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紫云英是豫南稻区重要的优良豆科绿肥作物,在这一地区,种好紫云英对于稻区增加生物有机肥源,改良培肥土壤,优化环境,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增收具有重要作用。现将紫云英的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紫云英是豫南稻区主要的绿肥作物,对培肥改土、提高水稻产量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豫南稻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紫云英留种基地,六十年代以来为我国南方稻区和日本国提供了大量种子,对发展绿肥生产,增加经济收入,赚取外汇都取得了很大成绩。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绿肥种植面积正在不断恢复和扩大,绿肥种子供不应求。因此,搞好  相似文献   

3.
紫云英是豆科植物,广泛分布于北纬24°~35°地区,早在明、清时代就已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种植,是重要的绿肥、饲料兼用作物。该作物性喜温暖湿润,有一定耐寒能力,全生育期间要求有足够的水分,对土壤要求不严,以pH值5.5~7.5的砂质和黏质壤土较为适宜,很适合在豫南稻田套种。近年来,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减少,稻区秋冬播小  相似文献   

4.
紫云英翻压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云英是稻区最主要的绿肥作物,其种植和利用可以提升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本试验在减施化肥的基础上进行绿肥紫云英翻压对水稻的生长指标以及对土壤基本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施化肥20%并进行绿肥翻压相对于100%化肥处理,水稻产量增加240 kg/hm~2,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稻的基本生长性状;减施化肥20%并进行绿肥翻压处理的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CEC也较100%化肥处理分别增加了0.6 g/kg、0.04 g/kg、0.18 cmol/kg,明显起到了土壤培肥作用。因此,绿肥翻压可以替代部分化肥,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不仅能提供当季作物所需养分,减少化肥的投入,还能起到土壤培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稻田紫云英肥饲兼用的技术与效益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紫云英不仅是稻田的优良绿肥,而且是养猪的优质青饲料。实行紫云英肥料兼用,是提高绿肥的经济效益,促进稻区农牧业发展,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建立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沿海滩涂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在稻田布置了连续3年的冬种紫云英、蚕豆翻压还田,研究水稻-绿肥轮作对滩涂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与冬闲处理相比,绿肥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经过3年的稻-绿肥轮作,紫云英对土壤肥力的提升效果优于蚕豆,紫云英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分别提高了16.13%和14.81%。[结论]稻-紫云英轮作是一种较好的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们商城县是豫南老稻区之一,历来就有种植紫云英的良好习惯。生产实践证明,紫云英对促进水稻增产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开展,耕作栽培制皮改革,复种指数不断扩大,在绿肥方面,就目前单一化的紫云英,已远远满足不了农业持续增产的需要,为此,我们狠抓  相似文献   

8.
稻田绿肥--紫云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建明 《福建农业》2009,(10):12-13
紫云英,又名红花草、翘摇、草子等,豆科黄芪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它是南方稻区重要绿肥、饲料兼用作物。闽北浦城利用冬闲稻田种植紫云英已有悠久历史,2009年3月26日,  相似文献   

9.
<正>紫云英(Astragaius sinicusl.)豆科,紫云英属,又名红花草、草子,是豫南稻田的主要绿肥作物,也可作为牧草、蜜源、观赏植物。在长期的农业发展过程中,种植和翻沤紫云英,对于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保持农田生态平衡,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一、紫云英栽培历史及现状固始县种植紫云英有着悠久的历史。建国初期固始县紫云英种植面积0.33万hm2,至20世纪70年代,种  相似文献   

10.
刘照学 《河南农业》2013,(23):43-43
紫云英属于豆科黄芪属,俗称红花草、草子,在豫南一带地方又称其为野鸡林,是稻田的主要绿肥作物,又可用作牧草、蜜源、药材、观赏植物和蔬菜。在长期的农业发展过程中,种植紫云英对保持农田生态平筏、培肥土壤、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收入等方面都有明显效果。在信阳地区正常情况下,紫云英3月中旬开花,  相似文献   

11.
稻田紫云英绿肥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下茬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推广和种植紫云英绿肥作物,从适时播种、整地开沟、合理施肥、病虫防治、翻压技术等方面介绍稻田紫云英绿肥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相关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豫南地区麦后直播稻田间杂草化除的有效技术方法,通过对豫南地区麦后直播稻田的杂草种类、数量进行调查分析,开展了不同除草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直播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豫南地区麦后直播稻田杂草草相复杂,优势杂草种类多;麦后直播稻田杂草的有效防除可显著提高直播稻产量。重点做好直播稻田芽前土壤封闭处理,芽后田间杂草防除要根据田间草相有针对性地选择除草剂。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豫南麦后直播稻田间杂草化除的有效技术方法,本研究对豫南地区麦后直播稻田的杂草种类、数量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除草剂施用对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直播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豫南麦后直播稻田杂草草相复杂,优势杂草种类多;麦后直播稻田杂草的有效防除可显著提高直播稻产量。重点做好直播稻田芽前土壤封闭处理,芽后田间杂草防除要根据田间草相针对性选则除草剂。  相似文献   

14.
在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中,通过冬季种植紫云英,可起到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肥力、保护环境、提升稻米产量和品质的作用。现从品种选用、播种、水分管理、耕翻等环节,对稻田套播紫云英高效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并对该技术在南京市高淳区秋亚家庭农场的多年应用效果进行介绍,以期促进稻田套播紫云英高效栽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紫云英是上海市最主要的稻田冬绿肥之一,种植绿肥具有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农田化肥施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优点。为促进紫云英在崇明地区的种植推广,现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做好种子处理、适时套作精播、加强田间管理等。  相似文献   

16.
高产优质紫云英新品种信紫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云英新品种信紫1号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信阳紫云英为基础群体协作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等优点。2009年通过河南省种子管理站鉴定,同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结果表明,其盛花期地上部干物质粗蛋白质20.11%,粗脂肪4.14%,粗灰分13.89%,粗纤维12.65%,钾1.18%,总磷0.26%。2006-2008年度参加河南省豫南稻区紫云英新品种区域试验,12点汇总,鲜草产量表现为11点增产,2 a平均产量40 260 kg/hm2,比对照信阳紫云英增产10.4%;种子产量表现为10点增产,2 a平均产量717.75 kg/hm2,比对照信阳紫云英增产11.0%。2008-2009年度参加河南省豫南稻区紫云英新品种生产试验,6点汇总,鲜草产量表现为5点增产,平均产量45 772.5 kg/hm2,比对照信阳紫云英增产7.6%,居6个参试品种第2位;种子产量表现为4点增产,平均产量694.5 kg/hm2,比对照信阳紫云英增产8.1%,居6个参试品种第1位。  相似文献   

17.
<正> 紫云英是豫南稻区的主要绿肥作物。目前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已达到200多万亩,占稻田总面积的40%以上。在发展紫云英绿肥中,突出问题是第一年扩种的新茬田,特别是一些瘠薄田块生长很差,需要连种二、三年才能高产。农民称这种现象为:“头年瞎,二年差,三年发。”新茬田绿肥生长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土壤中缺乏与植株共生固氮的根瘤菌。据1964——1973年在20块紫云英田的苗期调查,有11块老茬田平均单株结根瘤32.1个,9块新茬田平均单株结根瘤16.1个,相差一半。为了解决这个问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农业的水稻生产中,由于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的发生需要反复使用农药。另外,大量使用化肥又容易改变土壤生态环境,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形成农业面源污染。为了保护农村环境,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现在积极发展稻鸭共作模式的越来越多了。稻鸭共作,种养结合,稻田不需使用化肥、农药,稻田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各种生物得以滋生,稻田青嫩杂草、害虫、蚯蚓、田螺等为鸭子提供了营养丰富的天然动植物饲料,鸭子生长迅速,肉质鲜美。鸭子排出的粪便又可作为稻田的有机肥料,鸭子在稻田里活动还具有松土、清除虫子和杂草的作用,稻鸭共作的稻田产的稻米,口感好,品质佳,市场销路好。稻鸭共作生产技术是农牧结合的一种新模式,也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新途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稻鸭共作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对水稻品种和鸭子品种的选择是不是有特殊要求呢?本刊记者采访了在这方面有实践经验的江西省宜丰县稻香南垣生态水稻专业合作社社长姚慧峰先生,下面看他是如何回答的。  相似文献   

19.
紫云英还田替代部分化肥是豫南稻区节肥增效的主要技术措施。为探讨等量紫云英还田条件下,不同化肥减量配施对土壤磷素供应和水稻磷素吸收的影响,依托豫南稻区紫云英与化肥配施的田间定位试验(始于2008年),共设6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F100)、等量紫云英还田(22.50 t/hm2)与不同用量化肥配施(100%化肥,MVF100;80%化肥,MVF80;60%化肥,MVF60;40%化肥,MVF40)],通过分析2021年的数据,研究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土壤有效磷含量、植株磷含量及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MVF100、MVF80处理成熟期总干物质积累量较F100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8.52%、7.14%;MVF100处理成熟期秸秆干物质积累量较F100处理显著提高了12.84%;MVF80处理成熟期穗干物质积累量较F100处理增加了11.05%,但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处理成熟期穗干物质积累量和F100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处理孕穗期叶面积指数均低于F100处理,而MVF100、MVF60处理成熟期叶面积指数高于F100处理...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江汉平原稻田采用的种植制度基本上是“麦—稻—稻”和“肥—稻—稻”,从而导致土壤次生潜育化,理化性状差,耕作层变浅,犁底层增厚,过多消耗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病虫害、伴生性和寄生性杂草滋生。因此,从多方面探索稻田优化种植模式,是作物布局深化调整,农田生态环境建设,农业发展迈向新台阶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