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藜蒴栲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态特性和用途,并总结了藜蒴栲在疏残林地割带套种的栽培技术。发展藜蒴栲人工林的关键技术在于选用良种,培育1年生壮苗,适地适树,施足基肥,造林后加强除杂、追肥抚育管理,特别是造林当年和第2、3年;同时对套种后林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在30年生马尾松林下进行了不同阔叶树种套种试验.结果表明:在马尾松林冠下套种不同阔叶树种生长存在明显差异,其蓄积大小排序为拉氏栲>格氏栲>青栲>苦槠,其中20年生拉氏栲的年平均蓄积生长量分别是格氏栲、青栲和苦槠的1.06、1.26和1.49倍;拉氏栲和格氏栲是马尾松林冠下套种的首选树种,生长中等的树种有青栲,苦槠生长较差,不适宜作为马尾松林冠下造林树种;利用马尾松林分具有林冠稀疏和透光度大的特点,在马尾松林冠下套种拉氏栲、格氏栲不仅能充分利用林分地上和地下的空间,而且对于减轻马尾松林松毛虫危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值得南方林区大力推广的林冠下套种模式.  相似文献   

3.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藜蒴的研究概况,指出藜蒴是一种分布广、种源丰富的优良乡土树种,在广东分布尤广;藜蒴人工林生物量较大,林地的土壤保水性和通气性均比火力楠林地、荷木林地的好;藜蒴造林可用实生苗和扦插苗,马尾松、藜蒴混交林比马尾松纯林树种根系的吸收能力强。藜蒴主要病虫害种类达30多种,其中虫害25种,病害8种以上;藜蒴木材用途广,可应用于中纤板生产,通过不同的抽提处理来改变或控制其弦界面性质。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人工中近熟林冠下套种阔叶树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宗垲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65-68,81
在三明莘口教学林场1959年营造的马尾松人工林内,分别于1984、1990、1991年套种阔叶树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冠下套种闽粤栲效果最好,15年生时,闽粤栲平均胸径达15.4 cm,平均树高达16.4 m,蓄积达到171.70 m3.hm-2,显著地增加了林地单位面积的林木蓄积量。闽粤栲是福建乡土树种,适应性广,较为速生,可用于中、近成熟马尾松林的套种栽培。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林冠下套种阔叶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尾松林冠下套种闽粤栲、杜英、火力楠、格氏栲及米槠等阔叶树,经8年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种能明显提高阔叶树种造林成活率和阔叶树生长量,套种不同阔叶树其生长差异较大,表现为:闽粤栲>杜英>火力楠>格氏栲>米槠。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还有较好的改良地力效果,因此,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是值得南方林区大力推广的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6.
红松和刺五加是辽东山区主要经济树种,红松嫁接苗套种刺五加造林,可以短养长,相得益彰。红松与刺五加套种混交,由于密度的提高,抑制了林地杂苗,微生境的变化能促进红松幼林生长。文章根据2012—2015年在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镇所属的公有林区退耕林地的生产实践,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对相同立地条件4年生的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与藜蒴(Castanopsis fissa)人工林进行了生长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梅州梅县地区造林地的相同立地条件下,枫香与藜蒴人工林之间的单株胸径均值、单株树高均值与单株材积均值均分别存在极显著差异;枫香的单株胸径均值为4.81cm,单株树高均值为4.56m,单株材积均值为0.006536m3;藜蒴的单株胸径均值为5.92cm,单株树高均值为5.13m,单株材积均值为0.010472 m3。相同立地条件下,藜蒴的单株胸径均值比枫香高23.08%,单株树高均值高12.42%,单株材积均值高60.21%,由此可知,藜蒴的综合生长优于枫香,说明该处的林地条件更适合藜蒴树种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闽粤栲与马尾松混交比例选择及混交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省南平市葫芦山国有林场开展闽粤栲、马尾松不同混交比例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混交比例,对闽粤栲胸径、材积生长量和马尾松的树高、材积生长量,以及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对闽粤栲的树高生长、马尾松的胸径生长有显著影响。闽粤栲与马尾松混交,可以提高林分的稳定性和林地生产能力。10栲纯林、7栲3马、5栲5马、7马3栲、10马纯林等5种造林模式中,以7栲3马单位面积蓄积最高,5栲5马次之,10马纯林最低。适当增加闽粤栲的比例,有利于闽粤栲、马尾松的胸径、树高生长。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闽粤栲套种林的林木生长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马尾松纯林改造的新途径,改善马尾松纯林的林分结构,2005年开展在间伐措施后的马尾松林下套种闽粤栲试验,营造以马尾松闽粤栲为主的异龄复层林,2016年在福建省沙县开展马尾松林下套种闽粤栲林分的生长状况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异龄复层林中,各处理水平的马尾松、闽粤栲年生长量和根系生长状况均优于对照,马尾松保留密度以450~600株/hm~2为宜,闽粤栲套种密度为1 200株/hm~2。形成以异龄复层林分结构,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肥力,促进了林木生长,有利于提高林分保水固土能力和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13年生马尾松林分中,通过间伐,在林下套种鹿角栲、格氏栲和苦槠等3种珍贵阔叶树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选择上层林马尾松保留密度为主处理,分别设0(裸地)、600、900、1125株·hm-24个水平;副处理为鹿角栲、格氏栲和苦槠3种栲属树种。试验结果表明:在马尾松林下套种鹿角栲、格氏栲、苦槠3个树种,造林成活率较高,生长速度较快;保留的马尾松生长量得到提高,有利于培育马尾松大径材。上层林密度控制在900~1125株·hm-2为宜。异龄复层林枯枝落叶量大,同时可以改善林分小气候,有利于早期较耐荫鹿角栲、格氏栲、苦槠树的生长,促进枯枝落叶的分解,改善土壤肥力。表明马尾松林下套种栲属阔叶树种是一条培育马尾松大径材,保护和发展中亚热带珍贵阔叶树种,同时提高生态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