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滨海城市地带特殊的土壤与气候条件,限制了道路绿化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色彩的丰富性。为了解滨海盐碱地道路绿化措施及植物的选择、长势,给今后滨海盐碱地道路绿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对唐山市曹妃甸新区28条干道上的道路绿化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现有道路绿地主要应用54种植物,长势均良好,其中广泛应用型植物4种、常见型13种、零散应用型37种;依据植物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调查区植物滞尘能力为Ⅰ级的有8种,Ⅱ级的有15种,Ⅲ级的有17种,Ⅳ级的有14种;调查区植物都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其中强度耐盐植物有5种,轻度耐盐植物有9种,其他均为中度耐盐植物;调查区道路绿地种植方式以客土结合地下排盐工程为主,个别道路两侧采用原土绿化方式。  相似文献   

2.
滨海盐碱地绿化理论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综述了滨海盐碱地绿化土壤改良理论与技术,总结了植物耐盐性能、滨海盐碱地绿化植物选育、滨海盐碱地植被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滨海盐碱地改土绿化理论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与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滨海盐碱地绿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环渤海缺水区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针对淡水资源匮乏制约盐碱地改良利用难题,自1982年以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在环渤海低平原和滨海平原开展了缺水盐渍区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与示范工作,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研究明确了低平原缺水盐渍区盐碱地改良的浅层地下水埋深调控深度,建立了井灌代排、蓄雨淋盐的盐碱地改良技术模式;2)揭示了咸水结冰融水咸淡水分离在滨海盐土的入渗规律,发明了冬季咸水结冰灌溉改良滨海重盐碱地技术;3)提出了耦合盐碱区土壤水盐运移-气候条件-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的盐碱地改良思路,建立了微域降盐、秸秆隔盐的盐碱地农艺改良技术模式;4)探讨了盐生植物适应盐渍环境的机理,建立了滨海盐碱地盐渍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模式。形成了以咸水、雨水、耐盐植物高效利用为核心的工程措施、农艺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体系,为环渤海缺水盐渍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
滨海盐碱地绿化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滨海盐碱地土壤条件苛刻,土地生产力低,难于建立植被,严重制约着我国沿海地区绿化的质量和数量。通过物理、工程、化学和生物的措施对滨海盐碱地进行改良和整治,并选择适合的耐盐碱植物,为这一地区盐碱地改良及城市绿化提供适宜的树种和技术标准,增加树种多样性,改善沿海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园林绿化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连翘(Forsuthia suspensa(Thunb.)Vahl.)作为常见的绿化植物,鲜有应用于盐碱地区。为此,基于室内盐胁迫处理试验,观察分析连翘受盐害影响发生的形态和生理变化,研究其耐盐性,以期为连翘用于盐碱地绿化改良、水土保持工作的实践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连翘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在受到短期、较低浓度的盐胁迫后能够自我调节适应逆境,在浓度低于0.4%的盐胁迫40 d后仍可以正常生长。可以作轻、中度盐土区绿化或植被恢复用途。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盐城市滨海地区生态防护林营造为例,探究沿海地区盐碱地造林技术体系的构建,按照“先降盐后造林”的思路,重点从盐碱地改良、造林和抚育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实现了盐碱地造林工程全过程的技术探究,有效提升了盐碱地造林成活率,达到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以唐山市滨海地区重盐碱地为研究对象,以南堡盐场为试验地,采用营养客土基盘技术,以及不同的整地技术,进行桑树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台田上采用营养客土基盘具有阻隔盐碱的作用,桑树苗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苗,大部分桑树苗能够成活,说明营养客土基盘具有良好的改土阻盐效果,能够为树木正常生长创造良好的小生境条件,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采用隔离式客土基盘阻盐等综合技术,在渤海湾重盐碱地进行造林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为唐山地区重盐碱地造林提供改土阻盐技术支持,从而有利于推动重盐碱地的造林工作。  相似文献   

8.
青岛盐碱地盲管排盐与绿化改造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岛市加大了对沿海滩涂地的开发利用,对盐碱地绿化改造的技术措施的需求也愈来愈迫切。在对山东省、天津市等地盐碱地改造措施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市滨海海涂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盲管排盐和隔盐层相结合加客土置换的土工改造措施,盲管与排水系统相接,达到排水排盐作用。在工程排盐的同时,应用不同的绿化改造技术,筛选耐盐碱植物树种,施用改良肥、苗木的栽植方式等,可有效地减少地面水分的蒸发,降低地下水位,并抑制盐碱的上移和积累,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相似文献   

9.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绿化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解决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改良造林绿化的难点。[方法]分析黄河三角洲目前的盐碱地资源和特点,阐述盐碱地改良与造林绿化现状。在此基础上,依据前人的技术和研究成果,结合作者多年来盐碱地生态改良的研究与实践。[结果]提出了适宜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绿化的关键技术:(1)利用传统方法造林绿化改良盐碱地;(2)重视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应用。[结论]利用盐碱地造林绿化关键技术,实现黄河三角形洲滨海盐碱地改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指导滨海盐碱地因地制宜地进行植被恢复,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分析测试与因子分析等方法,对中捷农场45块样地的土壤类型、土壤含盐量、地下水位、距海距离、盐分类型、土壤质地、pH值、海拔等因子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盐碱地立地类型划分的主导因子为盐渍化土壤形成因子、土壤因子和碱化度因子;对立地类型划分贡献大小的变量依次为距海距离>地下水位>土壤类型>土壤质地>海拔>盐分类型>土壤含盐量>pH值;中捷农场的滨海盐碱地可划分出滨海盐化潮土、滨海盐化草甸土和滨海盐土3类立地类型和11类立地亚型,不同立地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植被恢复措施。研究结果可为中捷农场盐碱地造林与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盐碱地是盐地、碱地及盐碱地的总称,这类土地含盐较高,会影响树木正常生长,不利于植物群落形成及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结合盐碱地及其危害作相关介绍,然后提出盐碱地改良措施,并对盐碱地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不同隔盐材料对滨海盐渍土水盐动态和树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不同隔盐材料对滨海盐渍土水盐动态和树木生长的影响,为滨海地区盐渍土改良和沿海防护林营造等林业工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方法,于2010—2013年在天津滨海重度盐碱地区的大田试验中,开展了沸石、陶粒、蛭石和河沙4种隔盐材料对盐渍土0—80cm土层水盐动态及4个树种(刺槐、国槐、香花槐和红叶臭椿)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1)在树穴底部和侧壁铺设隔盐层可以明显降低土壤含盐量并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沸石处理(FS)能显著降低0—80cm土体内盐分含量,控抑盐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陶粒处理(TL)在40—80cm土层有显著的降盐效果,但其控盐效果比沸石差。蛭石处理(ZS)仅在40—60cm土体内显著降低土壤含盐量。河沙处理(HS)中,0—80cm土体内盐分含量虽低于对照,但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降盐效果最差;(2)铺设隔盐层可显著降低土壤盐分离子含量,其中对Na+,Cl-和SO2-4这3种滨海盐碱地主要盐分离子的去除效果排序为:FSTLZSHS;(3)隔盐层材料能有效改善树种根区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各树种成活率和保存率,并能明显促进植物生长,其中沸石效果最佳。[结论]可将沸石作为滨海地区4个树种造林时隔盐材料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3.
曹妃甸滨海盐碱地梯田式吹填土绿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的土壤组成为退海成陆的滨海盐土和潮滩土,造林绿化的难度很大。为此,开展了滨海盐碱地梯田式吹填土绿化技术试验研究,通过抬高地面、梯田式造型整地实现了雨水的有效拦蓄利用,不但能增加保水保肥能力,而且可以充分淋洗土壤、降低盐分,同时解决了滨海盐碱地园林绿化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经过测定,改良后土壤盐分降低至0.3%以下,土壤养分中的全氮、有效磷、速效钾达到了较高水平,植物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且与传统原土绿化方法比较节约成本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盐地碱蓬生长对滨海重盐碱地的改土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盐地碱蓬是滨海盐碱地生态系统群落演替中的先锋物种,也是植被建设的重要植物。为探究盐地碱蓬对滨海盐碱地的改土效应以及作用机制,通过滨海平原盐碱地原生盐地碱蓬群落土壤调查,结合室内土柱种植试验,研究了盐地碱蓬生长对滨海盐土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及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比较了盐地碱蓬通过植株吸收盐分和通过改善土壤结构促进盐分淋洗对滨海盐碱地降盐、改土的效果。结果表明:1)盐地碱蓬生长对滨海盐土土壤结构有明显的改善效果,野外生长盐地碱蓬的0~20cm土层土壤容重显著低于裸地,而土壤孔隙度显著高于裸地地块;室内土柱种植盐地碱蓬降低了各层土壤容重,平均降低6.16%;增加了各层土壤孔隙度,增加1.59%~5.15%。2)盐地碱蓬生长显著提升了滨海盐土土壤水分入渗性能。野外入渗试验结果显示,相同入渗时间内,生长盐地碱蓬的土壤累积入渗量、初始入渗率及稳定入渗率分别是裸地的3.6倍、2.5倍和3.0倍。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结果显示,盐地碱蓬处理土壤的初始入渗率为0.08mm·min?1,是裸地处理的2.6倍;稳定入渗率为0.03mm·min?1,是裸地处理的3.0倍。3)盐地碱蓬的生长明显降低了土壤含盐量,盐地碱蓬收获后,野外调查试验和室内土柱试验中裸地处理0~40cm土层土壤含盐量分别降低2.67%和12.98%,而盐地碱蓬处理分别降低12.08%和49.28%。野外调查和室内土柱试验中,盐地碱蓬植株移走的盐量分别占总脱盐量的5.60%和2.26%,淋洗脱盐量分别占总脱盐量的94.40%和97.74%。以上结果表明,滨海重盐碱地种植盐地碱蓬具有明显的降低土壤含盐量的作用,这种作用除植株吸收带走部分盐分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盐地碱蓬的生长改善了土壤结构、加速了土壤水分入渗、促进了土壤盐分的淋洗。  相似文献   

15.
咸水结冰灌溉改良盐碱地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冬季咸水结冰灌溉技术是滨海区高矿化度咸水利用和盐碱地改良的有效手段,该项技术依据咸水结冰融化过程中咸淡水分离的基本原理,基于区域气候特点、土壤水盐运移规律以及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在冬季抽提当地高矿化度地下咸水对盐碱地进行灌溉,并在冬季低温作用下迅速冻结成咸水冰,春季咸水冰层融化过程中,咸淡水分离入渗,其中先融化的高矿度咸水先入渗,而后融化出的低矿化度微咸水和淡水的入渗对土壤盐分具有较好的淋洗作用,以上过程实现了春季土壤返盐期的土壤脱盐,结合春季地表覆盖抑盐措施和夏季降雨淋盐,土壤的低盐条件得到保持,保证了作物和植物整个生长期的正常生长。该项技术改变了滨海盐碱区土壤水盐运移特征,使春季土壤积盐期变为脱盐期,咸水结冰灌溉后,春季耕层土壤盐分由最初的12g×kg~(-1)迅速降低至4 g×kg~(-1)以下,脱盐率达到66%以上,实现了棉花、油葵、甜菜等作物在滨海重盐碱地中的种植,提高了柽柳、枸杞、白蜡等盐生植物和耐盐植物的扦插移栽成活率,咸水结冰灌溉当年便获得了籽棉产量3 t×hm~(-2)、油葵1.5 t×hm~(-2)、甜菜60 t×hm~(-2),以及90%以上的盐生植物和耐盐植物的扦插成活率,促进了滨海盐碱区盐碱地的开发、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近年来,通过系统的研究,我们探明了咸水结冰灌溉过程中咸水冻融咸淡水分离规律,明确了咸水结冰灌溉对土壤盐分的淋洗效果,构建了冬季咸水结冰灌溉改良盐碱地技术体系,确立了冬季咸水结冰灌溉的灌溉时间、灌溉水量和水质等指标体系。本文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对盐碱地咸水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咸水结冰灌溉基本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土壤盐分淋洗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概述,系统分析了冬季咸水结冰灌溉在盐碱地区农业生产、植被恢复以及咸水利用等方面的作用,并就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滨海盐碱地改良效果的可持续年限,选择利用“原土直栽绿化综合改良模式”改良的滨海盐碱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通过对不同改良年限滨海盐碱地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机械组成、全盐含量、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分析,研究了滨海盐碱地不同改良年限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盐碱地改良后,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弱,随改良年限的增加,土壤质地无明显变化,0—20 cm土层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升高,20—40 cm和40—60 cm土层土壤容重先降低后升高,总孔隙度先升高后降低; 3个土层化学性质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改良年限的增加,土壤全盐含量先降低后升高,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总体来说,原土改良模式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效果在5年达到最优,11年时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基本上都比未改良的盐碱地好。  相似文献   

17.
天津滨海地区盐碱土季节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津滨海地区位于渤海的西海岸带,属于黄淮海的一部分,受太平洋季风气候影响,雨量在年内和年际分配极度不均,呈现明显的春旱夏涝、涝后又旱以及旱年、涝年的现象,致使土壤中水盐运行频繁,积盐和脱盐交替发生,与此同时受海潮和海水型地下水的双重影响,滨海地区土壤具有盐分重、养分含量低等特点[1-4]。土壤盐碱化已经严重影响农林业,尤其是种植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现实和潜在的危害[5-6]。为了探索天津滨海地区土壤中各种离子季节动态变化规律,作者从2007年起,对天津滨海地区林场的不同植被地区、不同土壤剖面进行动态监测,探讨各种离子季节变化规律,为改善天津滨海地区周边生态环境,指导天津  相似文献   

18.
滨海盐碱地基盘法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以唐山市南堡盐场重盐碱地为例,采用基盘育苗、台田整地、客土穴移植树苗等措施,探讨滨海盐碱地基盘法造林技术。结果表明:基盘具有一定阻隔盐碱的作用,客土、草炭、蛭石和珍珠岩体积比以5:1:2:2的种基盘出苗率最高,且蛭石和珍珠岩组合占优势的基盘配方出苗率高于草炭占优势的基盘配方,基盘苗早期受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大,不同配方的基盘对基盘苗的根系发育和地上部生长量的影响大小还有待研究。台田的排盐阻盐效果以南北两条“十”字型(炉渣)的最好,炉渣隔离层比建筑垃圾隔离层的排盐阻盐效果明显。客土穴具有较好的阻盐效果,大部分移植树苗成活。研究结果可为滨海盐碱地造林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盐碱地 是重要的土地资源,它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一 种土壤类型,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5%,总计约 9.55亿公顷,分布在世界各大洲的滨海和干 旱、半干旱地区。我国约有盐碱地0.27亿公 顷,其中0.06亿公顷耕地,0.21亿公顷盐荒碱  相似文献   

20.
盐胁迫对白榆无性系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促进滨海盐渍荒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引种栽培与盐碱土的改良利用,以3个白榆无性系Y65225、Y46和Y51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模拟方法,分析白榆无性系在不同浓度(0.0%、0.3%、0.5%、0.7%和0.9%)NaCl处理下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及各指标的相关性,并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3个白榆无性系的耐盐性.结果表明:在各盐浓度胁迫下,Y51能够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最强;Y46的抗氧化酶活性下降最大,抗氧化能力最差,Y46的MDA含量增加幅度最大,受到的盐害最大;Y51的MDA含量增加幅度最小,受到的盐害最小.3个白榆无性系的SOD活性与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CAT活性与SOD活性、POD活性相关性不显著,CAT、POD活性与MDA含量相关性不强,SOD活性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SOD活性的增加,可显著减少MDA的积累,增强其抗盐性.综合各项指标,Y51抗盐能力最强,Y65225次之,Y46最差.建议在滨海盐碱地区造林时,优先采用Y51无性系.研究结果将为今后白榆无性系在盐碱地的栽培,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