物。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断开发应用.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对该类药物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1抗菌谱环丙沙星又名环丙氟哌酸、悉复欣,是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中抗菌作用较强的一种,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该药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是目前兽医临床应用的氟喹诺酮类中最强的一种,对下列细  相似文献   

5.
磺胺类药物在抗菌药物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使得磺胺类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不那么突出,但随着细菌耐药性研究的进展,抗生素和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磺胺类药物叉重新被人们认识。在兽医临床上,由于它价格便宜,疗效确实,使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随着磺胺类新药合成的增加,毒副作用正在逐渐变小,而在动物体内代谢半衰期延长,它们在兽医治疗学上的重要性将被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6.
氟喹诺酮类是一族人工合成的新型杀菌性抗菌药物,在人医临床上已广泛应用。部分品种(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已用于家禽病的防治。这些药物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霉形体及某些耐药菌株有很好的抗菌活性。乙基环丙沙星(Enorfloxacin)为动物专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80年代由德国拜耳公司首先研制成功,目前已进入欧洲大部分国家和美国市场,我国也已仿制成功。该药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作用迅速和体内分布广泛,与其他抗生素之间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对防治禽类细菌性感染和霉形体病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常用抗菌药物对绵羊肺炎支原体分离株的抗菌活性.方法:选取2015年某羊场发生绵羊支原体性肺炎中死亡的17只病羊肺脏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对象中提取分离绵羊肺炎支原体病原菌进行抗菌活性试验.结果:17株病原菌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最强(均达到100%),对氨基糖苷类及磺胺类的敏感性最差(分别链霉菌29.41%,庆大霉素17.65%,磺胺二甲嘧啶5.88%);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药物的敏感性显著优于氨基糖苷类及磺胺类药物,比较差异值P<0.05,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进行病原菌抗菌活性分析,可以寻找到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对畜牧动物尤其是绵羊、山羊的感染性疾病治疗有极为重要的用药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自1962年开始到现在,喹诺酮类兽药逐渐发展并不断有新的药物合成,是目前合成抗菌药中最具发展前途的一类药物。按开发年代可将喹诺酮类的药物分为三类:1 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系1962年至1969年开发,主要药物有:萘啶酸、恶喹酸、吡咯酸,由于该类药物抗菌谱较窄,抗菌作用弱,且有明显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因此:临床上应用受到限制。2 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系70年代开发,以吡哌酸为代表,该类药物在抗菌谱、抗菌作用、体内代谢等方面均优于第一代,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用于尿路及肠道感染。主要药物有:新恶酸、噻喹酸、吡喹酸、吡哌酸。3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系70年代后期以来研制的一系列新型氟取代的喹诺酮类衍生物。该类药物的抗菌谱明显比第一、二代扩大,抗菌活性也显著增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牛奶中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其具有吸收好、组织浓度高、半衰期长、抗菌谱广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优点而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由于该类药物常有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的情况发生,因此,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常规测定方法主要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荧光法、薄层色谱法等。  相似文献   

10.
恩诺沙星(Enrofloxacin)是动物专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属繁殖期杀菌剂,对多数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和支原体都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由于它抗菌谱广,杀菌力强,易吸收和体内分布广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随着该药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临床多种病原菌已对其产生明显耐药,使得抗菌活性显著下降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1.
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类化学合成抗菌药,也是目前兽医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化学合成抗菌药。对这类药物的母核(4-喹诺酮环)进行化学结构的改造,获得了抗菌谱广、杀菌力强、组织穿透力强、毒性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第三代喹诺酮药物———氟喹诺酮药物。在剂型上,通过多年的研究,也被开发制成多种剂型,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本文将近年来该类药物的研究概况作一简单的综述。1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及兽医临床应用药物根据喹诺酮类药物发明先后及抗菌活性的差异,一般把这类药物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代、第四代。第一…  相似文献   

12.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但由于药物本身特性及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物现象的存在,引起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皮肤过敏及光敏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循环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泌尿系统反应、呼吸系统反应、软骨毒性、肝脏毒性、生殖毒性、跟腱炎和局部刺激症状等,对动物及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危害。因此,医护人员及兽医工作者应熟练地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征,避免其造成的伤害,从而保障人与动物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等特点 ,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各种感染症的常用药物。近年来 ,开发出了抗菌更谱广、药代学性能更优越的新品种。盐酸二氟沙星就是其中之一 ,是动物专用的高效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活性及作用机理盐酸二氟沙星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 ,作用迅速 ,而且与其他抗菌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现象。它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阴性菌、霉形体及某些耐药菌株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如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巴氏杆菌、弯曲杆菌、嗜血杆菌、李氏杆菌、链球菌、梭状芽胞杆菌、支原体、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等均…  相似文献   

14.
正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化学合成的广谱抗菌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及支原体感染,但随着此类药物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其耐药性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本文主要从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克服耐药性的方案等进行研究。1抗菌机理的研究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有三代,第一代药物萘啶酸,第二代药物氟甲喹,而第三代吡哌酸即氟喹诺酮类药物(FQNs)是现在国内主要应  相似文献   

15.
金黄色葡萄球菌氟喹诺酮的耐药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人和动物感染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它可以对氟喹诺酮等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NorA蛋白介导的药物主动外排成为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利血平等作为NorA外排蛋白抑制剂,可有效降低其耐药性的产生。CCCP等能量抑制剂可加强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摄取量。文章从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耐药抑制剂作用途径和能量抑制剂影响等方面,简要介绍金黄色葡萄球菌氟喹诺酮的耐药抑制剂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氟喹诺酮类药物防治禽细菌和霉形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氟喹诺酮类药物防治禽细菌和霉形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曾振灵(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510642)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是由一族人工合成的新型杀菌性抗菌药物组成,在人医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氟喹诺酮类代表药物主要有:诺氟沙星(Norfl...  相似文献   

17.
<正>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光谱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抑菌及杀菌作用。目前,我国已经投入生产并用于禽类疾病防治的这类药物主要有达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等。作为一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抗菌类药物,少量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以对动物有一定的生长促进作用,但如果超量使用,必然会导致其在畜禽产品及禽蛋中残留,从而导致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1])。  相似文献   

18.
鸭疫里氏杆菌病药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疫里氏杆菌病是养鸭业常见的严重的细菌病.药物防治是目前有效措施之一,主要药物有抗生素、合成抗菌药、抗菌肽及中草药等.兽用抗生素中尤以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类等四类抗生素对其的作用较强.其中氯霉素类药物氟苯尼考自1998年在国内上市以来,主要用于防治该病,效果良好.氟喹诺酮类药物近20多年在兽医临床应用广泛,但耐药现象日益严重.防治该病应选择或开发较新的药物,如加替沙星、奥比沙星、莫西沙星等;磺胺类药物因安全性低、药物残留严重、抗菌活性无明显优势,已逐步被其他药物所替代;抗菌肽及抗菌中药具有独特的抗菌机理且安全性高,有望成为新一代的抗菌药物应用于本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正>抗菌药物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是防治细菌性疾病的一类药物。抗菌药物包括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和抗生素。1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分为六类:1磺胺类;2抗菌增效剂;3喹诺酮类;4喹噁啉类;5硝基呋喃类;6硝基咪唑类。这六类药物中,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磺胺类与喹诺酮类,喹噁啉类的卡巴氧、喹乙醇由于有潜在的致癌作用,欧、美许多国家已禁止食  相似文献   

20.
<正>喹诺酮类药物(FQNs)是一类化学合成的具有喹诺酮环基本结构的杀菌性抗菌药,现共有四代喹诺酮类药物。第一、二代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窄,内服吸收差,不良反应多,已基本淘汰。第三代又名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喹诺酮环上加入氟原子增强了抗菌活性和生物利用度,不良反应少。近年来研究发现,氟喹诺酮也出现了抗药性,为降低抗药性风险,6,7位去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如加雷沙星、奈诺沙星等抗菌谱广,对耐药菌株有效且不良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