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根据近20年以棉、粮作物为对象,在整株水平、群体水平上进行的生育信息(主要是激素系统)规律、调控技术与机理研究工作,探讨了作物管理科学如何从理论到实践纳入21世纪科学整体发展的轨道。提出:① 21世纪作物管理需要高产与低风险最佳结合的新技术体系;②作物整株水平的信息调控对品种遗传潜力的充分表达和抗逆潜能的的发挥有巨大潜力;③深入研究和发展作物生长发育的“双重调控”理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作物安全高产化学控制栽培工程。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发展进入万物智联新时代、农业科学步入数据密集型知识发现的新阶段和智慧农业技术成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的背景下,传统作物栽培学理论技术体系已无法满足智慧栽培发展的需要,亟需加快与其他相关学科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发展作物智慧栽培学。本研究首先阐述了作物智慧栽培的内涵和特征,然后阐明了作物智慧栽培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学科体系,最后提出了作物栽培学的发展趋势、面临挑战及对策建议。围绕智慧栽培中“联接、感知、认知、管控”四大关键环节开展重大科学发现、前沿技术突破和产业模式创新,构建智慧栽培理论技术体系,推动传统栽培向智慧栽培转型升级,有助于实现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构成学作为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视觉设计基础,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传入我国,当时各大艺术院校都将构成学教学看成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20年来构成学可以说一直是艺术设计学科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课程,从历史的和客观的角度来说,构成学的教学与研究对于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16世纪末,福建南洋侨商将甘薯带回家乡种植成功并迅速广泛推广,成为我国甘薯作物域外引入与传播的主要路径之一。徐光启1608年撰著的《甘薯疏》开启了我国甘薯科学的先河,为我国早期甘薯作物成为重要的粮食来源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现代甘薯科学技术的发展,分为20世纪上半叶发展起始阶段、下半叶全面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阶段3个主要阶段。《中国甘薯栽培学》等专著的出版对甘薯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49—2018年,我国发表甘薯专业中文期刊文献23 592篇。1999—2018年,我国产出甘薯学位论文593篇。  相似文献   

5.
正表型组学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高速发展的交叉学科,该学科的发展有利于保障全球食品安全及建立现代农业体系。为实现我国作物学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南京农业大学于2017年成立了国内高校首个作物表型组学交叉研究中心(http://pprc.njau.edu.cn/),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建设国际一流的作物表型组学研究国家平台,引领农业植物科学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作物学通论》是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而推出的综合型作物学课程。根据培养"创新型"本科人才的要求,对《作物学通论》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进行了系列改革。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改革措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达到了改善教学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天津农学院作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为例,分析了原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两门课程合并成作物学实验,单独设课,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几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作物学科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作物生长模型的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迅猛发展,至今经历了从定性的概念模型到定量的机理模型、从作物的生理生态过程模拟模型发展成为综合的作物应用模型的发展历程。在简要介绍国内外作物生长模型的研究进程、特点及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作物栽培学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业院校新开设的一门专业主课,并同时诞生了中国栽培科学.它紧紧围绕我国农作物增产这一主题,针对各地优劣差异极大的自然和生产条件、复杂的多熟种植制度,开展各种作物栽培问题的研究,攻克了比西方国家要复杂得多的众多栽培技术难关.作物栽培科学和其他农业科学一起,在解决人口占世界22%而耕地只占7%的中国的农产品供应问题,在发展我国作物生产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形成了具有显著中国特色的作物栽培科学理论和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作物学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学科是中国农学体系建设中最重要的支柱学科。从科技支撑能力、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3个方面着手,多角度、多形式对中国作物学科及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代表的作物学科重点研究机构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进行了实证数据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近5年来国家对作物学科人才队伍建设、资金项目安排和国家实验室及研究中心设置等工作十分重视,建立了良好的研究基础条件,学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农业科学院等6家机构进入世界一流作物学研究机构行列,在国内、国际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但也发现了一些学科发展的短板,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作物学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最重要、历史最悠久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学科建设体系中的支柱学科。从科技支撑能力、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3个方面着手,多角度、多形式地对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学科研能力和水平进行了实证数据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近5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学科综合发展实力雄厚,引领国内研究趋势,国际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但也发现了一些学科发展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领域的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玉米整体研究水平较低,水稻、小麦育种方面缺乏极具推广价值、在粮食主产区有重大影响力的主栽品种等,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作物栽培学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作物栽培学是农业科学的前沿科学之一,在解决我国农产品的安全供给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20世纪我国作物栽培学的发展历程与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展望21世纪作物栽培学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提出了作物栽培学在新时期创新与加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作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模型是用来模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动态生长过程的计算机软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作物模型已从幼年期发展到成熟期,目前已成为各国农业科学研究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文中对作物模型的研究历程和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我国在作物生长模型研究方面的经验和不足,为今后的模型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一、概况河北农业大学作物学科具有110年的发展历史,所属的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个二级学科为河北省首批重点学科,作物学一级学科为河北省首批强势特色学科,  相似文献   

15.
<正>学科概况河北农业大学作物学科具有117年的发展历史,是河北省首批强势特色学科、河北省"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和河北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其所属的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两个二级学科为河北省首批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物学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科学学位授权点和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作物栽培学与新兴学科领域的交叉与融合,作物栽培管理正从传统的模式化和规范化,向着定量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作物精确栽培技术即是将系统科学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作物栽培学,并对作物栽培学所涉及的对象和过程进行数字化设计、信息化感知、动态化模拟,从而实现作物栽培管理的定量化与精确化。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基本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作物精确栽培技术体系,重点在作物栽培方案的定量设计、作物生长指标的光谱监测、作物生产力的模拟预测三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并在试验示范中实现了基于生产因子的作物栽培管理方案优化设计、基于光谱信息的作物生长指标监测诊断、基于生长过程的作物产量品质预测预报。作物精确栽培技术的未来发展将需要深入推进作物栽培学与模拟技术、传感技术、决策技术等的交叉融合,完善适用于单点到区域不同尺度的作物栽培方案精确设计、作物生长状况精确诊断、作物生产力精确预测等关键技术,加强作物精确栽培技术软件系统和硬件产品的开发应用与示范推广,从而促进现代作物栽培管理不断向着智慧化方向迈进。作物精确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将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加快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油菜在英国已有较长的种植历史。17世纪,油菜作为先锋作物从荷兰引入英国,以帮助剑桥郡和诺福克的沼泽地带正在进行的排水工程。后来,就在该地区建立了第一批榨油厂。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本土的菜子油用来点灯、作润滑剂或祭坛用油等。当矿物油开始用做植物油的替代品时,英国的油菜生产实际上停顿了。直到本世纪50年代,人们对烹调油和脂肪的需求增加,油菜生产才重新开始和逐渐受到注意。60年代中期,由于春大麦轮作中需要换茬作物,从而推动了汉普郡和威尔特郡石灰岩地区春油菜的商业性生产。但就整个英国而言,油菜生产发展十分缓慢,直至1973年,油菜仅作为谷物集约生产体系中的一种换茬作物。  相似文献   

18.
<正>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可追溯于1910年成立的浙江农业教员养成所,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系所之一。1954年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所属的2个二级学科(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均系我国首批(1981年)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其中作物遗传育种于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设置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在近110年的办学历程中,涌现了一大批学术名师、泰斗,为学科的开拓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畜禽种业》2006,2(11):9-10
家畜繁殖学内容分别附属于家畜生殖生理学、育种学和产科学。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畜牧业的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家畜繁殖学;家畜繁殖学的研究对象前期以牛、羊、马、兔为主,后随动物养殖业的发展,伴侣动物如犬、猫、经济动物如狐狸、水貂、鹿、麝、熊猫,实验动物及家禽等,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研究对象日益扩大,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扩展为动物繁殖学。几十年来.动物繁殖学无论是动物繁殖基础理论研究,还是繁殖技术改进与创新,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新农业》2020,(18)
正美国完善的农业产业基础和数字技术体系促进农业发展。美国数字农业发展建立在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的基础上,已经建成了完善的现代农业技术应用与管理系统。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已开始应用数字农业技术,包括应用遥感技术对作物生长过程进行检测和预报、在大型农机上安装GPS设备、应用GIS处理和分析农业数据等,对大田作物进行生产前、中、后期的全面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