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为防治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我国秸秆禁烧制度已存在数十年,但仍屡禁不止。在秸秆污染治理的问题上,不妨从环境外部性理论出发,为秸秆污染治理探索经济激励的新出路,实现秸秆治理从传统禁烧理念向综合利用秸秆理念的过渡,疏堵结合,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2.
秸秆露天焚烧和随意抛弃,会造成对大气、水体污染,甚至会妨碍公共交通安全和阻碍行洪,不仅是对农业资源的浪费,还会成为安全隐患,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很多地区已经把重点开发治理秸秆焚烧、抛弃,以及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列入议事日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秸秆焚烧和抛弃现象仍时有发生,综合利用工作的进展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文着重从秸秆焚烧的危害、禁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等方面,浅析相关工作的发展对策,以期对实际工作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6月中上旬,伴随着夏粮大丰收的喜讯,农民焚烧秸秆的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今年由秸秆焚烧引发的大气污染覆盖了中东部数个省份,其覆盖范围之大极其罕见.禁烧秸秆,是各地政府每年麦收常抓不懈的一件重要工作.每年一到夏秋收获季节,各地政府都会加大对秸秆禁烧的宣传力度,并及时出台相关规定,诸如由农业、农机、环保、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下发秸秆禁烧通告;利用多种宣传媒介对焚烧危害进行宣传;有的乡镇更是下派干部承包禁烧区,制定了秸秆焚烧处罚规定等.而今年各地的措施之严厉,动员之广泛,付出之努力并不少于往年,但焚烧秸秆现象仍时有发生,并在部分地区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4.
我国秸秆焚烧管理和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研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促进我国秸秆焚烧管理和综合利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从根本上保障秸秆焚烧管理的顺利开展和综合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3个层次,系统梳理了对秸秆焚烧管理和综合利用相关内容作出明文规定的法律法规,分析和归纳了当前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秸秆焚烧管理和综合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仍存在高位阶专门法缺失、地方性法规地域特色不足、可操作性不强、非禁烧区监管措施缺失、奖惩措施力度不足和监测执法能力不足6个方面的主要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从4个方面提出完善建议,包括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可操作性、强化监测和执法以及完善配套体系。  相似文献   

5.
秸秆焚烧释放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使大气坏境质量严重恶化,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社会难题。本文在列举秸秆焚烧产生危害的基础上,系统剖析了我国农村秸秆禁烧面临的困境,分析秸秆禁烧屡禁不止的深层次原因,探讨困扰秸秆禁烧工作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困难。在此基础上,进而从政策、管理、技术等层面提出秸秆禁烧的具体管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秸秆焚烧的现状危害与禁烧管理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毕于运  王亚静  高春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181-13184
介绍了秸秆焚烧的现状,指出了焚烧秸秆的原因,提出了加强秸秆禁烧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方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最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十分重视,各级政府也加大了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工作力度,遏制了秸秆焚烧现象增加的势头。但在一些地方,每到夏、秋收的时节焚烧农作物秸秆的现象仍比较普遍。之所以秸秆禁烧屡禁不止,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有些地方对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认识不足。我国早已颁发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并于1999年由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等6部委联合发布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对禁…  相似文献   

8.
基层政府很多是秸秤禁烧的责任和实施主体,担负的责任和压力大,面临的问题也较多.通过对治理秸秆焚烧中立法和违法方面的困境分析,提出基层政府治理秸秆焚烧行为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9.
政策背景:焚烧秸秆是全国农民通用的做法。因为夏收夏种时间紧,劳动强度大,为了下一季农作物的尽快耕种,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就地焚烧。但焚烧秸秆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会影响交通安全,还会烧掉土壤水分,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繁衍和土壤团粒结构,降低土壤肥力。2007年6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做出批示要求北京及周边地区做好禁烧秸秆工作。之后,农业部发出电报,要求各地农业部门加强秸秆禁烧的管理,环保总局也向全国各地的环保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级政府密切关注焚烧秸秆问题,增加巡查人员和巡查次数,严厉打击秸秆禁烧现象。但是在东北的农村地区焚烧秸秆问题仍然存在,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使得地方政府很难落实秸秆禁烧政策。结合秸秆禁烧政策面临的困境,分析秸秆焚烧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为地方政府有效推进落实秸秆禁烧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推动运动式治理转向长效治理,是实现社会治理目标的必要举措。基于此,以山东和东北两地秸秆禁烧运动为例,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从政策目标制定、政策执行机制和治理效果评价三大维度阐述两地在秸秆禁烧治理中的运动式治理过程,并提出以用促禁,推动运动式治理向长效治理进行范式转换,以实现治理效果的长期化、稳定化。  相似文献   

12.
秸秆焚烧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存在的管理、政策及技术等问题,提出了“区域统筹、乡为基础、收还结合、政策引导、市场运行”的秸秆全面禁烧与全量利用工作思路,并指出在技术上应着重围绕“区域控制、收还统筹、突破收集、开拓用途、创新机制”开展攻关与集成创新。此外,分析了乡 (镇) 域尺度上实施“区域统筹与整体推进”秸秆全量利用策略的效果。在江苏省泗洪县车门乡的实践证明:采用区域统筹、整体推进的策略,可有效实现区域内秸秆全量利用与全面禁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际调研和文献分析,在对我国秸秆禁烧的政府监管分为严厉惩罚和奖惩激励2种模式的基础上,采用静态纳什均衡博弈方法分析政府监管不同模式下,农户与政府2个主要利益主体的策略选择及其效果。结果表明:采取激励型政策措施引导农户综合利用秸秆资源,是当前政府在监管秸秆焚烧措施中比较有效的方式,但这一激励政策发挥作用的基本约束条件是,政府的激励措施应能弥补农户处置秸秆所带来的成本损失。  相似文献   

14.
安徽农村秸秆禁烧及秸秆还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胜 《农技服务》2010,27(1):142-144
安徽是农业大省,秸秆资源丰富。秸秆焚烧会污染环境、危害交通、引发火灾、破坏农田生态。秸秆还田可以提供植物养分,改良土壤,改善农田生态。但是目前安徽秸秆禁烧和还田实施还存在诸多问题。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解决秸秆资源的浪费问题,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江苏省某乡镇为对象,开展了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秸秆利用状况、农民处理秸秆方式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秸秆收集利用量占秸秆产生总量的比例不足25%,50%以上农户产生的秸秆得不到有效利用;农业从业者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技术普及不到位、作物收种时间重叠、效益驱动不足、秸秆利用机制不健全是秸秆禁烧和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主要问题,从科技支撑、有效组织、政策引导、农机农艺、宣传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秸秆资源管理政策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1949年—2015年7月国务院和各相关部委发布的有关秸秆资源管理政策文件共计51份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早期(1949—1978年)的政策文件主要是促进秸秆还田、改善农村能源;中期(1979—2007年)开始着重于促进秸秆资源的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等综合利用,其中,于1999年发布了第一份禁止秸秆焚烧的文件;近期阶段(2008—2015年)中央政府对秸秆资源管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坚持秸秆还田利用与产业化开发相结合,引导农民自行开展秸秆综合利用,鼓励企业进行规模化和商业化生产。当前,我国秸秆资源的管理亟待解决大量焚烧引起空气严重污染和巨大循环利用潜力之间的问题,开展农村调研以掌握现有秸秆资源管理政策的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良玉  李兰  蔡良俊  沈超  杨新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4,(4):1132-1133,1135
秸秆露天焚烧过程中释放的各种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是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成都市特殊的盆地地理特征,污染物不易扩散,秸秆禁烧工作更显迫切。近年来,成都市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引导农户围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五化”利用,并与地域周边联手联防,诸多举措形成合力,逐渐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秸秆综合利用经验。2013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大、小春秸秆禁烧期间,成都市未出现一次因焚烧秸秆而导致的大气污染,实现了“不见火光、不见黑斑”的秸秆综合利用预期目标,取得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历年来最好成效。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秸秆是粮食作物生产的副产品,由于利用空间不大,部分玉米秸秆被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加大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力度,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调研,结合中卫市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和秸秆还田机械化发展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禁烧和综合利用玉米秸秆的的思路和对策,指出综合利用玉米秸秆应采取的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