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机械化在旱作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李红岩旱作农业或旱地农业,也可称之为雨养农业、雨育农业,是指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在不能发展灌溉的条件下,主要利用天然降水,通过建立合理的早地农业结构和采取一系列旱作农业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天然降水的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旱作农业是指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在不能发展灌溉的条件下,主要利用天然降水,通过建立合理的旱作农业结构和采取一系列旱作农业技术措施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种农艺技术。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和农民的一致目标。 各种模式的旱作农业都是围绕多蓄水、保住水、用好水展开各项农艺措施的。要使旱作农业达到较高层次,并使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所耗费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旱作农业的特点及发展途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何堤  王宗伟 《农机化研究》1998,(2):15-17,73
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的自然特点,提出了机械化蓄水保墒、提高降水利用率的具体技术措施,强调耕作、水利、生物、生态措施综合应用的必要性,并指出发展旱作农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节水农业就是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降水和灌溉水,通过采用水利、农业、管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从水源通过输水、配水、灌水直至作物耗水过程的损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耗水量的作物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5.
张振国 《农业工程》2012,2(2):30-32
通过近年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优化组合农机农艺新技术,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和改善耕地质量,探索出适合新疆昭苏垦区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雨养农业区天然降水与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水平的分析,提出了旱作农业生产力分析与计算方法,建立了基于水分供给和时间变化的二元产量模型,为进行旱作农业区不同时段不同水平年条件下的作物产量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农机具之友》2004,(4):40-41
早作农业指在降雨量偏少.又没有灌溉的条件下、依靠天然降水的种植业生产。它包括种植制度的选择.培肥地力、蓄水保墒、抗旱作物品种的选育及旱作栽培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旱作农业是指依靠和充分利用降水及有限灌溉水源进行的农业生产,是雨养和集雨补灌两种农业生产活动的总称。其核心是利用各种农艺技术和工程措施,尽可能地提高降水的保蓄率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旱作农业是指在降雨量偏少、又没有灌溉条件下,依靠天然降水所从事的农作物种植业。旱作农业的中心问题是水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采取蓄水保墒的耕作技术,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增加农作物产量。为此从分析双城市农业生态环境入手,探讨了在双城市应用机械化旱作技术的重要性、内容及配套机具;并对应用该技术所取得的增产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谢洪 《四川农机》2001,(3):25-26
一、中国旱作农业的基本情况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近 10多年来,全国每年受旱面积都在 0. 2~ 0. 27亿 hm2,由于干旱造成绝收的面积在 200万 hm2左右。旱作农业技术的开发利用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旱作农业是指主要依靠和充分利用自然降水进行的农业生产,是雨养农业和集雨补充灌溉农业两种基本生产活动类型的总称。本文所涉及的机械化旱作农业主要是指机械化旱作种植业。 1.旱作区的地理分布   我国旱作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北方浅山丘陵及坝上高原,华北旱平地及漫岗区,长江中上游流域,云贵高原和武陵…  相似文献   

11.
松嫩平原节水农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嫩平原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因素,提出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发展节水农业,改善生态环境,积极研究抗旱措施,要树立长期抗旱思想,低平原地区应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井灌区要采补平衡;高平原地区要充分利用降水发展旱作农业。  相似文献   

12.
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是以机械化为手段,通过加深耕层、打破犁底层、改良土壤、精耕细作、灌水增墒、地膜覆盖、机械镇压配套技术及轮作倒茬等方法培肥地力,最大限度地蓄纳天然降雨,提高降水利用率,达到抗旱保墒、培墒、夺取农业丰收的目的。根据自然条件,探讨了山区、半山区实施农业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半湿润偏旱地区。近几年,连续干旱,水资源递减,加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大量开采地下水,严重影响了我市干旱地区的农作物的生长,制约了我市的粮食生产。为使我市粮食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抓好机械化旱作农业,改造中低产田是一条重要途径。1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内容及其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就是针对旱地缺水和雨量季节分配不均的特点,在地力瘠薄的自然劣势下以机械为龙头,把传统农艺与现代化的机械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机械化配套作业手段,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以实现旱地作物的增产增收。具体技术措施主要包…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属典型的内陆半干旱区 ,气候干旱 ,水资源匮乏 ,土壤贫瘠 ,水土流失严重 ,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全省耕地 36 9万hm2 ,其中旱地2 6 5万hm2 ,占 72 % ,而粮食产量仅占全省的30 %。要较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由于条件制约 ,不可能采用增加水浇地的办法来解决 ,只能把着眼点放在有很大增产潜力的大面积旱地上。山西省多年来推广的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 ,为此提供了成功的经验。1 造成干旱的真正原因科学研究表明 ,造成干旱的真正原因 ,大都并非是缺乏天然降水所造成的 ,而是不能科学、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所使然。有关科学试验证明 :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一、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基本内容及配套机具 旱作农业区主要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作物种植业,因为降水有限,水资源数量少、作物水分亏缺量大,土壤耕作措施以纳水保墒为中心,采用"纳秋水、增春墒、保秋墒、抗春旱"的耕作措施,建立土壤水库,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6.
跨越新的高度──山西省长治市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工程的调查李春元,胡志远,宋秋来,郭小龙旨在立足治早兴农,促进‘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的“长治市百万亩机械化旱作农业工程”,1993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全市机械化旱作农业工程实施面积达到5巳8...  相似文献   

17.
1997年以来,我县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田间作业的耕地、播种、中耕、收获和农业运输的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76.3%、70.4%、74.3%、39.5%、72.8%,分别比1996年增加了9.7、7.4、14.3、20.3、8.7个百分点。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66.4%,比1996年增加了11.1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了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使我县农业生产在去年中耕阶段出现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取得了可喜的收成。但是,也存在着机械利用率不高,应用农机化生产技术的科技含量不高,  相似文献   

18.
在系统分析因旱粮食损失因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各影响因子作用下因旱粮食损失变化趋势。利用长系列降水资料,建立了基于降水量、时间变化的二元因旱粮食损失评估模型,可准确预估旱作农业区不同降水条件下不同水平年的粮食作物单位面积因旱损失数量,可科学有效地指导抗旱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9.
经过多年来的农业生产实践 ,建平县上下对于“缺水是制约我县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问题已经形成了共识 ,特别是近几年的连续干旱 ,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建平农业遭受了沉重打击。人们痛定思痛 ,就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提出了许多可行之策 ,建平人民也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笔者以为 ,过去我们所采取的对策 ,主要是围绕我县有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 ,而忽略了水资源的积蓄与节约。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技术 ,最大限度地蓄纳天然降水 ,减少水分蒸发 ,是发展我县旱作农业的基本途径。1“雨养农业”是辽西农业生产的基本特…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2 3 0 0m3 ,全国亩均水资源80 0m3 ,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 / 4,是世界1 3个缺水国之一。农业自然环境条件恶劣,降水量在年际间、季节间分布极度不均匀,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性干旱严重。由于受到干旱的威胁和耕作技术粗放,产量低而不稳,1mm的降水只产粮0 .1 1kg,因此在播种时往往会进行节水灌溉。如何保证在播期内播全种、保全苗,提高水的利用率,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旱作节水农业今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要课题。一、国内外旱作节水机械化开沟装置的研究发展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