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大颗粒尿素与普通小颗粒尿素在棉花上的肥效试验,比较大颗粒尿素在棉花上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大颗粒尿素对棉花的单株经济性状、产量、产值都优于小颗粒尿素,同时可促进棉花稳长、防止棉花早衰、降低棉蕾脱落率.  相似文献   

2.
“十四五”期间农业发展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化肥的提质增效更是加剧了传统尿素产品竞争,市场和新需求推动尿素新产品的研发。为调整氮肥企业产品结构,提高市竞争力,多家尿素企业陆续推出了多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尿素产品。为探究差异化尿素对玉米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本研究依托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开展了普通小尿素、大颗粒尿素、多肽尿素和聚谷氨酸尿素等四种化肥的肥效对比试验,测定了在玉米不同生长关键期作物生长过程指标、收获季作物生物量指标及估算了氮素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多肽、聚谷氨酸尿素在玉米穗行数、行粒数方面表现增产作用;聚谷氨酸尿素能促进玉米籽粒的氮素吸收;聚谷氨酸尿素与多肽尿素均能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常规用量并分底肥与返青追肥两次的施肥模式是适用于聚谷氨酸尿素的施用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基施不同分子量改性聚天门冬氨酸(PASP)尿素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田面水氮素变化的影响。【方法】以辽宁省水稻高产区辽河三角洲为试验区域,基于减量施氮情况下,将不同分子量改性PASP与尿素进行复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基施不同分子量改性聚天尿素对稻田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水稻氮吸收利用及生长影响;利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基施不同分子量改性聚天尿素在稻田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与大颗粒尿素处理相比,不同分子量改性聚天尿素处理降低了田面水氮素浓度,尤其在施基肥后第3天,分子量7 500、10 000和12 500的改性聚天尿素处理田面水NH4+-N浓度较大颗粒尿素处理显著降低了24.54%~56.66%。其中分子量10 000的改性聚天尿素处理的田面水NH4+-N浓度较分子量7 500、 12 500和14 700的改性聚天尿素处理显著降低了36.84%~45.67%。施用分子量10 000的改性聚天尿素能促进水稻生长,提高养分吸收,使水稻产量增加8.22%,籽粒、秸秆氮吸收量显著增加36.47...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在中国农业上大面积的推广缓释性氮肥,常见的有包硫尿素、脲甲醛、硝化脲酶抑制剂和树脂尿素等。很多经销商和农民分不清每种产品的效果差异,以及每种产品适应不同的土壤条件。下面逐一介绍每种产品技术特点以及适应不同的土壤状况:1、包硫尿素(SCU、PSCU等)1)生产方法将硫磺熔融喷涂到大颗粒尿素上面,然后加微晶石蜡或者改性蜡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含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尿素对水稻茎蘖、全生育期、穗粒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尿素处理相比,李家圈村和河中堡村试点水稻田施用含DMPP硝化抑制剂尿素均可以促进水稻分蘖,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分别增加10.1%、5.7%;提高水稻产量,增产率分别为10.6%和1.8%。DMPP抑制剂还可延长水稻灌浆时间,提高水稻成熟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羧基与其他活性官能团组合的不同含羧基有机酸改性尿素在石灰性潮土中的转化特征,为高效氮肥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柠檬酸(羧基+羟基)、腐殖酸(羧基+酚羟基/羰基/醛基等)、聚谷氨酸(羧基+氨基)和聚丙烯酸(羧基)按照0.5%添加量加入熔融尿素中制得含柠檬酸尿素(CAU)、含腐殖酸尿素(HAU)、含聚谷氨酸尿素(PGAU)和含聚丙烯酸尿素(PAAU)4种含羧基有机酸改性尿素试验产品。设置不施肥处理(CK)及施用普通尿素(U)、CAU、HAU、PGAU和PAAU处理,采用土壤培养方法研究不同含羧基有机酸改性尿素对土壤中酰胺态氮、NH4+-N、NO3-N含量和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并结合普通尿素和不同含羧基有机酸改性尿素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从化学结构上揭示不同含羧基有机酸改性尿素对尿素转化的影响机制。【结果】 (1)与U处理相比,在6 h—2 d内4种含羧基有机酸改性尿素均能延缓尿素在土壤中的水解,HAU和PGAU处理效果较好、其土壤尿素态氮残留量平均提高22.3%和23.7%。(2)与U处理铵态氮峰值(第2天)相比,HAU处理铵态氮含量峰值推迟至第3天,在6 h—2 d内,HAU处理铵态氮含量平均降低16.9%,HAU处理在培养后期(3—14 d)可提高土壤铵态氮含量,平均提高3.2%。(3)与U处理相比,4种含羧基有机酸改性尿素在培养后期显著提高土壤NO3--N含量,并以HAU处理最高,平均提高17.4 mg·kg-1。(4)与U处理相比,培养前期(1—2 d),4种含羧基有机酸改性尿素均抑制了土壤脲酶活性,其中HAU处理抑制效果最强、脲酶活性较U处理降低30.9%,但却提高了培养后期(2—14 d)土壤脲酶活性。【结论】 含羧基有机酸改性尿素可通过抑制培养前期脲酶活性延缓尿素在土壤中的水解与转化,延缓培养中期NH4+-N向NO3--N转化,提高培养后期土壤NO3--N含量,减少氮损失。以上结果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羧基及其他活性官能团可以与尿素发生反应。其中羧基与多种活性官能团(酚羟基/醛基/羰基)同时存在时与尿素的反应程度最深,对尿素的缓释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棉花追施包硫尿素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硫尿素是一种控释肥料.将包硫尿素作追肥,与等量普通尿素相比,使用包硫尿素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量、节省施肥劳动力.在施用量相同的情况下,比传统肥料可增产10%以上.同时包硫尿素养分释放慢,作物吸收充分,因此肥料利用率高、残存少、对环境污染小,可以减轻施肥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正>一、氮肥真假判定1、看包装:包装结实、完整,字迹清晰,标识内容有产品名称、商标、标准代号、养分含量、净重、等级、粒径范围、厂名、厂址电话等。2、看含氮量:尿素是单质氮肥,含氮46%以上,硫铵含氮21%以上,氯化铵25%以上。3、摸手感:真尿素颗粒大小一致,不易结块,流动性强,抓一把在手里手感较好;而假尿素手摸时有灼烧感和刺手感,也就是烧手的感觉。4、称重量:正规厂家生产的氮肥标重一般与  相似文献   

9.
对大田种植小麦追施不同种类及不同用量尿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追施普通尿素和大颗粒尿素有利于作物吸收,叶绿素含量高;硫包衣尿素速效性差,但是缓释作用明显,在小麦生长中后期增加群体叶面积系数,提高收获穗数和千粒重,生产中可考虑做基肥施用;同时不同种类尿素也可搭配施用,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资》2013,(26):3
<正>本报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称,《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尿素水溶液(AUS32)》国家标准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农用尿素要求不同的是,车用尿素规定只含有痕量缩二脲、氨和水,不含醛和抗结块剂,不含硫和硫化物、氯化物、硝酸盐和其他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复合肥结块较严重的特点,分析了复合肥结块机理,阐述了其影响因素,包括复合肥配方、颗粒含水量、颗粒形状和粒度、温度及杂质含量等,并从减少化学反应、降低产品的含水量、降低包装温度、改善产品储存条件、提高颗粒粒度及添加防结块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为有效解决复合肥产品结块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利用腐植酸增效提质化肥,可以改变我国肥料利用现状,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以下案例的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到,腐植酸增效化肥具有提氮、促磷、活钾的功效。腐植酸的提氮功效产品技术实证案例:一种包裹型腐植酸尿素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人:武丽萍等)。该方法采用煤炭腐植酸经活化后与尿素颗粒反应交包涂的方法,其腐植酸尿素重量百分比组成为:水分3%~5%,灰分2%~12%,腐植酸含量3%~18%,  相似文献   

13.
尿素属于酰胺态氮肥,含氮量在44%~46%,目前是我国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肥料,也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氮肥品种。纯品为白色或棱柱状的结晶或球形颗粒,内加防湿剂,吸湿性较小,不易结块,易溶于水,为中性氮肥。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对土壤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 为尽快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省政府决定:在麦田推广施用涂层尿素。涂层尿素是从广州氮肥厂引进的一种新产品,我省沧州、邯郸等化肥厂现已批量生产。涂层尿素是在普通尿素颗粒表面又喷涂一层其中含有铁、锌、锰、钼、硼等微量元素的特制溶液,形成一层胶体物薄膜,经过干固氧化而成为橙黄色圆形颗粒。它无毒、无污染,改善了尿素质量。这些微量元素正是我省土壤中所缺乏。而又是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涂层尿素适宜在各种土壤和作物上施用。  相似文献   

15.
国际视野     
<正>国际尿素价格低位调整本周国际尿素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成交不旺。供应方面,美国尿素价格持续动荡,本周初美国大颗粒尿素价格下调至离岸价389-391美元/吨;中东地区现货尿素市场成交缓慢,阿拉伯供应商2月份尿素售罄,亚洲市场还没有进行3月份船货采购,伊朗在拉美市场和非洲市场报价较低,具有很强竞争优势。需求方面,澳大利亚买方现对2万吨大颗粒尿素进行询价,船期是2月份;泰国大颗粒市场价格稳定在到站价420美元/吨,船期是2月份。  相似文献   

16.
孙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829-11831
介绍了大颗粒尿素的特性,阐述了大颗粒尿素主要的生产技术及应用方式,分析了推广应用大颗粒尿素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大颗粒尿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甲醛交联木质素季铵盐--尿素的制备及缓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木质素季铵盐包埋尿素的优化制备条件及其在缓释肥生产中的应用,以三甲基木质素季铵盐(L-QA)为原料、甲醛为交联剂、司盘80为分散剂,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甲醛交联木质素季铵盐-尿素(FCL-QA-U)颗粒,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探讨交联剂用量、转速、反应时间和分散剂用量等因素对尿素包埋率的影响,以得到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及产品,再利用水溶试验和土柱淋溶试验测定其缓释性能。结果表明: 尿素被包埋在三甲基木质素季铵盐中;L-QA含氮量为1.98%,FCL-QA-U含氮量为3.27%。制备FCL-QA-U颗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醛用量2 mL、转速300 r/min、反应时间2 h、司盘80用量1 mL,在此条件下制备的FCL-QA-U颗粒的尿素最大包埋率为64.77%。 FCL-QA-U颗粒的缓释结果符合我国缓释肥料GB/T 23348—2009的要求,是一种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应用价值的缓释化肥。   相似文献   

18.
以郑单958玉米为材料,连续2年比较了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对夏玉米碳氮代谢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施氮提高叶片与茎鞘总糖含量,12叶展前以普通尿素处理效果较好,吐丝后以包膜尿素处理效果较好;施氮显著提高叶片与茎鞘全氮含量,以包膜尿素处理效果较好;施氮降低茎鞘C/N,降幅以包膜尿素处理较大;施氮使氮收获指数下降,包膜尿素处理降幅较普通尿素处理大;叶片与茎鞘碳转运发生于乳熟至成熟期,而叶片与茎鞘氮转运分别主要发生于乳熟至成熟期和吐丝至乳熟期,碳、氮转运量一般以包膜尿素处理较大,包膜尿素能改善夏玉米碳氮代谢状况.  相似文献   

19.
在温室采用脲酶活性强的稻田土壤进行水稻盆栽试验,比较了脲酶抑制剂NBPT不同浓度(按尿素施用量的0.5%、1%、2%、5%)和不同施用方法(①NBPT与尿素同时施UN;②NBPT和PPD以相同深度混合后与尿素一道施UNP;③NBFT在尿素施用前三天施用N+U;④NBPT与尿素施后通氧一小时UNO;⑤NBPT经双氧水预氧化后与尿素一道施UNH)对尿素水解的抑制效果,定期测定淹灌水的氨态氮浓度和剩余尿素浓度,并测定植株总吸氮量,计算氮素利用率。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脲酶抑制剂NBPT的处理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抑制尿素水解的效果,随着抑制剂施用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明显增强。在低抑制剂浓度条件下,尿素全部水解所需时间为7~8天,高抑制剂浓度条件下为9~10天;而不施抑制剂的对照处理,尿素施后4天可全部水解。NBPT不同施用方法对比,N+U、UNH、UNP和UNO在开始几天均不同程度地较UN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尤以N+U和UNH更为明显,但四、五天后各处理差异不大。淹灌水氨态氮浓度的测定结果与上述结果相吻合。施用NBPT后,淹灌水的氨态氮浓度峰值明显降低,出现时间推迟,有效氮的供应期限延长4~6天,减少了氮的挥发损失。在水稻植株上表现为总吸氮量增加,氮索利用率提高,埴株干重也有一定增长。在盆栽条件下,NBPT与尿素—同施能表现出较好的效果,不?  相似文献   

20.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含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简称DMPP)尿素能提高水稻产量,增产效果比施用尿素好;含DMPP尿素,一次施用比分期施用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