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矿井采区的不断开拓,采掘工作面的相时集中,矿井通风网络复杂多变,风量需求日益增大,对矿井通风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可行性技术分析,改造采区全新通风网络,优化采区通风网络.有效降低了采区进风阻力,即满足了矿井生产的风量需求,又确保了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GOOSE网络技术在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安全性的重要性,针对数字化变电所中GOOSE网络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可靠性风险分析评估,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系统利用当前的计算机网路技术,同时进行软件技术的开发,对矿井电力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综合管理,实现对井上、井下改造后的供电系统无盲点检测监控,实现井上、井下一体化无缝监控管理,同时也为实现矿井供电自动化、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观察地下巷道中的空气流动的现象已经具有了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的四千年前,欧洲的采矿古人们就学会了挖掘巷道到达白奎矿床中从而寻找打火石,那时候人们就学会了观察空气流动。再加上矿井的有效合理的通风系统设计是矿井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矿井的通风设计特别重要。矿井的通风系统的设计不仅关系着矿井的建设和开采速度而且还关系着后期建设投资的多少。所以矿井的通风系统设计和优化间题一直是矿井通风系统设计者和矿井的工作人员所一直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近几年以来,虽然矿井通风系统的工作人员也在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面有不少研究成果,但有关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严重的安全问题暂时没有解决。所以本文在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方面,简单的介绍了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理论还有矿井规划设计和调节的最新技术,并且分析了今后矿井通风的难点以及矿井通风系统未来的优化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牛明东 《山东饲料》2013,(2):312+336
采矿是我国的基础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主要地位。随着我国矿井开采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生产能力的提升,原来的矿井通风系统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大型矿井的需要,必须根据矿井通风的实际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改造,只有矿井通风系统能力达到要求,才能保证整个矿井安全生产,选择合理的通风系统改造方案,可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对矿井通风系统的技术改造及其完善进行研究,并针对矿井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5.
矿井通风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现阶段矿井通风系统普遍存在以下三点问题:矿井通风的监管力度;机械设备质量存在的问题;矿井通风的资金投入。以及提出了矿井通风强化的有效措施: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选用;煤矿井下通风装置的维护与管理;煤矿风量方法的合理选用与调节。在此基础上,笔者分析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把通风系统优化作为今后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
青磁窑煤矿现开采煤层为7#煤层和11#煤层,通风方法为抽出式,原矿井有两个回风斜井,其中的竹林寺回风井服务于本矿7#煤层,东山风井服务于本矿11#煤层,2011年2月20日竹林寺回风井井筒发生火灾事故现已暂时关闭,目前东山风井服务于全矿井,但该风井风量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需对东风井主扇进行更换,同时实施一系列的降阻工程,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其次,7#煤层主运输系统和辅助运输系统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改造工程。现优化改造工程已全部按计划实施到位,各系统趋于稳定和合理,矿井的抗灾能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如何利用传统的通风方式来治理矿井瓦斯作了简要地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如何从通风系统设计与管理、局部通风机管理和巷道贯通时期的通风管理等几个方面对矿井瓦斯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8.
刘志平 《山东饲料》2013,(12):260-261
文章简介了正阳煤矿一采区的通风现状,说明矿井通风改造的必要性,进行了方案对比并提出了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在网络实验教学中需要使用仿真手段将模拟网络与真实网络相连接,在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模拟过程中,需要利用一些仿真软件才能够解决模拟网络与真实网络之间的通信。本文简要介绍半实物仿真的概念,进而介绍了OPENT这种仿真软件,最后论述了在网络实验教学中应用OPNET仿真软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高产矿井的发展使得掘进巷道的通风距离要求更高,因而长距离掘进巷道的安全供风技术至关重要,这也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的进行。减少辅助掘进工程量,实现工作面优化步骤问题的核心在于解决独头巷道长距离掘进通风技术问题。本文主要对长距离掘进通风技术的过程进行解析,同时论述了在独头巷道运用长距离掘进通风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当前板集煤矿正处于井筒修复建设阶段,井筒修复施工工艺为全新内容,施工遇到的特殊条件需要特殊的方法去解决。在井筒修复施工及进入二期工程施工期间,合理选择矿井通风方式,对于保证安全、高效、快速施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矿井修复建设期间的特殊情况,通风线路短、系统调整频繁等特点,在克服常规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布置存在的不足基础上,合理选择通风方式,保证矿井修复期间风量满足需要,保障矿井修复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枣庄市留庄煤矿井下-320水平中央泵房排水系统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进行的自动化改造,设计了基于PLC的井下排水泵房自动排水监控系统。系统自动检测矿井水仓水位等参数,根据水仓水位的高低、矿井避峰填谷用电信息等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对水泵的运行进行自动化控制。系统综合了工业控制技术和现代软件技术,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利用以太网通信技术,实现了矿井泵房的全自动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枣庄市留庄煤矿井下原320水平中央泵房排水系统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进行的自动化改造,设计了基于PLC的井下排水泵房自动排水监控系统。系统自动检测矿井水仓水位等参数,根据水仓水位的高低、矿井避峰填谷用电信息等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对水泵的运行进行自动化控制。系统综合了工业控制技术和现代软件技术,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利用以太网通信技术,实现了矿井泵房的全自动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煤炭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矿井生产能力和煤炭开采深度不断增加,为保证生产安全,这就要求矿井通风系统不断完善和优化。作为矿井系统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矿井其他系统既具有关联性又具有制约性。本文在介绍矿井通风系统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研究意义,并着重对国内矿井通风系统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煤矿通风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给井下供给新鲜空气,供井下工人呼吸,同时带走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瓦斯、二氧化碳等以及粉尘等有害物质。新鲜风流由风井口进入矿井,经过各种进风巷道、然后经过采煤工作面,带走污浊的气体和瓦斯等有害气体,然后经由回风巷道,最后由回风井排出到井外。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对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确保通风系统的安全稳定提出了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衰老矿井通风系统由于生产时间的加长和生产能力的提升,矿井通风系统与原设计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针对存在较为复杂的各种问题和安全隐患,结合矿区衰老矿井通风系统分析其所具有的特点,提出优化改造的方案与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矿井通风系统作为是矿井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它对矿井的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的维护作用。在实际的孔径通风系统的优良程度其实对矿井的节能降耗以及抗灾的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对矿井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保障的系统。而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平评价的中心工作就是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所进行的评价,这一安全评价是通过定性以及定量相结合、关联、制约的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决策问题。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的矿井通风系统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评价原则进行阐述,在安全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方面加以分析,最后对系统安全评价的应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主要指:保证矿井在生产期间,系统各环节、生产系统正常工作,井下各用风地点合格配风,防止井下灾害事故发生的能力。如果丧失其能力或其不能足以保证正常生产,就可称作故障。矿井通风系统可靠与否,主要取决于系统中通风网络、风路、风流、主扇风机、通风构筑物等运行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19.
杨旭远 《山东饲料》2013,(30):240-241
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各大、中、小煤矿的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矿井陆续在装备矿井监测监控通信系统。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是一种能够自动采集和处理数据并进行相应控制的系统。它能够实现甲烷超限断电、停风断电、通风系统监测监控、煤与瓦斯突出预报、火灾监测与预报、水灾监测与预报、矿山压力监测与预报等,从而减少瓦斯与煤尘爆炸、火灾、水灾、顶板等灾害事故发生,有效地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工生命安全。本文以某煤矿为例,通过对煤矿安全监测监控通信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分析,以期达到煤矿安全监测监控通信系统智能化,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孵化机的通风是指进出孵化机的通风量,主要是由孵化机的风扇和风门来实现.通风量不是越大越好,例如某孵化机厂家对其孵化机的通风量要求为:在海拔600米(即1968.8英尺)高度下使用巷道式孵化机,使用36个种蛋蛋盘时,为了达到良好的孵化机通风,每台巷道式孵化机推荐的通风量为375立方英尺/分钟(即640立方米/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