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DV)引起的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是具有高度接触性和传染性的肿瘤性疾病。未经免疫或免疫失败的鸡群患病后死亡率一般在25%~30%不等,最高可达70%~80%,严重时甚至全群覆灭。自20世纪70年代广泛使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以来,本病造成的损失已大大下降。近年来世界各地相继发现毒力极强的马立克氏病病毒,疫苗免疫失败屡有发生,给本病的防制带来了新的问题。本人现将对MD的一些新认识提供给同行,以供参考。1MD免疫失败的原因1.1MDV的早期感染鸡的日龄越小,对MDV敏感性越高。据测定,1日龄雏鸡对MD…  相似文献   

2.
针对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问题,采用了HVT、HVT ACM1、CV1988三种疫苗大面积免疫1日龄雏鸡的观察试验。结盟果表明,CV1988疫苗免疫效果最好(发病率为0.22%),HVT ACM1次之(发病率为2.48%)。HVT疫苗居第三(发病率为6.5%)。为临床上正确选择和应用疫苗预防鸡马立克氏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并以淋巴细胞性肿瘤为特征的病毒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70年代初应用火鸡癌疹病毒(HVT)疫苗成功防制MD,但80年代以后,世界各地屡屡发生HVT免疫失败,致使由MD引起的经济损失大幅度上升。1996年收检鸡病例348例,鸡马立克氏病78例,占22.41%,为鸡各类疫病之首。1病原及临诊特征MD的病原为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为鸡疮疹病毒科、鸡瘤疾病毒1型,HVT为鸡疤疹病毒D型。MDV及其相关的病毒分为3个血清型,即:I型包括MDV强毒(VMDV)、超强毒(VVMDV)及由它们致弱的变异…  相似文献   

4.
历史 70年代初期,应用第一代马立克氏病(MD)疫苗后,美国东海岸的Delmarva地区MD的发病率比美国其它地区高2~3倍。Eidson等(1980)和Witter等(1980)从该地区由火鸡疱疹病毒(HVT)免疫的鸡群中,分离到了对HVT免疫鸡群具有超强毒力的MD毒株。这一结果为HVT疫苗在Delmarva地区的异常低效提供了一种解释。为了与一般强毒MD病毒(vMDVs,如JM株或GA株)相区别,这些分离物通常被称为超强毒株(Very Vir ulentViral Strains,或vvMDVs)(Witter,1983)。特性 vvMDVs和vMDVss都属于血清型1型,在血清学上很容易与非致肿瘤性MDV(血清型2型)或HVT(血清型3型)病毒相区别。  相似文献   

5.
60年代初期至中期,马立克氏病(MD)发病率急剧上升,使MD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最初的研究重点是探讨该病的病原学,不久就发现其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在鉴定了MD病毒(MDV)之后的短时间内,又发现了另一种疱疹病毒——火鸡疱疹病毒(HVT)能保护鸡抵抗MDV的致病作用。这一发现导致了一种HVT疫苗的问世,该疫苗对迅速控制MD造成的日益加剧的损失高度有效。尽管这种疫苗在多数鸡群中仍有效力,但偶尔在接  相似文献   

6.
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马立克氏病毒冷三价疫苗分别对1988年发病率为82%及42%的两个鸡场11000只鸡进行了免疫效果观察,同时与部分应用国产HVT疫苗及进口HVT疫苗的鸡群作了对比,结果,应用三介疫苗的鸡群发病率为0.2%,应用国产及进口HVT疫苗的鸡群发病率分别为64%和115,两年来,在我省7个市县329万只鸡应用了三价疫苗,未出不不良反应,总的发病率为0.47%左右,基本控制了疫情,说明三价疫苗对马立克氏病的预防效果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目前影响养鸡业最重要的病毒病之一,引起淋巴组织均生致肿瘤病变,传染性很强.70年代初,本病在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开始发生时,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控制效果很好,但在几年后即出现HVT保护率降低的免疫失败.这种免疫失败的原因很多,如疫苗质量问题,疫苗使用不当,鸡对MD的易感程度不同,HVT同源母淅抗体的存在,育雏早期感染,毒力增强的马立克氏病毒(MTV)的出现等,其中毒力增强的MDV变异毒株的出现与免疫失败极其相关.80年代末,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均从HVT免疫失对的对群中分离到毒力表现…  相似文献   

8.
针对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问题 ,采用了HVT、HVT +ACM 1、CVI988三种疫苗大面积免疫 1日龄雏鸡的观察试验。结果表明 ,CVI988疫苗免疫效果最好 (发病率为 0 2 2 % ) ,HVT +ACM1次之 (发病率为 2 4 8% ) ,HVT疫苗居第三 (发病率为 6 5 % )。为临床上正确选择和应用疫苗预防鸡马立克氏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自70年代成功地应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预防此病以后,MD得到很好的控制.但近几年来该病无论使用国产或进口疫苗免疫发病率均出现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笔者经长期临床观察及疫情调查,就本病免疫失败原因及综合防制措施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0.
鸡马立克氏病(MD)是一种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淋巴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疾病,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自七十年代初期应用火鸡疮疹病毒(HVT)疫苗以来,MD的发生和流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免疫保护率不高,特别是近年来国内不少地区免疫鸡群中仍爆发MD。HVT免疫失败原因可能与MDV超强毒株的存在有关。为此,国外已研制了不同血清型毒株组合的MD多价疫苗,免疫效果比单价疫苗好。本室从事的MD二价疫苗的  相似文献   

11.
鸡马立克氏病HVT活疫苗稀释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自制的鸡马立克氏病HVT冻干活疫苗四种稀释液与国内外6家公司的稀释液(市售)进行比较研究,以寻求一种适宜HVT耐热冻干活疫苗的优质稀释液。用不同稀释液稀释HVT活疫苗,在(20±2)℃放置1~4 h,测定病毒存活率。结果表明:自制的BSW稀释液稀释耐热疫苗放置1 h后,病毒存活率为97.3%,三种国产稀释液平均为70%,三种进口稀释液平均为77 %。BSW稀释液室温贮存2年后,再稀释疫苗置(20±2)℃ 1 h,测定病毒存活率,结果BSW稀释液(存活率84.5%)高于国产稀释液和进口稀释液18%以上。临床应用50万余羽份,反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氏病专题一、用北京产CVI988液氮疫苗替代火鸡疱疹病毒冻干疫苗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一直在使用HVT疫苗预防MD,对控制MD的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所发现小鸡虽经HVT疫苗免疫,但仍有20%~30%以上的鸡发生MD。经过认真的分析认为与MD病毒毒力增强有关,由于强MD病毒对易感鸡的毒力和免疫抑制作用较强,对用了HVT疫苗免疫过的鸡具有高度致瘤作用。因此,为了克服HVT疫苗的缺点,首先加强孵化室、育雏舍的消毒,严防雏鸡早期感染。另一办法是必须使用CVI988/Rispens液氮疫苗。针对这一情况,1999年初,决…  相似文献   

13.
马立克氏病(MD)至今仍是养鸡业的一大威胁,特别是80年代以来,火鸡庖疹病毒(HVT)疫苗免疫失败时有发生,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包括中国,逐渐兴起了多价疫苗热。为有助于了解及评价MD多价疫苗,现将有关资料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同一试验条件下比较了HVT—Fc_(126)+CHV—SB_1双价苗和HVT—Fc_(126)疫苗的免疫效力.结果表明,双价疫苗可抵抗BjMDV—京1株强毒的攻击;根据免疫剂量的不同,其近期保护指数依次为67%、78%、89%和100%,HVT疫苗为44%;其远期保护指数依次为80%、90%和100%,HVT疫苗为50%.双价疫苗的保护效力明显高于HVT—FC_(126)疫苗.  相似文献   

15.
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马立克氏病冷冻三价疫苗分别对1988年发病率为82%及42%的两个鸡场11000只鸡进行了免疫效果观察,同时与部分应用国产HVT疫苗及进口HVT疫苗的鸡群作了对比。结果,应用三价疫苗的鸡群发病率为0.2%,应用国产及进口HVT疫苗的鸡群发病率分别为64%和11%。两年来,在我省7个市县329万只鸡应用了三价疫苗,未出现不良反应,总的发病率为0.47%左右,基本控制了疫情,说明三价疫苗对马立克氏病的预防效果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从2个多年没有发生MD的鸡场的临诊健康鸡分离到两株MD病毒,分别命名为 K 株和 S 株。毒力测定证明这两株病毒是自然弱毒株。对经过培育的K和S株做了安全性和稳定性试验,证明对鸡是安全和稳定的,也做了免疫原性试验,同火鸡疱疹病毒(HVT)进行对比,结果证明 K株对鸡的免疫效力(81.25~93.75%)明显高于HVT(60.5%),S 株(68.75%)也高于HVT。用K株制造的疫苗做了大面积实际予防MD 的试验,注射鸡14万只以上。证明安全有效,免疫效力比HVT好。因此,K 株可以用作制造疫苗的弱毒株。  相似文献   

17.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在有疫苗使用预防之前该病造成的损失是十分惊人的,死亡率一般在10%~60%不等,甚至全群淘汰。自20世纪70年代成功地应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预防此病以后,MD得到很好的控制,对养鸡业的损失大大降低。但近年来无论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 DV)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病,3~6周龄的雏鸡最易感。本病往往突然暴发,传播迅速,发病率高达80%~100%,死亡率可高达70%,死亡曲线呈尖峰式。本病常与大肠杆菌病、新城疫、鸡支原体病混合感染。本病在许多地  相似文献   

19.
预防鸡马立克病的带细胞低温冷冻火鸡疱疹病毒疫苗(HVT)和无细胞冻干HVT疫苗,自1971年起就在联邦德国投放市场。在最初10年中,这些疫苗极其有效。1982年以来,在HVT免疫的肉用仔鸡父母代种鸡中发生过马立克病引起的死亡。与此同时,在产蛋鸡中也发生了马立克病,它们的亲代接种过鸡疱疹病毒(CHV),并没有HVT中和抗体,因此可以排除疫苗病毒被同种抗体中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1796年,EdwardJenner用感染牛痘病毒的母牛病料组织第一个制备了天花疫苗,但直到19世纪40年代中期,Negri发明了在牛和绵羊皮肤上制造天花疫苗的技术之后,疫苗才逐步推广。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采用鸡胚和组织培养细胞来生产病毒疫苗,直到70年代,重组DNA技术的发展对疫苗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