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凝结芽孢杆菌在肉鸭配合饲料中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日龄樱桃谷公鸭75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30羽.Ⅰ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mg·kg-110%杆菌肽锌;Ⅲ、Ⅳ和Ⅴ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和300 mg·kg-1凝结芽孢杆菌制剂(活菌含量为1×109cfu·g-1),试验期42 d,研究凝结芽孢杆菌在肉鸭配合饲料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1-21日龄肉鸭饲粮中添加300 mg·kg-1凝结芽孢杆菌制剂可降低料重比(P0.05),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胸腺指数(P0.05)、法氏囊指数(P0.05)和十二指肠绒毛高度(P0.05),降低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P0.01);在1-42日龄肉鸭饲粮中添加200 mg·kg-1凝结芽孢杆菌制剂可提高日增重(P0.01),降低料重比(P0.01),提高血清GSH-PX活性(P0.05)、胸腺指数(P0.05)、脾脏指数(P0.05)和十二指肠绒毛高度(P0.01),降低V/C(P0.01).结论:在配合饲料中添加200 mg·kg-1凝结芽孢杆菌制剂可提高肉鸭的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改善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十二指肠组织结构,提高免疫器官指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屠宰指数、肠道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探究凝结芽孢杆菌BC-HY1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3日龄健康、体质量110~140 g的肉鸡7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基础日粮加杆菌肽);凝结芽孢杆菌低剂量组(基础日粮加凝结芽孢杆菌BC-HYI,细菌数2×107 CFU/mL);凝结芽孢杆菌中剂量组(基础日粮加凝结芽孢杆菌BC-HYI,细菌数2×108 CFU/mL);凝结芽孢杆菌高剂量组(基础日粮加凝结芽孢杆菌BC-HYI,细菌数2×109 CFU/mL).试验期为35 d,每7 d为一个周期对试验肉鸡称量体质量、采血和剖检.[结果]凝结芽孢杆菌低剂量组、凝结芽孢杆菌中剂量组可以显著提高肉鸡生长性能与屠宰指数;凝结芽孢杆菌中剂量组、凝结芽孢杆菌高剂量组提高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作用的效果显著且持久;凝结芽孢杆菌中剂量组促进乳酸菌的生长,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效果更优.[结论]2×108CFU/mL凝结芽孢杆菌BC-HYI可以改善肠道形态结构,调节盲肠内乳酸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对肉鸡具有显著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取35周龄产蛋高峰期新罗曼蛋鸡1 20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日粮不添加饲用凝结芽孢杆菌,试验1、2、3组分别添加凝结芽孢杆菌0.30×106、0.75×106、1.00×106cfu·g-1(全价配合饲料),研究饲用凝结芽孢杆菌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1、2、3组料蛋比指标比对照组分别降低2.91%(P>0.05)、3.40%(P>0.05)、4.37%(P<0.05),且试验全期3个试验组劣质蛋数量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表明日粮添加饲用凝结芽孢杆菌0.30×106~1.0×106cfu·g-1具有改善蛋鸡生产性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育雏育成期高邮鸭肠道发育以及肠道组织形态、杯状细胞密度等的影响,选择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高邮鸭90只,随机分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全价日粮,丁酸梭菌组添加丁酸梭菌活菌3×105 CFU·g-1,枯草芽孢杆菌组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活菌5×108 CFU·g-1,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高邮鸭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显著提高60日龄高邮鸭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重量(P <0.05),显著增加空肠长度(P <0.05)。丁酸梭菌添加组显著降低空肠和回肠的隐窝深度(P <0.05),显著增加回肠的黏膜厚度、肌层厚度和绒毛高度(P <0.05)。丁酸梭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后提高高邮鸭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杯状细胞密度(P <0.05);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添加组中十二指肠,空肠组织黏糖蛋白2编码基因MUC2m 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 <0.05)。综上所述,高邮鸭自1日龄起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后,改善其肠道显微结构,在全价日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饲粮添加嗜酸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制剂对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2 160只50周龄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NC组)以及添加250 mg·kg-1(LD组)或500 mg·kg-1(HD组)嗜酸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制剂的日粮。结果表明:与NC组相比,LD和HD组蛋鸡产蛋率在49 d时分别提高了2.62%和2.20%,HD组蛋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降低(P<0.05)。与NC组相比,LD组的回肠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盲肠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HD组中盲肠和回肠的T-AOC、GSH-Px活性,CAT活性以及盲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加(P<0.05)。LD组盲肠内容物中乙酸、正戊酸和异戊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HD组中乙酸、丙酸和正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HD组盲肠内容物中氨氮、尿素含量和尿酸酶相对活性显著降低(P<0.05),尿酸水平升高(P...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日粮中添加苯甲酸对断奶仔猪肠道健康影响的潜在机制,选取24日龄、平均体重为6.03±0.78 kg的断奶仔猪72头[(约克夏×长白)×杜洛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个重复,试验期为42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苯甲酸5 000 mg·kg-1,结果表明,试验组结肠食糜的p H在第14天显著降低(P0.05),回肠、盲肠食糜的p H在第42天显著降低(P0.05);第14天,试验组回肠的双歧杆菌数和盲肠的芽孢杆菌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42天,试验组回肠、盲肠的大肠杆菌数均显著减少(P0.05);第14、42天,试验组回肠球菌数均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盲肠内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在第14天显著增加(P0.05),盲肠中NH3-N浓度在第14天及第42天显著降低(P0.05);第14天,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而隐窝深度却显著减小(P0.05);回肠的绒毛高度在第14、42天均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在第14、42天均显著增加(P0.05)。因此,日粮添加苯甲酸5 000 mg·kg-1可以降低断奶仔猪肠道消化物的p H,维持菌群的平衡,促进肠形态的发展,从而提高仔猪的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7.
选取1日龄樱桃谷肉鸭25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1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0.04%益生菌替代50%抗生素试验日粮。结果表明,替代50%抗生素的地衣芽孢杆菌能显著刺激十二指肠绒毛生长,提高肠道消化能力(P<0.01);空肠结构中,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回肠结构中,其隐窝深度变浅,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指数显著增高(P<0.01)。结果显示,肉鸭日粮添加0.04%益生菌替代50%抗生素可提高小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增加V/C值,改善肠道黏膜形态结构,促进肉鸭健康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高耐菌株泡腾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盲肠肠道菌群的影响,将3日龄AA肉鸡1 20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200只,试验1~4组饮水中分别添加枯草芽孢杆菌高耐菌株泡腾粉、枯草芽孢杆菌高耐菌株泡腾颗粒、枯草芽孢杆菌高耐菌株泡腾片、枯草芽孢杆菌普通菌株粉剂各1 kg·t~(-1),试验5组在全价基础日粮中额外添加15%杆菌肽锌预混剂266 g·t~(-1)。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高耐菌株泡腾制剂可以提高AA肉鸡平均日增重、提高平均日采食量、降低料肉比、降低死淘率、降低腹泻率,优于枯草芽孢杆菌普通菌株粉剂,优于或与杆菌肽锌预混剂相当。极显著增加21日龄、42日龄AA肉鸡盲肠中芽孢杆菌数量(P0.01)、双歧杆菌数量(P0.05或P0.01)、乳酸菌数量(P0.05),显著降低大肠杆菌数量(P0.05)、沙门氏菌数量(P0.05),优于枯草芽孢杆菌普通菌株粉剂,优于或与杆菌肽锌预混剂相当。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非洲鸵鸟皮肤抗菌肤对海蓝白商品雏鸡肠道黏膜结构的影响.选取50只1日龄健康的海蓝白商品雏鸡,随机平均分为2组:试验组(T组)饮水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 mg·L~(-1)的非洲鸵鸟皮肤抗菌肽提取物,对照组(C组)饮水中不添加,分别于1,4,7,10,17日龄取材,制作组织切片,显微成像系统测定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肌层厚度,盲肠的隐窝深度、皱襞高度和肌层厚度.结果表明,T组雏鸡的各项指标均高于C组,且4日龄时T组雏鸡十二指肠绒毛长度与C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10日龄时T组雏鸡空肠隐窝深度与C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10日龄时T组雏鸡盲肠隐窝深度与C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评估日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S)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排泄物水分的影响。选取25~45周龄海兰W-36蛋鸡2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试验1组(对照组)不添加益生菌;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8×105cfu·g-1;试验3组添加枯草芽孢杆菌4×105cfu·g-1;试验4组添加枯草芽孢杆菌3×105cfu·g-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8×105cfu·g-1组显著提高产蛋率2.63%(P0.05),显著提高蛋重3.96%(P0.05)。日粮添加不同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对料蛋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组排泄物中干物质含量比对照组平均增高4.67%(P0.05)。日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8×105cfu·g-1组提高了蛋鸡产蛋量,减少了排泄物水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美洲棘蓟马体内共生菌Wolbachia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蓟马体内Wolbachia的进化位置,为进一步探讨Wolbachia对其生殖作用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wsp基因为目的基因,对美洲棘蓟马体内的共生菌Wolbachia进行特异性扩增和测序,使用Clustal X 1.83软件对所得DNA序列进行比对;在MEGA 4.0软件中采用邻接法对Wolbachia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利用wsp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从美洲棘蓟马体内扩增出了632 bp的Wolbachiawsp基因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JN315668),580 bp的Wolbachia A群的wsp基因片段和405 bp的Mel亚群的wsp基因片段。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美洲棘蓟马体内的Wolbachia与黑腹果蝇亲缘关系较近。【结论】美洲棘蓟马体内感染的Wolbachia属于A群Mel亚群。  相似文献   

12.
镰孢菌(Fusarium)分泌多种真菌毒素引起的枯萎病、赤霉病、根腐病和穗腐病等植物病害,造成重大的作物生产损失。化学防治是防治镰孢菌的重要手段,但其带来的镰孢菌抗性和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在病害管理中使用生物防治剂为控制镰孢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和可持续的手段,因此生物防治具有比化学防治更深远的优势。在生物防治剂中使用最广泛的生防微生物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成员,其可通过多种机制为植物提供有效控制镰孢菌入侵的方案。芽孢杆菌作为一种优良的生物防治剂已被广泛研究,其可通过生态位竞争、产生抗菌物质、诱导植物系统抗性和塑造根际健康微生物组来拮抗镰孢菌侵染,本文从以上4个方面对芽孢杆菌拮抗镰孢菌的机制进行综述,为农业生产中芽孢杆菌防治镰孢菌病害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核盘菌菌株NGA4提取的总RNA为模版,利用RT-PCR技术扩增获得SsXYN基因的全长cDNA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9-T载体上,菌落PCR、酶切鉴定和cDNA测序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核盘菌SsXYN基因。从pMD19-T : SsXYN载体上,用BamH I和Sal I 双酶切切下目的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菌落PCR和酶切鉴定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ET32a : SsXYN。利用热击法将该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BL21,获得携带SsXYN基因的大肠杆菌菌株,为进一步研究激发子诱发植物抗病性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对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Ehara)的捕食潜力,采用捕食者功能反应方程及参数研究加州新小绥螨对截形叶螨各螨态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对雌成螨、若螨、卵的选择性捕食系数分别为0.365、1.276和1.390。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截形叶螨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对猎物卵和幼若螨的控制能力最强。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加州新小绥螨的捕食能力随温度升高呈先增后减趋势,28℃时最强,对截形叶螨雌成螨、若螨和卵的攻击系数(a)最大,分别为0.639、0.730和0.842;处理时间最短,分别为0.126、0.075和0.039d;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7.943头、13.405头和25.575粒。加州新小绥螨的捕食作用存在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大,平均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率也相应降低,捕食作用率与其自身密度的关系为E=0.423P-0.747。  相似文献   

15.
克隆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含DM结构域的Dsx基因(MroDsx)部分序列,DM结构域包含5个保守的半胱氨酸(Cysteine)和2个组氨酸(Histidine), 且与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Dsx基因DM结构域具有73%的相似性。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PCR)结果显示:MroDsx基因仅在性腺中特异性表达,且在精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巢;在精巢发育早期(主要是精原细胞)高表达,随着精巢的发育MroDsx基因的表达量逐渐降低。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结果进一步显示:MroDsx转录本在精原细胞表达量高,在精母细胞以及精细胞中较弱,在成熟的精子中不表达,与荧光定量的结果一致。基于对MroDsx转录本的表达分析,推测MroDsx可能参与罗氏沼虾精巢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6.
深绿木霉对青蒿的促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深绿木霉对青蒿的促生作用,用深绿木霉菌丝体和孢子分别施用于苗期和成株期的青蒿,统计比较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深绿木霉菌丝体和孢子均能显著促进青蒿幼苗生长,但对大田成株青蒿没有显著促生作用.深绿木霉适合作为青蒿苗肥,部分替代化肥.  相似文献   

17.
旨在建立一种可以应用于临床样本同时检测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多重PCR方法。根据NCBI上已收录的沙门菌hut基因、多杀性巴氏杆菌 kmt1基因和大肠埃希菌23SrRNA基因的全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建立能够同时检测3种细菌混合感染的多重PCR诊断方法。特异性分析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从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以及3种细菌的混合物中扩增出3条大小分别为286 bp、457 bp和652 bp的特异性条带,其他对照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分析表明,该方法对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1.77×10 、1.99×10 、2.01×10  CFU/mL;人工模拟感染样本检测表明,该方法能从混合感染的病料中检测出3种病原菌。可见: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可以有效检测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鉴别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参照GenBank中登录的3种细菌基因组序列,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建立快速检测3种细菌的多重PCR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可分别扩增出3种细菌对应的目的片段,对Ⅰ群禽腺病毒4型(FAV-4)、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沙门氏菌(Salmonellaspp)、鸡胚成纤维细胞(DF-1)的DNA和灭菌双蒸水均无扩增;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最低检测量分别为24.3pg/μL禽多杀性巴氏杆菌、21.4pg/μL副鸡嗜血杆菌和28.6pg/μL鸡大肠杆菌的基因组DNA;应用该方法对83份临床病料进行检测,结果与其他已建立的单重PCR检测一致,说明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临床上3种细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斑马鱼GDF9、BMP15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 PCR方法扩增获得日本白鲫GDF9、BMP15基因片段。日本白鲫GDF9基因片段长778 bp,编码145个氨基酸;BMP15基因片段长811 bp,编码27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日本白鲫GDF9与斑马鱼的同源性最高,为78%,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在58%~78%之间;日本白鲫BMP15与斑马鱼同源性最高,为80%,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在30%~80%之间。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鱼类的GDF9基因独立聚成一支,其中日本白鲫的GDF9基因与斑马鱼的GDF9基因聚成一支;鱼类的BMP15基因独立聚成一支,其中日本白鲫的BMP15基因与斑马鱼的BMP15基因聚成一支。半定量PCR结果显示,BMP15 mRNA在脾脏、肝脏、鳃、脑、心脏、肌肉、肾脏、卵巢中均有表达,其中卵巢中表达量最高;GDF9 mRNA在肝脏、脑、心脏、肌肉、卵巢中均有表达,而在脾脏、鳃、肾脏中表达量极低或不表达,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为进一步研究日本白鲫GDF9BMP15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构建表达细粒棘球蚴Eg95-Eg.ferritin融合蛋白的重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活载体疫苗株并评价其生物学特性。将细粒棘球蚴Eg95-Eg.ferritin融合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pYA3341中,构建重组质粒pYA3341-Eg95-Eg.ferritin,将重组质粒分别电转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X3770和X4550,获得重组疫苗菌株St-Eg95-Eg.ferritin,对重组菌的稳定性、生长状态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PCR和酶切鉴定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YA3341-Eg95-Eg.ferritin,Western blot检测Eg95-Eg.ferritin蛋白在重组菌中获得表达;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可稳定存在,且不影响重组菌的生长状态,小鼠口服试验证实,重组菌安全无毒性。成功构建能稳定表达细粒棘球蚴Eg95-Eg.ferritin融合蛋白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活载体疫苗株,将为研究包虫病口服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