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用MDV-gB重组痘苗病毒RVV-gB、HVT冻干疫苗、痘苗病毒WR株分别按试验程序对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检测试验中的1日龄SPF鸡进行免疫接种,并于15日龄时对试验各组鸡用GA株强毒攻击,经IFA抗体检测,及以PHA为有丝分裂原的淋巴细胞转化检测,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和HVT冻干疫苗免疫鸡均获得了较高保护,体液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细胞免疫效果在攻毒有差异不显著,但攻毒后第2d开始,RVV-gB免疫组鸡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高于HVT冻干疫苗免疫组鸡。  相似文献   

2.
将表达鸡IFN-γ基因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IFN-γ S1)接种SPF鸡后,用与S1基因亲本毒株具有相同致病型且遗传关系较近的现地分离株LHLJ04XI病毒进行攻击.评价重组疫苗对现地分离病毒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重组病毒在免疫后1周即可检出ELISA抗体,并且免疫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均有显著上升。当用LHLJ04XI株病毒及亲本毒LX4攻击后,免疫鸡的肝脏、肾脏、脾脏及肺脏等脏器的病理损伤程度明显轻于非免疫对照组,排毒时间缩短,攻毒后现地分离株攻击的免疫组的发病率为27.3%(3/11),死亡率为9.1%(1/11),亲本毒攻击的免疫组发病率为26.67%(4/15),死亡率为6.67%(1/15),两者没有明显差异,而非免疫对照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00%(11/11)和45.5%(5/11),与免疫组相比差异显著,说明重组疫苗对免疫鸡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体重测定结果表明,攻毒前重组疫苗免疫组和非免疫对照组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攻毒以后免疫组体重的增加幅度高于非免疫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共表达鸡IFN-^γ基因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能对异源现地分离株的攻击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同时也减轻了重组疫苗对体重增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添加剂对蛋雏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试验选用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女贞子、五味子、枸杞子、刺五加、黄芩、山楂和干姜等十一种补益类单味中草药作饲料添加剂,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蛋雏鸡生长性能与免疫机能的影响。各组基础日粮相同,以抗生素组(添加50mg/kg杆菌肽梓)作对照,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1%中草药。本试验测定了雏鸡体重、增重及免疫器官相对重,于3周龄时接种新城疫疫苗,每组试鸡又分两组,一组接种0.2ml新城疫疫苗,另一组接种新城疫疫苗0.5ml,通过检测血清抗新城疫抗体效价(采用半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评价中草药添加剂的免疫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各试验组雏鸡体重和增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表明所用十一种中药与抗生素具有同样的促生长作用。刺五加组法氏囊相对重显著高于其它组,其余各组脾脏与法氏囊相对重均差异不显著。HI结果表明,根据各组HI达到高峰时计,接种0.5ml新城疫疫苗雏鸡HI高于接种0.2ml新城疫疫苗。0.2ml新城疫免疫鸡与对照组相比,女贞子和刺五加组的HI显著提高,其它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其中党参、枸杞子、干姜、白术和黄芩组HI水平较高。受新城疫强毒攻击后,除枸杞子组H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接种0.5ml新城疫疫苗雏鸡与对照组相比,女贞子组HI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对产蛋鸡产蛋量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禽霍乱蜂胶灭活苗对产蛋鸡产蛋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第一批试验鸡Ⅰ、Ⅱ组分别注射0.5ml和1ml疫苗,第二批试验鸡23只注射1ml疫苗,第三批试验鸡试验Ⅰ、Ⅱ组各32只分别注射0.5ml、1ml疫苗,各批试验分别设实验组。结果,第一批试验鸡与对照鸡产蛋率差异极显著(P<0.01);第二批试验鸡注苗前后产蛋率差异不显著,第三批试验鸡与对照鸡比较产蛋量差异不显著,各试验均未见应激反应,结果认为,注射  相似文献   

5.
将共表达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和鸡干扰素-γ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IFNγS1)接种4周龄SPF鸡,免疫3周后用异源病毒LSC99I株攻击,考察重组疫苗对异源病毒攻击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疫苗接种后,免疫鸡血清中很快出现抗体;外周血中CD4 和CD8 T淋巴细胞的百分含量略高于非免疫对照组,但这种差异并不显著。LSC99I株IB病毒攻击后的保护率结果表明,免疫组的发病率为50%(5/10),死亡率为20%(2/10),非免疫对照组的发病率为100%(10/10),死亡率为50%(5/10);另外免疫鸡的病理损伤程度与非免疫对照组相比,二者差异不明显,在排毒时间和排毒量上也没有明显变化。体重分析结果显示,攻毒前免疫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均没有显著变化,但攻毒后免疫组鸡体重增长的幅度要高于非免疫对照组。从以上结果可以说明,重组疫苗虽然能在动物体内很好地表达,但不能对实验动物产生很好的保护作用,而鸡干扰素-γ基因能在动物体内表达并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减轻了重组疫苗对体重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不同品种的良种蛋鸡与本地地方鸡杂交,以提高地方鸡产蛋量、蛋重和淘汰鸡体重.试验Ⅰ、Ⅱ、Ⅲ、重组分别为湖北红鸡(?)×地方鸡(?)、地方鸡(?)×湖北红鸡(?),地方鸡(?)×罗曼褐商品代(?).第Ⅳ组为地方鸡(?)×地方鸡(?).试验结果表明:Ⅰ、Ⅱ、Ⅲ组与Ⅳ组相比,20周龄体重、42周龄体重、72周龄淘汰鸡体重、产蛋量、蛋重均能有效得到提高,其中42周龄体重和72周龄淘汰鸡体重Ⅰ、Ⅱ、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与Ⅳ组相比差异极显著,42周龄平均蛋重Ⅰ、Ⅱ、Ⅲ、组与Ⅳ组相比差异极显著,Ⅲ组与Ⅰ、Ⅱ组相比差异显著.42周龄单枚蛋重Ⅰ、Ⅱ、Ⅲ组与Ⅳ组相比分别增加7.4g、8.54g和10g,72周龄产蛋量Ⅰ、Ⅱ、Ⅲ组与Ⅳ组相比分别增加41、35,55枚.  相似文献   

7.
根据鸡与鸡粪是否直接接触,将其饲养方式分为粪鸡共存、粪鸡分离2种,分析不同饲养方式对鸡的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体重相近8周龄健康伊莎幼鸡20只,雌、雄鸡各半,分性别随机分成A、B、C、D 4组进行同性别比较。试验持续4周,期间每周测量所有试验个体的体重和体尺,试验结束时采血测理化指标。结果显示,自第3周开始粪鸡分离组平均体重已出现高于粪鸡共存组的趋势,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差距逐渐扩大,至第4周结束D组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B组(P <0.05),A、C组间差异不显著;平均日增重方面,C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A(P <0.05),D组的平均日增重高于B组且差异极显著(P <0.01),说明不论雌雄,粪鸡分离组的生长速度都显著高于粪鸡共存组,直接接触鸡粪导致鸡生长速度下降,对雄性的影响比雌性更明显。各体尺数据均差异不显著。血清中尿酸水平B组显著高于D组(P <0.05),A组略高于C组但差异不显著。其余的血清指标2种处理相同性别间无显著差异。结果首次证明,粪外源尿酸可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提高鸡血尿酸水平,同时提示地面平养、放养等粪鸡共存饲养方式,其产品...  相似文献   

8.
徐京生 《兽医导刊》2009,(10):56-56
问:鸡在7日龄时用新支流,28日龄用H5N1疫苗,40日龄用新流(H9),65日龄用H5N1疫苗,现在鸡112日龄,我准备120日龄打完I系和新支减后再做流感疫苗,清问我用H5+H9还是用H5、H9单苗好,联苗和单苗都不需要加剂量吗?  相似文献   

9.
将重组鸡痘病毒(rFPV—IFN-γ)与IBDMB43弱毒疫苗联合接种SPF鸡,研究重组鸡IFN-γ对IB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rFPV—IFN-γ和MB43弱毒疫苗联合免疫组(MB43+rFPV-IFN-)")及rlFN-γ和MB43弱毒疫苗联合免疫组(MB43+rIFN-γ)在免疫后第2周即可检出ELISA抗体,比MB43疫苗单独免疫组早1周。用IBDVGx株攻击后,MB43+rFPV-IFN-γ组和MB43+rIFN-γ组免疫鸡的脾只有个别淋巴细胞核浓缩、核崩解,少数滤泡萎缩变性坏死;胸腺损伤程度轻于MB43疫苗单独免疫组和非免疫对照组。免疫后1周,3个免疫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含量均显著高于非免疫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含量变化不明显;攻毒后第2周,3个疫苗免疫组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均显著升高,各组之间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无明显差异。证实,rFPV—IFN-γ和rIFN-γ可加强疫苗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0.
选出新出壳的爱拔益加商品肉雏鸡200只,分成A、B两组,A组试验鸡出壳后即开始进食、饮水;B组试验鸡出壳后自由饮水,禁食48h后再饲喂。按肉用仔鸡常规饲养管理方法进行管理。测试尽早供给营养对初生肉仔鸡0~7日龄体重及卵黄囊重的影响,并分析讨论。结果:B组禁食期雏鸡体重失重,B组体重低于A组,且两组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而A组卵黄囊重高于B组,且两组卵黄囊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设计不同的免疫程序,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M41株+SS/94株)免疫黄羽肉鸡,通过对ND、IB、H9抗体滴度监测,探讨ND、IB、H9抗体消长规律及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M41株+SS/94株)的免疫程序。试验结果表明,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M41株+SS/94株)免疫黄羽肉鸡后,其诱导产生的ND、IB、H9抗体的消长规律基本同步;仅于10日龄免疫一次三联灭活苗,其抗体水平较低,于20、40日龄二免、三免或10日龄先用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禽流感病毒(H9亚型,SS/94株)二联灭活疫苗作基础免疫,20或40日龄再用三联灭活苗作加强免疫,则上述3种抗体均快速上升,且维持时间长。根据试验结果,建议按照正常免疫程序作基础免疫的健康肉鸡,饲养期较短的可于20日龄左右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M41株+SS/94株)作加强免疫,0.3 mL/只;饲养期较长的则于40日龄左右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M41株+SS/94株)作加强免疫,0.5 mL/只。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AGP、HI等试验方法,对经H9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免疫后攻毒以及经H9N2活毒人工感染后的SPF鸡抗体产生、消长规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人工感染SPF鸡和免疫鸡一周后,AGP的检出率即可达到100%;H9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自免疫后一周内即可产生HI抗体,21-28天达到高峰,并能对相同亚型病毒感染引发良好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3.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苗(La Sota株+M41株+Re-9株)(三联苗(Re-9株))为国内首个采用基因重组H9亚型禽流感疫苗株研制的新支流三联灭活疫苗。为研究疫苗上市后的实际应用效果,使用7日龄AA肉鸡和260日龄产蛋期蛋鸡评价三联苗(Re-9株)有效性。结果显示:肉鸡免疫后14 d即可激发抗体,免疫后21 d,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 AIV)的血凝抑制(HI)抗体分别达8.6log2、6.2log2、8.3log2,出栏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于免疫后14 d抽样进行NDV、H9 AIV攻毒,对照组均100%发病或排毒,免疫鸡均可获得100%保护;在蛋鸡上,免疫三联苗(Re-9株)后28 d,NDV、IBV、H9 AIV的HI抗体效价分别达12.0log2、7.8log2、12.2log2,免疫后6个月仍可以维持在较高水平。结果表明:三联苗(Re-9株)在实际应用中免疫效果较好,本研究将为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H9亚型禽流感的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中兽药复方组合与抗生素防治肉鸡呼吸道疾病的协同效应,本研究在规模化鸡场两栋鸡舍内分别随机选取100只3日龄白羽肉鸡,分为两组(Ⅰ组和Ⅱ组):Ⅰ组饮水添加抗生素,Ⅱ组在添加抗生素基础上的不同阶段分别饲喂中兽药玉屏风口服液(3~7 d)、射干地龙颗粒(10~16 d)、双黄连口服液(22~25 d)、麻杏石甘口服液(27~31 d)。分别于8日龄免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和新城疫-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免疫后1、7、14、21、28 d采集血清和气管组织,检测新城疫、禽流感(H9)、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抗体水平,观察气管组织病理变化,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和平均日增重。结果显示,Ⅱ组的成活率较Ⅰ组提高了1.23%,Ⅱ组末体重与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分别提高了561.25和16.63 g/d;Ⅱ组病鸡呼吸道症状较Ⅰ组轻,病程短,肝脏和心脏无明显病变,脾脏指数在36 d显著高于Ⅰ组(P<0.05)。免疫后21 d,Ⅱ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流感(H9)疫苗的抗体水平达到最高,显著高于Ⅰ组(P<0.05);免疫后28 d,Ⅱ组新城疫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综上所述,4种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清肝利胆的中兽药复方组合使用与抗生素促生长和预防肉鸡呼吸道疾病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免疫荧光法、使用流式细胞检测仪对经H9亚型禽流感病毒人工感染SPF鸡、H9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免疫SPF鸡以及经免疫后使用H9亚型禽流感病毒攻毒后的SPF鸡外周血、脾脏、胸腺中T细胞表型亚类(CD4+、CD8+、TCR1+)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H9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后抗原的缓慢释放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使免疫活性T淋巴细胞得到活化,免疫后鸡体外周血中CD4+、CD8+和TCR1+T细胞的数量呈现出一明显升高的过程;同时,人工感染免疫鸡后,脾脏和胸腺TCR1+T细胞的数量上升,外周血CD4+、CD8+和TCR1+T细胞的数量少量降低或维持不变,随后短期即恢复正常;而人工感染SPF对照鸡后,外周血CD4+、CD8+和TCR1+T细胞的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朗德鹅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禽流感病毒ELISA试剂盒对某朗德鹅养殖场的病鹅气管粘液进行了检测,发现5份粘液样本均呈禽流感阳性;随后取相应气管组织材料接种于9~11日龄鸡胚分离病毒.发现尿囊液能使鸡红细胞发生凝集,用禽流感病毒H5、H7、H9标准阳性血清和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抗血清作HI试验,结果禽流感病毒H5亚型抗血清的血凝抑制滴度达到2^7,而禽流感病毒H7、H9亚型及其他病毒抗血清无血凝抑制滴度,说明从朗德鹅分离到的病毒为H5亚型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7.
为了监测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Sota株+M41株+SS/94株)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效果,采用H9亚型禽流感病毒SS/94株及2009—2010年现地分离的3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已免疫上述三联灭活苗的SPF鸡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试验鸡以0.3 mL/只的剂量免疫三联灭活苗后21 d,其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I抗体效价可达8~11log2,此抗体水平可抵抗2×106EID50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SS/94株、BLCN09株、WDZ09株、YT10株的攻击,攻毒保护率均达90%(9/10)以上。可见,以SS/94株作为禽流感疫苗抗原制备的三联灭活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使免疫鸡抵抗2009—2010年期间现地分离的多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18.
通过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方法,对双鸭山市内各区秋季集中免疫禽流感和新城疫的鸡群进行免疫监测,结果显示,禽流感H5亚型抗体监测群体合格率为94.3%,禽流感H7亚型抗体监测群体合格率为95.2%,鸡新城疫抗体监测群体合格率为90.4%。参照农业部相关规定,灭活疫苗家禽免疫21 d后监测群体合格率要求≥70%,结果表明,秋季集中免疫禽流感和鸡新城疫抗体水平较高,具有很好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19.
根据GenBank登录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的TK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ILTV疫苗株DNA为模板,建立了检测ILTV TK基因的PCR方法。应用该方法能从临床分离毒株和疫苗株中扩增到长为427 bp的目的片段;但不能从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禽呼肠孤病毒(ARV)、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AI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中扩增出阳性条带;敏感性试验表明其DNA最小检出量为4.9 ng;应用该方法和病毒分离法对2份临床病例和人工感染鸡的检测,两者符合率为100%。上述结果表明该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鉴定和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0.
H5亚型禽流感病毒间接免疫荧光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当前严重威胁我国养禽业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亚型病毒为研究对象,病毒在犬肾细胞(MDCK)上培养增殖,经蔗糖梯度离心对病毒进行纯化,免疫清洁级的新西兰公兔,高免血清经辛酸-硫酸铵法和葡聚糖G50柱纯化,制得第一抗体。以FITC标记的山羊抗兔IgG为第二抗体,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间接免疫荧光快速诊断方法。本法的最佳检测组织为心肌和胰腺,检测时间只需3小时,本法可检出人工感染后36小时尚未表现出临床症状鸡只中的病毒,对禽流感H7亚型、H9亚型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禽出败等病料进行特异性检验结果均为阴性。运用本方法对69个禽场的临床病料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与鸡胚分离法进行比对,9个阳性场(广东省2004年9个原疫点的病料)的9份病料中,检出8份阳性;而鸡胚分离法阴性样品,本法检测结果与之完全相符。本法用于禽流感H5亚型病毒的快速诊断具有快速、简便、敏感、特异、费用低廉和不存在交叉污染等优点,在当前流行的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快速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