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多数草场被禁牧,舍饲养替代放牧饲养已成为养羊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吉林省大安市羊场采用半封闭式羊舍,对种羊、怀孕羊、哺乳羊、羔羊、育肥羊采用全年均衡配种,均衡产羔、均衡上市的生产模式,3 a生产试验表明,舍饲养羊对羊的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可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母羊分娩后,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疾病、产羔较多等原因,导致母羊无乳或羔羊较多,需要对羔羊进行人工哺乳。羔羊人工哺乳,一是找产期较近,奶水较好的产羔母羊作为保姆羊。可将保姆羊的尿液或者奶水涂抹到羔羊的身躯,使保姆羊误以为  相似文献   

3.
山黑猪繁殖数据网络数据库平台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满足山黑猪种猪资源数据的保护,提高其繁育效率及遗传进展。【方法】基于北方山黑猪从祖代种猪到父母代种猪及商品猪的生产管理流程,将种猪划分为种公猪、后备公猪,种母猪、后备母猪;育成公猪、育成母猪;育肥公猪、育肥母猪等,在设计种猪基本信息的数据标准规范后,采用.Net及SQL Server 2008网络数据库技术。【结果】研究构建了山黑种猪繁殖数据管理及分析平台,实现了对山黑猪种猪基本繁殖数据的网络远程数据库管理,包括平均胎间距、低产母猪、高产母猪等在线动态分析与数据输出,配种、临产、断奶、转群及淘汰等各类生产事件的智能提醒,以及各种繁殖性能参数,如猪群结构、母猪胎次结构等统计分析及可视化图形分析等。【结论】 不管山黑种猪的类型、数量及世代繁衍过程多么繁杂,都可以通过数据库、业务逻辑及相应的模型等形成网络计算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数据管理、分析及智能决策。  相似文献   

4.
繁殖效率是影响规模繁育羊场效益的关键。连续生产中,试情工作繁重,母羊发情、产羔时间分散,不利于同出同进,批次化管理,妊娠诊断不及时,母羊空怀时间长,饲养成本大幅增加。针对存在上述问题,所在团队集成研发了规模羊场批次化繁控技术,并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就该技术要点、注意事项及应用效果等做一简单概述,以期为规模繁育场(户)的繁殖管理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养羊业的发展方向 一、以种用生产为主向以商品肉羊生产为主逐步过渡河南省的优良品种羊包括波尔山羊纯种公母羊,波杂一、二代母羊,三、四代公母羊,纯种夏洛来、无角陶塞特等品种公母羊价位日趋高涨,早期规模养羊场多为种羊场,98%的规模羊场销售种羊,发了种羊财,目前跟进的也非常多.  相似文献   

6.
规模化奶牛场数字化网络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网络数据库技术,建立规模化奶牛场生产过程数据网络整合与智能分析共享平台,以满足规模化奶牛场数字化管理水平,提高繁育效率及遗传进展。【方法】基于奶牛从发情、配种、孕检、妊娠、产犊、泌乳、干奶到下一个繁殖周期的生产管理流程,将奶牛划分为犊牛、青年牛、育肥牛、泌乳牛、干奶牛5种类型,在设计采集生产母牛及公牛基本信息及数据标准规范后,采用Microsoft.Net框架、SQL Server 2008网络数据库及FusionCharts网络绘图等技术,研究构建规模化奶牛场繁殖、泌乳及健康等数据管理及智能分析平台。【结果】平台一级子系统包括系统维护、牛只管理、繁殖管理、产乳管理、饲养管理、健康管理、统计分析及场内管理。在8大子系统上总共实现的功能模块多达96项。其中,系统维护6项,牛只管理10项,繁殖管理13项,含DHI数据的产乳管理14项,饲料管理4项,健康管理10项,统计分析18项以及场内管理21项。平台主要实现了对奶牛繁殖与泌乳生产核心数据的网络远程数字化管理,主要包括公、母牛个体繁殖状态的全程记录、不同胎次的泌乳数据的记录、牛只资料卡等在线动态分析、各类基础数据的排序与输出等。在数据挖掘分析上,可在线计算平均胎间距、泌乳牛胎次结构、高低产母牛数量、系谱跟踪及近交系数等。在生产提示功能设计上,可处理的项目包括发情配种、初检复检、产犊泌乳、干奶、催乳、淘汰及犊牛断奶等各类将发生的生产事件,而且可对大部分统计分析数据进行可视化图形渲染处理,如胎次产量分布图、年度产奶比较图、二叉树谱系图及泌乳曲线图等。【结论】对生产过程基本数据的分析与数据挖掘,提升了基础数据的利用价值,更有利于奶牛场管理者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绵羊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多态性与产羔数的相关性,寻找控制绵羊繁殖力的分子标记位点。【方法】以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同龄已有产羔记录的蒙古羊(单胎母羊和双胎母羊)、无角陶赛特羊(单胎母羊和双胎母羊)、小尾寒羊(多胎母羊)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结合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进行多态性检测与分析。【结果】试验羊只存在AA型和AB型2种基因型;AB型个体在BMPR-IB基因第864位点发生C→T突变,出现T/C的杂合,所有试验样本的优势基因型均为AA型,优势等位基因均为A基因。χ2适合性检验表明,无角陶赛特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不同基因型在不同产羔类型绵羊中的分布差异显著,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绵羊BMPR-IB第7外显子多态性与产羔数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第864位点的突变在不同繁殖力母羊群体中分布不同,表明绵羊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多态性与绵羊产羔数相关,可以作为控制绵羊繁殖力的潜在遗传标记位点进行下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一、抓好品种选育繁殖力具有遗传性,也与品种有关。大多数羊品种每胎产羔2~3只,高产个体能够产羔4~8只。因此,要想提高母羊繁殖力,必须在杂交改良中引入多产的特性或选择多产的变异,从根本上改良羊群的生产性能。同时,要建立健全育种登记制度和良种繁殖体系。二、挑选优良种羊优秀种羊体况良好,精力充沛,颈短粗圆,体质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崇明白山羊母羊繁殖性能,对某崇明白山羊扩繁羊场母羊的产羔间隔、产羔月份、胎产羔数、羔羊初生重和断奶重等指标进行统计,还分析了高产和低产母羊比例,以及不同产羔间隔的母羊比例。研究表明:崇明白山羊母羊发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有68. 6%的母羊在春秋两季发情,分别有38. 9%和29. 7%的母羊在1—4月和7—9月产羔;约65%的母羊产羔间隔在185—250 d,多数母羊2年可以繁殖3胎,更有一些优秀母羊可年产2胎;母羊胎均产羔数2. 01只以上,活羔率在93. 9%以上;各年度羔羊的初生重分别是1 891. 2 g、1 906. 4 g和2 007. 3 g,断奶重分别是9 799. 8 g、9 981. 6 g和10 007. 2 g。结果表明崇明白山羊母羊繁殖性能等种质特性保存良好,该扩繁羊场的保种选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产羔环境对于种羊繁育研究有重大影响。自主研发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产羔房系统,为种羊繁育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和研究思路。智能化产羔房系统主要实现对产羔房内外环境数据监测,根据环境数据监测结果自动化控制产羔房内的执行设备,同时将环境监测数据以及设备执行情况上传至可视化的移动终端。本文从智能化产羔房的系统功能设计、数据传输设计以及关键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智能化产羔房的设计研发以及功能实现,有助于为种羊繁育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