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伊克昭盟三顷地种畜场的乳牛群,自1962~1982年以来,发生一种以乱吃乱舔各种异物为主要症状的异食现象,前后延续了20年,虽然该场采取了一些补喂和防治措施,但始终未能制止住这种现象的发生,给该场乳牛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我们从1982年5月~1984年6月,对该场乳牛群发性异食症的发生原因和防治办法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该场的乳牛群所发生的是以钙磷比例失调—即钙多磷少和蛋白质缺乏为主要原因的异食症,调整饲料中的钙磷比例—即增加磷的含量,饲以含足够蛋白质的饲料,可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现将调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乳牛骨软症是矿物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骼脱钙脆弱或软化变形,病牛的体质逐渐变坏,奶产量下降,生下的牛犊发育不良,给畜牧业生产带来损失。 1962—1964年我们在某乳牛场做了三次钙磷代谢试验,想查明矿物质代谢障碍的程度和矿物质补料(碳酸钙、矋粉)的吸收利用情况,从而进一步找出北京乳牛发生骨软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挪威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一个小国,地处北纬58—71°,人口约400万。据1980年统计数字,全国拥有肉用牛和乳用牛共100多万头,其中泌乳母牛38万头,约为1950年的一半。 近三十年来,乳牛业发展的趋势是,牲畜总头数直线下降,而畜群质量迅速提高,畜产品稳步上升。198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8%,而乳牛业生产占整个畜牧产值的75%以上。整个农业生产呈现畜产品尤其是乳及乳制品生产过剩而粮食、蔬菜不足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在产乳的前十个星期内以6克烟碱酸补饲的效果,曾对6个乳品农场,共计300头乳牛进行测试评定。产后10个星期内补饲烟碱酸的乳牛和对照组乳牛所得的数值为:日产乳量31.2与31.1公斤,其乳脂含量百分比为3.7和3.6;标准含脂(4%)乳日产量30.3和30.2公斤。乳牛产犊时的健康状况,用五分制的记分法予以评定。产犊时补饲烟碱酸饲养的乳牛和对照组乳牛的平均健康记分是3.1。喂饲烟碱酸的初产乳高产青年母牛(日产乳量在28公斤以上),其产乳量比对照组高(日产乳量为31.8对30.2公斤)。瘦牛(健康记分2分)喂饲烟碱酸后,其产乳量低于健康记分为2的对照组乳牛(日产乳量为27.0对30.7公斤)。对于健康记分为3和4的乳牛进行分析后表明,喂饲烟碱酸与对照组的乳牛产乳量没有区别,然而健康记分越高,产乳量也愈增加。  相似文献   

5.
乳牛泌乳前期乳酮体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取散放饲养的泌乳前期健康乳牛44头,采用水杨醛比色法对乳样乳酮体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乳丙酮含量与产奶量呈中等正相关,而乙酰乙酸的含量与产奶量呈弱相关;经产乳牛乳的丙酮含量极显著地高于初产乳牛的;泌乳48-89天与泌乳95-128天的乳牛,乳酮体含量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酒精阳性乳牛血清皮质醇含量变化及其与代谢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酒精阳性乳牛与阴性乳牛血清中皮质醇,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物尿素氮,血糖和游离脂酸(FFA)的测定,发现在阳性牛血中皮质醇含量的消涨规律的同时,出现阳性牛血糖升高,蛋白质降低,尿素氮升高,FFA升高。结果表明,酒精阳性乳牛体内糖,脂质和蛋白质代谢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与皮质醇等激素消涨有直接关系,为研究酒精阳性乳的发生机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现代乳用畜牧业在许多国家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并出现一些高产品种牛。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近20年全世界乳牛总头数增加了16%,乳牛数增加的国家在南美、亚洲和非洲;欧洲和北美在数量上已基本稳定,而大洋洲却在大大减少。世界总的产奶量20年来增加了31%。预测到2000年,大部分欧洲国家奶牛头数逐年减少,每头乳牛年平均产奶量将进一步提高,如丹  相似文献   

8.
当乳牛完成一个泌乳期之后,到妊娠末期分娩前两个月,停止乳牛泌乳的过程称之为干乳。干乳期长短的安排及干乳期的饲养管理对胎儿的发育、母子牛的健康以及一个泌乳期的产乳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马瑞 《农村科技》2004,(5):12-12
产后瘫痪也称乳热症,是产后乳牛发生的严重钙代谢障碍性疾病。本病以患牛意识和知觉丧失、四肢瘫痪、消化道麻痹、体温下降和低血钙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乳牛易发生牛酮病,特别是高产乳牛发病多而重。乳牛若发生该病,产乳量急剧下降,酮血、酮尿、酮乳和低血糖,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肝糖原水平降低。该病是由饲料中糖和产糖物质不足,造成脂肪代谢紊乱和组织中酮体浓度增高所致。1、发病原因主要原因是不科学的饲养管理和过多饲喂高蛋白质、高脂肪饲料,加上青草、谷物等糖类饲料不足,使代谢紊乱,酮体增高。肝功能不全、肾上腺功能降低、运动量不足和饲料中维生素缺乏等也  相似文献   

11.
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低血钙代谢性疾病,与此同时还有可能伴有低血磷、低血镁,奶羊有时也发生。本病主要发生在饲养条件较好,日产量10~15公斤以上的中、高产乳牛,而且大多数发生于奶量最高的2—3—6胎的5—9岁乳牛(初产牛几乎不发生此病),发  相似文献   

12.
根据农业部畜牧总局科技处的意见,由我院主持的乳牛白血病科研协作会议于1982年4月23—27日在南京召开。来自中国农科院上海血吸虫病研究所、上海市食品公司、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物物理教研室、上海第二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上海市练江牧场、华中农学院、北京市乳牛研究所、南京市牛奶公司、南京市卫岗牛奶厂、常州乳品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以及本院代表共31名,本着互通情报,交流经验,加强协作,避免科研工作中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的原则,进行座谈讨论,会议取得了预期的结果。南农夏祖灼副院长到会讲了话。  相似文献   

13.
乳用牛泌乳器官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如何,是决定牛支的经济价值和产品质量的因素。目前随着养牛事业的不断发展,牛支乳房器官的保健措施和疾病的防治已被提到重要的日程上来。我国各地许多乳牛在乳头上发生乳头状肿瘤,它不仅影响榨乳工作和泌乳量的下降,甚至发展到由于乳头管和乳头乳池的狭窄与闭塞而招致乳牛丧失泌乳机能,结果被淘汰。牛乳头部乳头状肿瘤的治疗,前人作了许多试验研究,但迄今还没有较好的特效疗法。为此,对该病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应用鸦胆子作了治疗试验。  相似文献   

14.
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成年乳牛产犊后48小时内最常发生的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81,(2):34,46,54,70
[泌乳曲线]按照乳用家畜在一个产乳期内各个月份泌乳量变化情况绘制的曲线图形。如乳牛的一个泌乳期为十个月,从乳牛产犊后,泌乳量逐渐增加,一般在第二、三个月时达到高峰,以后便逐渐下降,直至停乳。将这种变化情况用横座标表示各泌乳月份,纵座标表示各月泌乳量,就成为一条泌乳曲线。它反映乳牛的生产性能及其泌乳的变化规律。掌握各头乳牛的泌乳曲线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是畜牧企业制定产乳量计划和进一步改善饲养管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选取84头荷斯坦乳牛,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牛采食常规日粮,试验组牛采食常规日粮和120g利乳多。206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牛平均日产乳量极显著地增加,饲料利用效率提高11.80%。饲用利乳多还可极显著地提高乳牛血钙离子浓度,但对血液其他生化指标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元谋干热河谷地区潜在蒸散发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通过应用彭曼蒙特斯模型、曼-肯德尔突变检验、气候倾向率和距平相关方法,分时段分析1956—2019年逐日气象要素值。结果表明:元谋干热河谷地区潜在蒸散发整体呈极显著下降的趋势,年度潜在蒸散发在1982年发生突变;各季潜在蒸散发变化明显,变化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3—5月、12月—次年2月、6—8月、9—11月;除1956—1982年12月—次年2月,1982—2019年9—11月、12月—次年2月潜在蒸散发有所增长外,剩下时段都呈减少趋势,1982年为各季的突变点。潜在蒸散发转折点为1982年;1982年前,年度潜在蒸散发距平占主导;1982年后,负距平占据主导,2008、2015年发生两次较大的波动。元谋干热河谷地区年潜在蒸散发变化主要取决于日照时间、气温和平均相对湿度;各季潜在蒸散发主要是由各气象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具有季节性差异;1982年以前,6—8月、9—11月潜在蒸散发的减少和12月—次年2月潜在蒸散发的增加仅与平均风速的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18.
乳牛乳地、乳头管狭窄与闭锁是较为常见疾病,其危险仅次于乳牛不孕症。近年来我们诊疗此病152例,243个乳区。经多年的治疗实践,原有的治愈率51.25%(57例80个乳区的统计)提高到80.56%。本文着重探讨了发生本病的因素及手术疗法。在疗法中探讨了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手术方法、手术时的着眼点、手术的时机、成败的关键、术后护理、注意事项等,并提出了提高治愈率的措施等。1.乳区的部位、乳头的长度及母牛的产次,虽然不是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但都可成为发生本病的因素。2.此项手术的适应症为产犊后在乳池内充乳而榨乳费力或榨不出乳者;乳腺发生内变乳池腔全狭窄、泌乳停止者为禁忌。一般在产犊后五天之内施术为宜。手术时的着眼点应放在对瘢痕孪缩或增生的肉芽组织施行扩创,使乳池腔肌肉的伸缩功能)即充乳和排乳机能)充分得到恢复,进而达到榨乳的目的。手术时要谨慎,根据病变的大小、部位及性质,只对病变部施行扩创。旋转、刮削、摘除等手术的刺激越大,其效果越低。术后每次榨乳前(术后3—7天内)借助乳导管剥离扩创处及排乳,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术后存放乳导管问题上要特别谨慎。  相似文献   

19.
对武威某奶牛厂42头乳牛的乳汁进行了细菌学检查。分离到235株细菌,其中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占24.2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20.85%,无乳链球菌占14.04%,乳房链球菌占6.8%,其它链球菌占20.43%。36.64%的乳区分离出了两种以上的细菌,乳牛出菌率为97.6%,乳区出菌率为85.7%。经过抗菌素治疗的母牛乳汁中分离出的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株数有极显著差异(P<0.001),四个乳区分离出的菌株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乳牛产乳热又叫乳牛生产瘫痪,是一种高产乳牛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理主要是在乳牛产乳期间,大量的血钙流入乳汁,外部吸收和骨骼所能提供的钙质不能够代偿其失去的血钙,导致乳牛全身上下钙动员平衡被打破,最终呈现的一个低血钙性瘫痪。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乳牛的死亡。在高产乳牛中,产乳热是一种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疾病之一,血钙的降低还会引起乳牛乳房炎等其他代谢性疾病。另外,具有产乳热的乳牛其分泌乳汁的能力急剧下降,给生产单位造成大量的损失。因此,对于乳牛产乳热的防范和治疗,对于减小生产损失,提高乳产业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