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顶部通风对日光温室内温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沈阳地区气候特点,根据室外环境不同条件,通过比较温室通风对温湿度的影响,分析确定其变化规律.试验在30 min内只开顶窗进行自然通风的情况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外界风速在4~5 m/s范围内,温室温度、湿度下降速度最快,温度降低2 ℃,相对湿度下降17.8百分点,释放出热量3 980 kJ;晴天时温室相对湿度下降速度大于阴天;通风面积较大时对温室内温湿度的影响大于通风面积较小时对温室内温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宁夏三类温室与其小气候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夏三类温室小气候的试验研究表明三类温室的光照强度、气温、地温及相对湿度在一天内的变化规律相同,不同温室结构对温室内光照强度和地表温度的影响不显著,而对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影响较显著,对地面下5cm、10cm、15cm、20cm的温度影响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基于CFD的自然通风玻璃温室湿热环境模拟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方法,以Venlo型2连栋玻璃温室为研究对象,采用离散坐标(DO)辐射模型和组分传输模型对室内空气的传输过程进行3维数值模拟,以提出在温室微环境模拟中采用辐射、对流、热传导耦合计算的新方法,从而得出温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场的分布模式。结果表明:相对湿度模拟值与实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5.4%,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11.2%。温室内相对湿度空间分布与对应的温度分布模式类似,中部作物区温湿度分布均匀一致,其余空间温湿度分布梯度明显。  相似文献   

4.
对海南地区顶部半开口式大型薄膜温室内外四季光强、温度、相对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了测试分析,以探究顶部半开口式大型薄膜温室在海南地区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夏秋季遮阳效果较好,15:00后宜关闭遮阳网。冬春季全天均需关闭遮阳网或适当人工补光。夏季午间温室出现39.3 ℃的极端高温,冬春季室内温度较为适宜。白天夏季温室内不同高度间温差较明显,其余三季平均温度在不同高度间差异较小。同时,温室内四季平均相对湿度均大于室外,其中,春秋冬季室内平均相对湿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温室内相对湿度呈梯度变化。夜间由于四季平均温度在不同高度间差异较小,各高度间平均相对湿度基本相等。由此可见,顶部半开口式大型薄膜温室在试验期间温室内部环境相对稳定,利于实现温室内作物周年生产。  相似文献   

5.
温室微型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温室微型马铃薯幼苗上进行人工接种马铃薯晚疫病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结合逐日的天气变化情况和温室逐小时的温湿度变化,对马铃薯晚疫病在温室条件下的流行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温室微型马铃薯晚疫病侵染高峰日必需的温湿度条件和天气条件为①日温度变化在11.5~24 ℃之间;②日最低相对湿度高于95%;③降雨至少积累8.5 h以上.其中温室条件下降雨对该病的影响不仅在于增加了空气的相对湿度,而且还在于降低了光照强度.  相似文献   

6.
薄膜温室是福建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智能温室,温室内的环境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夏季高温是南方地区种植的主要障碍之一。在设计温湿度自动采集系统的基础上,以福州1个薄膜温室为例,分析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温湿度情况。通过1年多的数据采集,结果表明,温室内月平均温度最高值出现在7月,为30.97℃,最低值出现在2月,为18.20℃。温室内月平均湿度为62.3%~77.98%,月份间没有规律。夏季高温是福建地区薄膜温室种植的主要障碍,温室内夏季日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3:00左右,夏季室内日气温最低值出现在夜间,并对夏季典型条件下的温度情况进行分析。冬季薄膜温室能达到一定的保温效果,但是夜间室内湿度可达80%左右。夏季开启湿帘、风机能够使温室内温度骤降、湿度骤升。试验结果不仅能为福建地区温室的合理选择和温室内环境因子的调控提供参考,而且可为作物的种植茬口安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单栋大棚和连栋塑料温室温、湿度环境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栋大棚和连栋塑料温室内进行黄瓜栽培试验,以研究设施内土壤温度、空气温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6月份上中旬,连栋塑料温室的土壤和空气温度均高于单栋大棚,但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二者最低温度差值逐渐减小;6-7月份,单栋大棚的最高土壤温度明显高于连栋塑料温室;整个生长期,连栋塑料温室内的空气湿度明显低于单栋大棚;连...  相似文献   

8.
为精确掌握温室型奶山羊舍冬季舍内外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对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的温室型奶山羊舍冬季羊舍内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了连续测试。结果表明测试期间舍内平均温度为0.48℃,平均相对湿度为61.84%,舍内外平均温差12.12℃。温室型奶羊舍的温湿度环境参数能够满足生长所需的环境要求,建议采取增加机械通风等方式适当加强羊舍的通风换气。  相似文献   

9.
介绍连栋温室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状态下的通风率的计算方法;建立了通风过程中的能量平衡方程,研究了2种通风状态下的质热交换过程,用外部气候条件(温湿度、光照、风速等)对连栋温室内部温度进行预测,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模拟2种通风状态下温室内温度。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日光温室不同通风形式对室内湿热特性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构建日光温室作物-环境湿热系统的数值模拟模型。将模拟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4.7%和4.1%,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准确性。应用该模型模拟不同通风形式下温室内的气流和温湿度分布情况,比较分析不同的通风形式对室内湿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通风形式会影响室内气流的运动轨迹和速度,从而影响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分布变化。仅开启上通风口通风时,室内的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较高,气候分布均匀,整体变化较小,适宜冬春季节或清晨傍晚室内温湿度较低时的通风要求;仅开启下通风口通风时室内温湿度分布模式均匀性最差,进风口处的温湿度明显低于北墙,且进口存在涡流,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上、下通风口均只开一半通风时,作物区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为39.3℃和25%,上、下通风口均全开时作物区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为36.8℃和23.7%,较于前者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降低了2.5℃和1.3%,适宜于炎热天气下日光温室内的降温除湿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与原产地生活环境差异较大的热带雨林植物的生长发育,通过对不同温室的环境条件分析和不同温室的热带植物生理指标的测试,结果表明:(1)植物园温室相对湿度和温度分别低于和高于科技馆;(2)植物园的二氧化碳浓低于科技馆;(3)植物园植物的gs比科技馆大,gs和Tr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4**、0.973**,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秋冬季节黄瓜生产温室中不同部位土壤温度和空气温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南部土壤和空气温度变化最小,较适宜黄瓜生长,中部土壤和空气温度变化幅度相对较大;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温湿度变化情况不同;长时间低于0℃的空气温度(9 h)以及低于10℃的土壤温度(8.5 h)是导致温室北部黄瓜植株死亡的直接原因;随时间推移,温室每天处于饱和空气湿度的时间逐渐增多,温室中部湿度最大,北部次之,南部最小.  相似文献   

13.
采用热平衡法获取温室内结果期番茄的茎流速率,对不同天气状况下番茄茎流速率与室内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番茄的茎流速率总体上呈单峰曲线,在高峰阶段波动变化,且在晴天的波动幅度与次数均明显大于阴天的;温室环境因子与番茄茎流速率的相关程度表现为光合有效辐射>相对湿度>温度>CO_2浓度,其中光合有效辐射和温度与茎流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而相对湿度和CO_2浓度与茎流速率呈显著负相关。最后建立了描述番茄茎流速率与室内环境因子间关系的多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R2=0.7434,P<0.0001),可为温室环境调控和合理灌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温室葡萄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农业温室葡萄是在人工建造的设施内,形成一定的人为调控生态条件的葡萄高效益种植方式。介绍了温室葡萄管理技术.包括调控好不同生育期的温度及果实采收后树体复壮管理等,以促进温室葡萄栽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脉冲式烟雾机在温室番茄上应用,对番茄叶部病害和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及温室内温湿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喷雾器和脉冲式烟雾机分别在两个温室中施药,使用温湿度计监测并定时记录,调查番茄病害和烟粉虱,比较不同处理防效。【结果】温室番茄病害流行期,烟雾机施药防效高于喷雾器且有显著差异性;发病初期,烟雾机施药防效高于喷雾器施药,但二者无显著差异性;烟雾机施药防治烟粉虱,药后1、3和7 d防效均显著高于喷雾器施药。药后2、3 h和次日11时,烟雾机施药温室内温度高于喷雾器施药1.8~2.3℃,湿度低于喷雾器施药12%~29%。【结论】较喷雾器施药,采用脉冲式烟雾机在温室番茄上施药,温室温度升高,湿度降低,温室番茄叶部病害和烟粉虱防效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不同结构温室内气温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不同覆盖方式下温室内空气温度的预报模型。以武汉农业气象试验站的单体薄膜大棚、连栋薄膜大棚、PVC温室为研究对象,选择晴天、多云、阴天作为典型天气,系统研究了室内外气温的日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PVC温室保温性能最好;单体薄膜大棚内气温升降速度快,升降幅度大;在此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方法,构建了不同结构温室内气温的预报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在2%~7.2%之间,均方根介于0.68~2.50℃,拟合效果良好。该模型所需参数少,实用性强,模拟精度高,可为武汉市设施蔬菜的温室内温度调控及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园林保水剂在温室西红柿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保水剂采用温室挂置和土壤施入两种使用方式在温室西红柿上进行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园林保水剂对温室温度、湿度有较好调节作用,特别是在12:00和16:00时间,温度和相对湿度比对照要高,保水剂能提高株高、茎粗和产量,降低病株率效果均不错。两种方式中,土壤施入方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Venlo温室在海南热区的环境适应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发源于荷兰的Venlo 温室在海南热区的气候适应性,于2010 年11 月开始采用5 点法和9 点法 5 次测试Venlo 温室的气温尧设施表皮温度尧光照强度尧相对湿度和CO2浓度等环境指标。结果表明院在海南热带季风 气候条件下,Venlo 温室在低温季节具有保温作用,在炎热季节具有降温作用,但温室内外温度相差不到1益,调节温 度性能较差,需要提高保温性能,增加辅助降温措施;Venlo 温室内外地表温差高达15益,降低室内地表温度效果明 显,同时温室屋顶骨架温度过高,有损覆盖材料使用寿命;Venlo 温室在寒冷季节阴天具有降湿的作用,在炎热季节 晴天具有保湿的作用,但室内外相对湿度相差在3.0%以内,对相对湿度影响较小;在海南地区Venlo 温室透光率不 高,但温室内光照强度并不低,能够满足作物生理需求;在海南使用Venlo 温室,室内日平均CO2浓度较高,不需要施 用CO2肥料。  相似文献   

19.
选取山东Ⅲ型、Ⅳ型、Ⅴ型3种结构类型的日光温室,利用温室记录控制系统采集温室内的温湿度变化数据,并调查供试作物番茄产量和病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山东Ⅳ型日光温室保温、除湿效果优于山东Ⅲ型、Ⅴ型,且较适合种植番茄,产量高,病害轻;3种不同构型温室的番茄产量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山东Ⅳ型和Ⅲ型温室的番茄产量与湿度间的相关性达到5%显著性水平,山东Ⅴ型温室的番茄产量与湿度的相关性达到1%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根据1月份南京地区现代化温室内、外气象资料,分析了不同天气类型下温室内、外的温度、太阳总辐射和空气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的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天气类型下温室内、外气象要素的相关性。针对不同的室外天气情况,提出了冬季南方现代化温室内小气候调控的建议,为进一步探讨中国南方地区现代化温室环境调控和作物管理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