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用“圆叶青”、“玉山麻”“青壳子”和“资溪麻”等作亲本,采用简单杂交,复合杂交和回交等多种手段,育成“双高”杂交新组合:“赣苎一号”和“赣苎二号”,还筛选出一批有希望的新品系,如89-12,B232和88-A1等。该品种已成为江西省苎麻育种的主体骨干亲本,因此其学术效益也很显著。  相似文献   

2.
用“圆叶青”、“玉山麻”、“青壳子”和“资溪麻”等作亲本,采用简单杂交,复合杂交和回交等多种手段,育成“双高”杂交新组合:“赣苎一号”和“赣苎二号”,还筛选出一批有希望的新品系,如89-12、B232和88一A1等。该品种已成为江西省苎麻育种的主体骨干亲本,因此其学术效益也很显著。  相似文献   

3.
“华苎五号”是一个高产、优质、高效新品种,分株力强,植株高大、生长整齐,该品种是由华中农业大学选育、阳新县科技局参与,共同拥有知识产权的苎麻新品种,2003年通过专家审定。目前,阳新苎麻发展的主栽品种有“华苎四号”、“华苎五号”系列和“中苎一号”。2005年6月2日取“华苎五号”嫩枝扦插,6月20日移栽,8月21日破杆,11月2日收第二季麻,当年单产达90kg/666.7m^2,2006年收三季麻,单产230kg/666.7m^2。  相似文献   

4.
“湘苎5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听从“湘苎1号”自交种子~(60)Co—γ射线辐射后代中选育出来的优质高产苎麻新品种,我们于1990年引进“湘苎5号”进行试种,两年结果表现“湘苎5号”在桃江麻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鄂苎一号”是我所从“细叶绿”中经多年单系统选育成的一个高产优质苎麻新品种。1987-1989年参加品比试验;1991-1993年参加湖北省苎麻区域试验,并同时开发生产示范试验,多年试验示范表明,“鄂苎一号”纤维产量高,纤维品质,抗风,特别是抗根腐线虫病能力较强。1996年3月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命名。  相似文献   

6.
“鄂苎一号”是我所从“细叶绿”中经多年单株系统选育成的一个高产优质苎麻新品种.1987-1989年参加品比试验;1991-1993年参加湖北省苎麻区域试验,并同时开展生产示范试验。多年试验示范表明,“鄂苎一号”纤维产量高,纤维品质优,抗风,特别是抗根腐线虫病能力较强。1996年3月湖北省在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命名。  相似文献   

7.
苎麻品种圆叶青的产量、品质、抗性及栽培要点王国栋(湖南益阳市经济作物生产站413000)圆叶青新品种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经12年选育而成,湖南定名“湘苎二号”益阳是我国的主要苎麻产区,1984年开始示范推广圆叶青,并先后于1981-1983和1...  相似文献   

8.
“华苎五号”是一个高产、优质、高效新品种,分株力强,植株高大、生长整齐,该品种是由华中农业大学选育、阳新县科技局参与,共同拥有知识产权的苎麻新品种,2003年通过专家审定。目前,阳新苎麻发展的主栽品种有“华苎四号”“、华苎五号”系列和“中苎一号”。2005年6月2日取“华苎五号”嫩枝扦插,6月20日移栽,8月21日破杆,11月2日收第二季麻,当年单产达90kg/666.7m2,2006年收三季麻,单产230kg/666.7m2。  相似文献   

9.
潘其辉 《江西棉花》2005,27(6):35-36
苎麻新品种“赣苎四号”(93-24),是江西农业大学刘飞虎博士(现云南大学博导)与江西省麻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合作,在“湘苎二号”种子繁殖后代中选择优良分离单株,经十余年的艰苦努力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高抗的苎麻新品种。该品种2001-2003年参加全国麻类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位居第二,2004年以后在江西省苎麻产区经试验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抗病、抗风性强,纤维品质优。2005年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赣苎四号苎麻新品种的培育成功,将为江西省苎麻生产又提供了一个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继选育出“湘苎一号”新品种后,采用~(60)Coγ射线辐照“湘苎一号”种子选育出新品种“75—10”,于1984年9月在湖南长沙通过评定。应用辐射育种法育成苎麻新品种为国内外首例。诱变后经定向选择和培育而成的  相似文献   

11.
3月下旬,利用“圆叶青”和“湘苎三号”良种,进行分蔸移栽。5月下旬进行幼苗破杆,加强麻园水肥管理,8月上旬收剥二麻。10月下旬收剥三麻。通过苎麻幼苗早期破杆,二麻成熟植株接近壮龄麻收剥丰产麻植株高度;三麻成熟植株达壮龄麻收剥丰产麻植株高度,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圆叶青”(又名湘苎二号)系本所首次应用核诱变高新技术选育成功的集高产、优质、抗性强和区域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为一体的芝麻新品种。继198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命名“湘苎二号”后,又于1989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圆叶青”的选育与推广获1996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品种大面积栽培,亩产量为158.7-168.6公斤,比各地主栽品种亩产128.9-130.0公斤,平均增产22.07-30.6%,原麻锈脚极短,风伤斑及病斑少,公制单纤维支数平均1984支左右,精干麻制成率高达71.0%,各项理化指标达到纺织高档产品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继选育出“湘苎一号”新品种后,采用^60Coγ射线辐照。湘苎一号”种子选育出新品种“75—10”,于1984年9月在湖南长沙通过评定。  相似文献   

14.
罗素玉 《中国麻作》1985,(1):23-25,49
^60Coγ射线应用于苎麻育种实践,始于1973年。目前我们已从苎麻品种“湘苎一号”(“黄壳早”的天然杂交后代)的种子,经^60Co1γ万γ的辐照M。代中选育出苎麻新品种“75-10”,经多年品系比较,三年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性强和适应性广的特性,颇受产区干部和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5.
3月下旬,利用“圆叶青”和“湘苎三号”良种,进行分蔸移栽。5月下旬进行幼苗破杆,加强麻园水肥管理,8月上旬收剥二麻。10月下旬收剥三麻。通过苎麻幼苗早期破杆,二麻成熟植株接近壮龄麻收剥丰产麻植株高度;三麻成熟植株达壮龄麻收剥丰产麻植株高度,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60)Coγ射线应用于苎麻育种实践,始于1973年。目前我们已从苎麻品种“湘苎一号”(“黄壳早”的天然杂交后代)的种子,经~(60)Co1万γ的辐照M,代中选育出苎麻新品种“75—10”,经多年品系比较,三年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  相似文献   

17.
丁永祥 《中国麻业科学》2007,29(5):279-280,294
苎麻杂交品种“川苎8号”杂交制种,其增产技术措施主要是:合理的父母本行比;三麻搭架防风;以农家肥为主;三麻增施磷钾肥及少施或不施氮肥。此外还应做好如花期调节、新栽麻就地压条盘蔸增株、病虫防治等常规技术工作。  相似文献   

18.
“华苎3号”是新余麻与稀节巴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 量高,在品系比较试验中比对照细叶绿增产21.44%,在区域试验中与高产对照品种华苎2号产量相当;纤维品质优良,年均纤维细诺2100支以上,且三季麻的纤维细度均达1800支以上,在品系比较试验中头,二、三麻的纤维细度分别为2627、1988、2175支,年年2263支。在区试验中,头、二、三麻的纤维细度分别为2492、1984和1944支,平  相似文献   

19.
苎麻不同品种的多胚率相差甚远,为诱导多高频率多胚的材料,初步揭示苎麻多胚遗传的特点,本研究通过自交、杂交、正反交及延迟授粉试验,获得8份多胚率高于5%的材料,6份杂交材料是:z0663-1×中苎2号,Z0663-2×中苎2号,Z0815×Z0814,沅江肉麻×中苎2号、圆叶青5号×中苎2号和靖西青麻×中苎1号,2份自交材料是S0922和S0924.从正反交结果差异的显著性判断苎麻多胚特性属于胞质遗传,本试验通过延迟3天授粉获得子代的多胚率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中苎3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从厚皮种S2×玉山麻S2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早熟苎麻新品种。全国区域试验中,中苎3号原麻产量2800.58 kg/ha,比对照中苎1号增产6.33%,居参试品种第一位;纤维支数2084 N_m/m·g~(-1),比对照中苎1号高179 Nm/m·g~(-1),纤维品质优良。中苎3号所有产量构成因素均超过对照,且适应性好,抗倒性强,抗花叶病,中抗根腐线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