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作者主要探讨了稻菜(菌)轮作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的应用优势,及其在示范推广中的注意事项,从茬口安排、技术要点、效益分析等方面介绍了"水稻-食用菌"、"水稻-西甜瓜"、"水稻-茄果类蔬菜"、"水稻-甘蓝类蔬菜"等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264-265
介绍了2010-2013年德清县开展农田种养结合增效模式的实践,并分析其取得的效益,该模式初步解决了稻鱼共生、稻鱼轮作等新型农田种养模式的技术难题,平衡了稳粮与增收的矛盾,对粮食安全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利用自身特殊的地理环境,积极探索和推广多种水稻种养结合新模式,其中水稻套养小龙虾、水稻套养甲鱼、水稻轮作青虾等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合理安排稻菜轮作,建立了适宜苏南地区的优质水稻—春甘蓝轮作高效生产新模式,实现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收节支的目的。介绍了优质水稻—春甘蓝水旱轮作高效模式的优势和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是循环农业中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模式。"粮-猪"结合型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实现了传统农业中的"粮"与"猪"的高效结合。本文以驻马店升福"粮-猪"结合型种养结合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收集了升福种养结合家庭农场2017年的生产经营数据,对升福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循环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复合价值进行核算,最终得出升福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复合价值为7 538.38万元,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为进一步优化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循环模式和政府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稻田的综合效益,近年来,江苏句容茅山有机稻米示范基地积极试验稻/鸭-菜(牧草)/鹅高效稻蔬种植模式。前茬稻鸭共作,亩产水稻650公斤,高产田块达750公斤以上,稻鸭共作亩效益在2000元以上;后茬种植越冬甘蓝、牧草养鹅。据测算,此种养模式的效益比传统稻麦模式高8倍左右。种菜或种牧草亩产鲜草高的可达5000公斤以上,可养130~150只鹅,一般是50~100只;优质有机稻谷、有机鸭、鹅亩净收入近5000元,而且牧草饲料菜与水稻轮作,既为水稻提供了肥茬,每亩可少施化肥20%,又达到了生态、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立足成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结合成都市100万亩菜粮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千斤粮万元钱项目,研究、示范推广"稻-鸭-菜"立体生态高效种养模式。本文介绍了该技术模式的实施过程,并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旨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通过种养循环,实现环保养殖、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8.
青虾-早稻-青虾/菜种养模式是在稻虾轮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产高效种养模式,为促进该种养模式进一步推广应用,现从种养茬口安排和青虾、水稻、空心菜种养技术要点等环节,对青虾-早稻-青虾/菜种养模式的主要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并对该模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分析,以供类似地区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总结建宁县水田高效优质、粮经结合的多种轮作模式,包括春、秋2季连制、糯玉米—水稻轮作模式、烤烟—紫薯轮作模式,并分别介绍其主要栽培技术,以指导水田的种植。  相似文献   

10.
大棚辣椒是浙江省嘉善县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由于多年连续种植导致土壤障碍问题日益严重,辣椒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病虫害多发等严重制约着大棚辣椒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嘉善县农业部门通过多年努力探索出了大棚越冬辣椒-水稻粮经轮作、稳粮增效的生产模式,采用该模式不仅有效降低茄科作物连作障碍,提高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病率,同时通过种植水稻进一步对肥料的充分吸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粮、菜连年丰收。  相似文献   

11.
1.1水稻-露地瓜菜轮作模式。该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单季晚稻或双季晚稻的冬闲田,种植榨菜、雪菜、青菜等露地蔬菜;另一种是秋冬季种植西兰花、甘蓝、花椰菜等露地蔬菜,再轮作种植一季水稻。通过冬季蔬菜和夏季水稻的轮作,合理利用光温土地资源,同时缓解连作障碍,改善土壤肥力,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浙江龙泉地区实际,从"千斤粮万元钱"的特色发展模式的角度,分析了该区的以水稻为主的粮食高产创建模式和稻经轮作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3.
范伟  陈斐 《农家顾问》2014,(4):46-47
<正>"稻鱼轮作"是根据水稻、鱼虾的共生互利特点及两物种生长发育对环境的需求,合理配置时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一种生态种养结合模式。近几年来,随着稻田养殖技术提高,稻田养鱼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已从过去的粗放型养殖向稻鱼提质增产型的稻鱼共生、稳粮增效型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浙江龙泉地区实际,从"千斤粮万元钱"的特色发展模式的角度,分析了该区的以水稻为主的粮食高产创建模式和稻经轮作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5.
稻虾轮作种养模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绍兴县进行水稻和青虾轮作种养模式试验,面积8.4 hm2,4月5-8日水稻播种,7月19-27日收割,8月8-25日放养青虾苗种,12月底捕捞,共收获水稻50 400 kg,获利38 052元;青虾5 670 kg,获利151 200元;花、白鲢16 758 kg,获利14 868元,总获利204 120元,投入产出比为1︰1.698,结果显示,稻虾轮作种养模式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技术规程叙述了水稻、小龙虾(克氏原螯虾)轮作的稻田选择条件、工程改造与建设、水稻栽培与管理、小龙虾繁养与管理、水稻收获、小龙虾苗和成品捕捞等关键技术要求,适用于江苏省建湖县域内稻虾轮作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农技服务》2019,(8):44-45
为稻-鸭种养模式在重庆市荣昌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2017~2019年荣昌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了"稻田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示范"项目。结果表明:稻-鸭种养模式比水稻单一种植模式增收601.5元/亩,具有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深入调查“水稻+鱼种”、“西瓜+鱼种”轮作模式的实际生产情况,并将两种种养轮作模式与单纯的全年种稻、全年养殖成鱼进行产出效益对比,分析轮作模式存在效益优势的原因,提出提升资阳区种养生态轮作质量与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双链型"稻-鸭-鱼循环农业模式集约化种养的配套技术体系及经济效益表现。[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示范方法,研究明晰该模式的资源配置、配套工程建设方案以及稻田养鸭、鸭鱼共育的配套技术。以常规稻-麦轮作方式为对照,分析稻-鸭-鱼循环农业模式的比较效益。[结果]集成了"双链型"稻-鸭-鱼循环农业模式生态系统的时间、空间、水资源、疫病防控等耦合技术及其配套技术体系,阐明该模式的运行效益是稻-麦轮作方式的2.11倍。[结论]推广"双链型"稻-鸭-鱼循环农业模式,是实现农牧渔种养结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益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宁波市姜山镇探索出了一批多种多养、优质高产、节本增收、安全生态的农作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并进行了相关示范推广。现将西瓜-晚稻-花菜、甘蓝-晚稻-青菜和马铃薯-早稻-花菜3种种植模式的示范情况、种植技术及经济效益进行总结介绍,以期促进西瓜(甘蓝、马铃薯)-水稻-花菜(青菜)一年三季水旱轮作粮经增效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