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贵州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反映科技进步作用的一项重要综合指标,本研究采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法,对贵州省"八五"、"九五"、"十五"时期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三个时期贵州省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24.70%、27.83%、35.86%,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在贵州得到较好发挥,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也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贵州省农业利用外资的历史,以及农业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与渠道.农业利用外资在贵州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针对贵州农业利用外资的现状,分析了目前贵州农业利用外资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目的在于对如何提高贵州农业利用外资提出一些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3.
裴晓红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B09):126-128
1905年,贵州巡抚林绍年奏准清政府在贵阳开办贵州蚕桑学堂、贵州省立农事试验场。100年来,从贵州省立农事试验场到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经过贵州省农业改进所、省农业试验场、省综合农业试验站、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历史演变,百年农业科技事业的进步对贵州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为贵州“三农”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贵州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含义、指标体系进行界定,根据历年统计资料,作计量分析,初步分析评价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意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我们对贵州农业发展的现状、经验和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同时提出贵州省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膑  钱晓刚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4):15-18,22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及其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朱希刚提出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分别对“八五”、“九五”、“十五”期间贵州省及全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了测算,结果表明:贵州省“八五”、“九五”、“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28.97%、35.43%和43.9%,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虽然是逐年增加的,但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7.
科技支撑贵州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对贵州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贵州省循环经济科技成果、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在循环经济中的范式应用、“3R”技术在生态畜牧业中的应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措施、喀斯特生态环境与石漠化治理和生物质能源(沼气)的建设与应用等方面分析了科技支撑贵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案例。从实证角度提出贵州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贵州省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增长的现状进行概括,然后对其农业机械拥有量和农业总产值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查阅贵州2001~2013年统计年鉴,对期间农业机械拥有量与农业总产值进行了计量实证分析,建立了反映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农业机械对贵州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结果表明农业机械拥有量对贵州农业经济增长有很大的贡献,从而提出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利用1981年~2012年干旱资料,对贵州32年的干旱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成灾率三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了贵州的农业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及气候背景,结果表明:贵州省每年都受干旱影响,干旱形势年际差异大,毕节受干旱影响最为严重,贵阳最轻;贵州干旱空间格局主要为干旱少发区和干旱常发区,大方、金沙、和黔西组成贵州省农业干旱最严重的三角地带。贵州年均降水年际变化与干旱年际变化相吻合,而夏季降水对农业干旱的影响最为关键。无雨日年际变化对干旱的指示作用上存在1~2年的滞后期。贵州在厄尔尼诺年均发生不同程度农业干旱,而在厄尔尼诺次年若贵州发生农业干旱,必将是严重干旱。  相似文献   

10.
贵州农业节水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贵州省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及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对具有贵州省特点的节水技术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探讨了贵州农业节水的发展方向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贵州省农业节水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贵州贵阳(乌当)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全国在建的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乌当农业科技园区既是贵州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园区,也是贵州省第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针对该园区建设成效,从综合效益、组织管理、能力建设、带动作用四方面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估,力求为贵州省正在开展的农业园区建设及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业部科技司1997年发出了关于规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方法的通知,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设计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作为农口测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统一使用方法。应用这一方法,测得吉林省2003~2008年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年平均值已达到53.36%。通过分析可知,吉林省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主要依靠农业物质费用的投入和科技的进步,但物耗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占首位,科技进步居第二位。  相似文献   

13.
农业科技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对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在分析农业科技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对农业科技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系统结构进行深入研究,以探求农业科技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吉林省虽然是农业大省,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不同转化途径所形成的转化模式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文章通过对吉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总结与分析,提出了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模式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为保存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图书馆建馆以来收藏的珍贵农业图书资料,充分发挥其参考价值,进一步提升贵州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换与推广,采用TRS全文数据库平台和超星数字图书馆系统进行农业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研究。该研究开发建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信息资源库群,通过二次开发将引进的单机版英联邦农业和生物(CABI)文摘数据库转换成网络版,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引进的中国学术期刊(CNKI网络版)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超星数字图书馆等数字资源形成贵州农业科技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网站是服务"三农"和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构建农业科技网站评价模型,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最后运用该模型使用SPSS13.0对18个农业科技网站进行了综合排名,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农业科技网站进行了分析评价,为农业科技网站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并基于2010-2012年的相关数据,对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逐年上升,且在2012年,综合能力呈现大幅度上升:各项要素中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能力是影响甘肃农业科技综合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和省级农业科技项目经费是主要影响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两项要素.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大多属于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农业相关领域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技术产品研发及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工作。农业科研单位为农业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受体制和机制等因素影响,其发展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困难。文章以江西省为例,通过了解江西省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的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对加快江西省农业科研单位发展提出了思路与建议,以期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陕西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武军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3):55-57,89
陕西充分发挥农业科技较强的优势,搭建科研基础平台,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和管理机制,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取得长足发展。文章在分析全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资金投入不足、体制落后等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的基本思路和发展方向,以及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构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环境,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农业技术和智力引进,加强农业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保护伞”和“稳压器”,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提升农业保险风险管理能力,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以贵州省农业保险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梳理当前贵州省农业保险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出贵州省存在的农业保险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农业保险风险管理现实供求潜力较弱、农业风险有效评估体系仍不完善、科技农险支撑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有限等问题,进而从健全农业保险发展制度框架、挖掘农险风险管理供求潜力、完善农业风险有效评估体系、全力促进农业保险科技创新等四个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提升农业保险风险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贵州省农业保险运作机制,从而推动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