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生质体融合选育富硒高产灵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株不同性状的灵芝菌株为亲本,采用化学融合方法对其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选育,筛选与亲本酯酶同工酶酶谱存在显著差异和拮抗试验呈阳性的融合菌株,并分别以液体发酵菌丝生物量、富硒液体培养菌丝体中硒含量和固体栽培时子实体生物转化率和灵芝菌株的富硒能力为初筛和复筛标准,经遗传稳定性试验验证,筛选到了一株灵芝高产菌株RG1108,编号为YG1,其灵芝子实体生物转化率、固体富硒栽培灵芝子实体和孢子粉中的硒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8.48%、21.78%、16.19%,遗传性状稳定。结果表明:原生质体融合选育富硒高产灵芝是一种比较成功的灵芝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2.
以5个不同的灵芝菌株为试材,采用枇杷枝屑代料栽培,以杂木栽培灵芝为对照,统计不同菌株灵芝子实体生物转化率、孢子量并检测不同菌株灵芝多糖、三萜、黄酮的含量,明确不同菌株灵芝子实体品质的差异,为更好地利用枇杷枝屑代料栽培灵芝选择菌株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枇杷枝屑代料栽培灵芝对灵芝品质影响最大的是多糖含量明显增加,其次是三萜含量,对黄酮含量影响不明显;各菌株子实体对多糖、三萜含量提高幅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四种食用菌富硒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了金针菇、香菇、猴头菌和灵芝在液体深层培养中的富硒能力。测定了不同硒浓度(从10μg/g~500μg/g)下四种食用菌的生长状况及最大富硒能力;研究了四种食用菌在富硒深层培养中菌丝干重、还原糖及菌丝内有机硒含量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四种食用菌都有不同程度的富硒能力,灵芝的富硒能力最强,是其他三种食用菌的10~20倍,对硒的耐受能力可达500μg/g,菌丝内有机硒含量最高达8000μg/g。  相似文献   

4.
富硒金针菇菌丝多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就不同菌种、不同菌株、不同硒浓度、不同培养天数以及菌种在含硒斜面上驯化与否等因素对富硒金针菇菌丝多糖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固体菌种、液体菌种和孢子菌种培养的金针菇001号富硒菌丝多糖含量均高于对照;金针菇12号菌丝多糖含量最高;一定浓度的Na2SeO3可提高菌丝多糖含量;菌种在含硒斜面驯化可提高菌丝多糖含量;富硒菌丝以培养12d时多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富硒金针菇的深层培养及其特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报道在含有不同浓度无机硒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金针菇菌丝体,探讨其耐硒和富硒特性。结果表明,金针菇耐硒能力不强,富硒能力较强。深层培养获得的富硒金针菇菌丝体其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多糖含量不受影响,谷胱甘肽含量随菌丝体硒含量的增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6.
丁李春 《食药用菌》2021,(2):148-151
为筛选适合以葡萄枝屑替代部分木屑为原料进行栽培的优良灵芝菌株,采用果园废弃的葡萄枝屑为主料,对8个灵芝菌株进行栽培试验,考察产量和生物转化率等指标,并检测其子实体和孢子的灵芝多糖及三萜含量,进行综合评分。结果:子实体和孢子产量、生物转化率、子实体和孢子的三萜含量均以GH8为好,其综合评分为83.24,也最高;子实体多糖则以圆8较高。8个菌株的多糖和三萜酸含量均超出国家药典标准。因此GH8可作为葡萄枝屑栽培灵芝的适宜菌株。  相似文献   

7.
不同灵芝菌丝体中三萜与多糖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十九种不同来源的灵芝菌株的生长速度及长势,从中选出了菌丝体阶段生长性能良好的10个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并测定了菌丝中三萜和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灵芝菌株在三萜和多糖含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多糖含量以汉城2号,日本灵芝,南韩灵芝为高;三萜含量却以韩国灵芝、灵芝0772、灵芝0771为高,并且二者的含量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这为灵芝优良品种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硒在金针菇菌体内的生物转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报导了液体深层培养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NJ9601)的富硒能力和生物转化。在添加5~125(×10-6)硒的范围内,菌丝体富硒的范围为8.2~90.2(×10-6);添加20(×10-6)时,菌丝体吸收率最高,为对照的184%,此时菌体生长、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等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无机硒经菌体吸收、代谢、转化,其有机化程度在75%以上,分布在硒蛋白(占64.1%),硒多糖(占11.2%)。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硒蛋氨酸含量。用富硒金针菇粉和剩余培养液分别饲养蚯蚓,其产量可提高30%以上。从饲养的蚯蚓提取分离获得的蚓激酶产率提高20%。开辟了富硒金针菇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不同浓度富硒PDA平板培养基上灵芝菌丝的生长情况及在添加了亚硒酸钠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培养,测定灵芝菌丝体的生物量及总富硒量,比较不同灵芝菌株的富硒能力,最后从15个不同灵芝生产菌株中筛选出一株对高浓度硒有很好耐受能力且富硒能力强的菌株惠州灵芝。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液体摇瓶培养,7d后其菌丝体的硒含量为2386μg/g,总富硒量为3784.2μg/100mL。  相似文献   

10.
研究袋料栽培灵芝主要的药用成分灵芝多糖和三萜在不同生长时间和子实体部位的分布规律。将灵芝整个出芝过程分为5个时期,将子实体分为3个部分,采用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三萜和甾醇含量。结果发现灵芝多糖含量随子实体发育逐渐降低,在空间上无分布规律;灵芝三萜和甾醇含量随子实体发育逐渐增加,并在边缘含量分布最高。灵芝多糖和三萜含量随子实体发育有规律变化,灵芝三萜在子实体不同部位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灵芝为我国名贵中药材。在中药书籍中记载其“味甘、性温,可补心、肝、脾、肺五脏之气,具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之功效”。现代药理学证实:灵芝有调节免疫、抗肿瘤、抗衰老等作用。硒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人体许多组织的代谢。临床试验表明,硒对癌症、心脏病、克山病等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无机硒在体内不易吸收且毒性强,人体对有机硒的吸收率比无机硒高30%,毒性也小,并且可以在人体组织内储存[1]。而灵芝具有将无机硒转化成有机硒(硒多糖、硒蛋白等)的能力,与其它多种富硒微生物相比,富硒灵芝有机硒含量高,对硒耐受性好。富硒灵芝不仅是很好的补硒载体,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现就近几年有关富硒灵芝的研究进展归类综述如下。1培养特性富硒灵芝的栽培,目前已较成熟,特别是富硒灵芝有机栽培技术的建立,极大的促进了富硒灵芝质量和产量的提升,但生产状况仍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由于生产蕈菌菌丝体要比栽培子实体简便、快捷、效益高,所以采用发酵工程手段对灵芝进行富硒培养,将是规模化工业生产的趋势。国内学者为提高发酵过程中灵芝的产量和含硒量,对菌种选育、培养过程的优化及代谢合成特性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研究。菌种是富硒灵芝生产的关键,随着...  相似文献   

12.
以灵芝菌株(G.lucidum CGMCC 5.616)为试材,采用较高液体温度发酵的方法,研究了在30(对照)、32、34、36℃的培养条件下,灵芝中多糖、三萜、多酚、黄酮和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以期得出产某种活性成分的最佳发酵温度。结果表明:提高液体培养温度,灵芝多糖、三萜、多酚、黄酮、总氨基酸含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多糖、三萜、多酚、总氨基酸含量在发酵温度为34℃,发酵时间分别为第6、10天,第8、10天时达到最高,比对照分别提高了86.01%、44.91%、52.69%、29.67%。而黄酮却在发酵温度为32℃,发酵时间为第10天时其含量达到最高,比对照组提高了40.38%。该研究初步证实了较高温度发酵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活性成分的含量,这为灵芝活性成分的低成本生产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2种灵芝液体培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赤芝和松杉灵芝液体培养菌丝体生物量和多糖含量。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对赤芝和松杉灵芝进行液体培养,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干燥菌丝体多糖,通过蒽酮-硫酸法测定赤芝和松杉灵芝多糖含量。测得赤芝多糖含量为7.22%,松杉灵芝多糖含量为3.78%,液体培养赤芝生长速度比松杉灵芝快,多糖含量也比松杉灵芝高,因此,赤芝更适合用于液体培养生产灵芝多糖。  相似文献   

14.
以破壁灵芝孢子粉为原材料,通过提取、分离、浓缩、喷雾干燥制得一种去壁全溶高含量灵芝孢子粉,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溶剂乙醇添加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多糖和三萜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为:影响多糖和三萜含量高低的因素依次为溶剂中乙醇添加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综合分析得到提取最佳工艺组合为溶剂乙醇添加量10%,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3 h(二次提取)。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去壁全溶灵芝孢子粉多糖含量达到7.79%,三萜含量达到7.76%。  相似文献   

15.
灵芝品种子实体多糖和三萜含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选育加工专用型灵芝品种,以灵芝多糖和三萜含量为评价指标,对12个灵芝品种的子实体多糖和三萜含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灵芝菌株的子实体在多糖和三萜含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多糖以薄树灵芝、日本红芝、仙芝、京大、树舌灵芝含量高,三萜含量却以京大、赤芝05、惠州、信州、树舌灵芝、松杉灵芝、日本红芝含量高,并且二者的含量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为选育灵芝多糖、灵芝三萜含量均高,并适合精深加工专用的灵芝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人工富硒灵芝菌丝中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氨基酸分析法测定了人工液体培养富硒灵芝菌丝中5种微量元素及17种氨基酸含量,并与正常人工培养的灵芝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发酵因素对灵芝富硒深层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道了发酵因素对灵芝菌富硒深层培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富硒灵芝在20~32℃以内、80~240r/min、pH5~8均可以生长,其中26℃、180r/min、pH自然(68左右)、接种量10%为最佳发酵因素;葡萄糖为灵芝富硒深层培养的最佳碳源,蛋白胨加牛肉膏为最佳氮源,磷酸二氢钾加硫酸镁为最适无机盐。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法和高效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散射(HPSEC-MALLS)法检测灵芝(Ganoderma lucidum)‘沪农灵芝1号’不同生长期(接种后2~7个月,分别命名为P1~P6)子实体和菌基中三萜和水溶性多糖含量,并结合子实体和菌基的产量计算三萜和水溶性多糖的产量。结果表明:子实体中灵芝酸C2、G含量在P1、P2期较高,灵芝烯酸B和灵芝酸D、F、DM含量在P2期最高,灵芝酸B、A、S、T和总三萜含量在P1期最高;菌基中灵芝酸C2、A、D、DM和灵芝烯酸B含量在P1期最高,灵芝酸G含量在P 5期最高,灵芝酸B、S含量在P 6期最高,灵芝酸F含量在P 1、P 6期较高,灵芝酸T、总三萜含量在P 5、P 6期较高。子实体中灵芝酸C2、G、B、D、F、DM,灵芝烯酸B,总三萜产量在P2期最高;灵芝酸A产量在P3期最高;灵芝酸S、T产量在P1期最高。菌基中灵芝酸C2、G、B、A、D、F、DM,灵芝烯酸B产量在P1期最高;灵芝酸S、T产量在P2期最高;总三萜产量在P1、P2期较高。子实体和菌基中的水溶性多糖含量和产量均在P1期最高。研究结果将为‘沪农灵芝...  相似文献   

19.
灵芝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的关键药效成分。通过选择适当的外源物质添加到灵芝深层发酵基质,使灵芝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产量增加,是灵芝深层发酵的研究热点。综述某些中药材固体粉末或其提取物、金属离子、稀土元素和真菌激发子等外源物质对灵芝深层发酵生物量和关键药效成分的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硒在金菇菌体内的生物转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研究报导了液体深层培养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NJ9601)的富硒能力和生物转化,在添加5~125(×10^-6)硒的范围内,菌丝体富硒的范围为8.2~90.2(×10^-6)添加20(×10^-6)时,菌丝体吸收率最高,为对照的184%,此时菌体生长,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等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无机硒经菌体吸收,代谢,转化,其有机化程度在75%以上,分布在硒蛋白(占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