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民居文化,是体现地域文化特色重要的载体。同时,研究传统民居文化,也是研究传统民族社会形态的必要方式。本文从历史文化源流的角度分析福建民居类型,能够了解传统居住空间设计的若干经验,为区域居住空间设计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大通县气候条件和紫花苜蓿生长发育适宜的气候条件分析,认为大通的日照、温度、降水等条件适宜紫花苜蓿的生长,但要注意防御低温冻害、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利用青海省茫崖气象站1961~2016年逐月温度、降水、风速、日照数据,采用线性趋势、显著性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茫崖55a以来的温度、降水、风速、日照的年、季、月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5a来茫崖地区平均温度年、季、月都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年气候倾向率为每10a增加0.8℃;降水呈不显著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每10a增加1.6mm;平均风速年、季、月都呈显著的减小趋势,气候倾向率为每10a减小0.6m/s,并在90年代中期发生突变;平均日照年、季、月呈现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每10a减少51.10h。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云南沙溪古镇为例,分析了白族聚居区分布最广的居住形式——白族传统民居,探讨了白族传统建筑的悠久历史和民居内涵。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内蒙古通辽地区的气候概况,阐述了该地区四季冷暖、降水、冰雹、日照、大风等气候现象的分布和发生情况,分析了不同气象灾害的发生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三峡库区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积分回归方法,分析了气候波动对三峡库区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中稻产量的影响,指出在三峡库区的气候波动中,对小麦产量影响最显著的因子是降水,其次是日照和温度,对玉米而言,温度是最显著的影响因子,其次为降水和日照;温度因子也对中稻产量影响最大,而降水波动影响基本可忽略,最后相应地提出了减轻气候波动对产量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民居建筑反映了各民族、各区域的历史文化变迁和自然风土人情,是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针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及对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价值的研究,探讨了如何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优秀的民居建筑文化,使当地的传统民居建筑与文化散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民居有着独特的韵味和研究价值,有效地保护民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我国民居存在规划中民居保护观念较弱;不注重城市文化,大拆大建割裂文脉;旧城改造使得民居面积急剧减少;城市环境的恶化导致民居寿命缩短,破坏严重等问题。因此,有效地民居保护对于增加城市的综合文化魅力,吸引游人观光游览,促进城市经经济发展和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气候与养蚕生产关系密切。河南省蚕区日照充足、气温适中、昼夜温差大,春季少雨,易发生干热风,降雨集中在七八月份。分析了气候因素对栽桑和养蚕的有利与不利方面,提出了因地制宜、省力化养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气温、降水、日照、终霜日期、初霜日期及无霜期等方面介绍了了内蒙古赤峰市2014年12月—2015年11月的基本气候概况,并就其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据《园艺学报》2019年第2期《笃斯越桔响应低温和短光周期的蛋白质组分析》(作者乌凤章等)报道,以3年生笃斯越桔苗为材料,将苗木分别置于对照(23℃,日照长度14h),低温短日照(4℃,日照长度10h)和低温长日照(4℃,日照长度14h)的人工气候室中。处理21d后,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测定枝条蛋白质表达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2.
<正>德昌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安宁河大宽谷,是镶嵌在攀西黄金走廊中段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德昌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年均气温18℃,年均降水1079ml,年均相对湿度63%,无霜期300d以上,常年日照2147h。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优势和方便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降低气象灾害风险,利用辽宁省朝阳地区2013年气象资料,通过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降水气温和日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3年春季气候出现异常变化,发生了温度极端冷气候事件和降水极端偏少事件。降水偏少时空分布不均,作物生长发育关键期干旱较重,热量和光照条件比常年偏差;极端低温、干旱、局部暴雨、冰雹等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青海高寒草甸草地生产力与气候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青海高寒草甸草地生产力与气候因素的关联程度作相关分析。以牧草各物候期产量为对照列。以牧草生长期月均温,月降水量,及月日照时数为对比列。经分析结果表明:牧草抽穗期产量与5月降水,温度和4月的日照关联度最大,而牧草籽粒成熟期产量与7、8月温度,日照关联度最大,因此,在牧草早期生长阶段牧草产量取决于5月降水,气温,而在牧草成熟阶段牧草产量取决于7、8月气温,日照,尤其是7、8月的气温,日照是决定当年牧草产量高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经济快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农民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来改善自己的住宅条件,加之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心,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农村住宅建筑变得越来越漂亮,一栋栋楼房如雨后春笋扎根于农村乡村田野。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值得肯定,但是在新农村民居建筑亮丽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的没落、传统古民居在新农村建设中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新旧建筑风貌不和谐统一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运用多学科综合交叉、相互兼容的研究办法,通过调查分析赣南地区新农村民居建筑存在的问题,及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处境,揭示赣南客家地区新农村民居建筑的现状,并提出在赣南客家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四川彝族传统民居的优点切入,重点探讨了彝族传统民族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以及四川彝族民居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探讨了在武陵山片区进行传统民居保护的重要意义,针对湖南省龙山县洗车河镇民居保护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从而提出了对该镇进行保护的原则及规划的具体方法,以期为其它类似地区的传统民居保护提供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刘溢 《山东饲料》2013,(15):221+312
利用Excel中线性分析方法,分析了镇平县的1971~2010年日照时数变化趋势特点,结果表明:镇平县年日照时数的趋减幅度为111h/10a,其中冬季和夏季的日照时数递减幅度较大,而春季和秋季日照递减幅度较小,日照时数减少主要集中在日出后和日落前。造成日照减少的气候原因主要是气溶胶在低空积聚、大气污染逐年加重,加之风速逐年减小,利于空气湿度增大,造成轻雾日数增多,造成大气透明度降低。观测场地周围障碍物的视宽和仰角逐渐加大,遮挡了部分阳光,造成观测记录的日照时数偏少,是主要的非气候因素。气候因子对日照时数的影响明显大于非气候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旧院黑鸡属四川省地方优良品种,主产于四川省万源市旧院镇,是肉蛋兼用型品种。旧院黑鸡主产地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最高海拔2412m,最低海拔335m,森林覆盖率66.8%,气候湿润多雾,立体气候明显,旧院黑鸡就是在这样自然封闭的地域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笔者主要分析旧院黑鸡的品种性能及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20.
本月气候特点:1月份是一年当中天气最冷的时期,农历二十四冬季节气中的"小寒"和"大寒"及"数九",严冬的"二九"、"三九"、"四九"都在本月之内.1月全国总的气候特点是:天寒风冷,气候干燥,日照时短,气温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