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卢思祺 《山东饲料》2013,(17):25+30
本文设计了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实现对温度的有效控制,具有控制简便、组态简单和操作灵活等优点。在介绍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件设计的基础上,讨论了在过程控制中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实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控制系统需要单片机完成,针对单片机的温度与湿度的监控,保证系统的有效实现,完成设备可以对进行系统的温度和湿度的检测,测量数据分析和检测,可以对单片机的温度与湿度进行数据设定,当温度或湿度超过系统监控的最大限度的时候,系统可以对系统进行有效的室内调节,保证整个系统的温度与湿度维持在设定的基础范围内。单片机的温度与湿度控制系统需要具有较高的静度,具有较低的使用成本,较小的体积和重量,耗电量较低、功能性较强,却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通过生活中的系统设计,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利用单片记得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保证系统的有效控制。本文将针对AT89C51单片机进行温度的监控和湿度的监控,认识单片机的温度与湿度控制系统的实际原理。  相似文献   

3.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I2C智能温湿度传感器测量系统实现了蜜蜂生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测量.系统由PC机控制89C51单片机测量和发送数据,前端由单片机控制I2C总线器件--温湿度传感器SHT71工作,单片机发出控制命令,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将采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通过I2C总线,将测量数据传送到存储单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AT89C51为核心,利用DS18B20传感器、LED数码显示电路、空调器和报警电路组成香菇大棚温室控制系统。系统中使用温度传感器,把采集的温度信号转换为数字电压信号送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LED显示电路实时显示温室内的温度。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报警系统报警,进而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AT89C51为核心,利用DS18B20传感器、LED数码显示电路、空调器和报警电路组成香菇大棚温室控制系统.系统中使用温度传感器,把采集的温度信号转换为数字电压信号送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LED显示电路实时显示温室内的温度.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报警系统报警,进而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对豆粕发酵过程中影响成品蛋白溶解度的三个过程,灭菌过程、发酵过程和干燥过程进行了分析,以确定三个过程的最适工艺参数控制条件。结果表明,豆粕灭菌温度控制在80℃,发酵时间控制在48 h,物料干燥温度控制在60℃以下,能够保证成品蛋白溶解度70%以上。因此,豆粕灭菌温度80℃,发酵时间48 h,物料干燥温度60℃以下,为豆粕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固态发酵生产豆粕多肽饲料的温度分段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温度分段控制对豆粕固态发酵生产豆粕多肽饲料的影响。选用普通饲料豆粕为原料,米曲霉作为发酵菌种,在对菌株生长性质和蛋白酶学性质研究的基础上,以豆粕蛋白水解度为测定指标,对影响菌株发酵豆粕制备大豆肽的温度因素进行了分段研究,并运用混料设计法对不同温度的不同时间段进行了优化预测及验证。结果表明:在用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的过程中,通过温度分段控制,可以达到生产多肽饲料的目的(豆粕蛋白水解度10%以上),并得到了最优发酵条件:0~33.5 h、26℃;33.5~50 h、23℃;50~65 h、45℃,在此条件下,豆粕蛋白的水解度为19.5%。温度分段控制对固态发酵生产豆粕多肽饲料影响明显,可大幅度提高豆粕蛋白的水解度(比原有工艺提高了140%)。  相似文献   

8.
<正>1"发酵床"管理技术1.1发酵技术控制猪圈发酵节奏与温度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快速升温与发酵采取以下措施:增加发酵助剂用量,预先加入浓度为5%红糖水活化发酵菌剂,多添加新鲜米糠或尿素水等营养物,增加锯末层厚度,增加翻倒次数  相似文献   

9.
红茶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红茶发酵是影响红茶品质的关键工序。阐述了温度、湿度、通气量、pH等因素对红茶发酵的影响和如何控制发酵过程中诸技术因子。同时对三种发酵理论 (传统发酵理论、变温发酵理论和茶鲜叶匀桨悬浮发酵理论 )作了简要比较。最后提出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微生物固体发酵的概念、应用和优势,讨论了固体发酵的基质特性、温度与传热、pH值、传质以及干燥方式等参数的控制对发酵过程的影响,比较了国内外现有的固体发酵设备,揭示了自身面临的巨大挑及未来的应用前景,为开发新型固体发酵工艺和改进固体发酵设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红茶发酵是以多酚化合物酶促氧化为主体的一系列化学变化的过程,是红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发酵需要在良好的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发酵的进展与质量的好坏是由温度、湿度、氧气等外界因素决定的。因此,有效地控制发酵条件和正确地掌握发酵程度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目前有些茶场对发酵这一工序不够重视,有的茶场发酵设备简陋,缺乏控制条件;有的茶场虽然具备基本条件,但操作马虎,控制不严;有的茶场对发酵程度掌握不严,或轻或重等。这些都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通风性能是维持鸡舍温度和空气质量的重要保障。研究设计的鸡舍通风控制系统,利用单片机分析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湿度、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并通过单片机串口对多组变频器进行控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布线简单、成本低廉、扩展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牛粪有氧发酵的方式,并对各种发酵方式的特点,包括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对照牛粪发酵的参数,重点介绍了牛粪发酵的控制与调节,主要包括水分、温度、碳氮比、通气等地调节以及发酵产物的质量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4.
发酵液体饲料在欧洲已广泛使用 ,并成为当前人们研究的新热点。本文仅从发酵液体饲料对猪的生产性能、胃中酸度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发酵液体饲料的发酵控制 ( p H、温度、水料比及日粮组成、发酵促进剂 )和发酵液体饲料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控制黄酒的发酵条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定在不同条件下黄酒发酵醪液的总酸、氨基酸态氮、总糖和酒精度等成分的变化,结合黄酒发酵的生物化学机理,对传统客家黄酒发酵过程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最适宜的发酵条件为:p H=7左右、水添加量为80%左右,发酵温度30-35℃、发酵20天,这个条件下所酿造的传统客家黄酒的风味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6.
<正>很多养蜂人都知道蜜蜂代用花粉饲料经过发酵处理,饲喂的效果大大提高。发酵过程中不仅去除了抗营养因子,而且产生了乳酸和其他发酵产物,蜜蜂喜欢取食。但是自己发酵常常失败,效果不好,甚至发酵后蜜蜂不吃,这主要是因操作不得当所致。发酵过程中,菌种、氧气、温度对于发酵过程的影响最大,控制不好容易发酵失败,浪费材料不说,还可能引入致病菌。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筛选出最佳发酵菌为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受碳源、氮源、温度、接种量、发酵时间、培养基的ph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发现p H值对芽孢杆菌的发酵影响显著,应采取控制p H在6.0左右;发酵时间达到一个定值之后,芽孢杆菌的数量不会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增加而增加,因此在生产中采取的发酵时间为52h;芽孢杆菌发酵的最适温度在32~37℃时,芽孢杆菌的浓度变化不大,根据生产的需要,采取35~37℃。  相似文献   

18.
发酵液体饲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酵液体饲料在欧洲已广泛使用,并成为当前人们研究的新热点,本文仅从发酵液体饲料对猪的生产性能,胃中酸度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发酵液体饲料的发酵控制(pH、温度、水料比及日粮组成,发酵促进剂)和发酵液体饲料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通过各类传感器对温室内各项指标进行实时采集,通过单片机进行分析处理及自动调节控制,可以消除环境中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生物生长的限制,使得生物能在最佳状态下生长,提高质量和产量。此外,本系统还增加了蓝牙装置,便于用户完成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20.
闻亮亮 《乳业科学与技术》2010,33(6):267-268,298
牛乳必须保持在相应发酵剂的最适温度,当发酵乳获得最好的滋味和香味时,必须迅速冷却以打断发酵。如果发酵时间过长或过短,风味和稠度都会相应变差。为了获得最佳产品,当酸奶发酵终点达到时,必须终止发酵过程。通过对酸乳发酵工艺过程温度变化的研究,以酸乳酸度和pH值作为参考指标,确定了一种酸乳生产发酵终点预报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酸乳发酵进程中的温度跳变,正确预报酸乳生产发酵的终点,实现发酵工序自动转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