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筛选出适宜水培生产的青梗菜品种。【方法】采用水培法种植6个青梗菜品种(‘84’、‘87’、‘104’、‘105’、‘CA19’、‘108’),定植33 d后采收,测定产量、形态、营养、风味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品种优劣。【结果】产量指标表现最好的是青梗菜‘104’,次之的是青梗菜‘108’;形态指标表现最优的是青梗菜‘CA19’,次之的是青梗菜‘105’;营养指标表现最好的是青梗菜‘108’,次之的是青梗菜‘87’;风味指标表现最优的是青梗菜‘87’,次之的是青梗菜‘84’。综合分析6个青梗菜品种的各类指标,青梗菜‘84’的综合隶属函数值最高,为0.594 0;青梗菜‘87’的综合隶属函数值次之,为0.551 7;青梗菜‘108’的综合隶属函数值较低,为0.455 9;青梗菜‘CA19’的综合隶属函数值最低,为0.447 3。【结论】青梗菜‘84’、‘87’是相对适宜本水培生产条件的品种,青梗菜‘108’、‘CA19’相对不适宜本试验中的水培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2.
根据甜瓜特征特性及对温度、光照、水分、土壤条件的要求,从田块选择、塑料棚搭建、整地、施肥、育苗、定植、水肥、棚温管理、整枝打杈、吊蔓、吊瓜、套袋、病虫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简易钢管隧道塑料棚冬春甜瓜‘傣姑’的种植技术,旨在为陇川县大面积发展简易钢管隧道塑料棚甜瓜‘傣姑’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黑妃’小番茄引种及山地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黑妃’小番茄作为高档功能性果蔬,含有比红番茄中更大量的番茄红素、花青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E、烟酸、叶酸及抗氧化剂,发展前景非常大。在浙江遂昌高海拔山区引种‘黑妃’水果小番茄,了解在遂昌山区的特性表现,从播种育苗、定植、肥水管理、采收等各栽培技术环节,总结提出利用大棚避雨栽培、异地提早育苗、膜下滴灌等山地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并取得每公顷产值超过15万元较好的经济效益。对遂昌山区发展黑番茄生产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连作导致‘滁菊’生长受到抑制,产量及品质下降.通过研究生物有机肥(BOF)对‘滁菊’产量及主要品质的影响,探究‘滁菊’连作障碍防控的最优方案.[方法]在‘滁菊’扦插育苗及大田移栽时分别或同时施用生物有机肥,试验共设4个处理:1)常规土壤育苗+连作土壤定植(CKn+CKf);2)常规土壤育苗+连作土壤施用BOF定植(CKn+BOF);3)常规土壤施用BOF育苗+连作土壤定植(BOF+CKf);4)常规土壤施用BOF育苗+连作土壤施用BOF定植(BOF+BOF).测定不同处理中‘滁菊’的根系活力,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鲜花产量,花序黄酮含量及与‘滁菊’主要品质相关的指标.[结果]施用生物有机肥不仅能够增加‘滁菊’根系活力,提高3种土壤酶活性,并能显著抑制‘滁菊’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生物有机肥能有效提高‘滁菊’产量及黄酮含量,还能显著提高‘滁菊’株高、茎粗、冠幅、分枝数、根冠比、鲜质量和生物量等主要生长指标.其中BOF+CKf处理能显著提高‘滁菊’根系活力和地下部鲜质量,但其他生理指标与对照处理(CKn+CKf)相比无显著差异.BOF+BOF处理的‘滁菊’综合指标最佳,其产量、黄酮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氮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CKn+ CKf,分别提高了34.71%、95.71%、73.76%和97.22%.[结论]育苗与大田移栽时同时施用生物有机肥,不仅能显著抑制‘滁菊’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提高3种土壤酶活性,而且能明显促进‘滁菊’生长,提高‘滁菊’产量及其主要品质,该处理为‘滁菊’实际生产中连作障碍防控的最优方案,将为‘滁菊’连作障碍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优化提高梳夹式采收装置采收红花时的作业质量和效率.【方法】以新疆‘裕民’无刺红花为试验对象,利用实验室研制的梳夹式红花采收试验台进行试验,以四组梳夹式采摘头各自对应的端面凸轮安装角度为影响因素,以整株采净率、掉落率和采摘质量度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四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中心组合优化试验,通过Design Expert 10 (32-bit)软件,得到最优参数组合.【结果】从顶部开始至机组底部四组凸轮安装角分别为2°,10°,25°,40°,选取花球开花后1~5 d的新疆‘裕民’无刺红花(含水率≥44.6%)进行采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该优化参数组合下,整株采净率为77.27%,掉落率为2.62%,采摘质量度为0.9.【结论】试验表明梳夹式红花采收装置满足红花采收要求,可为梳夹式红花采收机具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这个蔬菜不用洗,口感也不错!"近日,在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三江镇茄村海南绿普生水培蔬菜生产基地,参加海口现代农业集约化、社会化生产现场会的代表纷纷赞不绝口。据悉,在这个基地生产的水培蔬菜,每年每667 m2产量可望达到2.5~4万kg,是正常大棚种植的5倍以上。"我们的蔬菜长在离地高设有定植孔的塑料管道中,它们是靠‘喝’管道中循环流动的‘营养液’长大的,避免了农药、化肥对生存环境的污染。"在茄村水培蔬菜基地,基地负责人张喜军介绍说,这里一茬叶菜从种至收获只需15~20天左右。因为生产周期比正常大棚蔬菜的周期要短,而且产量稳定,可以常年不间断生产,因此年亩  相似文献   

7.
<正>"这个蔬菜不用洗,口感也不错!"近日,在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三江镇茄村海南绿普生水培蔬菜生产基地,参加海口现代农业集约化、社会化生产现场会的代表纷纷赞不绝口。据悉,在这个基地生产的水培蔬菜,每年每667 m2产量可望达到2.5~4万kg,是正常大棚种植的5倍以上。"我们的蔬菜长在离地高设有定植孔的塑料管道中,它们是靠‘喝’管道中循环流动的‘营养液’长大的,避免了农药、化肥对生存环境的污染。"在茄村水培蔬菜基地,基地负责人张喜军介绍说,这里一茬叶菜从种至收获只需15~20天左右。因为生产周期比正常大棚蔬菜的周期要短,而且产量稳定,可以常年不间断生产,因此年亩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6个日中性草莓品种开展主要经济性状测定与分析,为育种亲本选配和生产上品种选择提供性状信息。【方法】2个自育品种(‘秋怡’和‘秋香’)穴盘苗和4个美国品种(‘Monterey’,‘Portola’,‘Albion’和‘San Andreas’)裸根苗于2015年10月7日定植,深沟高畦双行定值,植株通过滴灌获得全营养肥。植株于次年3月初开始开花,鲜果从5月初开始采收至12月中旬止。期间对各品种夏季花量(单株花序数、单花序花朵数和单株花朵数)、果实产量(果实总产量,商品果产量,小果产量,畸形果产量及果数)、果实硬度、果实表面颜色和果实糖酸含量等经济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各主要经济指标在品种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的基因型是造成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 2个自育品种商品果产量达到美国品种的产量水平,可溶性糖含量高,有机酸含量低,但果实硬度低,适宜作为鲜食品种育种亲本和鲜食栽培; 4个美国品种普遍有机酸含量和果实硬度高,适宜作为加工品种育种亲本和加工用栽培。【结论】该研究为育种者育种亲本选配和生产上品种选择提供了有益的性状信息。  相似文献   

9.
对‘鲁刺1’(R.pseudoacacia‘Lu Ci 1’)、‘鲁刺7’(‘Lu Ci 7’)、‘鲁刺9’(‘Lu Ci 9’)、‘鲁刺57’(‘Lu Ci 57’)、‘鲁刺68’(‘Lu Ci 68’)、‘鲁刺152’(‘Lu Ci 152’)、‘兴刺1’(‘Xing Ci 1’)、‘兴刺15’(‘Xing Ci15’)、‘晋刺4’(‘Jin Ci 4’)等20个刺槐无性系的开花物候期、生殖器官形态结构、花粉活力、人工授粉结实率、杂交种子发育期及杂种发芽率等开展了试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刺槐无性系在鲁中南山区开花物候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单株开花持续时间5~7 d,单朵小花开放时间为2~3 d。花粉采收后干燥24 h和低温贮藏5 d后在MS培养基上培养6~8 h,萌发率分别为22%和20%。自人工授粉至种子生长发育成熟需要80~90 d。不同无性系组合人工控制授粉结实率差异较大,平均结实率8.47%,最高为21.28%,最低为零,‘鲁刺68’、‘兴刺15’和‘晋刺4’生殖能力较强,适宜做杂交父本;‘鲁刺57’和‘鲁刺152’作母本的组合结实率较高,且杂种发芽率较高,生殖能力较强,适宜做杂交母本。杂交种子2个年度(2013年、2014年)播种发芽率分别是22%和23%,不同无性系组合发芽率差异很大,最高达50%,最低为零。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宜川南地区马铃薯原原种雾培生产的优势品种,本试验选用7个马铃薯品种的脱毒苗,以‘费乌瑞它’为对照,采用原原种雾培法进行品比试验,对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早大白’和‘中薯19号’结薯数分别为10.4粒/株和10.1粒/株,较对照分别增加33.3%和29.5%。综合评价,‘早大白’和‘中薯19号’在参试品种中农艺性状表现较好、产量较高,适合川南地区马铃薯原原种雾培生产。  相似文献   

11.
对牛角辣椒‘绿龙9号’,朝天椒‘天鹰’,小果番茄‘绿玛瑙’,圆形茄‘快青’,野生茄‘红刺茄’和‘托鲁巴姆’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染色体数均为2n=2x=24,且均具有1对带随体的染色体;染色体长度茄子约在3~5μm、辣椒约在5~7μm、番茄约在2~4μm;辣椒‘绿龙9号’和‘天鹰’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24=18m+4sm(2SAT)+2st和2n=2x=24=18m(2SAT)+6sm,核型类别分属2B和2A;番茄‘绿玛瑙’的核型公式为2n=2x=24=14m(2SAT)+8sm+2st,核型类别属2C;茄子‘快青’的核型公式为2n=2x=24=20m+4sm(2SAT),核型类别属2A;野生茄‘红刺茄’和‘托鲁巴姆’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24=20m(2SAT)+4sm和2n=2x=24=22m(2SAT)+2sm,核型类别分属2A和1A。  相似文献   

12.
‘申蜜968’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设施园艺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高品质抗枯萎病西瓜新品种,为了加速该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开展了配套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申蜜968’在上海地区春播早熟设施栽培最适播种育苗期为2月10—20日,采用双蔓整枝方式,选留主蔓第15—18节位上的第2或第3雌花坐果为佳;定植前大田撒施270 kg∕hm~2狮马牌复合肥(N∶P∶K=15%∶15%∶15%)+15 t∕hm~2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一次性耕翻做底肥;膨瓜期随水滴施狮马牌复合肥300 kg∕hm~2,同时每5—7 d叶面喷施一次狮马牌高钾叶面肥(N∶P∶K=7%∶12%∶40%),每次5 kg∕hm~2,连续喷施3次,可有效提高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3.
‘凯特’芒叶片养分周年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攀枝花地区‘凯特’芒果叶片中N、P、K、Ca、Mg、S 6种元素含量进行全年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全年平均含量Ca高,N次之,S最低,根据’凯特’芒果的营养特性及实际生产状况可将划分为6个时期:营养生长期(9-11月),花芽分化期(12至翌年1月),扬花期(2-3月),幼果期(4月),果实膨大期(5-7月),新稍生长及果实成熟期(7-8月)。叶片N、P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9-11月N、P含量有小幅上升但不明显,12至翌年1月变化比较平稳,2月份达全年最高值,之后有所下降,并保持在较低水平;叶片中K含量在11月达最高值,随着树体生殖生长其含量呈下降趋势至果实膨大后期(翌年7月)达最低值,在果实成熟采收后有所回升;叶片Ca含量在11月、翌年1月份达最低值,整体上看随着叶片的老熟Ca含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凯特’芒对Mg、S的需求并不大,Mg、S的含量都较低,且其变化不明显。通过对叶片中营养规律的研究结合实际生产,初步确定‘凯特’芒营养诊断采样时间段为12至翌年4月份。  相似文献   

14.
维西县一年中温度最低和光照最弱的时期就是墙体大棚内早春茬黄瓜的育苗期.其不用占据很大的育苗面积,也方便增温防寒.在一年里,这茬黄瓜属于黄瓜种植的最佳时期.由于每年1月属于最差的低温和光照环境条件之下,这个时候种植黄瓜成功的关键在于培育出适龄壮苗.保和镇豪猪箐、龙爬箐自2005年建第1个阳光拱棚开始至现在已建成具有156个墙体大棚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经过7~8年的实践和探索,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栽培管理技术.文章从育苗技术、定植、定植后管理、采收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墙体大棚内早春茬黄瓜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晚播和播量对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油菜机械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以甘蓝型油菜主推新品种‘陕油28’(矮秆抗倒伏)和主栽品种‘秦优7号’(高秆不抗倒伏)为材料,设置3播期和5播量的二因素裂区试验,分析其对油菜成株密度、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油菜成株密度增加,株高、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显著降低,分枝高度显著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质量显著降低,群体角果数、群体产量显著降低。随着播量增加,油菜成株密度增加,株高、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显著降低,分枝高度显著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显著减少,千粒质量变化不显著,群体角果数和群体产量先增后减。‘陕油28’‘秦优7号’群体角果数和群体产量最大值对应的播量分别为5.56~6.67 kg/hm、4.44 kg/hm。播期对‘陕油28’产量的影响小于对‘秦优7号’的影响。由此可见,晚播导致油菜农艺性状变劣、产量降低。播期和播量对产量的影响存在品种差异。‘陕油28’的耐密性和耐迟播能力优于‘秦优7号’,播期9月21日和播量5.56 kg/hm是‘陕油28’播种的最佳组合,对应成株密度46.24万株/hm,可获得最高小区产量4 811.35 kg/hm,晚播条件下,播量6.67 kg/hm(对应成株密度67.65万株/hm)对产量有较强的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16.
菊花品种间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揭示不同类型栽培菊花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为栽培菊花品种分类、品种鉴定和保护提供生化依据。【方法】采用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2个酶系统的12个同工酶位点,对栽培菊进行同工酶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栽培菊花品种间的遗传变异很丰富,93个品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A)、多态位点比率(P)、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1.5699、43.23%、0.5699。其中遗传多样性最高的是‘紫宫翎管’,其有效等位基因数(A)、多态位点比率(P)、观察杂合度(Ho)分别是1.8889、66.67%、0.8889;遗传多样性最低的是‘粉紫管’、‘粉管托桂’和‘丰收’,3个指标分别是1.3000、25.00%、0.3000。(2)基于品种间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图将栽培菊花品种按花径聚类,体现了栽培菊花品种花径的遗传分化特征,托桂品种独立成组。另外,A、P、Ho3个指标完全相同的大菊品种有70.37%聚在一起,小菊品种有87.18%聚在一起。(3)‘染水金涛’、‘风珠秋意’、‘金陵之光’、‘金陵春色’具有品种特异的同工酶谱POD-3的F带,可以从生化水平为菊花品种鉴定和保护提供生化证据。【结论】菊花品种间POD和EST的遗传变异丰富;属于同一花径类型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一致,其中平瓣与匙瓣的遗传变异相近;瓣型和花色与POD和EST没有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晋南地区玉米适宜的栽培品种和种植密度,以‘先玉335’、‘郑单958’和‘浚单20’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密度处理,4.50、5.25、6.00、6.75、7.50、8.25和9.00万株/hm~2,分析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晋南夏玉米茎秆及产量等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穗位高均增加,茎粗减小,倒伏率呈现增加趋势。同密度条件下,‘郑单958’的倒伏率低于‘先玉335’和‘浚单20’。‘先玉335’、‘郑单958’和‘浚单20’在种植密度为7.50、8.25和9.00万株/hm~2获得最大产量分别为1 1034、8 668和8 456 kg/hm~2。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玉米单位面积穗数增加,而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均降低,但对穗行数的影响不显著。综合茎秆性状和产量结果看,‘先玉335’种植密度为6.75~8.25万株/hm~2时,可取得较好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赣州油1号’‘赣州油2号’‘赣州油3号’‘赣州油4号’‘赣州油5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新品种的经济性状,以这5个8~10年生油茶新品种2011-2013年的调查数据为材料,对其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赣州油’1~5号油茶新品种果实性状指标的差异明显,果形以桃形、球形、橘形等3种为主,果色主要有红色、黄色和青色,果实越大,果皮越厚,500 g鲜籽个数越少,平均果形指数为1.07;产油量是由含油率及产果量决定,鲜果含油率大小依次为‘赣州油3号’‘赣州油2号’‘赣州油4号’‘赣州油5号’‘赣州油1号’,666.67 m2产油量分别为‘赣州油1号’‘赣州油2号’‘赣州油3号’‘赣州油4号’‘赣州油5号’;果实经济性状指标间相关性显著,果径与果皮厚度之间(r=0.944 3);果形指数与500 g鲜果数(r=0.858 0),鲜果出籽率(r=0.807 1),干出籽率之间(r=0.849 7);500 g鲜果数与500g鲜籽数(r=0.842 6),干出籽率(r=0.896 3),鲜果含油率之间(r=0.837 4);500 g鲜籽数与干出籽率(r=0.800 4),种仁含油率(r=0.804 3),鲜果含油率之间(r=0.946 4);鲜果出籽率与干出籽率之间(r=0.892 2);干出籽率与鲜果含油率之间(r=0.917 8),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果形指数与鲜果含油率之间(r=0.650 6);500 g鲜果数与鲜果出籽率之间(r=0.684 2);鲜果出籽率与鲜果含油率之间(r=0.666 0,);种仁含油率与鲜果含油率之间(r=0.656 4),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果高与500 g鲜籽数(r=-0.748 4),种仁含油率之间(r=-0.812 4);果径与果形指数(r=-0.746 0),500 g鲜果数(r=-0.977 0),500 g鲜籽数(r=-0.932 3),干出籽率(r=-0.863 9),鲜果含油率之间(r=-0.889 4,);果皮厚度与果形指数(r=-0.847 0),500 g鲜果数(r=-0.958 9),500g鲜籽数(r=-0.872 7),鲜果出籽率(r=-0.803 3),干出籽率(r=-0.981 3),鲜果含油率之间(r=-0.934 6),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果径与种仁含油率之间(r=-0.663 4)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9.
5个水稻三系新不育系特征特性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5个新选育稳定三系不育系的特征特性,对其秧苗素质、开花习性、生育时期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研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水稻日开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育系148A、742A、743A在育苗期和移栽后长势都较旺盛;731A、752A在育苗期长势较弱,但移栽后731A生长较旺盛,而752A长势仍然较弱,表现为植株矮小、主茎叶片数和有效分蘖数较少。所观察的5个不育系花期都较集中,始花至终花的时间为6~8 d,开花第3~5天达到盛花期,日开花高峰期在11:00—12:00。其中,752A、731A开花历时较短,分别为6、7 d;752A的剑叶较短,柱头外露率(87%)、单穗颖花数(145.2朵)显著高于其他不育系,异交结实性较好;开花时的温、湿度适宜有利于促进开花。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主茎叶片数、穗长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2、0.554;有效分蘖数与穗长、剑叶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2、0.706;单穗颖花数与有效分蘖数、穗长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25、-0.849。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皖北地区主栽玉米品种适宜密度,为玉米高产创建的合理密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穗粒数、千粒重等参数的监测,研究淮北地区密度对主栽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连续2年在宿州市农科院农试场,以‘郑单958’、‘鲁单981’、‘隆平206’为试验材料,以审定密度为基准,每7 500株/hm2为一个密度阶梯,设置从减少7 500株/hm2至增加30 000株/hm2不同密度处理,在充分满足水肥需求条件下进行高产栽培实践,在实现高产基础上分析其产量及相关性状特征。结果表明,除平展型玉米品种‘鲁单981’外,其他2个品种密度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紧凑型品种‘郑单958’最适宜种植密度为73 300株/hm2,半紧凑型品种‘隆平206’适宜种植密度为68 600株/hm2左右,平展型品种‘鲁单981’最适宜种植密度为45 000~52 500株/hm2。由此得出,品种株型越紧凑,种植密度可适当增大;随密度增大,穗粒数与千粒重与密度呈越显著负相关,品种‘鲁单981’生产上应适当稀植以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