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黑龙江省垦区与农区居民点体系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第二土地调查数据和GIS方法对比分析垦区与农区居民点体系特征,以富锦市为例反映黑龙江省垦区与农区居民点体系特征的异同,从而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依据。结果显示,①垦区与农区的居民点体系的空间分布模式均属于集聚分布,但垦区居民点在空间上更为密集;②垦区与农区的居民点体系均可以分为四个等级,但都不完全符合中心地理论提出的中心地分布模式,且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等级秩序;③垦区居民点平均规模小于农区,但大小居民点间的规模差异更为显著;④垦区与农区居民点体系存在微型居民点所占比例偏高、空间网络体系不合理等问题,今后应加快居民点体系重构,优化居民点的网络体系和交通网络布局,加强垦区与农区间居民点体系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结合GIS技术,采用核密度、扩展强度、平均斑块面积、紧凑度等方法分析了近20多年来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和演变过程,希望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整理与合理规划、科学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决策方案。结果表明:(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居民点面积由1990年的105186.71 hm~2扩展至2013年的111718.61 hm~2,增长了6531.90 hm~2;(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居民点集中分布在西南、东南城市周边及环鄱阳湖东北地带;农村居民点用地初期扩展较快,且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地域分化较明显,在2010~2013年扩展呈减缓趋势;农村居民点规模大多分布在5.15~14.77 hm~2之间,新建、安义、德安、永修县等地农村居民点的平均斑块面积增长显著;农村居民点面积较大的区县其紧凑度偏低,用地相对粗放,节约集约利用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3.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结合GIS技术,采用核密度、扩展强度、平均斑块面积、紧凑度等方法分析了近20多年来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和演变过程,希望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整理与合理规划、科学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决策方案。结果表明:(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居民点面积由1990年的105186.71 hm2扩展至2013年的111718.61 hm2扩展至2013年的111718.61 hm2,增长了6531.90 hm2,增长了6531.90 hm2;(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居民点集中分布在西南、东南城市周边及环鄱阳湖东北地带;农村居民点用地初期扩展较快,且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地域分化较明显,在20102;(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居民点集中分布在西南、东南城市周边及环鄱阳湖东北地带;农村居民点用地初期扩展较快,且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地域分化较明显,在20102013年扩展呈减缓趋势;农村居民点规模大多分布在5.152013年扩展呈减缓趋势;农村居民点规模大多分布在5.1514.77 hm14.77 hm2之间,新建、安义、德安、永修县等地农村居民点的平均斑块面积增长显著;农村居民点面积较大的区县其紧凑度偏低,用地相对粗放,节约集约利用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4.
5.
王诗雨  雷国平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9):121-123,148
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宝泉岭垦区为例,对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垦区农村居民点所占建设用地比重高,亟需统筹规划;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和密度在地域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全区斑块形状较规则、集聚度较高。本着区域协调发展、以人为本,以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保证农村居民居住安全和改善居住环境的原则,针对宝泉岭垦区农村居民点的布局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地,研究青藏高原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化及驱动因素,对生态系统的维护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景观格局指数,探究了1980—2015年青藏高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青藏高原农村居民点用地总体上呈扩张趋势,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主要来源于对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占用;2)研究期内,农村居民点斑块形状逐渐趋于不规则,斑块破碎度降低,连续性增强;3)农村居民点集聚特征明显,分别在青海省东部和南部以及西藏南部形成了高值集聚的中心;4)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主要受高程和坡度的约束,同时受到了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交通和城镇的发展是影响青藏高原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青藏高原乡村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合理规划农村居民点用地,严格把控生态红线,同时依托政策支持,不断优化乡村职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推动青藏高原地区乡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宇  赵姚阳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67-73+105
基于Landsat TM卫星遥感解译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景观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江苏省2000—2018年农村居民点扩张的时空演变特征及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农村居民点扩张的驱动因子和驱动模式。结果表明,(1)江苏省农村居民点规模不断扩大,扩张速率呈波动下降趋势,2000—2005年扩张速率最快,为0.71%,2015—2018年扩张速率最低,为0.38%。(2)从农村居民点转移情况来看,2000—2018年共有2 853.76 km2其他类型土地转为农村居民点,其中87.9%来自耕地;农村居民点转出1 769.00 km2,其中66.5%转为城镇工矿用地,29.1%转为耕地。(3)从扩张程度看,2000—2018年农村居民点的扩张程度表现为苏北>苏南>苏中。其中扩张面积最大的是盐城、苏州、南通,均超过100 km2,最小的是徐州,扩张面积为18.21 km2。(4)从空间分布格局看,农村居民点核密度呈现出"多核心"的分布特征,空间分异显著;农村居民点斑块...  相似文献   

8.
以鄱阳县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数据为基础,借助GIS为工具,计算Voronoi图面积变异系数与最邻近点指数,结合GIS查询工具、缓冲分区、SQL统计等功能论证鄱阳县农村居民点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的同时,定量的研究地形、公路交通、河流等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分布数量较大,分布相对集中。交通因素对农村居民点分布有重要的作用,随着距公路距离越远,居民点分布逐渐减少。河流对农村居民点分布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当地鄱阳湖湖泊水面特殊情况,制约湖泊周边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
探索晋中市东部山丘区与西部盆地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取研究区2018年变更调查库农村居民点数据,集成格网统计,借助GIS空间分析探索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分析影响其规模和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通过分区域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地貌特征农村居民点的规模特征、景观形态特征、密度特征以及...  相似文献   

10.
为探寻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区即垦区与传统农业区即农区农村居民点格局的差异及农业发展状态对居民点格局的影响,基于抚远市现代与传统农业区农村居民点的布局现状,运用空间统计分析与景观格局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类农村居民点即聚居居民点与田间散居住宅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现代农业区与传统农业区聚居态主要农村居民点标准差椭圆的长短轴差值、形状指数以及居民点规模全局聚类值与显著性检验分别为:8 743.39与13 426.64 m、10.98与15.18、0.107 478与0.000 015、2.26与0.67,田间散居住宅的数量依次为1 742与487个现代农业区散居住宅核密度远高于传统农业区,表明二者的农村居民点格局存在显著的差异,现代农业区聚居态主要农村居民点规模呈现出全局高值的集聚特征,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形状较为简单,其田间散居住宅密度较高分布较为密集,传统农业区聚居态主要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随机,形状相对复杂,其零星分布散居住宅;现代农业区水田种植比例与耕作半径较大耕作强度较高耕种期内农民选择在田块间建立散居住宅以提高耕作效率,即水田种植比例与耕作半径是导致现代与传统农业区田间散居住宅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传统农业区的农田基础设施与田块特征尚不完善,而聚居态主要农村居民点布局对农业生产条件的依赖性较大,即农田基础设施与田块特征是造成现代与传统农业区聚居态主要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差异的关键因素。未来黑龙江省在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时应对现代与传统农业区进行分区整治,现代农业区应充分考虑耕地结构与耕作半径,传统农业区应注重农田基础设施与田块的特征,以实现黑龙江省现代与传统农业区土地的高效与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高原湖泊平坝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状况,利用核密度、缓冲区及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等方法,从村域视角对2006—2015年大理市海西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及类型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构建GM(1,1)模型预测了该区2015—2024年居民点空间格局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海西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呈现出由"多点高值集中"向"带状中高值集中"变动的态势,单位面积范围内分布密度明显提升;区位布局受地形环境及交通通达度影响减弱,而受"亲水性"影响增强;基于村域居民点用地动态度值,综合考虑旅游、交通、城镇等因素影响,将该区居民点空间格局的演变分为自然、加速及剧烈三大类。2015—2024年,村均居民点用地面积及村域间用地动态度差异均将缩小,正向演变型村庄将明显减少并向南部乡镇集聚,而负向演变型村庄将大幅增加并显著向中北部扩散,居民点空间格局将以加速负向演变型村庄为主。  相似文献   

12.
粮食主产区作为我国农产品主要供应基地,确保主产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0—2020年13个粮食主产区面板数据,选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ArcGIS可视化功能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测算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探究其区域差异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时间上呈上升态势,在空间上表现为由中低水平地区向中高水平地区缓慢过渡、东北地区向中南部地区逐渐推进的演变趋势,其空间集聚特征逐渐弱化。三大地区内区域差异不断减小,但区域间的差距仍是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提出应重点优化农业生态效率,统筹兼顾各地区农业农村发展,充分利用经济高水平地区的辐射作用推动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剖析乡村聚落分布特征是推进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优化村镇体系的客观依据。研究基于2010年第二次土地调查获得的典型县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GIS、景观指数计算及空间分析等方法,从空间、形态、规模分布揭示黑龙江省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分析表明,受地形地貌、交通条件等多因素综合影响,黑龙江省由西北至东南、高纬度到低纬度区域呈现乡村聚落密度升高而规模减小趋势。由于主导产业、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北部林区典型县聚落斑块为低密度的随机分布模式;农区属多核心高密度的连续分布;而林(牧、矿)复合区存在局部区域聚落斑块高密度的热点分布,且斑块规模变化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4.
王铁岗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6):224-225,231
介绍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时代背景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现实意义,然后通过数据收集,对韶关市城乡差异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城市化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人均GDP、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二元对比系数指标对韶关市城乡一体化现状进行了测算,判断其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得出目前韶关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尚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城乡一体化任务艰巨。最后提出推进韶关市城乡一体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喀斯特不同地貌乡村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的差异,以贵州省石门乡(喀斯特中山)、宗地镇(峰丛洼地)、周覃镇(低山丘陵)、掌布镇(峰丛峡谷)4种典型喀斯特地貌的贫困乡村为例,利用ArcGIS 10.1、Fragstats 4.2软件对乡村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并定量评价景观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不同地貌乡镇的各斑块面积占比(PLAND)、斑块数量(NP)、斑块密度(PD)、斑块形状指数(LSI)存在较大差异。掌布镇景观水平上指标特征与石门乡相反,而宗地镇和周覃镇景观水平上指标特征介于掌布镇和石门乡之间。周覃镇与掌布镇景观生态风险低于石门乡以及宗地镇。石门乡中北部景观生态风险高于东部和西南部,与中北部以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景观为主、东部和西南部以灌草丛和林地景观为主有关。宗地镇中部比重较大的未利用地使其景观生态风险较高,而东部和西部比重较大的灌草丛使其景观生态风险较低。除西部地区外,周覃镇大部分地区耕地、林地和灌草丛的连片分布使得景观生态风险较低。中北部占主导地位的林地以及南部各地类的镶嵌分布,使掌布镇中北部景观生态风险明显低于南部。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地区乡村土地利用调控及生态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苏北地区2007/2008年的SPOT卫星影像,运用空间韵律测度、核密度分布估计、标准差椭圆、最近邻距离指数、空间邻近度等模型,定量分析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并探讨聚落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格局。淮安盐城地区聚落呈现小而集聚型分布,徐州宿迁连云港地区聚落呈现大而稀疏型分布。聚落分布与地貌、水系、交通等因素具有高度相关性。河流泛滥平原聚落分布不规则,山前冲积平原聚落具有较好的连续性,黄土岗地聚落分布破碎化程度较高。盐城、淮安部分地区聚落平均最邻近水系距离较小,有利于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徐州、连云港、宿迁地区聚落平均最邻近道路距离较小,对内对外交通联系便利。最后文章探讨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发展及合理布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中国对非洲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规律,基于UNCOMTRADE统计数据,采用空间分析法、引力模型,对其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洲已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稳定区域;中国对非洲全域及其五大子区域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多元化指数及均衡度指数呈现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贸易出口在空间上呈现出较弱的正相关关系,西部非洲的贝宁、多哥和加纳三国成为主要的高—高集聚区;GDP总量越高、与中国首都距离越远、人均耕地面积差异越大的非洲国家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具有越强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探索我国当前原深度贫困地区乡村人口流动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对揭示后脱贫时代的乡村振兴和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现状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国家原深度贫困地区凉山州同城化区域的“一市三县”为对象,结合2020年的统计年鉴[33-36]数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2021年区域乡村人口调查等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Moran’s I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域乡村人口流动的空间特征,运用多元回归模型与GWR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1)该区域乡村人口流动规模总体呈现围绕优势发展区域集聚的空间特征。乡村人口流动的冷热点区空间由河谷向外呈明显的“热点区-次热点区-冷点区”梯度分布格局;热点区乡村在发展水平较优河谷圈层所占比例最高,冷点区乡村在发展水平较差的“高山-二半山”圈层所占比例最高。2)乡村人口流动的活跃程度沿地理圈层呈现“净流入活跃型-平衡活跃型-非活跃型-净流出活跃型”线性梯度分布格局;按城镇体系的规模与等级结构呈现“向心集聚-距离衰减”的空间特征。3)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乡村人口净流动系数的影响均呈负相关,地形高程的负向影响最强;在社会经济发展因素中,“交通区位、距产业园区距离、距城镇距离”因素对乡村人口净流动系数的影响呈负相关,“耕地条件、城镇发育度”因素对乡村人口净流动系数的影响呈正相关。综上,凉山州同城化区域“一市三县”乡村在优势因素产生的“拉力”和劣势因素产生的“推力”共同驱动作用下形成了当前乡村人口流动非均衡性总体空间特征。本研究可为后脱贫时代凉山州等原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和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1990和2008年巩义市农村居民点景现格局特点与时空演变.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变化表现出了面积增加、密度增大、形状更加规则等特点.进而研究了地貌类型、经济发展水平、道路距离和人口密度对农村居民点增长率、形状指数变化率、密度变化率三类指标的影响.中低山区农村居民点规模增长率最快,...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农村空间贫困地域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空间贫困理论视角,构建农村空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TOPSIS模型对2016年甘肃85个县域农村空间贫困进行测度,结合GIS空间制图技术、空间自相关分析和GWR模型等方法探究空间贫困地域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农村空间贫困程度总体较深,地理分布差异显著,呈"东南高、西北低",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异特征;2)农村经济、社会及环境贫困在各县域有明显地域差异,农村经济和社会贫困的空间集聚特征显著,环境贫困呈"两翼高、中间低"的空间格局;3)从空间关联格局来看,甘肃农村空间贫困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集聚特征,H-H集聚区集中分布在陇南、甘南东部及定西南部,L-L集聚区分布在张掖、酒泉和金昌;4)自然禀赋、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人力资源和交通区位是影响甘肃农村空间贫困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且各因素的影响强度具有明显空间差异性。自然禀赋呈中部向两翼递减的变化趋势,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和交通区位呈"东南—西北"的空间分布特征,社会民生由南向北逐渐增加。因此,依据各贫困区特征及致贫原因,从产业、生态、社会事业与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减贫策略,以期为甘肃精准扶贫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