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牡丹江市柞蚕的丰富资源 ,包括自然资源、科技资源与其它社会资源。提出了科学规划、创新管理体制 ,选准突破口 ,通过选点示范、全区联动等建议 ,充分挖掘资源潜力 ,真正把牡丹江市柞蚕产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2.
牡丹江市从1958年开始放养柞蚕,到20世纪末,全市累计放养柞蚕8万把,总产值8000万元。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和关心蚕业发展,2001年将蚕业列为13个重点产业化项目之一。2002年又列为四个特色产业之一。重点加以扶持,使牡丹江市蚕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柞蚕放养量达到全省的1/3以上,成为黑龙江省蚕业生产科研重点地区。2003年全市共放养柞蚕1600把,同比增长30%。全市平均单产达到600kg,同比增长20%,蚕业产值950万元,各项指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具有发展柞蚕产业的天然优势,其柞蚕产业在全国柞蚕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近些年,辽宁省柞蚕产业有下降趋势。为了解辽宁省柞蚕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铁岭市西丰县宝兴村为代表,实地调查了该村的柞蚕养殖情况,发现柞蚕养殖散户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缺少专用机械设备,柞蚕种卵质量参差不齐,养殖人员老龄化严重,新技术接受度较低。建议成立更多专业合作社,加强技术推广,改良柞蚕养殖场,持续推进蚕种研发,实行柞蚕养殖农业保险,以促进辽宁省柞蚕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柞蚕产业是吉林省部分山区的传统特色产业,发展柞蚕产业对于脱贫致富、振兴乡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吉林省发展柞蚕产业的有利条件:吉林省柞蚕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吉林省柞蚕生产已由生产丝茧为主逐步转向生产种茧为主,柞蚕茧丝及食用消费市场持续繁荣稳定,吉林省发展柞蚕产业具有有利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基础和科技支撑。分析了吉林省柞蚕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柞蚕产业总量较小,缺少茧丝等多元化利用企业支撑;柞蚕种茧市场混乱,缺乏柞蚕种茧管理办法;生态柞园建设意识淡薄,缺少优质生态柞园;柞蚕种生产设备相对落后,缺乏规范化生产及管理;柞蚕养殖条件恶劣,不利于柞蚕产业的机械化普及;柞蚕育种及繁育水平相对落后,缺乏相应的基础研究支撑。提出了吉林省发展柞蚕产业的对策:科学合理利用柞林资源,提高柞树叶产量和柞蚕茧产量;依靠国家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并推广科学的生态柞蚕生产技术;建立健全柞蚕种业法规及管理办法,强化柞蚕种业执法检查和管理;支持柞蚕种繁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建立柞蚕种制种及繁育标准化基地;培育柞蚕茧丝加工企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辽宁省柞蚕产业与科技发展现状,论述了辽宁省柞蚕产业与科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了辽宁省柞蚕产业与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辽宁省柞蚕产业与科技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南阳市柞蚕产业的现状,分析了柞蚕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南阳市柞蚕产业稳定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东辽县柞蚕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动东辽县柞蚕产业化和柞蚕产业健康发展,专题论述了柞蚕产业龙头企业活力充沛、柞蚕产业迅速发展、蚕种供应质优量足等产业现状,分析了生产条件优越、经济效益显著的有利条件,并在总结经验、梳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支持、完善管理、综合开发、创新科技、强化宣传等推进东辽县柞蚕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曹菊  王迎旺  朱林森 《北方蚕业》2010,31(4):54-55,59
通过对南召县柞蚕产业基本情况、从业状况、经济效益以及综合利用等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制约南召柞蚕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持续发展柞蚕产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展柞蚕产业 促进南阳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南阳柞蚕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阐述了南阳柞蚕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前景,论述了柞蚕产业对南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柞蚕产业已有1 000年左右的发展历史,因其产业链长、高附加值产品丰富及综合效益高而作为传统特色产业传承下来,并成为部分地区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及乡村振兴、脱贫致富主导产业之一,然而曾经辉煌的柞蚕产业在新时代面临着困境和挑战。分析了辽宁省柞蚕产业发展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及发展机遇,提出了加强柞蚕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科教兴蚕战略、改革创新经营机制、积极推进柞蚕生产机械研发、建立健全标准化和法治化体系、深化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等发展对策,旨在为柞蚕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从鲁山县柞蚕发展现状着手,分析了柞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柞蚕产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柞蚕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南召县是我国一化性柞蚕(Antheraea pernyi)的原产地,也是全国首家有机柞蚕生产基地。虽然南召县已经将柞蚕产业定位为特色支柱产业,但长期以来南召县柞蚕产业的养殖规模不大、经营水平不高。为促进南召县柞蚕规模化养殖和柞蚕产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了南召县蚕农柞蚕规模化养殖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运用Eviews6.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南召县蚕农规模化养殖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蚕农的受教育水平、蚕农的养蚕技术水平、国家政府的政策补贴和柞蚕产业的行业支持。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蚕农的受教育水平和养蚕技术水平,加强国家政府的政策性补贴,加大柞蚕行业的扶持力度等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晓强 《北方蚕业》2004,25(2):29-30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发展各项产业的原则.我国柞蚕业长期以来通过对柞蚕场实行科学使用、管理、保护和建设,较好地解决了放养柞蚕与保护柞树、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环境和关系,使柞蚕茧成为我国特产,柞蚕业成为我国产纹山区的传统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产业.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和发展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四川柞蚕产业发展情况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发挥我省柞林及柞蚕品种资源优势,发展柞蚕产业,增加山区农民收入。我们对川东北的柞林资源及柞蚕生产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巴中、广元一带属秦巴贫困山区,也是革命老区,柞林资源丰富,有优良的柞蚕品种和成熟的生产技术。目前,柞蚕市场需求旺盛,生产效益好,发展潜力大,通过努力柞蚕可以发展成为我省秦巴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1四川柞蚕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5.
正抚顺县峡河乡作为辽宁柞蚕特产之乡,已有百余年的柞蚕养殖历史,柞蚕生产技术基础好,享有抚顺蚕业第一乡美誉。近年来,峡河乡政府积极与辽宁省农科院和沈阳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对接,以国家蚕桑产业体系柞蚕资源综合利用岗位、柞蚕饲养岗位、柞树种质资源收集与利用岗位等几位岗位科学家组成专家团队,通过引进柞蚕新品种,推广先进的柞蚕放养技术,取得了较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使柞蚕产业已成为当地强乡富民的主导产业,农民与乡政  相似文献   

16.
丁淑红 《北方蚕业》2008,29(3):47-48
从气象环境因子、自然生态条件、林业相关政策等方面,论述了交口县发展柞蚕产业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并对放养柞蚕与养林做了经济效益分析对比,最后提出了发展柞蚕产业的设想。认为引进柞蚕产业对于提高交口县的林业产业化水平,推动林业事业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时代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时代的转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宜率先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柞蚕养殖历史悠久,柞树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九龙山柞蚕主产区遇到了劳动力短缺、优良品种更新缓慢、灾害天气频发、养殖环境恶化等问题。为确保九龙山地区柞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建立柞蚕养殖合作社,培育和引进柞蚕新品种,不断改良柞蚕放养技术,和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为全面掌握牡丹江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加快肉牛产业建设,推动畜牧业整体健康快速发展,对牡丹江市肉牛龙头企业即皓月集团进行了调研,并且与肉牛养殖大场户进行座谈,对牡丹江市肉牛产业情况进行调查。1肉牛产业发展现状1.1饲养数量及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9.
柞蚕、柞树病虫害是目前影响柞蚕茧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严重制约了柞蚕产业发展。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积极整合有利资源,建立蚕业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控体系和机制,建设适应现代蚕业发展要求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蚕业重大病虫害的整体预警防控能力和蚕业生产安全水平,可促进柞蚕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鲁山县柞坡资源利用率和增加蚕农养蚕收入,对制约鲁山县柞蚕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从事柞蚕养殖的蚕农变动频繁、柞坡流转机制不健全、产业链条不完善、蚕场(柞坡)缺乏规划等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对此,鲁山县通过建设柞蚕示范园区,采取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合理规划蚕场、培育高效柞坡,加大技术培训、培育养蚕专业户,加强技术服务、提高蚕农的养蚕水平,创新经营模式、完善柞蚕产业链条,落实双保险政策、切实保障蚕农的利益等措施,取得了公斤卵结茧保苗率、公斤卵产茧量、小蚕期成活保苗率提高和公斤卵放养面积、蚕病发病率降低的良好成效,实现了柞蚕生产的高产稳产和鲁山县柞蚕产业向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鲁山县柞蚕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