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孙轩  孙永洪 《农业工程》2018,8(6):131-132
为进一步探究沙棘、柠条和侧柏的抗干旱能力,选择2年生沙棘扦插苗和2年生柠条、侧柏播种苗,对3个树种的光合生理指标和水分生理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了3个树种的抗旱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侧柏相对于沙棘和柠条具有更好的抗旱能力,同一时期内,侧柏的含水量、束缚水和自由水比值和临界饱和亏数值最大。因此,侧柏在3个树种中更具备抗旱耐贫瘠能力,在青海省互助县荒山造林、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中应该优先考虑使用侧柏。   相似文献   

2.
<正>沙地柏(Sabina vulgaris Ant.)又名叉子圆柏、新疆圆柏、天山圆柏、臭柏、爬柏、双子柏、爬地柏,裸子植树门(GYMNOSPERMAE)柏科(Cupressaceae)圆柏属(Sabina Mill.)匍匐灌木,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天山、祁连山等干旱贫瘠环境中,主要产于陕西省神木、榆阳、横山,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青海省和甘肃省祁连山,垂直分布海拔1100~2800m,该树种适应性强,被广泛运用于造林绿化中。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角,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处。县域总面积69.2万hm2,森林面积20.21万hm2。全县地貌南部为白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祁连圆柏为研究对象,针对种植技术、虫害种类及危害性进行分析,并明确了虫害的最佳防治方式和虫害防治的技术建议。祁连圆柏虫害防治应结合具体的工作内容与要求开展防治工作,遵循现代化与环保性的工作原则,确保在科学防治虫害问题的情况下,提升祁连圆柏的栽培效益与质量。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多数地区干旱缺水,植树造林工作难度很大,严重阻碍造林生产的进行。简述套袋、覆膜、截杆和施保水剂等抗旱造林技术的作用及应用条件,探讨造林时间选择和苗木生长期管理的要点,为提升干旱缺水条件下的树木成活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沙拐枣作为一种耐旱、抗风沙植物,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土壤沙化土地等地区被大量运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属于典型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年均降水不足200mm,全年风沙天气较多,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气候干燥,所以在保护区治沙造林时选择耐旱、抗风沙的树种至关重要。前期治沙造林中柠条、花棒、沙冬青等耐旱、抗风沙的灌木树种被大量运用,效果十分显著,为丰富保护区的耐旱、抗风沙树种种类,保护区通过开展沙拐枣种苗培育及治沙造林技术示范项目,在灵武毛乌素沙地进行了治沙造林绿化国土行动,研究总结了沙拐枣育苗及造林技术模式,为三北地区开展治沙造林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不同栽植措施对造林成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沙棘是毛乌素沙地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但其造林效果受到干旱缺水和风沙危害的双重制约。为此,本文提出了缝植造林、丛状栽植和栽前灌水3项实用技术。结果表明,与常规的穴状单株栽植以及造林前不灌水相比,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降低风蚀危害,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7.
注水补灌,也称注射灌溉,是指采用特制的注水补灌设备直接向农作物和树木根部土壤注灌水(或水、肥、药液)的一种抗旱节水方法,用很少量的水保障农作物和造林的成活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解决了干旱缺水季节农作物补水保丰产的难题。该技术与设备同集雨窖储水利用和地膜覆盖相组合,抗旱节水效果更为显著,具有投资少、易操作、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黄荆(Vitex Negundo)为马鞭科牡荆属的丛生灌木,一般为落叶,但在热带或亚热带则为常绿灌木,或常绿小乔木,株高5~8m。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北达秦岭淮河。它耐干旱和寒冷,根系发达,萌发力强,既是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又是营造薪炭林、肥料林的重要树种。黄荆适应性强,耐旱耐瘠,在酸性或碱性土上都能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9.
从2011年起,针对青海省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在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青海省财政厅、农牧厅的大力支持下,青海省农牧机械推广站同大通县、湟中县等16个县(市)相继开展了一年一作小麦、油菜、玉米、青稞、燕麦的机械化深松试验研究,逐步确立了以秸秆残茬处理、少免耕覆盖播种、化学除草为主要内容的深松技术体系,机械化深松技术在青海省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2年共投入省财政资金442.8万元,推广机械化深松面积59.4373万亩,并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刘娜 《农机具之友》2014,(3):139-139
毛白杨(学名:Populus tomentosa),又叫大叶杨,为杨柳科、杨属落叶大乔木,是我国特产树种,因其叶背具有白色的柔毛而得名。树高可生长到26~28m,树干可长到2m粗,树干表面长满菱形的黑色皮孔。主根和侧根发达,枝叶茂密。叶为卵形,叶柄圆柱形,在枝条上互生,花序为柔软下垂的柔苋花序,雌雄异株,白毛杨属喜光树种,寿命长,生长迅速,树冠圆整,树干通直挺拔,是造林绿化的优良树种,广泛应用于城乡绿化,适应性强,是速生用材林,防护林和行道河渠绿化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1.
依据Griffing方法配制种植不同类型的复合双列杂交组合,分别设水、旱二种水分条件。在不同生育时期测定株高、株穗数、株粒重、穗粒数、黄叶片数、SOD、POD、MDA等农艺、生理生化性状,研究不同组合类型对杂交后代的遗传力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及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可采用抗旱指数(DRI)作为评价小麦品种抗旱性强弱的指标。旱地株粒重、旱地穗下节长、旱地黄叶片、籽粒饱满度、落黄、旱地成穗数、旱地株高等7个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与抗旱性关系密切且遗传力较强,可作为高产种质杂种后代的早期抗旱性鉴定指标。SOD活性和MDA含量由于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可以在杂种后代早期世代进行选择,OA能力和POD活性广义遗传力较高但狭义遗传力低,适宜在杂种后代的晚期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汪清县生态环境破坏事件时有发生,在农田与森林交错区,呈现农田蚕食林地的趋势,致使珍贵树种、目的树种濒临绝迹,森林质量逐年下降,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逐年丧失。为扭转当前林业建设的不利局面,从2012年起汪清县林业局正式起动封山育林工程。  相似文献   

13.
李莲 《农业工程》2015,5(4):160-161
旱地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是旱作农业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是旱作农业区提高粮食产量的核心技术,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显著。该技术在青海省同仁县已应用了6年,总结了其特点、推广应用情况、存在问题及实施成效,以使该技术更好地发挥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4.
间歇灌溉对水稻抗旱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挡雨水泥池中研究了间歇灌溉对水稻抗旱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当缓慢干旱发生时,干旱发生前进行间歇灌溉的水稻表现为比干旱发生前进行淹水灌溉的水稻具有较低的脂氧合酶(LOX)活性、较低的游离亚麻酸含量和较低的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变化不大,干旱复水后叶片保水能力较强。试验结果提示,间歇灌溉提高了水稻后期的抗旱能力,表现为在后期缓慢干旱发生时能一定程度上减缓膜脂过氧化伤害。  相似文献   

15.
基于激光雷达的农业机器人果园树干检测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丘陵山区果园中的斜坡及杂草影响果树检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树干检测算法。首先,利用单线激光雷达获取环境信息,通过数据预处理滤除噪声点及无法利用的数据点,以树干为目标设定聚类半径,根据数据点到激光雷达的距离自适应设定聚类阈值,完成初步聚类;然后,利用初步聚类结果及地面类内数据点量大、且大致呈一条直线的特征,将数据点超过一定数量的类进行二次曲线拟合,将拟合半径大于一定阈值的类视为地面干扰,并将其剔除;最后,利用杂草枝叶类中数据点之间距离不连续的特征,将存在一定数量的相邻数据点距离较大的类视为杂草枝叶类,并将其剔除,从而完成对果园中果树树干的检测。结果表明:在无干扰情况下,对树干的误检率为0.76%、漏检率为1.90%,平均正确率为97.3%;在只存在地面干扰的情况下,树干检测平均正确率为96.1%;在只存在杂草干扰的情况下,树干检测平均正确率为91.4%;在同时存在地面和杂草干扰的情况下,树干检测平均正确率为91.9%,综合以上各种情况的树干检测平均正确率为95.5%,该方法可用于丘陵山区树干较明显的乔化果园中的树干检测,为精准农业装备在丘陵山区果园中的导航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松 《节水灌溉》2007,(6):30-31,36
通过对长期自然降水资料的统计分析,结合田间定位试验和微区试验,对土壤水分平衡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评估旱害的4项指标:贫水指数、凋萎指数、降水指数和干旱指数,并依据干旱指数对浅山地区1961~1999年的粮食生产进行了年型分类,其结果是:39年间共发生特大旱年1年、大旱年3年、中旱年19年、轻旱年11年、平水年5年,发生机率分别为2.6%、7.69 %、48.72%、28.21%、12.82%.同时认为青海东部地区旱田作物需水和耗水参数矛盾突出,干旱是年年发生,唯轻重之别,具有明显的不可预测性、多变性和不可控性.抵御干旱的有效措施是实施农田外部人为亏缺补水.  相似文献   

17.
闫彩霞 《农业工程》2018,8(5):133-134
加强营林技术的探索和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能够促进林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在新时期基于生态国家建设的背景下,应该加强对林业经济建设的重视,从营林技术入手探索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措施,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该文结合青海省的实际情况,研究营林技术防治有害生物的措施,力求能够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三个沙棘品种辽阜Ⅱ号、楚伊和辽阜Ⅰ号的形态特征、光合生理和水分生理等方面的测定和调查,比较了三个沙棘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抗旱性。结果表明,辽阜Ⅱ号更易适应该环境,具备更好的生长势和抗旱性,而且它是大果沙棘,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在造林方面应该着重考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营造沙棘混交林过程中遇到的混交树种的选择原则,混交林的营造方式,混交类型以及可与沙棘混交的植物种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和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