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018年2月,FAO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GIAHS)秘书处致信中方,确认中方提出的"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正式被纳入GIAHS,至此,中国GIAHS项目点共计15个,居全球之首。此次中国新纳入GIAHS的4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别为: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和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  相似文献   

2.
国外     
《新农业》2018,(10)
正中国四项农业文化遗产获联合国粮农组织授牌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的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19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召开。本次论坛向8个国家的14项新认定的遗产颁发了证书,我国"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1月23~24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专家会议在意大利罗马召开,我国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和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通过专家评审获得批准认定,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申报的中国南方稻作梯田(含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江西崇义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广西龙胜龙脊梯田)和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也获得原则批准认定。本次会议通过或原则通过的还有:日本的德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专家会议在意大利罗马召开。我国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甘肃迭部扎尕农林牧复合系统,中国南方稻作梯田(含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江西崇义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广西龙胜龙脊梯田)和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通过了专家评审,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截至目前,全球共有48个项目获得认定,分布在19个国家,而我国则占了15个项目,居各国第一。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4月19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主办的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国际论坛在意大利罗马召开,FAO为中国"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由崇义客家梯田、尤溪联合梯田、新化紫鹊界梯田、龙胜龙脊梯田组成)"4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乡,农、林、牧之间的循环复合让这个高寒贫瘠地区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凝结着江南水乡千百年来的劳动智慧;在山东德州夏津黄河故道,6 000多亩古桑树群造福一方,树起了生命屏障,创造经济效益……2018年4月19日,意大利罗马,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6月4~6日,山东省夏津县举办了"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研讨会"。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代表诺莉亚·桑·格利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咨询小组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席帕尔维兹·库哈弗坎,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罗鸣、处长徐明,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李传府、国际处处长杨晓华、农业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主任王子才,德州市副市长董绍辉、市农业农村  相似文献   

8.
<正>第四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工作交流会2017年6月5~6日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成功召开。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中国11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所在地及7个候选地主管部门、部分农业部GIAHS专  相似文献   

9.
香榧是古老的中国原产树种和世界稀有的经济树种,具有果用、药用、油用、观赏等众多功能。会稽山区是香榧的原产地和主产地,其千年古香榧群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在系统分析会稽山古香榧群特点基础上,提出了会稽山古香榧群传统农业保护的重要意义及动态保护的主要途径。研究对于保护好会稽山千年古香榧群,合理利用其优良种质资源,促进古香榧群传统农业的继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香榧是古老的中国原产树种和世界稀有的经济树种,具有果用、药用、油用、观赏等众多功能。会稽山区是香榧的原产地和主产地,其千年古香榧群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在系统分析会稽山古香榧群特点基础上,提出了会稽山古香榧群传统农业保护的重要意义及动态保护的主要途径。研究对于保护好会稽山千年古香榧群,合理利用其优良种质资源,促进古香榧群传统农业的继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际合作司、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项目办公室承办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授牌仪式在北京举行。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批准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试点。  相似文献   

12.
<正>10年来在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领导组织下,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GIAHS)取得了丰硕成果,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在32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占了11个,位居世界第一。联合国粮农组织驻蒙古、朝鲜、中国代表Percy Misika10月13日在浙江青田举行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项目总结及‘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授牌十周年纪念会"上致辞并高度评价说,"中国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在遗产保护方面成果斐然,但在旅游开发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总结了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的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旅游开发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绍兴会稽山脉是香榧的原产地和主产地,其千年古香榧群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独特的价值和古老的嫁接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因其分布范围十分狭窄,资源十分稀少,加之树龄过老,经营过度,树种资源流失严重,亟待挖掘和保护。本文在分析会稽山古香榧群资源现状及面临的威胁和机遇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保护与发展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实现会稽山古香榧群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日是世界上拥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数目最多的两个国家,比较分析两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与保护措施可以为相关国家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参考。本文介绍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况和中日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从国际、中央和地方政府3个层面分析比较两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措施。中日两国农业文化遗产在遗产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背景与前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但也存在一些根本性差异;两国的保护与管理措施也较为相似,日本在产品开发、旅游发展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概念结合方面所做工作更为细致。通过分析比较,提出了中国进一步完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5年6月9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大学和农业部、中国科学院、浙江省农业厅、青田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GIAHS)——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项目启动研讨会在杭州召开.这标志着中国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7.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外成功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2年FAO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联合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以来,已经有13个国家的31个传统农业系统被列为GIAHS保护试点。各个国家的不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通过不懈努力,在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途径探索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在分析国外各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这些成功经验对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启示,并从农业文化遗产管理、保护与发展规划、农产品的开发利用、可持续旅游发展、国际国内交流、科普宣传等方面对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7月30日,由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和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主办、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六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工作交流会在福建省安溪县成功召开。会议总结了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工作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新的形势,研究部署了2019年的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近年来,中国秉承"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整体保护、协调发  相似文献   

19.
<正>在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的指导下,由中国农业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列读本已与近日出版发行。该书是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一次系统记录和生动展示。系列读本首批共11本,包括:《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贵州从江稻鱼鸭系统》《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河北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  相似文献   

20.
正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项目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使得中国农业文化再一次得到世界认可,这对于中国农业发展以及世界农业文化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把植根于悠久文化传统和实践经验的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好,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落实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活着的历史",农业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