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文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进步。而在茶文化市场发展进程中,主流媒体信息报道、自媒体信息传递都对其发展具有促进意义,促进人们对茶文化市场的认知与理解。对此,立足于衡水市的近年来主流媒体及自媒体对茶文化市场的报道,明确茶文化市场发展的必要性,并探究主流媒体与自媒体对茶文化市场的影响,最后提出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的茶文化市场发展要求,以此推助衡水市的茶文化市场走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我省是全国重点产茶省之一,茶树栽培历史悠久,为了进一步摸清资源,选出优良的品种或单株,以便生产上利用。1979年以来,原省农业局和省农科院果茶所先后组织宜昌、恩施、咸宁地区的五峰、宜昌、长阳、宜都、巴东、恩施、鹤峰、宣恩、建始、通山、崇阳、蒲圻等县,分别开展了茶树品种  相似文献   

3.
云南广州-云南茶业第一驿站——2006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昆明举行2006年7月4日下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在昆明翠湖宾馆召开06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拉开11月中国(广州)国际茶博会向全国宣传的序幕。此次云南之行引起当地媒体和企业的高度关注, 20多家国家级、省级和当地主流电视台、电台、报刊、网站及茶业专业媒体参加会议并作报道。许多当地龙头企业都表示了参展的强烈意愿。  相似文献   

4.
《茶世界》2012,(6)
正"2012北京国际茶业展"受到广大传媒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电视、电台、报纸、网络、微博等齐上阵,中央媒体、地方媒体、行业媒体争相报道。据组委会的统计,本次展会不但吸引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十余家中央主流媒体的关注,还得到了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浪  相似文献   

5.
<正>宜昌红茶简称宜红,又名宜昌工夫红茶,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典型代表之一,也是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产品。早在19世纪中叶,宜昌红茶就已大量出口英国、前苏联和东欧各国,历经150年以上的传承与积淀,文化底蕴深厚。2014年,湖北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提升绿茶,振兴红茶"的茶叶发展战略,振兴宜昌红茶成为优化茶叶产品结构,促进茶业提档升级的重要举措。宜昌红茶生产现状宜昌是"宜红茶"的核心产区。近几年,由于市委、市政  相似文献   

6.
正一、宜昌市茶文化旅游概况茶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为了解、鉴赏和体验茶文化,而在茶区旅行,从而获得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虽然说法不相同,但是都指明了茶文化旅游是集游览景观、品饮香茗、亲身参与、消费购物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方式。结合茶文化主题和人文景观通过旅游的方式一齐展现出来。宜昌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良好的交通,因为独特的地域优势和旅游资源,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宜昌属亚热带气候,是全国农业区划中茶树生长最适宜区,也是农业部规划的长江中上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中的鄂西武陵山和宜昌三峡名优绿茶区。这里  相似文献   

7.
媒体的发展影响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传播,在当下的时候媒体时代,高职阶段的思政教育课程应当因时而变,顺应着媒体时代的传播特色,利用新兴的媒体技术,在"配方"过程中融入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在"工艺"结合中媒体的特点融入新的教学方式,在"包装"过程中结合当下时代特征和思政课程的新内涵塑造高职思政课程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8.
湖北宜昌市所辖县市茶区、统称宜昌三峡茶区,青山碧水、兰天绿地、气候温和、土垠肥沃、生态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生产基楚良好,社会知名度高,是全国最适宜发展茶叶优势区域中心区,中国长江上中游特种绿茶和出口绿茶的重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9.
自2007年萧氏集团全国首条茶叶洁净化生产线投产至今,萧氏已毫无争议的成为了中国茶业的革新代表。今年春茶上市,公司推出的洁净化茶品就在第三届宜昌萧氏春茶节大受追捧,仅开幕式  相似文献   

10.
宜红茶史略     
翁寿楠 《茶报》2004,(3):13-13
宜昌红茶简称宜红茶,历史上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由于宜红茶系条形茶,加工精细又称为宜昌工夫茶,是我国主要工夫红茶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1.
《茶叶》2020,(2)
探究地方文人的茶诗作品,对研究本地方茶经济、茶文化、茶历史,以及更深了解作者本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解读明代宜昌文化名人雷思霈《白洋山茶》诗,为进一步了解古代宜昌茶叶生产、加工状况,丰富宜昌茶文化研究历史提供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2.
湖北宜昌自古产茶,属于我国茶树原产地的东部延伸地带,也是古代茶向东部演进的重要区域。宜昌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茶馆、茶楼、茶行、茶坊等已成为宜昌茶  相似文献   

13.
《茶叶》1958,(4)
五峰县委领导开展的采茶能手运动,很快就受到宜昌专区、省和中央各方面的重视支持。7月初宜昌地委在五峰召开茶叶现场会议后,双手采茶能手运动,在宜昌全专区形成高潮。长阳县学习推广五峰采茶先进经验后,夏茶期间星岩坪乡出现了“八  相似文献   

14.
9月19日,由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湖北省茶叶学会等共同主办,宜昌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宜昌茶叶综合试验站等协办,宜都市农机局具体承办的全国西南片区茶园机械化管理设备示范演示会在宜都市隆重召开,来自江苏、湖南、湖北、云南、广西、重庆等省市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冲击了传统艺术,成为产品包装设计的主流艺术。传统艺术经过更新发展,也紧随其后,开始进行独创性革新。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斗争性与同一性不断交融、结合发展。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其包装设计本身的传统艺术感就十分浓厚,而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入,让茶叶包装设计有了新的活力。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茶叶包装设计视角下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对比分析及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主流财经媒体《新经济导刊》发表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卫祥云的文章,文章就有关行业协会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现将全文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于1983年12月9日至13日在武汉东湖召开七省茶叶技术推广项目协作组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浙、皖、赣、湘、鄂、川、滇等七省及浙江西湖、安徽歙县、江西婺源、湖南双峰、湖北宜昌、四川名山、重庆江北、云南昌宁和凤庆等十一个县(区)农业部门和科教、新闻单位代表36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韩治中副站长和王达副处长主  相似文献   

18.
《茶世界》2006,(5)
单位名称:山东省齐河县瑞春茶业地址:齐河县城阳光路309号邮编:251100法人:米明全电话:0534-5324159简介:从事茶业经营二十年,主营全国各地名茶。又于2003年开办了齐河县第一家茶艺馆-瑞春茶艺,成为茶界经营,学艺为一体的单位。单位名称:宜昌三峡茶城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宜昌市夷陵区港虹路2号邮编:443100法人:朱邦盛电话:0717-7852966联系人:杨志琴传真:0717-7852966E-mail:sanxiatea@126.com企业网址:www.sanxitea.com简介:宜昌三峡国际旅游茶城整体规划占地420亩,总投资8亿元,以茶产业为主体定位,集产、销、研、服务为一体的国际化茶叶商…  相似文献   

19.
宜昌茶文化旅游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多样化发展。茶文化旅游以其自然、清幽、淡泊、恬静的休闲方式,可满足人们愉悦身心、体验特色民俗风情、文化探源、进而获取人生感悟的需要。本文在分析宜昌茶文化资源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宜昌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形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茶叶是宜昌市山区农民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全市有近40万农民靠种茶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湖北省著名三峡菜区。宜昌、五峰、宜都、林归等是全省著名的产条县(市),其中宜昌、五峰两县为全国100个茶叶基地县之一,省内十大产茶大县。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抢抓机遇,大打三峡牌,加大茶叶商品生产的发展力度,是实现宜昌市“三大目标、四大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现提出个入浅见:一、发展茶叶商品生产奋斗目标1、宜昌市茶园总面积发展到40万亩.2、年茶叶产量达到60万担(每亩产茶150市斤)。3、年茶叶销售总额达到10亿元(海市斤茶价16-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