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与城镇是不可分割的,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关联紧密,因此,构建耦
合机制可行且必要。基于当前现状,构建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机制:基于当前
的现况:城镇化面临着缺乏土地和资源利用不合理的情况,这对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而乡村振兴则面临着城镇与乡村之间的体制存在严重的壁垒以及资源的短缺和利用不合理,这
些问题的存在也导致乡村振兴不能够实现战略发展。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内在
逻辑的关联性,为解决战略进程中的问题、实现乡村和城镇的协同治理提供了条件。一方面,新
型城镇化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其关键在于通过促进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引导人
才、资源、技术等延伸至农村,补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推动乡村发展与全面振兴;另一方
面,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大城市病”、环境问题等提供了重要
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我们也应该清楚看到,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正在被拉大,农村人均收入和城市人均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大力推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了更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应该更加密切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发挥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为此,有必要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作用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我国农村事业的发展起到有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贺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共荣的重要保障。基于云南省2008—2019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其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与Tobit模型对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及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云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耦合度处于中等耦合水平,且变化幅度较小,耦合协调度则呈逐年上升趋势,实现了从高度失调到初步协调的跨越。驱动机制分析中,技术驱动、政府驱动、产业驱动对云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产生正向效应,消费与投资驱动则产生负向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应坚持城乡协同发展原则,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为城乡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共同解决城乡不平衡问题的关键,以湖北省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2020年的数据,首先构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其次运用熵值法测算出两者得分,最后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两者之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湖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波动增长趋势,且乡村振兴水平高于新型城镇化水平;各地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波动增长趋势。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湖北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水平以及促进两者之间协调融合发展,提出了进一步延长农村产业链、完善城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发挥城镇溢出效应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2011—2019年黄河流域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11—2019年黄河流域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始终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②黄河流域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9.
城镇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繁荣的重要路径和应用支撑。通过建立城镇化发展水平、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资源环境水平等三方面的系统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成都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水平和能力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轮的城市规划促进了以生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城镇的吸纳能力、综合环境治理、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城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城乡融合发展的程度更深、融合更紧。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新时代的发展少不了城乡融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剖析了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分化严重、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失衡、二元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负面影响等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路径,并针对这些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国目前日益严峻的农业农村问题,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框架内,通过文献简述了近年来关于城乡关系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和农村发展的历史演变。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还存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农民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农村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城乡自由流动面临制度性障碍、城乡融合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等挑战,正在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全面落实的症结所在。因此,必须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两个层面,找到两大战略有机融合的关键路径:一是坚持公平公正,实现城乡各类资源合理配置;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模式;三是坚持以土地为核心,推动城乡之间生产要素流动;四是突出产业优先,利用城市带动乡村内生动力;五是坚持因地制宜,推动城乡融合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我国城镇化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然而,建国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给农村、农业与农民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突出地表现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造成农村人荒问题;优质资源被汲取,农村产业畸形落后;优秀传统文化衰落,农村现代文化无从建立,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村落环境不够宜居等。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对这些多年悬而未决问题进行有力破解的战略应对,是实现国家发展重心的下移与城乡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战略组合,是解决我国城镇化负面效应的现实路径选择,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共同富裕目标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二者的协同发展水平,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研究影响二者协同发展的因素。结果表明:2011—2020年辽宁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与乡村振兴水平不断提升,二者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协调等级由低度协调发展为极度协调;评价指标中的城镇与农村人口之比的灰色关联度最高,且正向影响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河南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加权法、障碍因子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11—2020年河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协调程度,并针对不同制约因素提出差异化对策,以促进河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协同推进。结果表明,河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均呈上升趋势,但仍受到生态环境、生活保障、服务设施、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乡村居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人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城乡的统筹发展更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我国的城镇化率在此背景下迅速提升,城市与乡村间的统筹发展问题得到了较大的关注。然而过于快速的发展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导致城镇化发展受到阻碍。笔者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利于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落实乡村振兴计划,加快城镇化发展,以通化市县域为例,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通化市县域城镇化发展情况,分析了通化市县域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通化市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对县域城镇进行合理规划,加强科技的创新以及人员管理能力的培养,完善相关的制度,改革财税体制,完善生态保护,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坚持“产城互动”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又首次提到了乡村振兴中的逆城镇化问题,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探究了乡村振兴中逆城镇化的内涵和特点,通过对逆城镇化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逆城镇化的具体举措,力求为新型逆城镇化提供建议和路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脱贫事业的胜利,乡村发展进入到全面振兴这一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从过去对农村的“物质帮扶”向“精神帮扶”转变,提高人员的整体素养,催生内生动力[1]。唯有如此,才能在有效衔接脱贫事业的基础上,创造继往开来的局面。面对如何践行“精神帮扶”这一时代命题,乡村法治化建设无疑是最好的答案。在过去的时期中,虽然中国的乡村法治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但囿于现实国情的限制,收效甚微。因此,面对乡村社会环境急速变化带来外部冲击、乡村治理主体法治意识淡薄以及涉乡村治理法律缺失等多种问题,必须全力推动法治化道路建设,重点提升乡村主体法律意识,进一步填补乡村法治相关的法律缺失,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