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县桑树上的桑红蜘蛛发生为害有加重的趋势。我们在田间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种能捕食桑红蜘蛛的天敌——深点食螨瓢虫。为了了解深点食螨瓢虫的生活规律和捕食能力,了解它对桑红蜘蛛的自然控制能力,1978年8~9月,我们对深点食螨瓢虫做了一些粗浅的调查,现将一些初步调查情况小结如下: 一、深点食螨瓢虫的形态和经过历期  相似文献   

2.
正桑红蜘蛛,又称桑红叶螨。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是桑树上重要的一种害虫(桑红蜘蛛虽非昆虫,但习惯上仍称为害虫)。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桑园栽植形式和修剪方式的变化,养蚕模式的改变,桑红蜘蛛的危害日趋严重。为了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确保夺取桑叶的优质高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危害。而气象情况对桑经蜘蛛的影响很大,为弄清楚天气与桑红蜘蛛田间发生规律的关系。我们从2009年至2014年,开展天气情况与桑  相似文献   

3.
红蜘蛛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蜘蛛是危害桑园的叶螨类,在浙江一带危害桑园的主要有桑始叶螨(Eotetranychus suginamensis Yokoyama)和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2种.1999年在嵊州市蚕种场桑园发生危害,2000年春期暴发成灾,严重地影响了生产.为此,对红蜘蛛的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 棉花上的红蜘蛛和桑树上的某种红蜘蛛是同一个“种”,其学名为Tetranyehus cinnaeus Boisduval即朱砂叶螨。属蜘蛛纲、蜱螨目、叶螨科。长期以来,我国棉区在使用红蜘蛛学名时,计有四种名称,即:Tetranychus telarius Linnaeus;T bimaculatus Harrey;T urtlcae Koch;T Cinnabarinus Boisduval学名未统一,中文名称叫棉红蜘蛛,也叫棉叶螨。桑红蜘蛛学名有二种,即Tetranychus sp;Eotetrahychus suginamensis Yokoyama(?)。中文名称叫桑红蜘蛛、桑叶螨、朱砂叶螨等,由于学名、中名名称不一,莫衷一是,造成许多混乱。  相似文献   

5.
利用6年的时间,调查了桑红蜘蛛为害造成的损失,桑红蜘蛛发生与温度、湿度的关系,与天气、地势的关系,与桑树品种的关系,研究总结了桑红蜘蛛在荣县的田间发生发展规律;开展了桑红蜘蛛为害植物种类调查,还初步确认了桑红蜘蛛的一些天敌。  相似文献   

6.
桑红叶螨被害叶对家蚕生长发育及蚕茧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桑红叶螨又名桑红蜘蛛,属蜘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学名;朱砂叶螨Tetrancychuscinnabarinus Boisoluval;是我省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并在各蚕区普遍发生危害,受害严重的桑叶如火燎一样,蚕农俗称风火叶,认为该叶不能养蚕而作为畜牲饲料或肥料,给蚕桑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通过2007年秋季对40%炔螨特水乳剂的防效试验,结果40%炔螨特乳剂3种浓度对桑叶螨(桑红蜘蛛)平均校正防效均达到94%以上,比对照药螨力平均高4个百分点:炔螨特3种浓度中以1500倍平均校正防效为最高,达到96.82%,炔螨特1750倍和2000倍平均校正防效基本相同。通过本试验认为,炔螨特是目前防治桑红蜘蛛特效药,而且残药期长,因此,建议生产上使用浓度1500倍,安全用药叶间隔期为7~9d。  相似文献   

8.
<正> 桑朱砂叶螨又名桑红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学名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abarnus Boisduvai)是我省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分布广,繁殖速度快,如遇高温天旱情况,在短期内便危害成灾。  相似文献   

9.
重庆地区桑树最为常见主要病虫害有桑椹菌核病、桑螟虫、桑尺蠖、桑瘿蚊、红蜘蛛、桑粉虱、桑蓟马、桑天牛、桑白蚧、蓝尾叶甲、桑象虫等11种,桑树黑枯型细菌病、桑树褐斑病、白花缺素生理病害零星发生,其他病害不常见,危害不大。桑螟、桑瘿蚊和桑椹菌核病是近年多发、易发灾害性病虫害,需重点防治。桑螟在重庆每年发生5-6代,高海拔地区发生5代,低海拔和长江河谷地带发生6代,有世代重叠现象。桑螟第1代发生于5月上旬至5月下旬,一般不形成大的危害,第4-5代8月上旬至9月中旬易形成大规模暴发性虫灾,应重点关注。桑瘿蚊在重庆1年发生4代,以休眠体(囊包幼虫)在表层土壤3-10cm处越夏、越冬。第1代(越冬代)的幼虫发生期约为3月下旬至4月初。第1代发生数量少,桑树受害轻;第2、3代发生数量多,受害严重。近年来桑椹瘿蚊和桑椹菌核病成为果桑主要病害。2-4月,气温回升,降雨增多,密植桑园空气不畅,土壤潮湿,是桑椹菌核病孢子萌发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0.
桑红蜘蛛是汉源县桑树主要害虫之一,对桑红蜘蛛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对汉源县主要桑树品种抗红蜘蛛的能力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汉源蚕区桑红蜘蛛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夏季日照充足,气温高,是桑树的旺盛生长季节,亦是各种桑树害虫严重发生的季节.在夏季四川各地的主要桑树害虫有桑螟、野蚕、褐金龟、桑天牛、黄星天牛、云斑天牛、黄天牛、桑红蜘蛛、桑蓟马、桑粉虱、桑白蚧等.如桑螟的第2代、第3代、第4代发生于6、7、8月,各地为害都相当严重,在1995年北  相似文献   

12.
湖州地区桑螟世代的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桑螟年发生世代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有较大差异,四川地区年发生5~6代,广东地区年发生7~8代,江、浙一带有报道年发生4代,也有报道年发生为5代.为了探明江浙一带桑螟年发生世代确切情况,从1997年开始对桑螟进行跟踪观察,又查阅了80年代以来历史资料,同时用不同光周期对桑螟幼虫进行处理,观察越冬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 桑红叶螨(俗称:红蜘蛛)是一种桑树害螨,在四川各个蚕区都有分布,自80年代起,我省蚕桑事业迅猛发展,桑树数量猛增,特别是间作桑数量的增加,提高了桑园的复种指数,也带来了桑园害虫的复杂性、多样性,更有利于桑红叶螨的蔓延,桑红叶螨也在90年代由桑园次要害虫跃升为主要害虫。在四川的常年春旱区绵阳、德阳、广元、南充、凉山、攀枝花等地年年成灾,一般在5、6月桑叶损失最大,致使20~30%的桑叶变成“火风叶”,根本无法养蚕。为了更好地防治桑红叶螨,现将桑红叶螨课题组的研究结果扼要介  相似文献   

14.
云南地理与气候环境特殊,高温干旱地区以红蜘蛛和桑蓟马危害严重,世代重叠,为害时间长,连续干旱少雨便有爆发成灾的可能;同一地区,一年中随着气候变化,降雨分布也将影响到该地区虫害的发生格局。由于云南有"雨便成冬"的特点,在桑树生长期如雨量充沛,普发性害虫红蜘蛛、桑蓟马为害受抑制,反之虫害上升。因此,气候变化改变虫害消长  相似文献   

15.
<正> 红蜘蛛是1974年开始在无锡地区桑树上发生的一种暴发性新害虫。74年以来,发生时间逐年提早,危害程度不断加重,成为小虫闹大灾,严重地威胁到夏秋季桑叶的产量和质量。根据1977年10个公社88个生产队6187.25亩桑田调查,其中发生红蜘蛛的桑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是结合中秋蚕的饲养,观察不同浓度的桑保清,与15%扫螨净混合,以后防治桑红蜘蛛的情况及对家蚕的残毒期。  相似文献   

17.
浅谈桑树螨类的预防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初阳 《广西蚕业》2012,(1):16-16,18
江浙一带桑园连年遭受桑红蜘蛛的危害,严重威胁了夏秋季桑叶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夏秋蚕的生产。通过了解螨类的生活习性,提出铲除杂草、及时翻耕、选种抗性桑树品种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芳  于淦军 《江苏蚕业》2009,31(1):19-20
江苏省桑树病虫发生种类多,危害重。2008年江苏省桑树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其中,桑螟偏重发生,桑尺蠖中等发生,桑橙瘿蚊偏重发生,桑象虫中等发生,桑蓟马、红蜘蛛偏轻发生。局部地区发生了斜纹夜蛾、卷叶蛾、天牛类、小灰象虫、桑小蠹虫和桑虱等。桑树病害发生相对较轻,主要为桑疫病,局部地区黄化型萎缩病和拟干枯病等。  相似文献   

19.
桑螟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桑螟在江苏省江阴地区一般一年发生5代,作者通过室内饲养与大田观察,调查了桑螟各代的经过与年生活史,统计计算了桑螟卵期、幼虫期、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调查了桑螟的越冬规律与繁殖特性,在研究桑螟全年消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桑螟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扑利旺在柑橘红蜘蛛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扑利旺防治柑橘红蜘蛛卵室内试验以及在不同虫口基数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扑利旺可明显抑制柑橘红蜘蛛卵的孵化,且孵化后幼螨存活率降低,并对幼螨、若螨和成螨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生产使用中,在虫口基数低(2-3头/叶)或春季红蜘蛛发生期,推荐扑利旺200-300倍喷雾处理或扑利旺500倍+24%螺螨酯5000倍喷雾处理;而在虫口基数高(9-10头/叶)或秋季红蜘蛛繁殖高峰期,推荐扑利旺200-300倍+ 24%螺螨酯5000倍喷雾处理来控制柑橘红蜘蛛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