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古学家往往采用植物分类的方法对茶的起源进行考证。按照植物分类,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山茶属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植物属群,发生在中生期末至新生期早期,而茶在山茶属中又是一个比较原始的种,按此推算,茶的起源是在6000万至7000万年以前。然而,茶是在起源很久后才被发现,被发现很久后才被利用的,至于用作记录和传达语言书写符号的文字即“茶”字则是在茶被利用很久以后才确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茶种的起源1.茶种的原产地茶种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茶种,学名为:camelliasinensis(L)O.kuntze。许多植物学研究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茶树原产地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的茶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茶的起源谈起,追溯了茶的历史起源与茶俗的兴起,分析了茶俗与婚俗碰撞、融合、发展的问题,揭示了茶在婚俗中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是名副其实的茶乡,也是茶树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凤庆小湾镇锦秀村位于澜沧江流域的拐弯地区。该地的古茶群体以最古老的锦秀茶祖的为代表,经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化学成分,以及基因遗传学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锦秀茶祖为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 (W. W. Smith)Melchior]。大理茶为山茶科茶属茶组植物,与栽培的茶和大叶茶同属于茶组。在系统发育与演化上,与栽培茶的亲缘关系十分接近。锦秀茶祖具有早期人类活动干预的特性,是先民最早栽培的本山茶,表明是现代栽培茶树的源头之一。锦秀茶祖的发现,以及大理茶野茶群落和大量古茶树群体的天然存在,不仅为茶叶原产中国提供了有力证据,也为云南西南部澜沧江流域是栽培茶的起源地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锦秀茶祖具有茶文化起源的古老性,民族茶文化的多样性,茶树源流的丰富性,以及茶文化研究的独特性,是茶叶起源和古老茶文化的历史见证。是现存的第一株走出森林的茶树、现存的第一株人类栽培的茶树和名符其实的茶树之母。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了闽东茶区宁德市的部分至今幸存的稀有野生茶资源状况,观察记载了梅鹤姑娘坪的门头厂、乌坑和八都镇洋头村大车坪等多种“苦茶”的生物学性状;同时介绍了产地自然环境条件;提出了保护利用野生茶资源的建议意见。为今后深入研究我省茶树物种起源及遗传育种提供宝贵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6.
从野生茶与孑遗植物的关系浅谈茶树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起源的问题各家所述不一,基本上都认为我国西南部是野生茶较集中的地区。诚然其他各省产茶地区也都有所发现。本文就野生茶的生长与周围植物的关系,特别是孑遗植物的关系,谈谈初步看法。众所周知,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在我们进行的西南有关野生茶的调查中也不例外地看到野生茶与植被组成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我们  相似文献   

7.
张琳洁  龚淑英 《茶叶》2003,29(4):230-232
中国古代茶化,是儒、道、释三家思想融合的结晶。茶从一种普通植物发展为饮料之王,并衍生为茶化,这和茶的物质属性有着重要的关系。茶化的形成经历了茶从普通植物到饮用,又从饮用上升到化高度的过程。其间,茶的物质特点与社会的思想背景共同发挥作用。本根据现代茶叶生化研究,分析茶化的形成历程,探讨茶的物质特性和社会思想背景对茶化产生作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杭州出土世界上最早的茶树种籽及茶与茶釜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珲 《茶叶》2005,31(3):142-144
在距今八千年前的跨湖桥遗址中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茶树种籽”,这意味着世界上终于有了一颗古老的茶树种籽(零的突破)。它是世界上有茶属荥树种至少在八千年以上、“茶树起源中心在杭州湾地区”、人类八千年前就与茶有了联系的确证。而同时出土的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原始茶与茶釜,使世界饮茶的历史一下提前到八千年前!  相似文献   

9.
茶源葭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凯 《中国茶叶》2010,32(11):54-54,56
关于茶作为饮料的物质形态的起源,现在流行的主流说法大致五种: 一、茶源自印度或云南。这主要是依据茶树原产地的研究而得出来的结论,茶树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而人类文明史才几千年,所以这种以茶树研究代替茶作为饮料的研究,一开始就是条歧路,结论自不可信。 二、茶源自佛教。  相似文献   

10.
关于珠茶起源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谢丰镐  张乐尔  王金贤 《茶叶》2003,29(1):50-50
珠茶是我国主要出口茶类之一 ,过去一贯是浙江省独家生产。珠茶形圆味醇 ,在国外素享盛誉 ,被称为“绿色的珍珠”。但关于珠茶生产的起源和原产地 ,迄今未有确实的报导。我们长期在浙江从事珠茶的加工和对外贸易工作 ,曾对珠茶的起源搜集一些资料 ,尤其是在撰写《浙江省茶叶志——加工篇》过程中 ,广阅了一些历史资料 ,对珠茶的起源有些了解 ,但总感资料不够充实 ,未敢妄加论述。近日由陈爽文主编的《中华茶叶五千年》,其中记述了鲜为人知的古代珍贵史料 ,其中一些记载与我们搜集的资料吻合 ,证实了资料的可靠性。为此。对珠茶的起源及原产…  相似文献   

11.
茶多糖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多糖是茶叶中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大分子。本文从茶多糖的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茶多糖结构与结构修饰的研究、茶多糖生物学活性的研究和茶多糖产品的开发利用这四个方面综述了2006年以来茶多糖研究的新成果。分析了茶多糖研究现状与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陈丽玉 《福建茶叶》2016,(9):355-356
茶作为一种植物,发展至今,已成功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关于茶文化的著作《茶经》,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它不仅总结了茶叶技术,同时也推动了茶叶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赋予了茶叶一种深刻的精神和追求,饱含着着茶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陆羽《茶经》中的茶道、文学艺术以及饮茶文化中介绍了我国茶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保健功效与人参相似。本文简述了刺五加的本草考证、生物学性状、化学成分、保健功效,以及刺五加茶的加工工艺和品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史小建 《福建茶叶》2016,(7):310-311
茶联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学形式,而茶历来是中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因此茶联也就成为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茶联通过精辟的字句,或简单明了,或高雅知趣,将人们对茶的喜爱和欣赏,表达得淋漓尽致,更富有吸引力。本文通过对茶联的定义的诠释、起源的讲述和发展,从茶联作品的艺术性本质等方面介绍茶联文化,解析茶联文化的艺术性内涵和意义,让读者能够通过此文对茶联文化有整体的了解并加深其对茶联文化艺术性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一个多世纪以来,依据于野生大茶树的分布、栽茶饮茶的历史、史料的考证和地质变迁等,国内外学者对茶树原产地问题提出了多种论点。但由于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再加各人研究的侧重面不一,故迄今未有定论。笔者曾在《茶叶科学》(1986年第1期)著文指出,我国云南为茶树原产地,滇东南是茶的起源中心。本文进一步就茶树如何从起源中心向外扩散以及茶种之间的变迁问题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6.
蛋白质亚基的分离及其与茶组植物的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英 《中国茶叶》1992,14(5):10-11
蛋白质的结构与生物的进化、遗传、变异、繁殖和发育等重大生物学问题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蛋白质亚基的差异在分类学上有重要的价值。笔者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分离了茶组植物的蛋白质亚基,初步探讨了蛋白质亚基的差异在茶组植物分类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日本以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为中心,成立了《茶的文化》研究会。第一次《茶的文化》讨论会,在《茶的文化之形成》专题中,有桥本实的“茶树的起源”和林惠一的“中国的茶”两个学术报告。桥本实在“茶树的起源”报告中,谈了  相似文献   

18.
黄灏 《茶叶》2006,32(4):86-86
中国茶叶博物馆在2004年环境整合工程中引进了许多特色植物,这些植物有的可以净化空气,有的可以调节人们的情绪,有的也可以像茶一样饮泡,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称之为“茶”。然而这些所谓的“茶”和真正意义上的茶是不同的植物种属,可以说没有一点亲缘关系,它们虽然不是茶,但又不能称为假茶,其真正的含义是这些植物的根、茎或叶经加工后当茶饮泡。因此,这些非茶制品在广义上便成了茶家族中的成员,这就是大家通称的“非茶之茶”了。  相似文献   

19.
论文通过追溯茶的起源,甄别了"茶"与"荼"的区别与联系,茶的药用疗效以及茶在中国文学中表现,梳理了茶在中国文学中的文化表现,探讨了中国茶以及中国文化的独特精神。  相似文献   

20.
南岳祭茶溯及远古祭祀,是近现代祭茶礼节的传承依据.笔者从相关史料记载和通过民间走访搜集到大量有关祭茶、茶祭的资料,然后按照时序整理并理清了南岳祭茶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让读者深切领略南岳古老与当代祭茶、茶祭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