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严重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当前土地利用中普遍存在的集约化利用程度低、土地浪费严重等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不仅可促进澧县各项用地的利用效益的提高,优化配置区域土地资源,达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还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岳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严重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当前土地利用中普遍存在的集约化利用程度低、土地浪费严重等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不仅可促进岳阳市各项用地的利用效益的提高,优化配置区域土地资源,达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还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璐红  李亚妮  王晓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00-14302
根据研究区遥感解译资料、统计资料和陕西省农用地分等资料,以土地利用优势度为基础,以泾惠渠灌区为例,采用效益-成本分析法和土地资源人均优势度法对灌区各类土地利用优势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耕地的效益-成本比值为1.5,比值较大,说明耕地是泾惠渠灌区的优势土地资源;研究区内土地资源丰度为0.73,土地资源组合指数为2.3,土地资源人均优势度为0.32,说明研究区土地资源组合指数较大,而土地资源人均优势度较小,说明研究区内各类土地资源组合状况较差,配套能力较弱。针对"泾惠渠灌区内各类土地资源组合状况较差,配套能力较弱"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一是严格执行中央政策,保护耕地资源;二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努力提高效益;三是合理规划土地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四是以灌区为单位,建立灌区土地利用等级及价格标准。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我国地域辽阔,但是人均土地资源并不富足,加之沙漠、戈壁、丘陵等利用困难或无法利用的土地,可利用土地资源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在利用土地方面要更加谨慎,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做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对于土地要有一个长远规划,杜绝盲目、随意使用土地资源,更要加大对土地市场的违法、违规使用的处罚力度,要着眼于现代和未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土地资源达到最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四川土地资源的问题是优势地貌类型占有量少;优质地类比重不大、光温潜力和土地生产潜力的发挥不够;人多地少,人均耕地、林地和牧草地不足,各地类人均占有量极低,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宜农耕地后备资源分管难利用土土地比重大;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低,土地生产力水平发挥不够。因此,基本对策应该是制定实施土和总体规划,衽土地的用途管制,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土地质量建设,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和率和生产力,加强土地开发和  相似文献   

6.
一、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来看加强土地管理"有法必依"的重要性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贫乏,耕地面积排世界第4位,人均面积排世界126位。是世界上耕地资源消耗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怎样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呢?笔者认为单纯靠人管不行,只靠思想政治工作起不到大的作用,一  相似文献   

7.
四川土地资源的主要问题是优势地貌类型占有量少;优质地类比重不大、光温潜力和土地生产潜力的发挥不够;人多地少,人均耕地、林地和牧草地不足,各地类人均占有量极低,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宜农耕地后备资源贫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低,土地生产力水平发挥不够。因此,基本对策应该是制定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土地的用途管制,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土地质量建设,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加强土地开发和复垦,实现全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国人均可使用的土地面积十分有限,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已成为我国土地保护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在我国某些农村宅基地的使用过程中,因意识不强、疏于管理等原因,加之农村人口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住房需求的不断增长,导致大量的土地浪费、村庄环境恶化、村落公共用地和耕地遭挤占,贫富农民之间的住房不公平等现象日益凸显。本文结合我国当前农村宅基地利用的现状,对农村宅基地集约节约利用进行思考,并发表了自己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杨锦伟  谢丽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71-19673
依据1998~2009年平顶山市耕地面积数据,采用灰色预测和耕地压力指数法,对2010~2020年平顶山市耕地资源数据进行灰色预测和可持续利用度评价。结果显示,2010~2020年耕地资源量保持平衡;平顶山市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位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下限附近;耕地压力较大,耕地资源保护不容乐观。为了实现平顶山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努力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行更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同时做好耕地资源占补平衡、土地整理、复垦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介绍黑龙江省土地资源总体特征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着人均土地面积逐渐减少、掠夺式经营、土地污染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试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 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不仅是所有物质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生产资料,具有不可替代性,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利用方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前途。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均耕地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2%的人口大国来说,摒弃落后的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论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以长沙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镇化水平衡量着一个国家工业化和发展程度;而在城镇化过程中,必然占用大量的耕地.正确处理好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对于合理利用土地和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提出了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以长沙县耕地利用为例,从人口增长与人均耕地的矛盾、城镇化对耕地资源结构的影响、土地管理与土地资源开发,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确定合理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建立耕地保护机制,从严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预警监测系统、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等城镇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土地集约利用受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作用,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发展趋势,由此可判断各地区所处土地集约利用阶段及水平,结合资源发展潜力等因素,作为土地集约利用分区和差别化政策的依据.该研究对安徽省16个市的经济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安徽省土地集约利用发展曲线拐点发生在人均GDP 71 050元时;结合2009 ~2013年安徽省各市存量建设用地总量数据,将安徽省划分为4类土地集约利用管控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提升区、土地集约利用优化区、土地集约利用挖潜区、土地集约利用滞后区,并从土地供应数量投放、土地供应强度门槛、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城乡建设用地互动等方面提出各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差别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整治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农村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调整改造,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当前,我国土地整理的基本出发点是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稳定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均耕地少"的国情所决定[1]。广东省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0.032 hm2,不及全国人均0.079 hm2的1/2,大大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053 hm2的警戒线[2],而经济发展速度又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人地矛盾非常突出。农村土地整理作为土地制度改革和科学利用土地的一大创新举措,对于保护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本文通过分析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措施:加快退耕还林步伐,调整农业用地结构,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率;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力度,防止土地退化,减轻自然灾害;强化土地管理,规范土地市场,保护农业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为合理规划藏北草地,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草地资源,保证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计算西藏北部那曲县高寒草地2009年有效物质消费量与有效可利用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分析其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那曲县2009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484 634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08531 hm2,人均生态...  相似文献   

17.
土地资源是指可供农业、林业、牧业或其他各利用的土地,其是人们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我国虽说幅员面积辽阔,但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均土地资源的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合理,主要是耕地面积、林地面积、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本文从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土地资源现状出发,总结出其中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解决我国当前土地资源短缺问题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8.
生态节约型园林绿化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高绿化覆盖率。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节约型园林绿化在城市绿化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措施,包括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合理选择节能植物,优化植物配置;节约材料和资源,加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利用科学技术,优化城市绿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社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阶段,各行各业都发生了一些改变;同时,我国人口目前也在持续增长中,因此我国土地管理体系需要进行变革以适应目前发展的现状。土地历来是我国人民生活的基础,在人民心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管理土地资源和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土地资源被合理利用,我国经济才能继续稳定增长。但目前,我国在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资源浪费、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因此,对于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土地利用问题进行研究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德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分析。结果表明,德州市人均生态赤字由1.174hm^2增加到3.067hm^2,年均增长32.25%,显示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已经超过了区域土地承载能力,必须对区域土地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调整,以提高德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