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研究鸡蛋期现货市场关系,利用2013年11月-2017年6月国内鸡蛋期现货市场日度价格数据,通过BEKK-GARCH模型和DCC-MGARCH模型深入剖析了我国鸡蛋期现货市场间溢出效应和动态关联性。结果表明,从鸡蛋期现货市场间溢出效应来看,2市场间存在显著的均值溢出效应,相互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价格引导关系,且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价格引导关系更为显著,说明当前我国鸡蛋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具有较好的价格发现功能;除此之外,鸡蛋期现货市场间还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从鸡蛋期现货市场的动态关联性来看,2市场间的相关关系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且整体表现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际原料奶市场价格波动频繁,而随着中国乳品贸易迅速增长,这给国内原料奶行业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为考察国际原料奶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维护国内原料奶业稳定发展,基于2008—2016年国内外原料奶市场价格数据,运用滚动协整分析法和BEKK-GARCH模型,分析国内外原料奶市场之间的关联性,探讨两个市场之间的价格溢出效应,并对此依次从均值、方差层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原料奶市场价格信号主要沿"国际到国内"进行单方向溢出,二者的价格波动具有动态一致性,国际原料奶价格每变动1%,国内原料奶价格则同方向变动0.27%。国际原料奶市场依托贸易路径对国内市场产生价格溢出效应,且在一定时期内,前者的价格波动会加剧后者的价格波动,并对其造成集聚性冲击和持续性影响。但受到特定事件影响,二者间的价格溢出效应具有阶段差异性以及时变性特征,国内奶源发展形势和乳品进口态势会对国际价格溢出效应强度产生影响。鉴于此,提出实施优质奶源工程、适当调整补贴方向、有效把握国内原料奶供给导向、加强乳品进口质量调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价格支持政策背景下中国小麦市场区域动态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市场间的关联程度能够反映市场一体化程度,衡量市场运行效率,分析价格支持政策背景下中国不同地区小麦市场间的关联程度及其动态变化,对于提高小麦市场运行效率具有现实意义。基于7个地区小麦市场价格周数据,运用贝叶斯DCC-GARCH模型,分析不同地区间价格波动特征及其动态关联性,并结合政策的执行探讨地区间价格波动和关联程度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政策执行区小麦市场价格的波动程度更平缓,受上期的影响更大。地区市场间的关联程度仍有待提高,关联度均值最高的河北和山东、河北和天津小麦市场分别为0.265和0.257,超过0.2的占全部市场组的1/3。价格支持政策启动时期市场间的关联度明显高于其他时期,政策的执行有利于提高市场的整合程度。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条件、生产区域集中程度、政策干预等因素都对市场关联度有重要影响。因此,建议短期内继续保留最低收购价政策框架,确定合理的政策价格水平;改善主产区和主销区小麦物流设施,提高流通效率;不断完善国内市场体系,促进粮食生产和加工的专业化分工与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钢 《世界农业》2023,(2):48-59
本文围绕国际原油、国际燃料乙醇以及国内玉米这三个市场,一方面理论分析了多元市场间的价格溢出机制,另一方面实证检验了国内玉米市场和国际能源市场间的价格溢出效应,以此考察国内玉米市场的外部能源价格波动风险敞口。研究发现:国际能源市场和国内玉米市场间存在显著的价格相关区制转移变化特性;国际原油市场和国内玉米市场之间存在价格波动的双向溢出效应,且前者对后者的影响相对更大;国际燃料乙醇市场对国内玉米市场存在单向性价格溢出效应;滞后1期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影响存在增强趋势。对此,增强国内粮食供给,限定农业生产能源价格,推动非粮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将有助于缓解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粮食市场的价格冲击。  相似文献   

5.
价格是反映产业运行的一个重要信号,以空间视角探究生猪价格的分布特征对协调生猪产业的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我国生猪价格的省际面板数据,在测度价格同步性的基础上构建同步系数权重矩阵来弥补地理权重矩阵的不足,并根据该矩阵探究我国生猪市场间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湖南与海南的生猪价格存在"高值—高值"集聚效应,黑龙江与河南的生猪价格存在"低值—低值"集聚效应;2)在SLM模型中,空间相关系数值为0.620,在SEM模型中,空间自回归系数值为0.878;3)我国生猪价格的集聚效应已经打破了原有的地理集聚,而存在跨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进一步整合生猪市场、加大重点区域的监控、因地制宜的制定调控政策,将有助于生猪市场区域间的协调,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空间关联特征,为中国实现农业低碳发展,推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政策选择依据。【方法】通过构建经济和距离等5类权重矩阵,检验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性,以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为基础建立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考察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人口密度和能源强度的促增效应明显,收入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促降效应突出,农业碳排放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和空间滞后特征。【结论】实现农业低碳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总体布局和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定量分析农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效应,对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具有理论支撑作用。依据海南省2012年投入产出数据,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海南省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情况。结果表明:海南省农业对大多数产业既有拉动力又有推动力,后向需求拉动作用大于前向供给推动作用;海南省农业对农业、食品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产业的前向供给推动作用较明显,对农业、食品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化学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等产业的后向需求拉动作用较明显;海南省农业产品价格变化对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业、住宿和餐饮业、木材加工品和家具制造业等产业产品价格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业步入新阶段,未来农业发展离不开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相互作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是一种解释各部门间直接和间接联系的数量分析方法,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农业目前与其他部门的关联效应。利用2017年河南和山东两个农业大省投入产出数据,分别计算两省农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比较分析两省农业与其他部门的关联情况。结果显示:河南省农业物质投入力度大;山东省农业与化学产品、批发零售关联性强,河南省农业与金融业有联系;两省农业都属于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易受国民经济影响,但缺乏对经济的推动力。因此,两省农业乃至中国农业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加快与流通业、金融服务业的融合,大力扶持涉农企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根据1992、1997、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利用动态I-O模型对渔业在国民经济网络中的双向关联效果及波及特性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和时间序列对比分析,从实证角度动态量化分析其战略性地位,结果表明:中国渔业发展对相关产业及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双向依存效果明显,需要政策扶持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粮食生产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2000—2016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江苏省粮食产量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均在地理上呈现出空间相关性;2)江苏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会显著促进周边地区粮食产量增加;3)对比混合线性回归、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若不考虑空间因素则会导致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直接效应和总效应的系统性估计偏误;4)空间溢出效应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具有异质性,江苏省玉米生产机械化空间溢出效应较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1997-03—2013-12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贝叶斯DCC-GARCH模型,分析农产品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之间的动态关联性。结果表明:1)农产品价格及CPI的波动具有非对称性,波动衰减速度缓慢,且衰减速度随着波动幅度的加大而减缓。2)畜产品价格与CPI关联更为密切,粮食价格与CPI关联相对较弱;畜产品价格中与CPI波动关联性最强的是猪肉价格,其次为鸡蛋和鸡肉价格,牛羊肉价格与CPI关联度相对较小,粮食价格中籼稻和粳稻价格与CPI的关联度更高。3)农产品价格与CPI的关联性具有时变性;畜产品价格与CPI波动关系大致表现出前期稳定,后期更为密切的特征。农产品市场重要程度、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及随机事件冲击,致使关联性在品种间和时间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农机总动力显著增长,农机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化作业水平快速提高。作为一种高效的劳动节约型技术,农业机械化提高了粮食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同时推动了要素投入结构优化和种植结构调整,使部分区域种植结构呈"趋同化""趋粮化"发展;促进了种粮主体、农机投资和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兼业和转移就业人员等多方式增收。通过农业机械化投资,以投资锁定效应、沉淀成本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和粮食规模经营;并以劳动节约、效率提升实现了节本增效,提升了粮食基础竞争力,推动了农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方式转变。农业机械化的产出效应、结构效应和外溢效应已经深刻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格局。因此,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应用和推广的支持,对农机具购置和农机生产作业服务予以补贴,不失为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现代化的一种可选路径。  相似文献   

13.
农机购置补贴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农机跨区流动和农机跨区作业的普遍存在,使得各省农机化发展不再各自独立,因此考虑空间相关性对科学评估省域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应用莫兰指数验证各省的机械化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考虑空间效应情况下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化水平的影响,评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实施以来,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2017年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比2004年综合农机化水平翻了一番,由2004年的34.32%增长至2017年的66.26%。同时,由于农机全国范围内的跨区作业导致各地区农机化水平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忽略空间相关性则会高估农机购置补贴对本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高估部分甚至达到实际值的1.5倍。基于此,提出继续实施和发挥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提高补贴资金使用效率、评估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时应考虑空间相关性,以及应继续完善促进农机跨区作业的相关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中外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规律,应用复杂网络和统计物理学分析方法,对中国和美洲市场大宗农产品玉米、小麦和大豆在双变量相关性波动模态的变化规律、强度分布和聚集系数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外大豆价格波动以弱正相关性为主,小麦价格更多的表现为弱负相关性,而玉米价格正相关性和负相关性波动较为均衡。3种农产品的价格相关性波动表现出不同的群簇性和周期性,波动网络通过各自不同的核心模态进行传递和演化。最后提出了依据国内外农产品价格波动周期及趋势进行价格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有涉及深化农业保险发展的内容,在进一步推进农业保险前,探究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是否有效降低农产品市场风险有显著的政策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首批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农产品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和棉花为例,首先利用Chow检验判断中央财政出台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是否为大宗农产品价格变化的一个间断点,之后利用GARCH模型探究中央财政施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后,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是否发生显著变化。结果表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实施后,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和棉花价格的变异系数明显下降;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是这5类农产品价格变动的一个间断点。GARCH模型证实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降低了这5类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程度,即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缓解了大宗粮棉油农产品市场风险。研究表明,中央财政补贴农业保险保费的政策,实际上是利用市场化手段间接管控农业风险,这种方式是有效的,夯实了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异与动态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把握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选取1997—2013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模型讨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动态演进情况,进一步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讨论了其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农业化肥投入、农业固体废弃物(秸秆)、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这四类污染源的产生量以及他们产生的氮、磷和化学需氧量三类污染物逐年增长,其中畜禽养殖的贡献最大。2)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区域集中在农业大省和经济发达地区,在空间上以中部地区、华北地区为核心区域,向外围辐射并呈现递减趋势。3)农业面源污染区域明显集聚,区域差异较大,极化现象比较严重。4)农业面源污染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形成高高型集聚区域,主要位于农业大省。据此,应该加强政策激励和引导农业农户的环保意识,推进农业生产由农业粗放式增长向数量、质量型增长转变。考虑相邻区域政策等要素空间溢出的负效应,在高高型集聚区域内,应该采用区域联防政策,杜绝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此消彼长,通过齐抓共管,实现多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