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章荣 《南方农机》2021,(13):67-68
乡村振兴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的伟大战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实践证明,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路上,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西省作为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省,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2.
路驰驰 《南方农机》2024,(2):98-102
乡村整体空心化、乡村文化边缘化、乡土人情冷漠化使得乡土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难以有效发挥本位功能,正面审视乡村文化建设现状对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启发作用。基于此,笔者从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蕴入手,详细分析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发现乡村文化面临着价值观被迫解构、文化资源浪费、文化组织纰漏浮现、文化生活活力减弱等问题。并针对乡村文化困境,提出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规范乡村政府治理、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农民的主体性等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破解之法。研究结果表明,探寻乡村文化振兴新思路,有助于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传承和保护乡村文化遗产、凝聚乡村精神文明共识、激发乡村振兴内在驱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王心乐 《南方农机》2023,(23):102-105+132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快乡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笔者通过文献分析法对乡村文化的价值作用进行了详细梳理,认为其不仅可以宣扬乡村文明理念、引领乡风文明,还可以构建农民的精神家园、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基于此,进一步分析了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和实践路径。结果表明,未来的乡村文化建设应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将文化资源的静态保护与活态利用有机结合,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形态和新的文化自信,让文化因子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以此改变乡村文明的落后面貌,为实现乡村振兴树立深厚的文化自信,满足广大乡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4.
燕婉  张细幺  陈颖丽  陆靖 《南方农机》2023,(18):113-116
【目的】文化振兴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当前乡村文化人才缺失、文化与科技的结合应用较少、文化特色产业得不到更好发展等同质化问题。【方法】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法、走访调查法、资料分析法等方式,对江苏省无锡市的部分乡村群众进行调查,总结分析了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措施。【结果】文化场所是群众进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但是没有去过的人数占比较大,存在文化活动场所设施不够完善、乡村创新型人才缺口大、创新开发力度不足等问题。可以通过重视乡村文化队伍培养、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科技结合等方式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促使城乡居民走向共同富裕。【结论】乡村振兴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循序渐进,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不仅要发展经济,更要注重乡村文化的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郝栋栋 《南方农机》2022,(10):104-106
数字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项重要工程,随着国家数字乡村政策性文件的印发和国家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有效推行,农业发展信息化、农民生活智能化、农村建设网络化整体加速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基于此,笔者从长丰县、苍南县、秭归县三个国家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经验着手,面对数字乡村发展在主体性意识淡薄、资金来源单一、高...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也是推动红色乡村实现振兴的内生动力。基于此,课题组深入分析了被誉为“红军村”的贵州黄连村的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现状,发现其存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足、开发意识不高及专业人才匮乏等现实困境,并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红色文化展现形式、加大红色文化宣传力度、打造“红色文化+”辐射模式等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路上的“红色动能”,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发展基因”,以红色信仰之光照耀乡村振兴之路,可以有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红色文化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7.
冯燕璐 《南方农机》2023,(8):128-130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优秀传统文化对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具有导向作用,乡村振兴的实践也有助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基于此,笔者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为切入点,分析阐述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面临现代化进程冲击传统文化认同感、人口空心化导致转化人才缺位、资金投入不足限制创造性转化项目落地的困境,并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路径建议:增强农民主体意识,培养文化认同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加大要素投入力度,发展特色乡村文化产业。实践证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并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达成新目标,开拓新高地。  相似文献   

8.
吕若南  孙鹏 《南方农机》2022,(17):117-119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文化建设是我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任务。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建设是近年来新兴的文化发展趋势,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提供多种优势,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课题组针对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数字素养不足、文化内容无法满足群众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等问题,提出了强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支撑体系、优化乡村文化产品的内容和传播空间等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高效发展与智慧农业加速起步,数字技术融入乡村建设优势明显。数字化为乡村文化振兴赋能,俨然成为挖掘和弘扬农耕文明的一种新趋势。数字资源、数字平台、数字传输等数字化手段,促进我国乡村文化向好发展,为助力文化资源数字化、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打造乡村文化服务数字化提供切实保障。文章从数字技术、数字渠道、数字信息视角出发,对数字化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蕴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聂婷 《南方农机》2022,(16):115-117
乡村振兴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当前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实现乡村振兴动力要素的培育。目前,我国乡村仍面临着要素市场流动不足、人力资本水平低下、乡村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乡村经济组织体系薄弱等现实问题。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健全体制机制、建立财政补贴机制、培育基层组织和现代化经营主体等建议,以推动乡村要素振兴,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1.
马俊杰 《河北农机》2022,(4):157-159
对于美好生活的定义,由于主体的不同,往往也呈现出不同的答案.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要顺应农民的意愿,实现美好生活,仍然有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与过渡、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背景.这彰显了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对农业基础地位和农民阶层的重视与关怀....  相似文献   

12.
沈一跃 《南方农机》2023,(5):113-115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是国家重要战略,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之笔。地方高校在乡村振兴中应勇立潮头,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紧跟国家政策,成立了湛江乡村振兴学院,全力发挥自身资源、信息、文化、人才等优势,用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学校建立了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培养了一大批乡村振兴的人才,助推了当地客家文化、民宿文化、茶文化的发展,参与打造了吴川“空港特色小镇”,在遂溪县螺岗小镇举办了“献礼百年华诞,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书画展,将艺术创造贯穿美丽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增强了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的内生动力和自身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3.
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根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目前乡村面临着人才流失、人才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乡村人才总体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乡村振兴的要求。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在高校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培养高校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锻炼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同时做好高校毕业生与乡村的对接工作,将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以支援乡村人才建设,是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反映了亿万农民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人民福祉,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探寻人居环境整治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作用,分析当前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更好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人居环境整治思路,更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的新样板,对新时代、新征程更好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历史任务,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后有效解决“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之间矛盾的主要途径。课题组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出发,阐述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分析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探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是数字化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一项重要工程,是数字下乡政策实施的必然结果。当前,数字化赋能乡村文化,给予乡村文化新的发展机遇和出路,为了加快以文化带动社会整体发展的步伐,更好地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通过解析数字化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指明当下乡村文化建设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如短期回报与长期发展失衡、文化自信消解与乡土性弱化、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短板突出等矛盾,还存在探索空间。基于此,研究小组希望借助开发创意产品、优化传播策略、完善公共文化等手段来逐步解决问题,以明确未来文化数字化建设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甘肃乡村文化特点,提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合理化对策,以此来加快甘肃乡村振兴工作进度。  相似文献   

18.
耕读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能够教化村民、助力乡村振兴。探寻耕读文化在现代乡村发展中的关键点,并分析当前存在的困境,提出完善制度保障、加强乡土教育、强化文化队伍建设等可行性路径,以促进耕读文化的创新发展,从而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9.
卫佩行  钟金玉  安可尚 《南方农机》2022,(20):112-114+119
“三农”问题事关民族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集聚乡土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课题组采用文献调查和实地观察两种调研方法,分析了我国乡土人才的现状,总结提出了当前乡村发展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即人口结构“空心化”使传统农业难以为继、农民文化素质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乡土人才严重流失制约乡村各项事业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产业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基于需求导向、定向培养农村专业人才,畅通交流平台、挖掘利用乡贤资源,加强条件建设、吸引人才入乡等集聚乡土人才的措施和建议,引导高质量人才建设乡村,以期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国家高度重视乡村经济的发展,适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就意味着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乡村经济发展有着更好的机遇.乡村民宿经济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经济模式,完全可以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环境,实现快速发展和进步.本文倡导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去审视乡村民宿的经济发展问题,认为可以积极发挥传统文化在乡村民宿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