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一、病原及流行病学诊断 犬瘟热病毒是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中的一员,为RNA型病毒,与麻疹病毒和牛瘟病毒之间存在某些共同的抗原物质。在60℃时可保存7~8周,室温下7~8天尚可存活。该病毒对乙醚等有机溶剂敏感,对碱的抵抗力弱,3%的氢氧化钠、3%的福尔马林或5%的碳酸均可在几小时内使病毒灭活。  相似文献   

2.
<正>犬瘟热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幼犬、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病原:犬瘟热病毒,属副粘病毒属。病毒颗粒直径为150~300 nm,它与麻疹、牛瘟病毒之间存在某些共同抗原物质。该病毒不能抵抗乙醚和氯仿,直接的日光照射14 h,56℃10~30 min灭活。但对干燥和冷冻有很强的抵抗力,4℃下能保持数月,低温下能保持多年的感染力。3%氢氧化钠、0.75%福尔马林溶液均可作为消毒剂。1基本情况1.1犬瘟热的流行病学调查凡是养犬的地方均有本病发生,特别常见于  相似文献   

3.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的急性、热性败血病。犬瘟热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对干燥和寒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室温下可存活7~8 d,对碱性消毒液敏感,常用3%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消毒剂。病犬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  相似文献   

4.
(一)病原鹅细小病毒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病毒存在于病雏内脏组织、肠管、脑及血液中。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在-15℃~-20℃下能存活4年,56℃3h不会被完全灭活,但病毒对2%~5%氢氧化钠、10%~20%的石灰乳敏感。  相似文献   

5.
鸡呼肠孤病毒感染能引起鸡群关节炎、肠道疾病、消化吸收不良、生长不良以及免疫抑制,是家禽的常见疫病之一,其病毒存在于鸡体内的多种组织。1病毒特征鸡呼肠孤病毒在自然环境下无处不在,耐热、对环境抵抗力强,有较强的生存力。对2%来苏儿、氯仿、双氧水及3%福尔马林等具备抵抗力,但能被70%乙醇和0.5%有机碘灭活;对热耐受,60℃条件下能够耐受8~10小时。该病毒有11种血清型,不同  相似文献   

6.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是犬瘟热病毒感染肉食兽中犬科(尤其是幼犬)鼬科及一部分浣熊科动物的高度接触传染病,致死性传染病.犬瘟热病毒(CDV)为单股RNA病毒,属于副黏科毒科,病毒呈圆形或不整形,有时呈丝状,直径为115~160nm,核衣壳呈螺旋状,外有囊膜,囊膜表面有囊膜粒.病毒侵入敏感细胞后,在胞浆和胞核内复制,并在胞浆或核内形成包涵体.犬瘟热病毒与麻疹病毒,牛瘟病毒之间存在共同抗原,能被麻疹病毒或牛瘟病毒的抗体所中和.犬瘟热病毒对乙醚和紫外线敏感.对低温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对多种消毒剂敏感.0.75%~3%甲醛,3%氢氧化钠和5%石炭酸等都有效杀灭病毒.  相似文献   

7.
1犬瘟热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科(犬、狐、貉)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是当前养犬和毛皮动物饲养业严重的传染病之一。1.1病原犬瘟热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是有囊膜的单链负股RN A病毒。病毒粒子圆形或不整形,有时呈长丝状,直径为115~160nm。该病毒对热和干燥敏感,50℃~60℃经30m in即可灭活,在-10℃可存活几个月,在-70℃或冻干条件下可长期保存。对有机溶剂和紫外线敏感,0.75%石炭酸及3%氢氧化钠是良好的消毒剂。1.2流行病学病犬和带毒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可通过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向外界排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  相似文献   

8.
犬瘟热是由犬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疾病.本病主要危害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幼龄狐易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病源特性:犬瘟热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其核酸为RNA型,与麻疹病毒和牛瘟病毒之间存在某些共同抗源物质.该病毒对乙醚,氯仿敏感,对低温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10℃~-14℃可存活6~16个月,室温下存活7~8天,55℃存活30分钟,100℃时1分钟便失去毒力,对碱性消毒药敏感.流行病学: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自然感染犬、狐、貂等肉食动物.本病为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而传染.呼吸道飞沫传染和经食物饮水由消化道传染为主要传染方式;还可能通过阴道感染;感染狐和患病狐可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长期排毒.  相似文献   

9.
犬瘟热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犬瘟热病毒引起。该病目前流行严重,给养犬爱好者带 来许多麻烦及一定的经济损失。 1 病状及病理过程 犬瘟热潜伏期3~8 d,若传染源于异种动物(狐、犬、貂等动物之间)则潜伏期可达 1~3个月。 1.1 前期 1.1.1 症状过程 初始症状2~3d:①体温升高,达40 ℃以上;②食欲不振;③常 伴有结膜炎、鼻漏等症状。体温恢复正常,持续2~3 d,即使不经任何治疗,体温也 恢复正常,稍进食。 1.1.2 用药 ①高免血清;②补液;③使用抗病毒药物;④预防继发感染。 1.1.3 预后 治愈率70%左右。 1.1.4 病理过程 病毒首先侵入上呼吸道,经鼻腔、咽部和气管侵入机体;然后在这些器 官的淋巴结和扁桃体中增殖。 1.2 中期 有的犬在中晚期腹下或腹内侧等处的皮肤上出现丘疹、疱疹等。角膜云翳或溃疡。有的 形成足硬肉垫。 1.2.1 症状过程 中期症状:病程一般持续1个月左右。①体温再次升高(双相热),畏寒颤 抖;②精神沉郁,有的表现时好时坏;③食欲减退或废绝;④消化道及呼吸道均出现症状咳 嗽、呕吐、腹泻、呼吸困难;⑤眼、鼻排出脓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10.
犬瘟热是由副粘膜病毒科犬瘟热病毒属引起的,主要侵害犬科(犬、狐、貉)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除幼犬和纯种犬较易感外,其它成年犬和杂种犬也感染,但其抵抗力较强,呈慢性经过。此病主要为体温升高,成双相热型(即病初体温高达40℃左右,持续1~2d后降至常温,2~3d后体温冉次升高)精神沉郁,鼻镜下燥、龟裂.眼鼻流粘液性及脓性分  相似文献   

11.
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是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高度传播性的疾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病程短和死亡率高(对新生雏鸭可造成90%以上的死亡率)。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特征为肝脏肿大和有出血性斑点。1病原本病的病原为鸭肝炎病毒,属小核糖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该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氯仿、乙醚、胰蛋白酶和2%来苏儿37℃作用60min,1%福尔马林37℃作用8h均不能将其灭活。该病毒对高温也有较强的抵抗力,51℃作用1h仍有部分病毒存活,在污染的育雏室内病毒能存活20~30d,阴暗潮湿处或粪便中病毒能存活35~…  相似文献   

12.
(一)病原 鹅细小病毒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病毒存在于病雏内脏组织、肠管、脑及血液中。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在-15℃~-20℃下能存活4年,56℃3h不会被完全灭活,但病毒对2%~5%氢氧化钠、10%~20%的石灰乳敏感。  相似文献   

13.
1病原 犬瘟热病毒(CDV)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为单股负链RNA病毒,有囊膜.犬瘟热病毒主要引起犬科肉食动物发病,但也能感染其他品种动物. 作为一种包膜病毒,CDV对周围环境中的抗氧化剂有抵抗力,但其易受紫外线杀伤,对热和干燥环境极为敏感.  相似文献   

14.
用胰蛋白酶处理发病鸡的粪便和肠内容物,接种Marcl45细胞.盲传数代后.从山东不同地区发生流行性腹泻的鸡群中分离到1株病毒,并对分离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理化特性进行了部分研究。结果表明病毒粒子呈轮状、大小为70~80nm;其病毒基因组的电泳图谱为5:1:3:2;病毒的TCID50为10^-4-19/0.1mL,能被轮状病毒阳性血清所中和;病毒对氯仿、乙醚有抵抗力;对pH3.0处理60min稳定;50℃ 30min能使其感染力下降10^2;1mol/L MgCl2不能增强其对50℃ 60min的抵抗力。接种2周龄SPF鸡.24h后陆续发病,表现为持续性水样腹泻;剖检可见病鸡脱水、小肠内有大量的液体和气泡、肠黏膜变薄;组织学变化表现为肠绒毛坏死、脱落.绒毛平均长度减少而隐窝深度增加,固有层中淋巴细胞浸润。其临床症状及病理组织学变化与自然发病相同。因此确定发生在山东鸡流行性腹泻的病原为A群轮状病毒,该研究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防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 1.温度 Furunchi和Shimizu(1976年)报道在高温条件下,新生仔猪对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有更强的抵抗力,因为高温限制了病毒的增殖。实验表明,病毒在8~12℃增殖最快,20~23℃只发现呼吸道和淋巴结有病毒,而在35~37℃时则未发现病毒。 Shimizu(1979年)对传染性胃肠炎的研究证明,升高温度既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又  相似文献   

16.
根据正交试验对大熊猫犬瘟热病毒(CDV-PA-1421株)在生物反应器中的培养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关键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大熊猫犬瘟热病毒悬浮培养最佳组合条件为:Vero细胞长成单层后,接种到生物反应器,细胞接种浓度为0.2×106/mL~0.4×106/mL,微载体浓度为8.0 g/L,加入MSVP培养基至工作体积。按0.01~0.1 感染复数(MOI)接种病毒,在37 ℃ pH7.2条件下培养96~120 h,细胞病变(CPE)达70%~80%时收获病毒上清液,即可获得高滴度病毒液。3批培养结果显示病毒培养工艺稳定,收获液病毒含量均在107.0~107.5 TCID50/0.1mL之间。  相似文献   

17.
<正>狐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点为复相热、粘膜炎,也常发生卡他性肺炎、皮肤湿疹和神经症状.幼龄动物易感,发病死亡率达50%~80%.1925年Green首次描述了银黑狐犬瘟热.1957年B.A.潘柯夫等发现了北极狐犬瘟热.该病现已流行于世界各养狐场,我国狐犬瘟热也很严重.一、病原该病毒对低温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对多种化学药品如0.75%~3%福尔马林、3%氢氧化钠、5%石炭酸等均较敏感.对乙醚、氯仿等敏感.对酸碱度较稳定,在pH4.4~10.4条件下可生存24小时,最适pH为7.0~8.0.  相似文献   

18.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和肉食目中许多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双相体温升高、急性鼻卡他和随后的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的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其病原为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CDV属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属(Morbillivirus)。CDV主要存在于病犬的分泌物、排泄物中,此外脑组织、肝、脾、肺都含有多量病毒。犬瘟热病毒抵抗力不强,对紫外线和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敏感。最适pH7.0,在pH4.5~9.0条件下均可存活。病毒在-70℃可存活数年,冻…  相似文献   

19.
1病原学伪狂犬病毒(PRV)属于猪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属,病毒粒子为圆形,直径150~180纳米,核衣壳直径为105~110纳米。病毒粒子的最外层是病毒囊膜,是由宿主细胞衍生而来的脂质双层结构。囊膜表面有长约8~10纳米呈放射状排列的纤突。该病毒的抵抗力较强,在37℃时,半衰期为7小时,8℃可存活  相似文献   

20.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是一种呈球形、椭圆形和多边形,表面有纤突的RNA病毒。本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能耐低温,但不耐热,对阳光直射、紫外线敏感。56℃经45min,65℃经10min能将其杀死,阳光暴晒6h,紫外线能使其迅速死亡。病毒对PH4~8稳定,但PH2.5时即被灭活。常用消毒药如2%氢氧化钠溶液、0.5%石炭酸溶液、1%~2%甲醛溶液能将其杀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