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详细介绍豫南弱筋小麦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明确了豫南弱筋小麦耐湿抗病优质高效生产的土壤选择、品种选用、种子处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等栽培技术要点。提出在病虫害综合防控中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综合利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防治技术,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该技术适用于豫南麦区弱筋小麦优质高效生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豫南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由于小麦品种的更新和测土配方施肥及其他实用技术的逐步推广、应用,豫南地区小麦单产出现逐年递增趋势,但与其他产麦区相比,差距甚大。分析其原因,有自然条件限制因素,但更多的还是人为因素所致。我们根据豫南地区小麦的生态环境和生产实际情况,从技术推广角度,就提高豫南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阐述以下几项技术措施:一、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根据豫南生态条件,小麦生长发育具有"两长一短"的特点:一是生  相似文献   

3.
罗山县地处豫南,是弱筋小麦生态适宜区,由于不利的气候因素、耕作制度的限制和栽培技术不配套,导致弱筋小麦生产长期低产低效。为充分发挥罗山县弱筋小麦生态适宜区优势,实现弱筋小麦生产增产增效,我们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和试验示范研究,初步探索出了一套符合罗山县的弱筋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增产增效明显,为促进罗山县弱筋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固始县小麦属长江中下游冬麦豫南稻麦轮作区。近两年,笔者根据本区农业综合条件,对生产上应用的小麦栽培技术进行精练、创新,整理出一套高产、优质,简明易行的规范化操作技术并应用于生产.小麦单产由通常的300kg/667m^2提高到450~500kg/667m^2,达到了增产禹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固始县稻茬麦高产田规范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始县小麦属长江中下游冬麦豫南稻麦轮作区.近两年,笔者根据本区农业综合条件,对生产上应用的小麦栽培技术进行精练、创新,整理出一套高产、优质,简明易行的规范化操作技术并应用于生产,小麦单产由通常的300kg/667m2提高到450~500kg/667m0,达到了增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农业栽培技术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农业栽培技术的完善促进与加强了农业生产工作,保障农业的稳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小麦中蛋白质含量是小麦品质高低的重要因素,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对提高农作物品质形成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其产量影响着我国农作物产业的发展。小麦的高产种植技术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本文通过分析超高产小麦品种不同穗型的生长特性,对豫南地区小麦超高产品种选用和关键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豫南地区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豫南地区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农田杂草区系和杂草植被分区中处于第四Ⅳ区第Ⅳ1亚区。该文以固始县为例,阐述了杂草分类及危害,提出了豫南水稻、小麦和油菜田间杂草的分布发生及化学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9.
小麦是我国三大产粮农作物之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所以搞好小麦产业对于稳定我国农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小麦全蚀病在豫南地区的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麦的安全生产。小麦全蚀病的危害性较大,并且传播的速度也非常快,难以根除,本文对小麦全蚀病的影响因素、发生规律以及发病症状等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在防治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小麦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占据较大比重,合理的栽培方式有利于提高小麦的品质和产量,从而向市场输送优质农作物.在不同的栽培技术下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及其品质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要充分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不断提升小麦的产量及蛋白质含量.文章以小麦种植期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立足点,阐述农业栽培技术的关键要点,可为全国小麦栽培及...  相似文献   

11.
稻茬小麦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变传统的播种方式,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是实现稻茬小麦持续增产及适应机械化作业的发展趋势。为验证稻茬小麦轻简化栽培技术在豫南稻茬麦区的可行性,根据不同耕作模式和播种方式设置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耕作模式下稻茬小麦群体动态、叶龄、次生根变化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茬免耕直播小麦具有节本、增产、增效等优点,适宜在豫南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对豫南沿淮弱筋小麦种植推广提出建议。我国豫、皖、苏三省长江以北沿淮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弱筋小麦产业带,但总面积只占全国麦播面积的8%,有限的种植面积决定了我国弱筋小麦产需矛盾突出,进口依赖性强,满足不了市场需要,是制约我国面粉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豫南沿淮麦区调整种植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豫南弱筋小麦的推广,对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反哺传统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稳定脱贫致富,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豫南粳稻/小麦两季高产机理分析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豫南粳稻种植面积的扩大,粳稻/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逐渐被重视。对粳稻/小麦种植方式延长生育期、实现小麦适期播种、农艺简化、省工省时、丰产等优点进行分析,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对小麦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很重视,虽然和水稻等高产作物相比,技术水平上还存在客观性的差距,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小麦栽培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升,与上个世纪相比,我国小麦产量翻了好多倍,成为我国北方主要的农作物,由以前的自给自足到现在的出口贸易,小麦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尤其是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突飞猛进,小麦栽培技术得到不断创新发展,使得小麦亩产量逐年提高。本文主要对小麦栽培技术作以简要的分析和探索,并对以后小麦栽培技术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稻茬晚播小麦生育特性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升稻茬晚播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产量潜力,研究总结了稻茬晚播小麦的生育特性以及筛选适宜的品种、适当增加密度、合理施肥和加强田间管理等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以此来应对其生育阶段的不利因素,从而使稻茬晚播小麦稳产甚至增产,为豫南弱筋小麦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淮河流域夏播花生规范化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商品生产基地。小麦、花生是该区域的主要大宗作物,然而,特殊的生态条件、小麦-花生一年两熟的种植制度、多雨易造成渍害以及较低的机械化生产程度已成为该区域特别是豫南地区花生生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通过筛选和推广优良品种、改平播为起垄种植、大力推行机械化等,并集合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高产栽培技术,形成了以机械化起垄种植为核心的淮河流域夏播花生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增产增效效果显著,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近几年来的资料积累,结合近期省、市农业技术部门组织的小麦生产成本效益调查结果,进行时间序列和结构分析,找出晋中市小麦生产成本和效益的症结———高成本、低效益是导致全市近年来小麦生产滑坡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小麦生产节本增效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豫南稻茬麦区,在小麦播种时期,常遇阴雨连绵或干旱少雨的不利气候因素,致使整地困难、播期推迟、播种质量差,造成减产。小麦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是水稻收获后在稻田直接进行条、穴播,播后稻草覆盖的一种省工省力的简化小麦栽培技术。试验证明:该项技术是在不利气候条件下,稻茬麦能适时播种并能培肥地力、增产增收的有效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9.
豫南地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是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各因素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表现不同。针对豫南地区特殊的生态条件,选用1986~1990年河南省小麦区试和南方小麦区试信阳点共56个品种(系)的试验结果,对影响豫南地区小麦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以估测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为该区的小麦高产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浅谈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杰 《现代农业》2013,(11):56-57
我国是农业大国,小麦在我国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河北省主要农作物。目前,社会各界与广大群众更加关注食品的健康,小麦作为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其栽培过程中的安全、高产更是广大农业生产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河北省大力发展小麦生产,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高产栽培技术不断的研究与应用,能有效促进现代化农业建设。本文针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并尝试性提出具体的措施,以促进河北省小麦生产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