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围绕家蚕微粒子病防控基础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规程、组织保障体系、绩效激励机制,建立了系统的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体系,对比了四川省南充蚕种场2006—2015年场内、原蚕区、桑园的环境抽样、预知检查及母蛾检验情况,结果显示:通过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体系的实施运行,原原种的母蛾微粒子病不合格率从2009年历史最高点的0.26%,下降到2011年的0.01%,2013—2015年不合格率均控制在0.01%以下;原种的母蛾微粒子病不合格率从2010年历史最高点的39.30%,下降到2011年的2.76%,2012—2015年的不合格率稳定在0.05%~0.08%水平;一代杂交种的母蛾微粒子病不合格率从2009年历史最高点的54.01%,下降到2013年的2.79%,2014—2015年不合格率均为0,有效地控制了家蚕微粒子病。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苏稽蚕种场坚持以"全部种群治理"为家蚕微粒子病防控策略,强化彻底消毒与淘汰思想,完善家蚕微粒子病防控的配套技术,建立组织保障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实行绩效激励机制,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体系,经蚕种生产检验,收到良好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3.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蚕种生产的毁灭性蚕病,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该病的流行危害曾给我省蚕种生产造成过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展开了一场防除微粒子病的攻坚战,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防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蚕种微粒子病带毒率大幅度下降,蚕种质量明显提高,建立了平面防微、立体防微、微观防微三大防微体系.主要...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四川省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效率,检验防微灵在四川省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效果,2015年春蚕期和秋蚕期分别在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嘉陵区吉安镇原蚕区(以下简称原蚕区)、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家蚕抗病性能检测功能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进行了防微灵溶液喷消桑叶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效果试验,以常规全程漂白粉液消毒桑叶作为对照,春蚕期和秋蚕期分别以川山、蜀水和蜀绣、渝春的原种为供试蚕品种。试验结果显示,用防微灵处理桑叶饲喂的原蚕繁育的一代杂交种川山×蜀水和蜀绣×渝春共计398盒全部为无毒种,而用漂白粉液对桑叶全程消毒的桑叶饲喂的原蚕繁育的一代杂交种共计1 094盒,其中420盒为无毒种,674盒为带毒合格种;2015年秋蚕期实验室用防微灵处理桑叶饲喂的原蚕,蜀绣的健蛹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分别比对照区高0.16个百分点、1.77%、3.85%、0.44个百分点,渝春除健蛹率、全茧量略低于对照区外,茧层量、茧层率分别比对照区高3.03%、1.04个百分点;用防微灵处理桑叶饲喂的原蚕,繁育系数比漂白粉液处理区略有提高,且防微灵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5.
杭州蚕种场家蚕微粒子病防控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浙江省蚕种微粒子病发生有所上升的情况,分析了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3个原因,介绍了杭州蚕种场牢固树立“防微”意识、建立新一轮“防微”措施,防治家蚕微粒子病暴发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 江苏省蚕学会生理病理、栽桑、蚕种三个学组联合召开的防治家蚕微粒子病调查研讨会,于4月2日至4日先后在东台蚕种场、海安蚕种场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21名。会议传达了全国微粒子防治指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精神,宣读了“家蚕良种微粒子病防治技术要点(草案)”。代表们先后参观了东台、海安蚕种场的现场,听取了二个场关于防治微粒子病工作的情况介绍。与会代表通过讨论、交流总结,肯定了东台、海安蚕种场的防治经验,并就防治家蚕微粒子病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广东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回顾广东属亚热带蚕区,由于气候和养蚕方式等原因,家蚕微粒子病瘟长期严重流行。90年代以前,广东发生微粒子病的蚕种场达50%以上,多个蚕种场因严重超毒而停产整顿。  相似文献   

8.
蚕种质量是蚕种场的生命,而家蚕微粒子病防治又是蚕种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淮阴蚕种场自1997年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工作,消毒防病措施均以微粒子病防治为中心,蚕种质量特别是无毒率在全省一直名列前茅,受到了同行业的一致好评,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与各位共同探讨一下"防微"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蚕桑生产的传染性蚕病,一旦被传染,将给蚕桑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20世纪90年代建湖蚕种场因微粒子危害造成蚕种烧毁。为了战胜微粒子病,建湖蚕种场在防治微粒子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完整的防微体系,加强了防微力度,基本控制了微毒,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完善了防微硬件设施1.1改善养蚕硬件条件近几年来,建湖蚕种场陆续将原有的泥土场地改成水泥场地,便于冲洗和消毒,每个生产小组都建  相似文献   

10.
凌荣 《广东蚕业》2010,44(2):4-8
本文针对近年来广西蚕桑发展迅猛,蚕种需求量大幅增加,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率有所上升,蚕种场在蚕种生产过程中,应从消毒防病体系、蚕种安全生产体系、质量监督体系等方面,构筑微粒子病防治工程,消灭传染源,防止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达到防治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目的,生产无毒优质蚕种。  相似文献   

11.
<正>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微粒子原虫寄生蚕体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病害.近几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该病传播面广,危害严重,蚕种场危害率达10-20%左右,给蚕种场及蚕农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对微粒子病的防治目前只能采取综合预防的办法,还没有良药可治.为了引进“原虫净”预防家蚕微粒子病,并在生产上得到应用、推广,我们进行了本试验.现将春蚕期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蚕种质量是蚕种场的生命,而家蚕微粒子病防治又是蚕种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我场自1997年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工作,一切消毒防病措施均以微粒子病防治为中心,蚕种质量特别是无毒率在全省一直名列前茅,受到了同行业的一致好评,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与各位共同探  相似文献   

13.
2015年春杭州蚕种场控制微粒子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蚕桑生产的疫病。我省1998年采取三控一严的措施以来,对微粒子病的爆发有所控制,直至2009年开始我省微粒子病又有抬头的趋势,且逐年恶化。而杭州蚕种场微防上思想高度重视,消毒严格、措施到位。在全场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来有效的控制了微粒子病的发生。2015年春期杭州蚕种场微粒子病检验结果无毒率为85%,无淘汰蚕种。产质量连续多年保持在全省名列前茅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4.
两种防治家蚕微粒子病技术措施的比较及优化组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工作一直是我国蚕种繁育生产过程中的重点。喷施防微灵与全程叶面消毒是两种不同的防治家蚕微粒子病有效技术措施,本文通过全面比较这两种不同的技术措施,找出了各自的技术优势和缺陷并结合蚕种繁育的生产特点,提出了新的优化组合模式。蚕种场应用优化组合模式新技术后,达到了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又能控制家蚕微粒子病发生,提高良种繁育系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次氯酸钠消毒防治家蚕微粒子病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微粒子病在我国广东、四川等省蚕区流行,蚕种深受其害。据我省肇庆市三个蚕种场的累计,1984~1988年五年期间,蚕种微粒子病淘汰率达9.54%,种茧淘汰率达6.21%,已成为威胁蚕种生产的一个主要问题。消毒防病是防止家蚕食下传染微粒子病的根本措施。我省蚕区传统使用的漂白粉消毒剂,因有效氯容易散失和渗透性差等缺点,消毒效果难以保证。作者采用渗透性比漂白粉好的次氯酸钠液消毒家蚕微粒子孢子,经实验室研究和三年农村生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后。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家蚕微粒子病对我市蚕业生产危害较大,严重影响了蚕业生产的发展,影响了蚕农和蚕种场的经济效益.为了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确保蚕种质量,提高蚕农和种场的经济效益,我场在1997年春制定了一系列防微措施,展开了一场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歼灭战.由于我场的蚕种生产主要在农村原蚕队,农村饲养点多、面宽,饲养环境差,养蚕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蚕室蚕具消毒困难、  相似文献   

17.
何安蓉  王琦 《蚕学通讯》2004,24(4):38-40
家蚕微粒子病是经蚕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的一种毁灭性蚕病,严重威胁着蚕种场的生存和蚕桑事业的发展.目前,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可以从三个方向努力.首先是预防.主要是防止微粒子病对家蚕的感染.常以补正检查、预知检查、母蛾检查、环境及桑叶消毒等技术措施为有效手段,并已取得了系统有用的研究成果,广泛运用于家蚕繁育的全过程.第二为治疗.即主要是对家蚕添食抗微药品,如防微灵、克微宝等,以此来控制家蚕微粒子在蚕体的增殖.第三为育种防治.即用生物工程技术将抗微粒子病基因导入经济性状好的蚕品种内,培养出在感染微粒子病毒的任何浓度下绝对不会发生家蚕微粒子病的蚕种,不过该研究还只是一种设想.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点介绍了针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食下传染途径,细化桑叶全程消毒办法,结合桑叶的采、运、贮,浅析蚕种场的贮桑管理办法,有效防微。  相似文献   

19.
家蚕微粒子病是世界蚕病检疫的对象,多年来严重威胁着蚕种场和蚕业生产的发展,给蚕业生产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随着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开展,中西部蚕桑面临着一次发展的机会,同时由于蚕桑业的快速发展,也给微粒子病的危害带来可乘之机,为防患于未然,现从家蚕微粒子病的传  相似文献   

20.
漂白粉消毒桑叶预防家蚕微粒子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永德  王宏 《蚕业科学》1996,22(1):55-56
漂白粉消毒桑叶预防家蚕微粒子病的研究冯永德,王宏,章孟夫,周莉,何力(四川省蚕种公司)(四川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作者在前报[1~3]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漂白粉溶液消毒桑叶预防家蚕微粒子病的试验研究,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漂白粉有效氯的测定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