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鸭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急性、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近10多年来,由于对本病的重视程度和养鸭场(户)综合防治水平的提高,本病在我县已得到有效控制,一般仅零星散发于忽视防疫的散养户中。但最近在一个规模养鸭户中发生一起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病例,实属少见。且发病日龄小,临床表现较为典型,病死率较高。我们进行初步诊断和综合防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雏鸭,且10日龄内的病鸭死亡率很高.临床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前呈角弓反张状和病鸭肝脏肿胀、出现淡红色斑点、表面有出血斑点为病变特征.  相似文献   

3.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雏鸭,且10日龄内的病鸭死亡率很高.临床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前呈角弓反张姿态和病鸭肝脏肿胀、出现淡红色斑点、表面有出血斑点为病变特征.  相似文献   

4.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感染后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雏鸭.鸭在发病后肝脏病变严重,且出现极高的死亡率,给鸭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鸭病毒性肝炎进行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旨在为养鸭场提供一些预防本病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随着养鸭业的快速发展,本病的危害性也越来越突出.近些年来,江西省雏鸭病毒性肝炎病已遍及所有养鸭的地方.由于环境、气候诸因素的影响,本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病原因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为有效控制雏鸭病毒性肝炎病,现结合江西省该病流行情况将本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和防治技术措施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1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以肝脏呈现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本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病鸭临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和出血。本病常给养鸭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毒有三个血清型,即Ⅰ、Ⅱ、Ⅲ型。我国流行的鸭肝炎病毒为血清Ⅰ型,主要特征为病鸭肝脏肿大,有出血斑点和神经症状。在新疫区,本病的死亡率很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雏鸭感染鸭病毒性肝炎后神经系统的动态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 型鸭肝炎病毒所致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 [1]。1 95 8— 1 962年 ,我国局部地区初次暴发鸭病毒性肝炎 ;1 980年至今 ,鸭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再次暴发 ,且发病严重 ,流行区域广 ,造成巨大损失 [2 ]。近年来 ,广东省很多地区流行该病 ,给养鸭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3 ,4] 。病鸭发病初期食欲不振 ,甚至消失 ,嗜眠。剖检的特征变化主要在肝脏。人工发病在接种后 1 2h,不论强毒株或弱毒株都出现肝瘀血、肿大 ,有些肝表面呈黄褐色 ;接种后 2 4 h肝脏体积增大 ,肝表面有时会有肋骨印状瘀血块 ,有时还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鸭病毒性肝炎在我国不断发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养鸭业的健康发展。该病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Ⅰ型引起的一种急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于3~5周龄以内的雏鸭,成年鸭也可感染,但很少发病,却是本病的带毒者。本病多发生在春秋冬季,被病毒污染的鸭舍、饲料、饲养用具、水、人员、车辆等都  相似文献   

9.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以肝脏肿大、出血为特征. 1 病原 鸭肝炎病毒分为Ⅰ、Ⅱ、Ⅲ型,属小核糖核酸病毒属. 2 流行病学 本病常发生于3~5周龄的雏鸭群,该病毒不引起成年鸭发病,因成年鸭感染后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力,且不影响产蛋率.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传染源,康复后的雏鸭仍能从粪便中排毒1~2个月.被病毒污染的场地、饲料、饮水及饲养用具、人员、车辆均是该病的传播途径.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10.
鸭病毒性肝炎多流行于冬、春季节,是鸭急性接触性传播病。主要以运动失调、转圈、双脚痉挛向后踢,头向后背等神经症状为特征。本病的病程急促,发病急,传播快,常在发病后3~4天内死亡。但仅是流行于鸭雏期的急性传染病,故又称雏鸭病毒性肝炎,尤其1~2周龄雏鸭最易感。本病发病多,其中个  相似文献   

11.
<正>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幼龄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和出血。中国大部分地区存在本病,几乎各养鸭地区均有发生和流行,是严重影响养鸭业发展的疾病之一,常给鸭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临床上遇到一例雏鸭鸭病毒性肝炎病例,现将发病情况、诊治过程及小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美国在1945年首次发现本病,并命名为I型鸭病毒性肝炎,1965年在英国发现了鸭病毒性肝炎II型,1969年在美国再次发现了鸭病毒性肝炎新型并命名为III型。目前,I型呈世界性分布,并曾报道在印度、埃及和美国发现I型鸭病毒性肝炎炎病毒的变异株。II型鸭病毒性肝炎局限于英国,III型鸭病毒性肝炎局限于美国,未发现变异毒株。在国内,鸭病毒性肝炎的初次流行是在19世纪末,本病在我国再次流行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此后,各地疫情此起彼伏,疫情能够被鸭病毒性肝炎I型弱毒疫苗的免疫所控制;但是1997年以来,本病在某些地区出现较严重的流行,其疫情不能被标准鸭病毒性肝炎I型弱毒疫苗完全地控制,怀疑有I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变异株出现。  相似文献   

13.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本病最早于1950年春在美国纽约长岛首次报道,目前已遍及全世界。我国上海等地,60年代曾流行本病。近几年来,我国养鸭地区时有本病发生,给养鸭业带来较大损失。1985年4月某县的康贝尔雏鸭群中发生了一种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的疫病,此后全县各地鸭场和养鸭户的雏鸭普遍流行,经现场调查和病原检验,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毒力株雏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雏鸭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迅速传布的以肝炎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本病是世界广泛传布,发病年龄从2日龄到3周,成年鸭有抵抗力,在1950年Levine等首先描述了鸭病毒性肝炎,在长岛对雏鸭引起严重的损失,然后在美国大部分养鸭地  相似文献   

15.
1鸭病毒性肝炎 1.1发病特点。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以春季发病较多。1.2防治。加强饲养管理,严格防疫消毒制度,使鸭群处在一个卫生的舍饲环境中,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且死亡率高,是目前影响养鸭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 1病原 病原为鸭肝炎病毒,引起本病的病原主要有3种,分属不同的病毒,目前在我国主要流行Ⅰ型鸭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对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对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试验吴小林(江西省畜牧水产学校330200)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一月龄以内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潜伏期短,发病急剧,传播迅速,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1993年以来,我校附近几个乡镇的养鸭户...  相似文献   

18.
鸭病毒性肝炎简称鸭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的一种以肝脏呈现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感染鸭,不感染鸡、鹅,一年四季、不同品种、性别的鸭均可感染。健康鸭通过接触被患病毒性肝炎鸭和带毒鸭污染的饲料、水、垫草、车辆等传染而流行发病,也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雏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1周龄内的雏鸭病死率可高达95%,而1月龄以上的鸭则很少发病死亡。因饲养管理不善、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鸭舍阴湿、鸭群拥挤等均可促使本病  相似文献   

19.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病毒性传染病。病鸭死前头向后仰,两脚呈游泳状划动。本病发病急、传染快、致死率高。1病原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小RNA病毒科肠病毒属的成员,病毒粒子大小为20~40nm,对红细胞无血凝性。  相似文献   

20.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雏鸭的一种以肝炎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传染病。自levine等于1945年春季观察到鸭雏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并于1950年首先在鸭胚中分离出鸭肝炎病毒(DHV)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先后报道了此病。我国黄均健(1963)报道最早在上海某些鸭场曾发生过DVH,随后许多省市相继报道了本病的发生,我省(1989)某两养鸭场发生雏鸭病毒性肝炎证实了本病不但在樱桃谷鸭中发病、流行以及本地杂交鸭雏人工致病试验时也可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