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词多义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且广泛应用于人类的言语交际中。传统的语义理论并未对此现象做出充分的解释,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利用原型范畴理论以及转喻、隐喻等手段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关于词的多义现象,主要集中于对名词和动词的研究。文中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隐喻这一认知工具,通过分析汉语中部分基本形容词隐喻性搭配,探讨汉语基本形容词多义现象,得出形容词词义由字面义和与搭配中名词相协调的附加义组成。字面义所表达的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共有的基本经验。隐喻是属性概念抽象化的动因。  相似文献   

3.
一词多义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其主要通过隐喻和转喻来实现。本文以人体部位词"head""头"和"month""口、嘴"为语料,从认知转喻的思维角度分析一词多义现象。转喻以相邻性和突显性为基础在同一个域内实现事物之间的映射。  相似文献   

4.
在所有的语言中,一词多义都是一种关键的语言特征,是自然语言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同时也是外语学习者的一大难点。通常情况下他们是靠死记硬背来记住这个单词每个义项的意思,或者是根据语境来揣摩单词意思。这两种方式都有一定的弊端,死记硬背比较耗时,根据语境有时候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并不能很好的帮助记忆。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后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长期以来,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多义词进行的研究表明多义词的各个义项是通过隐喻等认知原则相互联系的,多义词的义项可以构成词汇网络等多种结构等等。本文从认知语言的角度,对英语词汇多义习得进行研究,选择一定的研究对象,对此问题展开实证分析。选取英语专业平行班的50名大学生,对大学生英语多义词习得能力进行探究,认为对当代大学生有重要的存在意义,并且对大学生英语习得道路上的问题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在英语词汇多义习得过程中,大学生往往会忽视关键性词汇的重要性,不能对隐喻和转喻进行有效得运用,本文的研究希望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通过对取自《中日对译语料库》等真实语料进行定量分析,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日语味觉形容词「甘い」的多个意义进行归纳整理,并用网络拓扑结构直观地表示多个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看到日语味觉形容词「甘い」从表示甜味道的基本义通过隐喻转义到视觉,听觉,嗅觉,心理表现的同时,也应当关注「甘い」一词多义现象中的换喻转义现象,避免在实际语用过程中因母语负迁移而造成误译、误用现象。  相似文献   

6.
空间概念是人类认识过程最早形成的概念之一,认知的发展和深化是空间概念向新的领域扩展。隐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隐喻的本质就是用其它的措辞、事物、概念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和概念。这样的概念隐喻导致了语言隐喻。语言表达实际上都经历了一个先出现概念隐喻化,然后在表达形式上通过语言隐喻而扩展词义的过程。本文拟从空间认知和隐喻认知角度分析一些介词由空间意义扩展致其它意义的过程,从而说明一词多义的理据性和系统性,旨在对英语的教学和学习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类语言、思想与行为中都充满了隐喻思维。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格。而认知语言学认为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类用其较为熟悉领域的经验来说明和解读较为陌生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隐喻出现在各个领域,也经常出现在经济话语中。因此,本文试图使用Lakoff和Johnson的认知隐喻理论中的结构隐喻来分析经济话语中经济术语及经济活动的诸多语言现象,探索从新的视角对经济知识进行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8.
名词化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从英语名词化的定义、分类入手,应用语义学、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英语名词化的生成理据及功能进行阐释,旨在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英语名词化现象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脑和智能手机等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网络交流无处不在。网络交际这一网络社会里特殊的交际形式催生出了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网络时代的语言变异,是社会因素和人的认知共同作用的结果。认知社会语言学是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相结合的学科,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通过对网络语言属性的分析说明了在认知社会学视域下研究网络语言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网络语言研究,扩展了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0.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词多义”是一个比较让人头疼的学习项目。如果缺乏对“一词多义”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将直接影响信息的提取和语篇的整体阅读效果。本文着重探讨西方文化与英语学习中的“一词多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立足于日语多义动词的先行研究成果,以日语动词"あげる"为研究对象,以原型要素为中心,通过意象图式等认知语义学的各相关理论分析多义动词"あげる"的意义用法。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隐喻思维对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认知隐喻在德语教学中的引入可以帮助学习者构建隐喻性思维,提高学习者的词汇、写作、阅读等方面的语言知识水平,加强其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关联理论提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是必须依靠推理思维来进行的新的语用学观念。而跨联照应则是命题表达指称赋值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指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人的大脑通过交际话语中的某个明说内容或结构对其非明说的指称对象进行确认推理的一系列非显性的思维活动。文中主要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对跨联照应这一语言现象进行认知解读,探讨人类认知模式对确定话语中备选指称对象的重要作用。关联理论对跨联照应的阐释可以认为是对跨联隐含的一种认知上的定义,从人类认知角度出发有效地建立起前后述话语之间的联系,确定指称对象,从而达到较好地阐述跨联照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语言学自诞生之日至今已发展30余年,随着其理论研究的发展和深入,语言学家们的研究重点已经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语言与认知的研究上慢慢转向它对语言习得与语言教学的启示与影响上。本文简单介绍认知语言学里的几个相对比较成熟的理论,如原型范畴化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和框架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二语习得,对于促进二语习得和创新新的教学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本范畴词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石,在其基础上人们通过隐喻来认知更抽象的概念和事物;多义词是对世界的概念化达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其义项之间是通过特定的隐喻机制联系起来的;人类共同的心理和物质基础,在知识上的反映就是文化共核词,作为人类共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功能.隐喻在学习者学习文化共核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语不是一种“死隐喻”,相似性的习语在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会产生正迁移。  相似文献   

16.
隐喻作为一种普遍现象,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隐喻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特别是在语言里。语言的认知隐喻离不开其背后特定的文化语境。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着手,在文化视角下分析认知隐喻,从中寻求文化对于理解认知隐喻和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颜色源自于人们对自然界的感知。人类用自然语言表达和固定下来的对颜色感知的词语,就是人类语言中的颜色词。俄汉语中的颜色除了表示自然界具体事物的颜色之外,它还会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信仰等结合起来,便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含义。随着社会和人类主观认识的发展,颜色词的文化意义也得到了提升,它们不再只是属于一种客观物质层面的东西。本文以红、白、黑、绿这几种基本颜色为例,来研究它们的基本意义、象征意义以及透过颜色词所体现出的民族文化内涵中的共性和个性。通过对汉俄颜色词蕴涵意义的了解,会避免在今后与俄罗斯的交流中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相似文献   

18.
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是英语言学思想的核心,他反对对语言传统地逻辑地分析,认为语言的普遍性在于人类精神的普遍性,语言内涵的形式是与各民族对周围世界的看法紧密联系的.每一种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世界观,各民族语言不同的本质在于其世界观的不同.语言引导和制约着人对世界的认知和改造,同时人对世界的认知和改造又反过来作用于语言本身.一门新语言的学习,便是意味着一个新的世界观的习得.  相似文献   

19.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是近年来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热门课题,它对流行了近一个世纪之久的"任意性说"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又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它对人类进一步理解符号的本质,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以及揭示概念与认知间的关系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从语言符号象似性的概念、国内外研究状况、国内语言学界对象似性的分类,及语言符号象似性与任意性的关系分别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指称词语的应用在高中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直接影响阅读质量。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国内的兴起,认知语境域理论在不同层面显示了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优势。文章以认知语境域解读指称词为例,将语境域中结构的凸显与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巩固英语阅读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