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晶纤维素补强天然橡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凝沉法制备了纳米晶纤维素/天然橡胶(NCC/NR)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物理机械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纳米晶纤维素在天然橡胶中分散均匀,对天然橡胶有较好的补强作用,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提高,损耗因子下降,但对天然橡胶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作为油品减阻剂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聚α-烯烃类油品减阻剂抗剪切性能差的问题,探讨了在油品减阻剂研究中引入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技术,依靠纳米粒子的微观效应提高减阻剂分子强度及抗剪切性能的可能性.综述了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技术特点和应用价值,基于聚烯烃类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成果,结合聚α-烯烃油品减阻剂的结构和组成特性,讨论了利用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技术制备复合油品减阻剂的基本构想,设计了合成方案,分析了技术关键点,展望了预期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复合材料的制备加工设备特殊、工艺流程繁琐及材料强度低等问题,以木质纤维为原料,通过机械胶膜法将木纤维和木质素磺酸钙有效地复合在一起,再通过热压得到高性能纳米纤丝化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化学组分的主要基团和元素,对无胶纤维板和纳米纤丝化复合材料的力学指标进行比较,以探索纳米纤丝化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结果表明:木纤维机械胶磨会使木纤维分层分支,无胶热压纳米纤丝化复合材料呈层状结构;木质素磺酸钙与木纤维胶磨后能够有效地粘合在一起,增加表面活性;与无胶纤维板相比,纳米纤丝化复合材料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均提高,比纯木纤维板分别提高213%、178%、263%,比胶磨纤维材料分别提高15%、14%、22%;而吸水厚度膨胀率分别降低了51%、22%。  相似文献   

4.
粘土/ 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声波分散、离心沉降方法制备粘土/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用透射电镜研究了粘土粒子形态及其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状况,并测定其力学性能和热空气老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离心法制得纳米粘土粒径为10-200m,平均粒径为70nm。随填充量增加,粘土粒子在橡胶中产生聚集状态。填充量8%-10%时,材料的拉伸强度从13.8Mpa提高到22.8MPa,其它力学性能及耐热空气老化性能也获得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水玻璃制备SiO2/NR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廉价水玻璃制备的SiO2溶胶-凝胶在乳液状态下与天然胶乳共混-共凝制备SiO2/NR复合材料.采用热重分析(TG)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SiO2在天然橡胶中分散性较好,SiO2与天然橡胶的界面结合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用稀土偶联剂对牡蛎壳粉进行改性,通过与天然橡胶共混制备天然橡胶/牡蛎壳粉复合材料。采用粒度分析仪测定牡蛎壳粉粒径及其分布,用红外光谱表征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结果表明,牡蛎壳粉的粒径在150~275 nm范围,平均粒径为209 nm,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保留了牡蛎壳粉和天然橡胶的特征吸收。在硫化时,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转矩值减小,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延长。而牡蛎壳粉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转矩值增大,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增加,硫化返原现象消失。总体来说,牡蛎壳粉的加入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硫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胶乳共混法制备了TiO2/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DMA分析结果表明,TiO2/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活化能高于纯天然橡胶。根据热分解动力学模型,求得硫化橡胶空白样,掺入TiO2 0.1%、0.5%、10%、20%的样品的分解活化能分别为229.699、231.085、201.727、219.107、208.249 kJ/mol,动力学模型指前因子分别为5.07×10^17、8.46×10^17、2.94×10^15、8.03×10^16、1.04×10^16/s。  相似文献   

8.
针对聚a烯烃减阻剂在应用过程中易发生剪切降解的问题,基于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与纳米SiO_2/聚a烯烃复合减阻材料前期研究成果,分析硅烷偶联剂KH550质量分数和体系温度对纳米SiO_2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表面羟基数和吸油值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当KH550质量分数为15%、体系温度为50℃时,可以获得表面羟基少、吸油量大的改性纳米SiO_2粒子。采用旋转圆盘和减阻剂环道测试纳米复合减阻剂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改性纳米粒子可以更好地与聚a烯烃相互作用形成复合减阻材料,经圆盘剪切和离心泵2次剪切,复合减阻材料表现出更为优异的抗剪切性能。通过开展纳米SiO_2粒子改性条件研究和减阻性能测试,得出结论:相比聚a烯烃减阻剂,纳米复合减阻材料的减阻性能和抗剪切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改进聚偏氟乙烯(PVDF)的渗透性能,采用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SiO2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SiO2/PVDF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改性前后纳米粒子对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力学性能及气体阻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SiO2(N-SiO2)在基体中的分散性显著提高:掺杂改性纳米粒子后,PVDF的渗透系数显著降低;由于改性SiO2良好的分散性,PVDF/N-SiO2阻隔性能更为优异,其中1.0%N-SiO2体系的渗透系数较纯PVDF降低18.6%,气体阻隔性最佳;随着温度上升,复合材料的渗透系数随之增加。研究结果可为柔性立管内衬层材料阻隔性改善提供参考。(图9,表2,参20)  相似文献   

10.
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纳米材料特征、制备方法、纳米复合材料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内外的学对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木材内部具有容纳纳米粒子的纳米空间.它存在于木材细胞壁上的微细纤维之间;并存在能与纳米粒子结合的活性基团;可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原位插层合成法、注入填充法等方法,形成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木材原有性能均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甚至有可能产生全新的性能,基于木材的特点.以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工业化研究为目标,分析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检测与分析表征的研究现状,提出研究建议与展望,主要包括无机纳米材料的筛选、表面改性和分散处理、纳米粒子与木材复合的途径和复合机理研究、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和性能分析及其应用研究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国际天然橡胶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分析,追踪和揭示该领域的新兴趋势。结果表明:该领域形成了3个主要新兴趋势,即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中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的应用及其性能的提升;土地利用变化—热带雨林开垦为橡胶林对生态、水文和经济效应等的影响;外界刺激诱导表达的橡胶树胶乳中关键基因鉴定。突现性检测发现,绿色可持续科技、遥感和地质学是当前活跃的学科类别,高突现关键词"石墨烯"、"纳米管"、"种植园"、"光谱学"、"土地利用"和"基因表达"等也揭示了与主要新兴趋势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纳米SiO2 -APP 对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特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磷酸铵(APP)与阻燃协效剂纳米二氧化硅(SiO2 )制备了阻燃型木塑复合材料,并利用FTIR、SEM 和力学 性能测试仪,探讨纳米SiO2 的添加量(2%、4%、6%)和APP 的添加量(8%、10%、12%)对木塑复合材料的界面性 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纳米SiO2 添加量为2% ~6%、APP 添加量为8% ~10%时,两者可以均匀地 分布在木塑复合材料的孔隙中,并且纳米SiO2 可以与木质纤维形成Si—O—C 结合,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但 是,APP 添加量增加至12%时,纳米SiO2 和APP 之间会发生团聚,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性能。2)当纳米SiO2 添加量 为2% ~6%、APP 添加量为8% ~10%时,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比未添加纳米SiO2 、APP 的有所 增加,拉伸断裂伸长率基本保持不变,冲击强度降低。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可知,纳米SiO2 、APP 的添加量以及两 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拉伸性能、弯曲性能无显著影响,但APP 的添加量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冲击强度有显 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综合介绍高分子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及木质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通过纳米材料在塑料、建材、涂料等领域应用的分析,提出了纳米材料在木材科学中应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天然橡胶是重要国家战略资源,一直以来与石油、钢铁、煤炭并称为四大工业原料,在保障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产能不足,经济效益低下,胶园维护管理粗放,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低,高性能胶加工技术仍未彻底攻克等。文章根据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现状,分析了新形势下天然橡胶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以期为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插层复合方法制备了沙柳/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用FT-IR,XRD,氧指数的方法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阻燃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该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并与沙柳材比较发现沙柳/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性能比沙柳材明显增强。当蒙脱土分散浓度为10%时,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明显优于低添加量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天然橡胶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橡胶产业是我国热带地区农业支柱产业,其产品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资源。我国目前已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热带北缘生产技术体系,培育出一批适合我国植胶环境的新品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天然橡胶生产发展落后于需求增长,而海外不确定因素加深,“走出去”发展难度大,保障供给安全上存在隐患。近年胶价持续低迷,产业严重依赖手工作业,机械化智能化程度低,比较效益也在不断下滑。此外,产品合格不合用问题突出,高性能胶基本依赖进口,严重威胁国家安全。根据我国天然橡胶产业技术现状,分析了天然橡胶产业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天然橡胶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7.
采用湿法工艺制备了含50 phr白炭黑的天然橡胶(NR)/白炭黑母炼胶,为改善湿法母炼胶的定伸应力和耐磨性,添加炭黑作为第二相填料,研究炭黑用量和混炼工艺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的加入顺序对NR/白炭黑/炭黑复合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热处理工序之后加入炭黑,能够增强填料-橡胶相互作用,提高复合材料的定伸应力和耐磨性;在热处理工序之前加入炭黑,能够发挥白炭黑/炭黑的协同效应,改善填料分散性,降低滚动阻力和提高抗湿滑性能。  相似文献   

18.
在天然胶乳(NRL)和白炭黑(WC)为主的体系中,引入适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MMA)和引发剂,利用单体对白炭黑表面发生接枝反应的同时,实现其与橡胶大分子链通过化学键相连接,乳液共沉制备白炭黑填充型天然橡胶复合材料(NR/WC/MM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流动性、力学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1.前言随农业高技术的发展,农用棚膜的需求量猛增。同时也对农用棚膜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希望农膜在高性能和多功能化方面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为农业的优质高产提供更优良的条件。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协同性质而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注意。从复合材料的观点出发,若粒子刚硬且与基体树脂结合良好,刚性粒子能起到增韧增强作用。因此利用纳米无机粒子这一特性,可提高棚膜的强度、韧性、耐穿刺性及抗风性等。由于无机纳米材料的尺度小,此材料不阻碍可见光的传播,采用无机纳米材料与农膜基材复合后不影响农膜的透光…  相似文献   

20.
纳米二氧化钛(TiO2)表面活性强、颗粒间易发生团聚,又由于其表面疏油亲水性能,导致在有机物介质中分散不均匀,从而大大减少了纳米TiO2的应用。为了充分利用其优异的性能,本研究分别使用KH550、KH560、KH570三种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TiO2,通过沉降分析法、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试(FTIR)、热失重分析(TG)和XRD粒径分析表征与测试改性前后的纳米二氧化钛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